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23-12-23 来源:华拓网
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无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我国能源调运图”(图1),回答1—3题。

1.图中①②③三条运输路线输送的主要能源分别是

A.煤炭、天然气和水电 B.石油、天然气和煤炭 C.天然气、石油和水电 D.煤炭、石油和天然气 2.“西气东输”管道线路的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A.地形类型 B.人口分布 C.城市分布 D.交通线路 3.“西气东输”对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发展的主要意义是

①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开发及相关工业的发展 ②有利于改变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 ③不利于西部农业的发展,降低土壤肥力 ④减轻东部能源压力,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⑤“西气东输”主干管线沿线酸雨会增多 ⑥“西气东输”主干管线沿线相关产业拉动,经济优势进一步发展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③⑤⑥ D.①②④⑥ 读下图回答4-5题

1

4. 若图中的①、②、③分别代表某国的产业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地是: A.我国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产业结构可能是①→②→③ B.①属工业发达国家90年代的产业结构 C.②、③属于旅游业发达的国家

D. ③国第一产业占20℅,第三产业占50℅ 5.若图中的①、②、③分别表示某工业布局影响因素的比重(市场、动力和原材料因素比重)则①、②、③所代表的工业其主导因素与图中相符的是: A.①有色金属冶炼厂 ②糕点厂 ③棉纺织厂 B.①制糖厂 ②炼铝厂 ③面包厂 C.①钢铁厂 ②电子装配厂 ③服装厂 D.①水产加工厂 ②啤酒厂 ③石油加工厂 读我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资料回答6-7题 年 份 1985年 1995年 森林覆 盖 率 19% 10% 耕地面 积 333km 478km 年降水 量 520mm 450mm 气温年 较差 38℃ 42℃ 河流含 沙 量 10% 35% 粮食平 均亩产 205 135kg 粮食总 产 量 1.025亿kg 0.975亿kg 6.上述资料表明导致该地区近十年来粮食平均亩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A.“退耕还牧”的面积增大

B.毁林开荒现象严重

C.气候发生异常,出现水旱灾害 D.人口增长过快

7.针对该地区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A.退耕还林 B.退耕还牧 C.退耕还湖 D.修建水库

8.跨国公司选择东莞市为数码电子产品生产地,并投入了大量资本,是因为当地:

①自然资源丰富 ②劳动力成本低 ③国家政策优惠 ④技术力量强 ⑤交通条件较好 A. ①③⑤ B. ①②④ C. ②③⑤ D. ②④⑤ 9.西气东输线路的中段,折向北走了很多弯路,其主要的目的是:

A.缓解陕、晋两省的能源短缺状况 B.加快陕、晋两省的能源外运 C.途径陕甘宁气区,增加气源 D.拉动陕甘宁地区的经济发展

10.内蒙古一些草原地区昔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风光,如今变为“老鼠跑过露脊梁”的景象,深刻反映了:

A.草场的季节变化 B.鼠害猖獗,严重破坏草场 C.过度放牧,草场资源退化 D.草场载蓄量将可继续增加

长江素有“黄金水道”之称,在长江两岸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逆水行船,船靠岸边走;顺水行船,船在中央行”。下图为河流剖面等流速分布图,据此回答11~12题。

2

1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河底和河岸附近的流速最大

B.水面流速在岸边最小,向着最大水深方向增加 C.流速从河底向水面减小

D.水面流速在岸边最大,向着最大水深方向递减

12.若该剖面图位于长江口附近,M为北岸,河口中一岛屿将长江口分①、②两河汊,则

A.河口中的岛屿最终将与N岸相连 B.M沿岸筑港条件较好

C.N沿岸建设海滨游乐场的条件较好

D.①和②两河汊相比,②河汊的河水流量较大

图5-24为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示意图,读图回答13~14题。

13.根据该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判断,该山地的地理纬度可能是 A.5°N B.25°N C.35°N D.45°N

14.该山地同一自然带的分布南坡明显高于北坡,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海拔高度 B.水分状况 C.热量差异 D.土壤差异

下图表示某产业在世界上的迁移过程,

回答15—17题。

15.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3

A.玩具制造业 B.汽车工业 C.石化工业 D.钢铁工业 16.该产业部门属于

A.原料指向型工业 B.技术指向型工业 C.劳动密集型工业 D.资金密集型工业 17.导致该产业迁移区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原料 B.技术 C.交通运输 D.劳动力价格 18.下列关于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②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

③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④改变了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A. 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我国某电冰箱生产企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集团产品开始在国内销售,以后产品逐渐销往国外,目前已经在数个国家投资办厂,以避开贸易壁垒,据此回答19—20题。 19.影响该企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 A.市场 B.动力 C.原料 D.资金

20.一旦关税等贸易壁垒降低,该公司仍然保持在国外的生产布局,是因为这样仍利于: A.利用廉价劳动力 B.降低能源消耗 C.降低产品运输成本 D.提高管理水平

拉萨中学2017届高二第四次月考地理试卷答题卡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11 2 12 3 13 4 14 5 15 6 16 7 17 8 18 9 19 10 20 二、综合题。(共40分) 21.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F、H两地气温比两侧地区高的自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 。(4分)

(2)图中丹江口水库出口处和北京两地的平均温差约为________________℃,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4分)

(3)京津地区急需调水,分析其水资源短缺的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8分)

(4)分析华北平原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8分)

22、(16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资本推动型就

4

要向技术推动型转变,而长三角本身的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这时恰好表现出来。另外,长三角土地规模和人口规模上是珠三角的两倍。而珠三角都市经济圈的可持续发展确实存在一系列问题。由于受到南岭阻隔,经济腹地狭小,珠三角对周边区域辐射带动能力还不够强。从市场角度来说,长江三角洲包括上海市、苏南地区以及浙东北地区,共15个城市,而珠江三角洲包括广州在内共计14个县市,从几方面数字看,两者都相差一倍以上。与此相对比,珠江三角洲无论在城镇的规划质量、布局的合理性,还是在城市功能的发育方面,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表现出过分依赖“香港因素”的特点,市场的辐射性也不如“长三角”。可以肯定,曾因改革开放先行一步而成为沿海明珠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正面临来自长江三角洲地区咄咄逼人的竞争。阅读以上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联系教材,分析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的原因。(8分)

(2)分析材料说明目前珠江三角洲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有哪些?(8分)

拉萨中学高二年级(2017届)第四次月考地理试卷 (理科)

出题:吴启蓉 审题:陈斌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我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资料回答1-2题 年 份 1985年 1995年 森林覆 盖 率 19% 10% 耕地面 积 333km 478km 年降水 量 520mm 450mm 气温年 较差 38℃ 42℃ 河流含 沙 量 10% 35% 粮食平 均亩产 205 135kg 粮食总 产 量 1.025亿kg 0.975亿kg 1.上述资料表明导致该地区近十年来粮食平均亩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A.“退耕还牧”的面积增大

B.毁林开荒现象严重

C.气候发生异常,出现水旱灾害 D.人口增长过快

2.针对该地区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A.退耕还林 B.退耕还牧 C.退耕还湖 D.修建水库

5

3.我国天然气最短缺的地区是( )

A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 B.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C云贵高原、黄土高原 D.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 4.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有 ( )

①劳动力因素②内部交易成本因素③市场因素④国家政策⑤环境污染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⑤

5、下列不是珠三角地区工业化、城市化的有利条件的是 A 国际经济环境 B 对外开放政策 C 侨乡 D 重化工基地

6、珠三角地区在工业化第一阶段中主要利用的本地资源是 A、资金、技术 B、资金、劳动力 C、劳动力和土地 D、矿产资源和劳动力

7、下列哪种工业促使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出现第二次腾飞 A、劳动力密集型工业 B、资金密集型工业

C、知识技术密集型工业 D、原料指向型工业

8、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的特定国内背景是( ) A.良好的区位条件 B.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C. 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D.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9、目前最具开发潜力的天然气分布位于 A东北 B华北 C西北 D华南

下图是我国“西气东输”主干管线工程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西气东输”管道线路的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

A.地形类型 B.人口分布C.城市分布 D.交通线路

11.“西气东输”管道经过煤炭丰富的陕晋,其主要目的是( ) A.解决该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现象B.调整该地区产业结构

C.该地区煤炭产量大,可以为西气东输补充气源D.改善该地区城市大气质量 6

12.松嫩平原与长江三角洲气候的共同点是雨热同期,原因是 A.同属温带地区 B.气候的大陆性强 C.同属东部季风区 D.都是平原地区

13.亚马孙热带雨林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肺”原因是 A.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

B.热带雨林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固定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C.热带雨林能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水平衡 D.热带雨林是全球最古老的植物群落

14.热带雨林有别于其他生态系统优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强烈 B.土壤肥沃 C.生物生长迅速 D.生物循环旺盛 15.在荒漠化的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气候异常 B.人类活动 C.雨量的变化 D.干旱环境 16.荒漠化造成的危害是

A.全球变暖 B.森林破坏 C.土地生产能力日益丧失 D.臭氧层破坏 17.改善荒漠化的最有效措施是 A.扎设草方格沙障固沙 B.消除地表疏松沙质 C.恢复荒漠区自然植被 D.改善荒漠化局部小气候

18.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核心是

A.河流的梯级开发 B.防洪 C.航运 D.旅游 19、上海市快速发展的原因是

A.位置优越 B.地形平坦 C.气候温和 D.劳动力充足 20、长江中下游平原在开发早期农业经济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平原的原因是 A.雨热同期的气候 B.黏重的土壤 C.单一的农作物品种 D.地势平坦

7

拉萨中学2017届高二第四次月考地理试卷答题卡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11 2 12 3 13 4 14 5 15 6 16 7 17 8 18 9 19 10 20 二、综合题。(共40分)

21.读东北区自然地理环境概况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32分) (1)、写出山脉的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河流的名称:D、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 G、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平原的名称:甲、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__。 (4)、对东北商品粮基地建设有利的自然

条件和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各有哪些?(12分)

C

22、读“我国西气东输主干管道走向”示意图,回答:(8分)

8

1)“西气东输”主干管道工程,西起新疆 ,东到 市。我国天然气资源分布的总体特征是 。 2)“西气东输”工程经过的省区是 ( )

①新疆 ②内蒙古 ③甘肃 ④宁夏 ⑤青海 ⑥陕西 ⑦山西 A、①②⑦ B、①③ C、②⑤⑥ D、④⑥⑦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