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浙江省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研究

2020-01-03 来源:华拓网
继续教育研究 2010年第8期 ji XR jiao yu yan jiu 81 浙江省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研究 骆文炎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校办,浙江绍兴312000) 摘要:浙江省高职教育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介绍浙江省高职 教育国际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浙江省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了一系列发展举措:树 立国际化的培养目标、制定国际化的发展规划、培养国际化的管理队伍和师资队伍、构建国际化的课程体系、开展 中外合作办学、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 关键词:浙江省;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举措 20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剧 以及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各国问的文化教育交流变 2003年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 得频繁广泛。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陆续开放高等教 育市场,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全球高等教育国际化势 不可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院 校,也要主动顺应世界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历史潮流,树 立新理念,确定国际化的发展战略,加强国际间的交流 条例>实施办法》《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外合作办 学秩序的通知》《关于在华举办国际会议的管理办 法》、《关于加强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若干意见》等一 系列规范性文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外合作 办学秩序的通知》中明确指出:要加强高等职业教育 阶段中外合作办学的政策研究和发展规划,切实把高 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点放到加强内涵建设和提 高教育质量上来。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教育领域对外交流合作不 断加强,为了推动并规范这项工作,浙江省政府相继出 台了一系列政策。2000年,出台了《浙江省自费出国 与合作,提高对外交流的层次和水平,培养具有国际视 野、能参与国际竞争的优秀人才。 浙江省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现状 近年来,浙江省高职教育领域推进国际化的实践 一、已逐步展开,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全省38所高职 的调查显示,2006—2008年,全省有13所高职(33.3%) 开展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已有项目32个,2008年当 年招生1 572人;有6所高职(15.8%)招收国外留学 生,2008年在校外国留学生数(宽口径)达到299人; 留学中介服务管理实施办法(试行)》;2001年,出台了 《关于引进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的意见》;2006年,出 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外合作办学管理工作的通 知》;2008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外国留学生管 理有关工作的通知》;2009年,出台了《关于印发<浙 江省高等职业教育中外合作办学五年发展规划(2009 2013年)>的通知》。这些政策文件一方面表明了 —有25所高职(65.8%)曾委派管理人员出国考察,了 解其他国家先进的办学经验;有29所高职(76.3%) 聘请外籍教师在校讲学,等等。这些数据表明,浙江省 高职教育国际化已有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从浙江省高 等教育国际化的总体来看,浙江省高职教育国际化的 进程还是缓慢,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规模还是很小, 作为高等教育的新生力量,高职教育的国际化能力更 需要加强,也更有必要采取一系列适合高职教育国际 化发展的可行之策。 二、浙江省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机遇 (一)制度保障日趋完善 收稿日期:2010—04—27 浙江省教育行政部门对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 视和支持,另一方面也使浙江省高职教育国际化有了 定的制度保障。 (二)地理位置优势明显 浙江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东濒 东海,南界福建,西与江西、安徽相连,北与中国最大的 一城市上海以及江苏相邻,背依内陆广阔的腹地,海、陆、 项目来源:浙江省教科规划2010年度(高校)研究课题“浙江省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研究成果, 项目编号:SCG487,2009年度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校级课题“浙江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 号:KY2009001。 作者简介:骆文炎(1965一),男,汉族,浙江诸暨人,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政办主任、外事办负责人,副教授,硕士,主 要从事高职教育教学与管理研究。 82 继续教育研究 2010年第8期 空交通十分便利。其中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最 发达、最具活力的区域,汇集了产业、金融、贸易、教育、 科技、文化等雄厚的实力,对于带动长江流域经济的发 展,连接国内外市场,吸引海外投资,推动产业与技术 转移,参与国际竞争与区域重组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毗邻的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基地、最大的对贸港口 和最大的商业城市,该地区不仅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科 技创新能力较强,而且文化教育背景也比较雄厚。浙 人员则简单地把教育国际化理解成中外合作办学,只 要选取国外的几所高校,甚至是企事业单位和机构进 行合作办学就等同于是教育国际化了。这种理解上的 偏颇不仅使高职院校的管理人员对高职教育国际化的 重要性和意义缺乏充分的认识,而且很容易在高等教 育国际化进程中迷失方向。 (--)高职教育国际化的战略规戈 不够明确 高职教育国际化是一个涉及面广、时间长的发展 江拥有这样得天独厚的地理发展环境,且城市居住环 境幽雅,人才集聚、信息畅通、外交频繁,地利之便使浙 江省的高职教育能够获得更多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机会。 (三)对外贸易稳步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全省 进出口总额从1978年的0.7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 2 111.5亿美元,年均增长70.36%。其中出口额为 1 542.9亿美元,进口额为568.6亿美元。2007年底, 外商投资企业注册登记数为22 059户,投资总额为1 457亿美元,仅次于广东、上海、江苏,列全国第四位;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货物进出口总额1 768亿美元, 仅次于广东、江苏、上海、北京,列全国第五位。浙江省 对外贸易规模、外商在浙投资和浙商对外投资规模的 不断扩大为浙江省高职教育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奠定了 物质基础,也为浙江省高职教育的国际化进程提供了 强劲的动力支撑。 (四)高职教育自身发展需要 进入2l世纪以来,浙江省的高职教育受到了社会 各界的广泛关注,得到了迅速发展。从1998年的第一 所高职院校成立,发展到目前的48所独立设置的高职 院校,其中6所进入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行列,高职 数量占全省高校的59.5%。高职教育的第一个发展 层面是规模发展和资源整合的过程,而在基本完成第 一个层面的使命后,进入第二个发展层面,即职业教育 模式转型与制度创新的关键时刻,选择有效的发展路 径是一个关键问题,而国际化应成为其发展的关键词。 高职教育国际化,有助于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职业教 育的先进理念和经验,引进发达国家优质的职业教育 资源,增强学校在人才培养、科研、管理和服务等方面 的质量,加强内涵建设,提高高职的办学质量。 三、浙江省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挑战 (一)高职教育国际化的观念不够清晰 高职教育国际化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优质教育资源 的引进、先进管理经验的借鉴、教育信息的交流、优秀 人才的流动,达到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的效果,这一过 程的基本特征是互通、互赢。但是,不少高职院校的管 理人员对高职教育的国际化缺乏正确的认识,许多管 理人员只知其名而不知其真正的内涵实质,有些管理 过程,涉及凝聚人心、统一目标、理清思路和资源的优 化整合等问题,需要有相应的战略规划统领全局,才能 有的放矢,有序推进各个方面的工作,才能把国际化与 本区域经济的发展或者学校的发展有机结合,产生最 大的效益。但是,目前,许多高职院校还缺少教育国际 化方面的战略规划,即使有的高职院校制定了教育国 际化战略规划,但通常都是原则性的,缺乏可操作性。 许多高职院校现有的国际化实践缺乏一种战略思维和 宏观设计,办学实践多是一些零散的、随意的行为,国 际化实践的策略水平不高。 (三)高职教育国际化的特色不够明显 高职教育国际化的目的是通过交流、合作,推动学 校的发展壮大,而要实现这一目标,交流与合作活动就 必须有所选择,哪些信息应当重视,哪些经验值得借 鉴,哪些资源需要共享,哪些合作有利于自身的发展, 而取舍的依据则是自己的发展目标和发展特色。但从 目前的情况来看,高职院校现有的国际合作项目,大多 是依靠人际关系引进,有些则是通过国际教育展或外 方主动上门自行联系而成,这种引进项目,由于对合作 方的资质和项目的国际认可度难以把握,往往导致教 育国际化的合作层次不高、经济效益低、项目的高职特 色不明显等弊病。有时,对接的国外合作方往往是国 外的综合性大学或其他商业性机构,而不是对口的高 职类型院校,对方本身就缺乏高职办学方面的经验,其 结果往往是为交流而交流,为合作而合作,未能有效发 挥交流合作在凸现学校特色、强化学校优势等方面的 作用。 (四)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基础条件不够厚实 高职教育国际化需要一定的基础条件。就师资队 伍方面,师资队伍是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大多数教师 的外语水平较低,不能适应外语授课的要求,不能完全 达到培养国际化人才的要求,从而使教学质量受到不 同程度的影响。即使是与国外的合作项目,有部分学 校还是停留在汉语授课的层次上,这些对合作办学的 长期可持续发展都是不利的。就机构设置方面,大多 数高职院校没有成立专门的、强有力的国际化事务组 织机构,也没有专门负责国际交流和合作的工作人员。 就管理制度方面,虽然浙江省已出台了一些政策,但并 2010年第8期 继续教育研究 83 不健全,特别是专门针对高职院校国际化交流和合作 的政策法规,这就很难保证高职教育国际化办学的质 量和水平。 来,通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管理、教材建设、外 语教学等各种形式,培养具有国际观念、国际视野和技 能的国际性人才的动态发展过程。高职院校要从国际 四、浙江省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举措 (一)更新观念,树立国际化的培养目标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要实现浙江省高职教育国际 化角度出发,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的课程设置观念,以 国际通行的职业教育质量标准为基准设计课程体系; 在课程内容上,要与国际接轨,引进国外先进、优秀的 化,首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树立高职教育国际化的人 才培养目标,主动跻身于国际教育市场,在筹划、实施 与国际教育接轨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在意识领域的竞 争实力,为加快国际化进程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高 职教育要破除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解放思想, 强化教育国际化的意识;要借鉴国外的先进办学经验 并联系浙江省的实际情况,制定高职教育国际化的人 才培养目标,制订着眼区域服务、放眼全球经济的外向 型、复合型、高素质的“国际型”人才培养方案,努力培 养学生的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具有 国际化个性特征;要积极开展开放式教育、个性化教 育、创新教育,创建国际化的、开放性的人才评价体系。 (二)立足长远,制定国际化的发展规划 规划是深化教育改革,引领教育发展的行动纲领 和宏伟蓝图。为了明确浙江省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发展 目标,省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制订面向全省的高职教育 国际化的规划和实施方案,对推进全省高职教育国际 化工作作出全面的战略部署。各高职院校也应结合各 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特色,完成本校高职教育国际化 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制定工作,提出各校中长期高职教 育国际化的发展目标、规划要点、实施策略及保障措施。 (三)加大力度,培养国际化管理队伍和师资队伍 首先,要进一步拓展管理人员的国际视野,加大管 理人员“走出去”“引进来”的工作力度,积极做好管理 人员出访考察工作,加强与国外同类优秀高校的交流 和合作,同时要吸纳留学归国人员特别是具有国外同 类高校管理经验的人员参与学校管理,形成现代化的 教育管理体制。其次,要加强教师的对外交流工作。 只有建立一支具有国际意识、全球化眼光和交流及沟 通能力、洞悉国际化人才培养标准、了解本专业国际发 展态势、熟练掌握外语的高素质的国际化教师团队,才 可能培养出具有国际化、开放性的人才。要有计划地 选派教师到国外进修与讲学、参加国际交流与科研合 作和访问考察等,使教师学习和吸取最新知识、了解和 接触最先进实验设备,并提高教师的外语水平。同时 要引进外籍教师、专家、海归人士来校讲学。 (四)加强建设,构建国际化的课程体系 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目标需要通过国际化的课程来 体现和实施。“国际化的课程”是指在国际观念的指 导下,把国际的、跨文化的知识与观念融合到课程中 教材,及时补充科学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 采用适当的、现代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学生进行传授, 加强对学生实际国际交往和沟通能力的培养;加大英 语教学力度,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五)积极推进,开展中外合作办学 中外合作办学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自上世纪 90年代以来,对于促进我省高等教育国际化以及引进 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等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高职院校 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活 动,并且应该秉着学习、借鉴国外先进办学理念、管理 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根本 宗旨,重点加强与办学水平高、办学声誉好、学科特色 鲜明的大学合作办学,切实提高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 和水平。省教育行政部门应在推进中外合作办学的同 时,加强评估和管理,提高合作办学项目申请门槛,确 保中外合作办学的整体实力和办学质量。 (六)采取措施,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 高职院校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是高职教 育国际化的重要体现。高职院校应积极采取措施,制 定相关政策,积极争取机会主办或承办各类国际学术 会议,鼓励教师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和交流会,进行跨 国界的学术交流和切磋,取长补短,不断提高。高职院 校还应搭建科研协作平台,拓展国际科研合作的渠道, 积极鼓励教师参加跨国合作研究,加强与国外高校、科 研机构开展多层次、多方位的科研合作;还可以加强与 国内外政府、学术界和产业部门的联系,共同建立产学 研基地。根据科研活动的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 衡量高职院校的科研国际化水平:科研课题组成员的 国际化、研究经费获得的国际化、研究资源的国际化以 及研究成果与应用的国际化。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和科 研合作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的整体综合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规划报告 (征求意见稿)[R].内部资料. [2]康荔.对我国高职高专国际化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 究,2008(11):26—27. [3]李盛兵.大学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华南师范 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113—116. [4]胡海燕.高职教育国际化及实践思考[J].顺德职业技 术学院学报,2007(5):73—7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