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揭秘
半命题作文就是命题时限定题目部分内容,学生根据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再进行写作的作文命题形式。其灵活度介于话题作文与命题作文之间,既有所限制又不失开放性,能较为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写作水平。纵观近年来全国中考,半命题作文作为一种传统的命题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在四种常见的作文类型中,半命题作文是最不容忽视的,也应是我们备考练习的重点内容。 下面是归纳的几种常见命题形式:
一是前空型。如“_____是我致胜的魔杖”(广东省)、“____的种子在我心中种下”(广西北海)、“____的岁月”(贵州安顺)、“____刷新着我的生活”(湖北鄂州)等。
二是后空型。如“因为有____”(甘肃兰州)、“错过____”(广西柳州)、“追寻那渐远的____”(贵州贵阳)等。
三是中空型。这类题型要联系前后内容,确定写作的方向。如“有____陪伴的日子”(广西梧州)、“留一份____给你”(江西抚州)、“藏在____里的精彩”(湖北孝感)等。
四是“两空”型。这种命题要运用一定的联想和想象,把空缺之处补充完整。如“因为____我更____”(湖南永州)、“为____画上____”(重庆)等。
中考兵法
半命题作文写作,关键在于高明补题、精心构思。如果思维闭塞、缺乏创新,都是按照同样的思路去命题,则容易出现“干人一面”、千“空”一“词”的雷同题目现象。如何把半命题变为有利于自己发挥特长的命题,可以说是一种技巧和艺术。因此,要掌握半命题作文的补题技巧,写作时才会做到游刃有余、收放自如。 第一步:仔细斟酌补好题目 1、准确理解,辨清题意
写好半命题作文,最重要的是拟好题目。我们应对题目认真审度,理解每个词语或句子的意思。如江西南昌的作文题目“我读____”,从句子成分来分析,明显地缺了吗?不行。还要抓住至关重要的关键词。把握住了关键词语,也就掌握了正确理解题意的钥匙。题目中的关键词语,有的明显,有的隐蔽,有的甚至是命题者故意设置的迷惑和干扰因素。上面例题中的“读”就是关键词语,重点扣住“读”的程度或过程,把最能反映特殊爱好而自己又沉醉其中的那个事物名称填上就行了。如《我读
1
四大名著》《我读松花江的浪花》《我读妈妈那颗期盼的心》等等。 2。细处入手,以小见大 如果拟题过大,往往难以下笔。以“善待____”这一半命题作文为例,不少考生运用散文化的笔法,写《善待生活》《善待他人》《善待时间》《善待大自然》……显然,要在如此短的篇幅中,写深写透一个主题,写起来不易把握,更不易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要想使文章有深刻的立意,最好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来写,这样才能使文章内容充实,主题深刻。如选取生活中你最为心动的一个场景、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最受感动的一个细节,用自我独特的情感体验,去表现最动人的情感,这样的文章更容易得高分。因此补题要避免雷同,要从小处切入,才能写得具体,写得生动。如以《善待地球》为题,可以选取有代表性的场景,抓住几个真实的、震撼人心的镜头,注意细节取胜,让人感受到地球被毁坏的惨状和大自然警钟长鸣的力量,挖掘出深刻的立意。 3。诗意命题,匠心独具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在不经意时错过一些美好的、珍贵的、受益的东西。它可能是一位好友,一段真情,一片风景,一个物件,或者是一句真诚的劝说,一次难得的机遇,一声礼貌的道谢……而这一切错失的背后,应该都有一段刻骨铭心的故事与非同寻常的意义。请将你的故事与感悟写出来与大家分享。请以“曾经错过的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近几年来,诗意化的命题逐渐走进了中考作文,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但也因此增加了审题和构思的难度。考生要将诗意化命题的象征义、比喻义、引申义挖掘出来,使作文立意深刻含蓄。如上述命题,大多数考生补题为:一段友情、一次机遇、一个道歉等。如此补题易于构思行文,但均出自提示语中。造成雷同,毫无特色。我们不妨展开想象,化实为虚,补出新意。在文题的横线上补上:一轮明月、一米阳光、那个季节、那缕芬芳、暗香盈袖的日子、梦想拔节的日子……这些文题新颖生动,既富有诗意,又蕴有理趣,能激发读者美好的遐想。 第二步:理清思路立意出新
不难看出,半命题作文的立意,实际上往往与作者的补题构思同步进行。考场作文立意水平的高下决定着作文的成败,而立意水平的高下又取决于作者平时的生活积淀和感悟人生、提炼思想的水平。下面谈谈半命题作文立意的三点要求: 1。准确
准确是前提,立意不准,全盘皆输。求准,首先就是要准确理解文
2
题中的关键词语:也有人称之为“题眼”“题魂”。立意前须把握题中已有的修饰或限制性词语,准确理解已给文字的含义十分重要。同时,半命题作文如果有引语,往往以精辟优美、寓意深刻、情感浓郁的语句导人作文情境,或阐释,或举例,或提示,往往有着激发写作情思、界定选材范围的作用。 2。新颖
即对题中已有概念的理解要避开一般层面而取题意允许的新层面。例如“拒绝____”一题,一般考生在横线上补充上“自卑”“儒弱”“平庸”“自我封闭”等宾语,构成动宾短语,这类文章都含有自我审视和校正的色彩。有的考生却能避开这一般模式,机智地补出别具一格的题目,闪烁出与众不同的文学色彩、哲理色彩,如《拒绝再玩》《拒绝长大》《拒绝末日》等。在求新的同时,所补题目须利于我们选用自己熟悉的、有感情、有特色的题材,这样就能做到有材料可写,有情可抒发。 3。深刻
这不是指故作高深,而是指由表象进入本质,由感性进入理性。例如作文题“我多想____”,你若补“唱”,则文章未免肤浅;你若补“飞”,这比“唱”可能要好一些,但也流于一般。其实所补写的内容可实可虚,可近可远,你只要大胆发挥想象,尽可以游览于草木山水之间,徜徉于琴棋书画之中,关键在于你是否有较为丰富深刻的人生思考。例如有位考生拟题《我多想把你留住》,作者从运河水当年的清澈、宁静写到现在的浑浊、喧嚣,写到了人对大自然的毁坏,也感悟到世态沧桑和“水如人生”的哲理,平中见奇,于一般中见深刻。 第三步:明确要求写出特色 有的半命题作文前有引语,要谨慎审视,提取关键词语和切题联想。在文题的后面,往往都有一个“要求”,常对诸如写作范围、角度、文体、字数等方面作了一些限定。审这些要求的方法与全命题作文的相同,此不赘述。 命题作文 题型揭秘
命题作文是必须按规定标题写作的一种作文题型,把握题干中的关键字眼可与话题作文相区别。比如题干中有“题目:xxxx”“以‘xx’为题目”“以‘xx’为题”等表述。近年来命题作文在中考命题中呈现渐热趋势。分析近三年的中考命题作文题,可归纳出三种命题形式:
一是独词型。如“答卷”(陕西)、“转身”(山东德州),“感动”(四川雅安)、“远方”(四川南充)等。此种题型是话题作文命题化的绝好佐证,
3
而且往年中考的独词型话题今年可能会以命题形式重新出现,如“幸福”“分享”“合作”“责任”“惜”“和”“喝彩’’等。
二是短语型。如“生命的需要”(内蒙古包头)、“爱的叮嘱”(四川内江)、“学会等待”(江西)等。这类命题一般以偏正结构、动宾结构或主谓结构的短语为主。
三是诗意型。这种命题一般采用象征、比喻、拟人、双关等手法拟题,意义含蓄而多解。如“开在心中的花”(湖南衡阳)、“我心灵的甘露”(天津)、“快乐加减法”(深圳)等。
也可以按立意的明确与否将命题作文分为两类,一类是立意明确的,一类是立意不明确的。 中考兵法
作文的审题和构思过程。几乎是同步的;如果审题不明,不但不利于调动生活积累,还有可能写跑题;让“后功尽弃”。命题作文一般限制较紧,不像话题作文、半命题作文那样宽松,文题有大、小、宽、窄、显、隐之别,所以审题是关键,也是难点。 一、独词型命题,用扩充法审题
给独词型标题加上合适的限制性词语,能使宽泛的题目变得具体、实在、易写,便于把文章写真、写小、写活。如面对“晨”的命题作文,在不改变原来文题的情况下可以用扩—展的办法将其转化为“人生之晨”“泰山之晨”“校园之晨”“车站的早晨”等来构思。又如“凝聚”(北京),可以用扩充法审题后,从“凝聚友情”“凝聚亲情”“凝聚力量”“凝聚爱心”“凝聚精力”等角度任选一个行文。 二、短语型命题,用分析法审题
在审短语型的作文题时,将字数较多的作文题目压缩、拆解,抽出主干词或中心词,便于把握文章的中心,不易写跑题。 1。分析题眼法
题眼是标题的核心和灵魂,直接决定了选材和立意。如果标题是主谓句,题眼就在谓语或谓语中心词上,如“我做主”,“做主”就是题眼,立意上就应从其重点着墨,如“做国家的主人”“做命运的主人”“做自己的主人”“做某件事的主人”等。如果标题是动宾短语,题眼常在动词上,如“品味生活”,题眼就在“品味”上。如果标题是偏正短语,那么题眼一般是定语或状语。 2。分析关系法
即分析短语内各成分间的关系。如湖南邵阳中考命题作文“有你真好”,“有你”和“真好”之间暗含了“因为……所以”的关联词,所以要展现
4
“有你真好”的原因和过程。 3。辨别标志法
就是通过辨识题目中标示文体的词语来明确作文的体裁,如题目中标有“记”“回忆”等字样或标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景物的,应写成记叙文;文题中出现“谈”“说”“议”“辨”“评”“析”“读”“感”“启
迪”“启示”“体会”“感想”等字眼的,一般要写成议论文;文题中有“介绍”“使用”“构造”“形成”等字眼的,一般要写成说明文;若文题中有象征性、形象性、抒情性意味的词语,多写以记叙为主、兼有抒情议论的散文。如“记住这一天”,“记住”表明这应该是一篇记叙兼议论、抒情的叙事散文或者以记叙、描写为基础的议论文。“这一天”对写作内容做了定位,要么,对“这一天”发生的、应该“记住”的事加以详细描写,要么对“记住这‘天”的理由用发散思维的方法加以阐释。 三、诗意型命题,用揭示内涵法审题
受高考作文命题的影响,诗意化的命题逐渐走进中考作文,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但也因此增加了审题和构思的难度。将诗意化命题的象征义、比喻义、引申义挖掘出来,才能使作文立意深刻起来。例如“打开一扇窗”,传统意义上,只有打开窗,才能看到外面的风景,才能有风和阳光进来,才能让阴暗、寒冷、污浊的斗室变成明亮、温暖和清新的天地。由此引申开来,这里的“窗”具有多种比喻意义和象征意义,例如心灵之窗、宽容之窗、智慧之窗、善良之窗、交流之窗、文学之窗等。 那一刻,柳暗花明;那一刻,峰回路转;那一刻,欣喜若狂;那一刻,泪流满面;那一刻,幸福温暖:那一刻,终生铭记……生活总是伴随着一个个无法忘怀的那一刻。那一刻,最动情;那一刻,最难忘;那一刻,世界春暖花开。
请以“那一刻,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这是一个典型的半命题作文,在补充题目上应该不存在障碍。考生首先要做的是对“那一刻”的理解:“那一刻”是一个细节,是一个特写镜头,是一幅画,是一个动人的场面,可以是“真善美”的凝聚,也可以是“假恶丑”带给人的震撼。“那一刻”虽然限定了时间,时间虽短,但意义却很重大。
“那一刻”要实写,要具体、有厚度地描写出“那一刻”的人、事或物
5
发展变化的情境和过程,它是传神点睛的突破口,是考生瞬间的体察与感悟。横线上所补的这个词语则是文眼所在,它决定了这篇文章的体裁、内容乃至主题倾向,因此,后半部分补题需要写出自己对“那一刻”思想、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独特体验和感受,为“那一刻”的发展变化过程提供理性的飞跃,两者互为映衬,相得益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扣住“那一刻”,写出画面质感。“那一刻”,规定了时间范围,有追忆的意味。考生一定要控制好所写事情所发生的时间点,一般情况下,“那一刻”是指一个瞬时,而不是一个长时段,在时间上只是一个“点”,此种情况下,考生要擅长描绘特写镜头,要对“那一刻”这一特定瞬间加以具体细致的描绘,描绘出特定时刻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细节的变化,写出画面质感,来引发读者心灵上的共鸣。
2.立足“那一刻”,拓宽选材视野。考生必须学会从自然、社会、人生、书本中发现“那一刻”,在选材上不必拘泥于“小我”,从写作技法上来看,可以采取以小见大的写法,拓宽选材视野。比如,生活中看见父亲的背影、妈妈的白发时仿佛停滞的那一刻;自然中旭日东升的那一刻,雏鸟展翅的那一刻等等;历项羽乌江拔剑自刎的那一刻,昭君决意出塞和亲的那一刻等等,所有的“那一刻”都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具有令人荡气回肠的力量。
3.情牵“那一刻”,我手写出我心。要求考生一定要写出情感世界的变化,写出自己的真情,抒发自己的实感,展现自己的才情。写小事件,应写出“那一刻”对“我”的触动和改变,细致地描摹出内心的真实感受。写大事件,在熟练掌握材料的基础上,注意应以大见小,应突出“那一刻”对“我”的影响,强调“那一刻”对自己心灵所具有的持久的震撼力。 那一刻,落日美景 徐辰希
相比于日出时的蓬勃,我更喜欢日落时的壮观。记忆中最美的一次日落是那个冬日的午后……
正值下午四点刚过,透过阳台的玻璃窗,正好可以看见缓缓下落的太阳。也许是太阳已经快降到了地平线,此时的它看起来并不像中午时分那样高不可即,光线也不那么刺眼,但仍然有种威严的感觉。天空有些发白,几朵白云飘浮在空中。远处被淡淡的雾气笼罩着,隐约可见建筑的轮廓;近处,西沉的太阳照在附近的居民楼上,反射着银白的光。 太阳继续西沉,正好镶嵌在白色的窗框里,形成了一幅真实的日落图。太阳由白色变为橙黄,由橙黄变为橘红,西边的天空被染上一抹红晕,东边则呈现出一片深灰。太阳徐徐将它那火红的脸庞藏入层层叠叠
6
的高楼后面,把最后一缕温柔的阳光洒向大地,才依依不舍地离去,消失在白色的画框中。
太阳被高楼的身影挡住了,但它的身后仍然留下了一条半透明的红色光带,照亮了半边天空,可以想象到高楼后面太阳的风采。此时的天空变得比以往更加美丽,也更加可爱。光带之上是一片被日光映得发白的天空,再往上便是深灰色的夜幕了。这是一个色彩纷呈的世界,比起之前的寂静,又是一番壮丽的景象。这一抹光带为深灰色的天空增色不少,好似少女的裙边。它为大地留下了辉煌,为人们留下了对太阳的怀念和对明天的期盼。
我不禁想起了一句古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红色的光带在渐渐褪色,只有遮住太阳的那座高楼还泛着淡淡的红晕,迟迟没有褪尽。阳光离去的大地渐渐被黑暗笼罩,几处灯火已经点亮。
我坐在阳台上久久回味着落日的美景。我见过海上的日落,也见过草原上的日落,它们是那样美丽而壮观。我却没想到在这高楼林立的城市里也能见到这样美丽多彩的日落。忽然想起那句话:“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看来确实如此啊,只要有一颗善于发现的心灵,哪怕是在这钢筋水泥构筑的森林里也能欣赏到大自然壮观的美景。
那一刻,我感受到落日的美丽。 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 徐小慧
一场不期而遇的大雨将我困在放学时分的教学楼里,冰凉的雨丝不掺杂一点儿柔情,击退了我的几番尝试。望着门外,人愈来愈少,离去的人们撑起的五彩缤纷的雨伞像一道道刺眼的光,一点点刺着我的焦虑。
天幕渐渐阴沉下来,雨丝却更密了,水滴打在地上绽开一朵朵水花。 望着教学楼里寥寥的人影,我也等不及了,冲吧!
两只手放在头顶遮雨,却也丝毫不能阻挡雨丝对我的阵阵侵袭,还没到停车场,我就成了落汤鸡。我望了望四周,有不少家长给孩子打着伞穿着雨披,而为什么我的爸爸妈妈没来?那一把把雨伞此刻在朦胧的雨幕中显得十分醒目,似乎在嘲笑着我的落魄样子。哦,我多么希望亲人能在此时出现,救我脱离这尴尬的境地。可是,除了哗哗的雨声,别无其他。
雨越下越大,我也顾不上淋成什么样子了,推着车子拼了命地往外挤,想远离这个令我讨厌的地方,可是不知从哪里冒出了许多人,仿佛
7
一下子都挤到了这里,挤得我喘不过气。头上的雨倾盆而下,从头凉到尾。
我终于挤了出去,低着头向校门口走去,身上被冰冷的风浸透,被冰冷的雨浇灌,连心里面也是凉凉的。好吧,就让我淋个痛快吧! 终于,那个熟悉的身影映入眼帘,是她——我的妈妈,这一刻,我和她好似被什么东西阻隔着,朦胧看不清,她好傻,打了个雨伞也没起什么作用,雨伞斜在一边,手里还抱着一个雨披。
她为我披上了雨披的同时一个劲地问我冷不冷。我抬起了头,看着她,摇摇头,又点点头,她竟然也像一只落汤鸡。我泪如泉涌,感谢这雨,没让她发现我的眼泪,泪水和雨水混合在一起,交织融合,凉凉的,但是这一次心里却暖暖的。
原来妈妈来得很早,她知道我没带雨披就去停车场等我,等不到,又去教学楼找我,而这时我正巧离开了教学楼来到了停车场,我们就这样岔开了,她一直在找我,顾不上打伞,心里只想着我千万别被淋着。 妈妈为我打着伞一起朝校门口走去,往日短短的路,今日却变得很长很长,一路上听着她不断地忏悔,好似做错了什么大事。我一瞥,才发现她已经比我矮了接近半头,很容易看到她头上的一缕缕银丝和额头的一条条沟壑,像沉重的锤子敲击着我的心。
那一刻,因为一份浓得化不开的母爱,我的世界在这漫天雨幕中春暖花开。
有些半命题作文没有提供备选内容,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补题。如“我渴望”这个文题,在补题时要考虑的是“渴望”什么。一个中学生会有许多渴望,渴望能看上一场明星的演唱会,渴望考试考出好成绩,渴望能和朋友敞开心扉好好地聊聊,渴望能美美地睡上一觉,等等。因而在填充题目时,我们可能会想起好几个题目,这时就需要我们把可选的内容都迅速在脑子里过一遍,看看哪个有利于展开,哪个有利于真情实感的抒发,哪个有利于写出自己的生活体验,就选哪个。
有些半命题作文虽然没有提供备选内容,却限制了我们补题的范围。如:
生活是七色板,其中蕴涵着追梦的艰辛,成功的喜悦,挫折的苦痛,孤独的寂寞……此时,你需要看看周围甜蜜的微笑,听听身旁温馨的话语。请以“生活需要”为题,写一篇文章。
看了以上文题,如果我们补题时填“追梦的艰辛”或“成功的喜悦”或“挫折的苦痛”等,那么就偏题了。仔细阅读以上题目,我们可以发现文题提供的“追梦的艰辛,成功的喜悦,挫折的苦痛,孤独的寂寞……”
8
只是生活的处境而非补题的备选内容,文题的重心是“你需要看看周围甜蜜的微笑,听听身旁温馨的话语”,我们补题的内容应从这方面去考虑。
文题补充完整后,我们对这一个完整的题目还得审视一下。把它读读,看文题是否通顺,语意是否明确,语法是否正确,在通顺准确的基础上力争做到简明、生动。最后我们再按命题作文的审题方法进行写作。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