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
【摘要】目的研究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专科化分组模式的效果。方法:数据遴选本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80例手术患者,“随机抽样法”分常规组(常规管理,n=40)、研讨组(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专科化分组模式,n=40),2组管理效果比较。结果:与常规组比较,研讨组护理质量评分更高;研讨组满意率(97.50%)高于常规组(80.00%),x=4.846,p=0.028,
2P<0.05。结论: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专科化分组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可提高护理质量、满意度,值得推崇。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管理;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专科化分组模式;护理质量
随着现代医疗事业发展,临床不断扩大外科手术涉及领域,医疗器械、仪器设备及新型手术方式更新换代,既往传统手术方式已不能满足目前手术室管理所需,继而临床对手术室护士的专业化提出更高要求。医院较重要科室为手术室,其护理质量与患者生命安全有直接联系,专科化护士、科学的护理质量管理方法共同决定手术室护理质量,故早期如何提供对症管理、成为临床所关注热点。证实,常规管理根据手术室规章制度开展,忽视患者个体差异、效果单一,未获得患者满意,故护理质量敏感指标顺势出现,其为实用的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可客观、真实反映,通过此评价体系持续管理手术室护理质量,对促进手术顺利开展有积极作用,鉴于此,本文分析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专科分组模式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价值,汇总:
1 资料和方法
[1]
1.
1. 基线资料
将本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80例手术患者纳入研究,研讨组(40例):男女比例21:19,年龄18-74岁,均值(44.12±4.18)岁;BMI值19-26kg/m,均值(23.41±0.25)kg/m;常规组(40例):男女比例23:17,年龄19-75岁,均值(44.36±4.27)岁;BMI值18-25kg/m,均值(23.34±0.18)kg/m。
2
2
2
2
P>0.05、可比较。患者知情、签署“知情同意书”,经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
1.
1. 方法
常规组(常规管理):根据手术室规章制度、开展常规护理流程。
研讨组(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专科化分组模式):(1)设置经护理质量敏感指标:①设置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借助建立手术室研究小组、查阅文献等方法,对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进行筛选,并结合实际,对手术室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评价方法初步确定,后借助专家函询方式,增删并修改存有歧义的指标,明确最终的敏感指标;②应用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设定护理质量监督核查组,由专科组组长及手术室护士长组成,切实质量控制管理手术室,定期对组员培训,涉及敏感指标检测、计算及资料收集等,合理设计评分卡及记录表,动态评分并记录各项敏感指标,对相关数据及资料收集;③持续质量改进:根据护理敏感指标,每月由护理质量监督核查组总结、分析质控检查情况,归类分析各指标反映的护理问题及高发项目,剖析特殊案例;(2)设置专科化小组:①建立专科化小组:综合考虑手术室特点、各专科手术量等,划分手术室护士为5个专科护士小组,涉及骨科组、妇产科组、泌尿科组、普通外科组及心胸外科组,根据每位护士的个人特征、业务水平及自身兴趣划分小组,由护士长划分,各专科小组设置1名组长,担任要求为专科业务能力、协调及管理能力、具备主管护师职称、手术室工作年限>10年,各组设定轮转组员1-2名、设定固定组员2名;②专科组职责:专科组组长:与护士长积极配合、切实管理专科小组,主要对专科护士的专业培训、质控督查工
作及协调工作负责,专科固定组员:对特殊仪器设备、器械管理及保养负责,对专科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熟练掌握,并对专科医师的手术习惯联系,也对转轮组员及新入职护士指导带教工作负责,转轮组员:积极配合专科常规手术,对手术要点、步骤熟练掌握,对各种特殊仪器、器械使用及保养维护熟练掌握;③专科培训及考核:结合实际,制定针对性专科能力培训,涉及内容有: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消毒隔离知识、安全管理、专科仪器使用及维护、应急及协调能力培训等具体内容,培训计划的开展由专科组长负责,每月月底考核组员,对组员掌握专科知识及专科操作情况明确了解。
1.
1. 观察指标
护理质量:自制“护理质量调查问卷”,涉及基础护理、感染控制、物品管理及安全管理,各维度百分制表示,得分越高越好。
满意度:自制“满意调查问卷”,总分100分,满意≥85分,良好60-84分,差<60分,满意率=1.
1. 统计学方法
excel表整理,SPSS22.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 ±s),t检验。计数资料构成比[n(%)],x检验。检验水准P=0.05。
2 结果 2.1 护理质量
与常规组比较,研讨组护理质量评分更高,P<0.05,见表1。
表1 护理质量比较( ±s,分)
2 。
组别
基础护理
感染控制
物品管理
安全管理
研讨组(n=40)
88.21±5.14
85.39±5.26
89.68±5.27
90.53±5.28
常规组(n=40)
80.12±4.29
81.24±4.05
82.41±5.12
84.15±5.06
t 7.642 3.954 6.258 5.518
p P<0.05 P<0.05 P<0.05 P<0.05
2.2 满意度
与常规组比较,研讨组满意率更高,P<0.05,见表2。
表2 满意度比较[(n),%]
组别 满意 良好 差 满意率
研讨组(n=40)
25(62.50)
14(35.00)
1(2.50)
39(97.50%)
常规组22(5510(258(2032(80.
(n=40) .00) .00) .00) 00%)
x
2-- -- -- 4.846
p -- -- -- 0.028
3 讨论
有文献报道,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专科化分组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具有可靠性,分析发现:①前者是评价手术室护理质量的依据,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有积极作用,是手术疗效的关键,具体是指:在实际护理工作及管理中,对护理工作量、风险、成本及问题进行客观反映的指标,结合手术室实际情况,构建并实施相关护理敏感指标,可达到预期手术室护理效果,避免发生护理不良事件,不断规范化及标准化护理服务,改进并完善护理质量,为患者安全提供可靠保障;②通过专科化分组可协助护士对手术方式、步骤、专科仪器设备使用及保养等内容熟悉掌握,了解术者习惯及特殊要求,提高医护间的配合度,缩短手术时间、使工作效率显著提高,并通过专科化分组能培养护士掌握敏锐的观察力,提高其独立学习能力、综合能力等,显著提高护理质量,效果较理想。
本研究示:①研讨组护理质量高于常规组(P<0.05),分析:管理对策与手术室结果有决定性作用,故提供对症管理可提高护理质量、有效控制感染并加强安全管理,可达到预期管理效果;②研讨组满意率较常规组更高(P<0.05),说明本文与钟明霞文献相似,故提供对症管理可在护患间建立信任感、信赖感,拉近护患距离,保证手术有效性、具实践价值。
综上所述:手术室护理管理中行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专科化分组可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促进手术顺利开展,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3]
[2]
[1]巫丽青.专科化分组结合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设置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保健营养,2021,31(19):132.
[2]许会玲,王延涛.护理敏感指标及智能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在手术室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8,33(17):1578-1580.
[3]钟明霞,傅聿铭,李丽.护理敏感指标与智能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在手术室质量控制中的 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工程,2019,26(12):1723-172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