挣扎、苦斗的祥林嫂
教学要培养学生的个性,不能教死书。按部照搬教参,语文教学就成了一潭死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培养学生的个性应从教师入手,对于“祥林嫂的形象”一般认为其悲剧的一方面是由社会造成,一方面由其个人“不争”造成。祥林嫂真实“不争”的人吗?她为何逃婚?为何抗婚?她为何指门槛?我们可以有个性化的解读,用这种解读将更有利于引导发散学生的思维。
标签:祥林嫂;斗争;反抗;质疑
祥林嫂不幸生活在禁锢重重、腐朽愚妄的封建观念和习俗之下,在浓重、强烈如同泰山压顶的环境下,她还有什么生路可言?她的死,是必然的。以往的评论者大都认为,祥林嫂死于封建宗法制的“四条绳索”——政权、族权、神权和夫权。同时又认为祥林嫂是愚昧、麻木、逆来顺受的,还认为祥林嫂是封建礼教和神权的殉教者、牺牲品。对此,笔者赞同祥林嫂死于封建礼教,也赞同她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但是,不能苟同祥林嫂是愚昧、麻木、逆来顺受的观点。笔者认为祥林嫂的一生是挣扎、苦斗的一生。
一、祥林嫂——封建家长制的斗争者
在封建礼教的统制下,妇女根本没有独立的人格,祥林嫂在春天失去了丈夫祥林,又无子,失去了可“从”的对象。婆婆是所谓一家之主,没有了儿子祥林,祥林嫂理所当然应当听从于己,自己理所当然可以任意摆布这个“扫帚星”。在她眼中,祥林嫂就是自己的奴仆、工具、牲口。既是如此,说祥林嫂,备受苛责虐待,超负荷劳动,忍饥挨饿,遭受精神折磨、肉体摧残,就绝不为过了。祥林嫂面对的是一个精明强干、为所欲为、以封建家长自居的婆婆。面对这些,祥林嫂没有妥协,她逃走了。逃走就是斗争。奴隶社会,奴隶反抗奴隶主的自发斗争就是逃跑、怠工。婆婆的折磨和刁难使祥林嫂逐步认识到她就是婆婆的奴隶,她不愿屈服。可是她的敌人握有封建家长生杀予夺大权,异常强大,她别无选择,只能尽自己最大力量,用逃跑这种方式和婆婆斗争。于是她逃到鲁镇。如果祥林嫂真是愚昧、麻木、逆来顺受,她怎能会逃出婆婆的魔掌,又怎能会央求卫老婆子给自己介绍工作呢?
可见,祥林嫂不仅不愚昧、麻木、逆来顺受,相反,她是一个保持着清醒头脑,勇于斗争,善于斗争的人。如果说逃离婆家还是一种消极逃避式的反抗,那么,再嫁抗婚就不能不说是一种积极斗争。
以前很多评论者认为祥林嫂抗婚反映了她自觉不自觉地充当封建夫权的捍卫者和殉教者。笔者不敢否认“好马不配二鞍,好女不嫁二夫”和“从一而终”的封建夫权思想会对祥林嫂产生影响,但是,仅仅认为祥林嫂的抗婚是自觉不自觉地维护封建夫权,未免过于狭隘。首先,祥林嫂是被逼改嫁,没有自己的选择余地。在鲁四老爷家被劫持时是用绳子捆起来,强行带走的。祥林嫂在反抗:她哭喊,挣扎。她不愿意再受婆婆的任意摆布。即使没有夫权的羁绊,她就能接受婆婆一
手操作的婚事吗!显然她不会。再者,她是被卖到深山里墺的。精明的婆婆以“八十千”的价格,像卖牲口一样,将祥林嫂卖到女人们根本不愿嫁的地方。祥林嫂能服么?不服!所以她要抗争,她像司棋碰向墙角一样碰向案角,用生命和婆婆斗争,和封建家长制斗争。
如此女子,我们怎能简单把她看成封建夫权的捍卫者和殉教者呢?我们不能不承认祥林嫂是一个封建家长制的斗争者、牺牲者。
二、祥林嫂——封建夫权的反抗者
说祥林嫂自觉不自觉地充当封建夫权的捍卫者和殉教者,笔者也有不同看法。祥林嫂逃离婆家到鲁镇打工,是对以婆婆为代表的封建家长制的反抗,同时我们还能发现祥林嫂对封建夫权也有自己的认识。《祝福》里这样说:“于是算清了工钱,一共一千七百五十文,她全存在主人家,她一文也还没有用……”她存钱干什么?给娘家?给婆婆?可是我们无论如何也找不到她给钱的理由和根据。那么是勤劳节俭吗?勤劳节俭固然不可否认,但把它当作祥林嫂存钱的目的,显然不妥。那么,只能说祥林嫂存钱是为了美好憧憬。吃穿无忧的她,年仅二十六七岁的她,谁能否认她没有重建家庭的梦想!她并不是一个顽固、不知变通的“从一而终”的迂腐者。后来再嫁就是个证明。我们已经知道抗婚抗的是“逼”和“卖”,是婆婆的任意摆布。后来“不是起来了”吗,不是“年底生了一个儿子”吗,不是“母亲也胖,儿子也胖”吗?“起来”“生子”说明祥林嫂能够接受再嫁贺老六。“胖”说明祥林嫂身体健康,也说明心情愉快,也说明她没有耿耿于再嫁。如此,我们先前说的祥林嫂存钱有重建家庭的梦想也不足以为怪。
所以说,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祥林嫂自觉不自觉地充当封建夫权的捍卫者和殉教者,相反,我们甚至可以把祥林嫂看成是一个“从一而终”封建夫权的反抗者。
三、祥林嫂——封建神权的质疑者
鲁迅先生给祥林嫂这样一个生活环境:“这里的人照例都信鬼”,祝福祈福,“年年如此,家家如此”。神灵鬼神弥漫在鲁镇的角角落落,主宰着整个鲁镇。祥林嫂却“疑惑”了,竟问起“我”神灵的有无。她向鲁镇人人敬奉的神灵提出质疑。起初,祥林嫂对神灵还是敬畏的。她害怕自己被柳妈所说的阎罗大王锯成两半分给两个死鬼男人。于是她倾其所有,苦苦相求,捐了一根让“千人跨,万人踏”代替自己“赎一世罪”的门槛。想改变自己被嘲讽的命运,可是鲁四婶一句“你放着吧,祥林嫂”彻底击垮了她,也惊醒了她。年年虔诚以待的神灵,对她也如同鲁镇的芸芸众生一样,在祥林嫂心中,会引起多大的震荡!魂灵的神圣,在她心里已经开始动摇,魂灵的有无引起她的怀疑。最后,终于向一个她认为有见识的出过远门的“我”提出由来已久、苦苦思索的质疑。鲁镇的人都知道,祝福是庄重的,不能提到“死”字,而祥林嫂偏偏在祝福前夜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本身就是对所谓“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幸福”的神灵的怒斥与嘲讽。
当然,我们不能夸大祥林嫂的斗争,不能把她说成了一个向封建礼教冲锋的“真的猛士”。她的斗争是有限度的,她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鲁迅先生知道在那
个时代千千万万个祥林嫂依然饱受封建礼教的迫害,而大多数人连祥林嫂式的自发斗争都没有,所以,他要将这微薄的有价值东西撕裂了给人们看,唤醒铁屋子里的人们,自觉地向封建礼教开战。鉴于此,笔者给祥林嫂加几个“斗争的光环”,也就不会违背先生的意旨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