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玲解放前小说语言变化探讨
作者:范果
来源:《北方文学》2017年第20期
摘要:丁玲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女性作家,其在解放前的创作作品数量较多,而且都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本文通过对丁玲解放前小说的语言变化进行探析,分析其小说语言逐渐呈现文言比例逐渐降低、西方化语言形式逐渐减少、平民通俗语言逐渐增多等语言变化形势,旨在对丁玲小说有更深层次的解读和理解。 关键词:丁玲;解放前小说;语言变化
丁玲小说的创作历程有几个明显的阶段,一九二七年至一九三六年间其在动乱的时代背景下,先后在上海、北京、南京等地进行学习和创作,在一九三六年奔赴延安,在解放区进行创作直至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因而在其一九二七年至一九三六年间形成一种创作风格,而一九三七年至一九四九年间,其创作特点由呈现另外一种风格,与时代的发展趋势一致,呈现了鲜明的时代特点,其文学小说体现的政治风格逐渐从小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文学特点逐渐向无产阶级的革命文学特点转变。丁玲在解放区居住创作的期间,更体现了鲜明的民族风格,将中国民族的革命斗志融入到其小说作用中,利用耐人寻味的情绪感染读者,体现为革命斗争服务的时代精神风貌,其创作风格的转化主要是以写作语言的变化来实现的,随其语言变化形势进行探析,能够更好地理解作家在时代的变化中所引发的情绪以及思想的转化。 一、丁玲解放前小说中文言比例逐渐降低
在一九二七年至一九三六年间,丁玲的文学创作中还体现很多单音节词来进行陈述或者描写,虽然在社会中广泛流行倡导白话文写作,但是当时很多的作家都还没有改变传统的语言习惯,使得其在创作中还习惯于用单音节词来进行表达,但是又在潜意识中逐渐改变文言的表达习惯,在这一时期内丁玲的小说语言也呈现文言表达形式和白话文表达形式并存且相互交错的现象。而在一九三七年至一九四九年间,其使用双音节的比例则明显增加,与之相对的文言形式的单音节词使用比例却逐渐减少,如在很多作品中其用词“默”都逐渐转化为“沉默”、“挣”转化为“挣扎”、“衣”转化为“衣服”、“诧”转化为“惊诧”等,单音节词语的文言性质较强,而双音节词则更容易理解,通过这些语言表达形式的转变能够使读者的更容易理解其文学内涵。 二、丁玲解放前小说西方化语言形式逐渐减少
白话文的欧化发展形势是从晚清时期开始的,并逐渐在文学表现形式上付诸更为具体的表现,使其逐渐形成一种文学表现形式,并在五四运动的推广之下逐渐达到顶峰时期,丁玲受五四运动的影响比较大,其进行文学创作也是在五四运动之后开始的,因此在其早期的创作作品中,出现很多西方化的语言形式。而对丁玲两个历史时期的创作风格和语言形式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其在后期的作品中欧化句子的使用比例明显减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丁玲一九二七年至一九三六年这一时期的作品中,她会利用人称代词在同一语境中出现,很容易让读者产生指代不清的感觉,使得读者对于其所要表达的创作思想不能够准确的解读,如在其《韦护》这一作品中有这样的语句“她时时摸着她的手,告诉她一些她的幸福”,这一句中第一个和第四个她所表现的人物是丽嘉,而第二个和第三个她则表现的人物是珊珊,这种第三人称的语言使用方式是“五四运动”之后欧化语言表达形式的特征,而在其后期的作品中,则逐渐减少了这样人称代词重复使用的现象。多项状语也是当时时期的作家进行创作的另外一种显著的特征,通过状语的大量使用,使得语言表现形式显得更为整齐,同时能够对陈述起到较强的铺垫和修饰作用,丁玲也是如此,在其早期的作品中,也有多个状语在同一句子中呈现的现象,而在其后期的作品中,则逐渐呈现状语的使用数量和使用层级都递减的趋势。同时句子的长度也随之变短,多项状语的修饰和使用必然导致语句过于冗长,其间有很多都是修饰成分,而西方化语言形式的减少,则去掉过多的修饰词,作品的语句也逐渐简短,更能够符合汉语语言的日常表达习惯,更容易拉近读者与作品之间的距离,给读者形成更好的阅读体验,这一现象的变化不仅是作者的思想受到无产阶级思想感召的变化,更是作者笔触更加成熟稳健的表现。
三、丁玲解放前小说语言平民通俗语言逐渐增多
在丁玲一九三七年至一九四九年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中,还体现出平民通俗语言逐渐增多的趋势,这与其受到无产阶级思想的熏染有直接的关系,形成了无产阶级文学的表现风格,确立了其个人明确的文学价值观念,同时能够满足时代以及社会民众对于文学的需求。在这一历史时期,丁玲所接触到的人多是无产阶级战士和社会最基层的农民,而农民的语言多是通俗化和口语化的。丁玲在解放区内受到赵树理和孙犁等作家的语言表现形式影响,认为其语言特点更加直白、更加生动活泼,并十分认同他们的写作特点,并将自身的语言表现风格也随着进行了改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民间谚语的使用逐渐增多
民间谚语是平民通俗语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用通俗化的比喻、拟人或者形象描写来反应事物的本质,通俗易懂却朗朗上口,丁玲平民通俗语言的表现便大量使用了民间谚语来表现,比如:“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天无绝人之路”、“墙倒众人推”等,这些民间谚语
的应用即能够使作者的写作思想得到准确的描述,同时也能够使读者在进行阅读时,能够有更为直白的理解。
(二)惯用语的使用逐渐增多
惯用语同时也是平民通俗语言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丁玲在其作品中逐渐增加了对惯用语的使用,使语言语句意义简明,同时兼具生动形象和通俗易懂,更加富有表现力和说服力,比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如:“夹尾巴”、“胳膊肘往外拐”等,这些惯用语给作品本身融入更多的文学情趣,能够更为准确的体现作者的内心情感,同时也能够体现出作者思想活跃、不迂腐的当代创作风格。 四、针对丁玲解放前小说语言变化的思考
(一)丁玲解放前小说语言的变化体现了作者文学价值观念的变化
作者在进行文学创作时,应用一种语言表现形式的变化体现了对其语言背后文学思想和文学价值的认同,丁玲在进入解放区后,受到政治的介入,使其无产阶级思想更为深化,同时形成具有无产阶级思想特点的语言习惯和文学语言特点,其创作宗旨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从原来的自主思想意识的表达转化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服务,实现了知识表现向知识应用的转化,作者在其文学语言中将自己的文学价值观念以及政治观念都在无形之中体现出来。 (二)丁玲解放前小说语言变化反应了政治干预的有效成果
无产阶级政治思想对丁玲同一时期的作家进行的思想政治干预,有效的改变了知识分子文绉绉无关痛痒的写作状态,而是将知识分子的自我精神世界进行深入的挖掘,加入对社会生活的体验,能够转化为其为革命服务的思想和斗志,实现语言和思想的转变,巩固了无产阶级思想在中国社会的影响力和领导力。
(三)丁玲解放前小说语言变化反应了国语发展的轨迹
丁玲解放前小说语言的变化还能够深刻的反应出国语在清朝末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期间的发展轨迹,国语在五四运动之后,形成“文”和“言”分离的发展趋势,欧化语言逐渐兴盛起来,白话文的应用也更为广泛,五四运动时期,现代汉语的应用地位和基本应用规律被基本确定,同时在解放区倡导的无产阶级政治引导下,其语言形式更为平民化,逐渐发展和形成现代汉语语言体系,这也是现代普通话的发展雏形。 五、结论
丁玲解放前小说语言的变化,不仅能够明显的反应出作者所处的历史时期变革,对其个人思想和文学价值观念的转变,更能够反应出在历史时代背景下,社会民众对于文学以及精神世界的内在诉求,其语言表达形式的转变只是其思想转变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而实质是一个民主知识分子成长为无产阶级战士的过程。 參考文献:
[1]苏晓颖.爱与革命--浅谈丁玲小说由《梦珂》到《在医院中》的转型[J].才智,2016(23):227-227.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卢佳敏,宋亚梅.启蒙与革命的交响--从女性身体书写看《我在霞村的时候》[J].决策与信息(中旬刊),2015(2):39-39.
[3]杨慧.“诗人”的“变形记”——丁玲短篇小说《诗人》的白俄叙事[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6(1):35-4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