人们关心群体成员和群体目标(集体主义)或者自己和个人目标的程度(个体主义)。 在中国文化里,集体主义盛行,人 有 明 显 的 责 任 义 务 意 识 ,注 重 合 作 与 分 享。强 调 群 体的 和 谐 ,个 人 与 集 体 的 联 系 紧 密 ,人 与 人 之 间 相 互 依 赖 程 度 高 ,个 人 往 往 从 道 德 、思 想 角 度 处 理 其 与 组 织 的 关 系。
在美国文化里,个人主义盛行,每个人都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主张个人行动自由。 情节构建 集体主义
1电影的开头,镜头放到伟同在美国碰到 了中国的熟人,伟同急急赶时间,而那个熟人却喋喋不休对伟同讲述自己最近的遭 遇,什么住院什么工作忙啦……之类的,伟同只能耐着性子听着,最后还拉着伟同要求打电话再聊。这样长的寒暄和这样好的耐心,恐怕只有中国人才能做出来。在西方,人与人之间关系近乎冷淡,走在街上只是打个招呼或简单寒暄就已经足够。
2影片中,在饭桌上,父母要求伟同结婚时大操大办,好好风光一回,认为这样才算是对收来的礼钱的交待,可伟同却认为,结婚是自己的事情,不是为了向人家交待。父母便反问,不向人家交待结什么婚呀?在中国人看来,两个人结婚就是为了对别人有个交待。
3影片在放映伟同的父母初到美国遇见威威的情景。伟同母亲几乎拿出自己的所有家当,在母亲看来,结婚大操大办似乎是天经地义,而伟同草草结束的婚礼却让她在公证处门口失望地放声大哭。
4影片中有一幕表现的十分清楚:伟同一家人在中国餐馆吃饭时碰到了伟同父亲以前的下属老陈,老陈热情地接待伟同一家人,在听说伟同草草结婚后更是要为真心实意为伟同补办
喜宴。显然,老陈是把师长一家人和他看做了一个小集体,为了这个小集体,他愿意不限劳烦的操心这场喜宴。这实在是真实的反应了中国人在处理事情时的心态。
5婚礼上,伟同的中国朋友和亲戚大肆起哄,要敬酒,要罚酒,要玩刺激的游戏,而外国人则坐在座位上个个瞠目结舌,他们觉的这简直是疯狂至极,不可理喻。同时闹洞房也是牺 牲了新郎新娘的个人意志而取悦于整体意志的集中表现。
个体主义
1而做为美国人的赛门,与家人分开一个人在纽约生活,父母对他也没过多管束,生活基本与家庭分离;赛门大胆追求自
己的幸福,没有太多的顾忌,这是个体主义“我”的重要表现。
2另伟同的另一半赛门也感到头疼的是伟同对父母的妥协态度。伟同明知自己是同性恋,却依旧耐着性子填一张张母亲从台湾寄来的“完美妻子”表格,这样的行为让这个西方人赛门觉得很不可思议: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你的父母呢?You are an adult.在他看来,伟同可以直接对父母摊牌,丝毫不用考虑别人的感受。同时赛门早已经把这件事告诉了自己的父亲。 二 权利距离
中国人由于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影响,对社会等级具有不自觉的默许。权利距离比较大,而在美国追求人人平等,权力距离比较小。 情节构建
影片中很明显的体现就是餐厅老板几十年后仍然不改对伟同父亲的称呼,一朝为上级,一生为上级。另外,伟同也以其管理人员的身份,经常拿工资威胁下属。在家里,其父是一家之主,每次吃饭大家都要等他先动筷子品尝饭菜。以及父亲昂首阔步走在前面,儿子低头走在后面。都体现了中国文化中人与人之间的等级与距离。
五 长期与短期导向
中美文化在这一点是有明显的差异的,中国文化有强烈的长期导向,注重历史和传统,在影片中,伟同把他父亲在历年里给他寄来的中国书法字画全部挂起来,一显示对父亲、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威威也伟同父母面前大谈书法经,以赢得老人的好感。另外,虽然时隔多年,当餐厅老板认出老上级时,依然沿袭了原来的关系,要为老上级的儿子操办婚礼,表现的都是对历史的尊重。相反,美国文化有明显的短期导向,有时为了眼前的利益可以不顾长远的后果,对文化传统更不留恋。影片中的Simon非常独立,很少与自己的父母和家人交谈,几乎与家庭没有联系,这与伟同和威威跟其父母的关系形成鲜明的对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