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新药研发申报资料样板

2020-03-11 来源:华拓网
药品名称

1.1名称

中 文 名:板蓝根颗粒(无糖型) 汉语拼音:Banlangen Keli 1.2 命名依据

本品为颗粒剂,系《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品种,其通用名称为板蓝根颗粒。方中板蓝根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消肿之功效。根据其处方中所含药味,结合剂型及本品不含糖的特征,故命名为“板蓝根颗粒(无糖型)”。

证明性文件

2.1申请人合法登记证明文件:营业执照 2.2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

2.3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 2.4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注册证

2.5有关本品专利情况及其权属状态情况的说明 2.6对他人的已有专利不构成侵权的保证书 2.7组织机构代码证 2.8商标注册证

2.9已有国家标准药品的相关标准复印件 2.9.1板蓝根质量标准复印件 2.9.2板蓝根颗粒质量标准复印件 2.9.3糊精质量标准复印件 2.9.4糖精钠质量标准复印件

2.10原、辅料来源相关证明性文件复印件 2.10.1板蓝根来源证明性文件(自产证)复印件 2.10.2糊精来源证明性文件(购物发票)复印件

2.5有关本品专利情况及其权属状态情况的说明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司:

本公司在申请注册本项目的过程中,详细的查证了有关板蓝根颗粒(无糖型)的处方、工艺等专利及其权属状态。结果发现,该品至今尚无任何单位和个人申请任何专利。

特此说明

、、、、、药业有限公司

2003-07-25

附:国家中药品种保护审评委员会中药品种保护情况检索结果报告单

2.6 对他人的已有专利不构成侵权的保证书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司:

本公司在此郑重保证:本申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和《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规定,未侵犯他人的权益,如查有不实之处,我们愿意承担由此导致的一切法律后果。 特此保证

、、、、、药业有限公司

2003-07-25

立题目的与依据

3.1 处方来源

本方来源于《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 3.2 选题依据

板蓝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消肿之功效。用于热毒壅盛,咽喉肿痛、扁桃腺炎、腮腺炎等见上述证候者。板蓝根作为抗菌、抗病毒药物在临床也已应用多年,并已收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及国家非处方药品目录中,说明其具有确切的疗效和适应症。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板蓝根具有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它能抑制病毒和各种细菌的生长,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大肠杆菌、志贺氏痢疾杆菌等。此外,板蓝根还具有抗炎、抗内毒素、抗肿瘤、免疫调节、降血脂等药理作用。现代临床研究表明:板蓝根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主要用于病毒感染性疾病,对流行性感冒、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腮腺炎、慢性咽炎、小儿病毒性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水痘、肝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非典型性肺炎、软骨炎、白喉、单纯性腹泻、流行性结膜炎、沙眼、扁平疣等均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如对急性传染性肝炎,单用或配伍茵陈、栀子、败酱草等清热解毒利胆药同用,对退黄、恢复肝功能有一定促进作用,同时提高机体免疫调节机能;治流行性感冒、高热不退,常与羌活、柴胡、蒲公英等发表、清热解毒药同用,有较好的退热作用。因此板蓝根被制成多种剂型,如颗粒剂、片剂、口服液以及注射剂等,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尤其在含有PPA的药品被禁用后及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流行多发季节,临床用量更大。

目前,国内市场现有板蓝根颗粒多为含糖型,由于含糖量高,服用量大,糖尿病、肥胖症患者不宜服用,局限了该药的应用。本项目在原颗粒剂的基础上通过对板蓝根进行科学配方、合理加工,制成药效不变,毒性不增的无糖型颗粒剂,减少了服用者对糖份的摄取,特别适合糖尿病、肥胖症、高脂血症、冠心病等忌食糖份的患者使用,解决了上述问题,扩大了临床应用范围,创造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使板蓝根的医疗价值得到更大的发挥和利用。 3.3 有关传统中医理论、古籍文献资料

板蓝根自古以来传统医学用之治疗温毒发斑、高热头痛、丹毒、痄腮、喉痹、痈肿及大头瘟疫等疾。其苦寒清泄,功善清热解毒,凉血利咽,对温毒时疫诸疾,

未病可防,已病可治,单用或复方咸宜。张秉成《本草便读》:“凉血,清热,解毒,辟疫,杀虫。”治温毒发斑,高热头痛常与大青叶、生石膏、黄芩等同用,共奏清热解毒,凉血化斑之功,如中山医学院《中药临床应用》板蓝大青汤。《中药志》:“凉血止血。致热病发斑,吐血衄血。”治大头瘟疫烂喉丹痧、丹毒、痄腮、喉痹等证,常与黄连、牛蒡子、僵蚕、选参等同用,共奏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之功效,如《东垣试效方》普济消毒饮子。《日华子》:“治天行热毒。”治疮肿,可与金银花、连翘、紫花地丁等同用,以清热解毒,消肿疗疮。治水痘、麻疹,可与蝉衣、芦根、紫草、生麻等同用,以清热解毒,透疹。《分类草药性》:“解诸毒恶疮,解毒去火 ,捣汁,或服或涂。” 3.4 国内外研究现状或生产、使用情况综述

《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收载有板蓝根颗粒(无糖型)这一剂型,是临床上一种重要的抗病毒药物。近年来,随着国际上应用天然药物的热潮,板蓝根的药理活性及其有效成分得到了一些研究单位和生产厂家的深入研究,并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有关板蓝根及其制剂的研究1984~2003年间共有一千多篇文献报道,但是,目前对板蓝根的研究多集中在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的研究上,较少从细胞分子水平进行评价,对板蓝根发挥其药效的分子机制的研究更少。

我国现有生产方法基本上都是浸膏加辅料经混合制粒的颗粒剂,为了成粒容易,往往加大辅料比例,造成服用剂量大。而无糖颗粒,缩小辅料比例,使服用剂量大幅下降(由5~10g/次减少到3~6g/次),提高了产品等级,从中医药理论讲,甘味太浓,以滋腻碍邪,不利于疾病治疗,胃肠功能弱者尤为不适。用现代医学观点讲无糖颗粒剂更适宜于糖尿病、高脂血及老年患者服用。本品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了板蓝根中具有抗病毒作用的靛玉红的定性检查及其含量测定,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指标,确保本品质量可控和临床有效,在同类产品中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对于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扁桃体炎、咽炎、流行性腮腺炎、红眼病、麻疹等春季常见病,服用板蓝根颗粒可起到预防和治疗作用。成人服用剂量每次1~2袋,每日3~4次。幼儿园和学校易出现流感、腮腺炎、水痘、流脑等疾病的传播和流行,若服用板蓝根颗粒可起到良好预防作用。儿童用量为半袋~1袋,每日3次。对于急性传染性肝炎,板蓝根颗粒也可起到一定预防和治疗功效,它可促进肝细胞功能的恢复。对一些病毒引起的皮肤病,如水痘、带状疱疹有预防

作用。它还能用于治疗疱疹性口腔炎,可促进口腔黏膜的再生和溃疡愈合。是一种无明显毒副作用、安全可靠、疗效确切、适合全家人使用的常用药。

3.5参考文献

3.5.1肖培根.新编中药志(第一卷).化学工业出版社,562-566. 3.5.2 徐晗,方建国,刘云海.板蓝根最新研究进展.中草药,2003,34(4)附10-11.

3.5.3赵军.板蓝根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时珍国医国药,2003,14(4),24-25.

对主要研究结果的总结及评价

板蓝根颗粒(无糖型)收载于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消肿之功效。主要用于热毒壅盛,咽喉肿痛、扁桃腺炎、腮腺炎等见上述证候者。本项目对板蓝根颗粒以及其他剂型(片剂、胶囊剂、注射液、口服液等)的研究现状及生产、使用情况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和广泛的情报调研,发现我国现有生产方法基本上都是浸膏加辅料经混合制粒的颗粒剂,为了成粒容易,往往加大辅料比例,造成服用剂量大。而无糖颗粒,缩小辅料比例,使服用剂量大幅下降,提高了产品等级,更适宜于糖尿病、高脂血及老年患者服用。采用无糖型颗粒剂,减少服用者对糖份的摄取,扩大临床应用范围,使板蓝根的医疗价值得到更大的发挥和利用。 4.1 制剂研究

本制剂工艺设计的原则是:要使药物有效成分含量高,制剂生物利用度好,服用量少,临床使用方便。本品的制剂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以制剂的外观、口感及稳定性作为评价指标,对其提取方法(加水量、煎煮时间、醇沉液浓度等),提取液的净化分离,醇沉液的浓缩,辅料用量等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多个批次的中试、放大试生产等工艺验证性研究,在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板蓝根颗粒(无糖型)项下【制法】的指导下,确定了具体的工艺参数。稳定性考察表明本品质量稳定,工艺可行。 4.2 质量标准研究

本品符合《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有关颗粒剂的各项规定。

4.2.1 鉴别:与中国药典2000版第一部板蓝根颗粒(无糖型)中【鉴别】项下的规定一致。

4.2.2 检查:为了更好地控制本品质量(在生产过程中,如果温度等工艺条件控制不当,靛玉红将发生氧化反应,有的厂家生产的板蓝根颗粒无靛玉红成分。)和确保临床药效,本标准特别加入本品所含具有治疗作用的靛玉红的检查,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指标,确保了本品质量可控和临床有效。

4.2.3含量测定: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本品所含具有治疗作用的靛玉红进行含量测定,并进行了方法学研究,通过研究暂定靛玉红含量不低于 %。 4.3 稳定性研究

根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暂行)的有关规定,对经本工艺试制的样品,

采用室温留样观察,对成品的性状、鉴别、检查、水分、粒度及微生物限度检查等进行了24个月的连续考察。结果表明本工艺成熟稳定

药品说明书样稿、起草说明及最新参考文献

5.1板蓝根颗粒(无糖型)说明书样稿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说明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O T C 板蓝根颗粒(无糖型)说明书 乙类 【药品名称】 品 名 板蓝根颗粒 ( 无糖型 ) 汉语拼音 Banlangen Keli 【成份】 板蓝根。辅料为糊精,糖精钠。 【性状】 本品为棕色或棕褐色的颗粒;味微苦。 【作用类别】 本品为感冒类非处方药。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凉血利咽,消肿。用于热毒壅盛,咽喉肿痛; 扁桃腺炎、腮腺炎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 开水冲服,一次1~2袋,一日3~4次。 【注意事项】 1.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成药。 3.风寒感冒者不宜使用,其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鼻塞流涕, 口不渴,咳吐稀白痰。 4.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孕妇或 正在接受其他治疗的患者,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服药三天后,症状无改善,或出现发热咳嗽加重,并有其他症状如 胸闷、心悸等时应去医院就诊。 6.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小儿、年老体虚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7.连续服用应向医师咨询。 8.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9.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0.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1.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规格】 无糖型:每袋装3克。 【贮藏】 密封。

【包装】 3克 *10袋,复合膜袋。 【有效期】 暂定24个月。 【批准文号】 【生产企业】 企业名称:、、、、、药业有限公司

地 址: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凤城二路22号 邮政编码:710016 电话号码:(029)6510396 传真号码:(029)6510396 6529514 网 址:http://www.jahoo.com.cn

如有问题可与生产企业直接联系

5.2 药品说明书起草说明

【药品名称】

品 名 系《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的法定中文名称。 汉语拼音 与《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中的汉语拼音保持一致。 【成份】 根据该药品的处方组成而来,按照药典委员会下发的具体规定书写。 【性状】 按药品质量标准(草案)中“性状”项目内容考察,根据本品3批样品的实际性状描述,按颗粒剂的国家药品标准通则规定书写。

【功能主治】 在文献资料研究的基础上,按颗粒剂的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结合《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第490页板蓝根颗粒(无糖型)【功能主治】项下有关内容而定。

【用法用量】 在药物性质、临床应用、用药对象、主要药效学、一般药理学、毒理学等文献资料研究的基础上,按颗粒剂的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结合《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第490页板蓝根颗粒(无糖型)【用法用量】项下有关内容而定。

【注意事项】 根据颗粒剂稳定性考察检查项目,结合对本品临床用药实际情况及与其它药物反应等文献资料的研究,按非处方药说明书指导原则的要求而定。 【规格】 按药品质量标准(草案)的规定书写。 【贮藏】 根据药物组成处方的理化性质而定。

【包装】 3克*10袋,直接接触药品的内包装材质为复合膜。

【有效期】 按“中药新药稳定性试验要求”对本品进行了24个月室温留样考察,其结果符合要求,故暂定本品有效期为24个月。

【批准文号】

【生产企业】 该企业实际注册地址,与《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中的内容一致。 5.3 最新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包装、标签和说明书管理规定(暂行)200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北京:化学工业部出版社,2000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下发“药品说明书规范细则(暂行)”的通知(国药监注[2001] 294号,附件2“中药说明书规范细则〈暂行〉”)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研究的技术要求》,1999,11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注册管理办法》,2002,12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贯彻实施23号令,统一药品批准文号工作的通知》(国药监注[2001] 187号)

包装、标签设计样稿

6.1板蓝根颗粒(无糖型)中包装样稿

【生产日期】 【产品批号】 【有 效 期】至 条形码 批准文号: 无糖型 O T C 板蓝根颗粒 Banlangen Keli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说明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药业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板蓝根颗粒 Banlangen Keli 地址: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凤城二路22号 邮编:710016 电话:(029)6510396 传真:(029)6510396 6529514 网址:http://www.jahoo.com.cn 【 成 份 】板蓝根 【 性 状 】本品为棕色或棕褐色的颗粒;味微苦(无糖型) 【作用类别】本品为感冒类非处方药。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利咽,消肿。用于热毒壅盛,咽喉 肿痛;扁桃腺炎、腮腺炎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2袋;一日3~4次。 【 规 格 】无糖型,每袋3克。 【 贮 藏 】密封。 【 包 装 】3克*10袋,复合膜袋。 注意事项等详见说明书。 、、、、、药业有限公司

6.2板蓝根颗粒(无糖型)标签样稿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说明使用 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 成 份 】 板蓝根。辅料为糊精,糖精钠。 【 性 状 】 本品为棕色或棕褐色的颗粒;味微苦。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凉血利咽,消肿。用于热毒壅盛,咽喉肿痛;扁桃腺炎、腮腺炎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 开水冲服,一次1~2袋, 一日3~4次。 【 规 格 】 无糖型:每袋装3克。 【 贮 藏 】 密封。 【生产日期】 【产品批号】 【有 效 期】 至 注意事项等详见说明书 批准文号: 西安嘉惠药业有限公司 无糖型

无糖型 O T C

板蓝根颗粒 Banlangen Keli 每袋装3克 药学研究资料综述

7.1 制剂工艺研究

本制剂工艺设计的原则是:要使药物有效成分含量高,制剂生物利用度好,服用量少,临床使用方便。本品的制剂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7.1.1方药分析:

根据中药治疗原则,结合临床要求,参考现代中药化学和药理等研究成果,分析处方确定出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然后按其性质与剂型的需要进行工艺研究的设计。

7.1.2剂型选择:

根据上述方药分析和药物有效成分的稳定程度以及临床使用要求,选择无糖颗粒剂剂型。该剂型工艺简单,容易实现工业化生产和机械化包装,剂型稳定性好,吸收快、患者服用方便等。 7.1.3制剂工艺:

7.1.3.1提取工艺:提取工艺是提高浸膏工艺水平的基础,本着使浸膏制备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物耗能耗,提高质量和收率,缩短工时,降低成本的原则。根据板蓝根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的理化性质设计提取工艺,以水提醇沉法提取。设计加水量、提取时间、醇沉液浓度等因素,选择不同水平,按正交设计进行实验对比,通过正交实验分析出影响稠膏得量的主要因素,并优选出最佳工艺条件。

7.1.3.2提取液的净化分离:提取液经乙醇沉降后,抽滤分离醇沉液。 7.1.3.3醇沉液浓缩:采用减压(50℃±1℃,0.08Mpa)回收乙醇,真空浓缩,以相对密度作为指标,得稠膏。

7.1.3.4辅料:只采用适量糊精和甜味剂,不加糖粉,故服用量少。 7.1.3.5制颗粒:采用一步制粒法制颗粒。 7.1.3.6分装:采用复合膜包装, 3克/袋。 7.2 质量标准研究

本品符合《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有关颗粒剂的各项规定。 7.2.1 鉴别:与中国药典2000版第一部板蓝根颗粒(无糖型)中【鉴别】项下的规定一致。

7.2.2 检查:为了更好地控制本品质量(在生产过程中,如果温度等工艺条件

控制不当,靛玉红将发生氧化反应,有的厂家生产的板蓝根颗粒无靛玉红成分。)和确保临床药效,本标准特别加入本品所含具有治疗作用的靛玉红的检查,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指标,确保了本品质量可控和临床有效。

7.2.3 含量测定: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本品所含具有治疗作用的靛玉红进行含量测定,并进行了方法学研究,通过研究暂定靛玉红含量不低于 %。 7.3 稳定性考察

根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暂行)的有关规定,对经本工艺试制的样品,采用室温留样观察,对成品的性状、鉴别、检查、水分、粒度及微生物限度检查等进行了24个月的连续考察。结果表明本工艺成熟稳定,本品质量稳定。

药材来源及鉴定依据

8.1 药材来源 板蓝根

本品经鉴定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的干燥根。秋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

本品购于陕西省商州市荆西乡,药材原料的加工,在本公司前处理车间。 8.2 鉴定依据

应符合《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第163页板蓝根项下的有关规定。经本公司质量部按标准检验合格。

附:1、板蓝根质量标准复印件;

2、中药材来源证明(自产证)复印件; 3、板蓝根检验报告书复印件。

药品质量标准草案及起草说明

目 录

15.1 板蓝根颗粒质量标准草案

15.2 板蓝根颗粒质量标准草案起草说明

15.3 药品的原料(药材)质量标准 15.4 中间体质量标准草案

15.5 中间体质量标准草案起草说明

15.1 板蓝根颗粒质量标准草案

【处 方】 本品为板蓝根经加工制成的颗粒。

【制 法】 取板蓝根1400g,加水煎制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50℃),加乙醇使含醇量为60%,静置使沉淀,取上清液,

回收乙醇并浓缩至适量。取稠膏,加入适量的糊精和甜味剂,制成颗粒,干燥,制成600g(无糖型),即得。

【性 状】 本品为棕色或棕褐色的颗粒;味微苦(无糖型)。

【鉴 别】 (1)取本品0.3g,加水5ml使溶解,静置,取上清液点于滤纸上,晾干,置紫外灯光(365nm)下观察,斑点显蓝紫色。

(2) 取本品0.3g,加水10ml使溶解,滤过,取滤液1ml,加茚三酮试液0.5ml,置水浴中加热数分钟,溶液显蓝紫色。

【检 查】 靛玉红 取本品研细,称取30g,加水75 ml使溶解,加氯仿150ml,水 浴加热回流30分钟,滤过,滤液在60℃水浴浓缩至0.5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靛玉红对照品,加氯仿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版第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µl,分别点于同一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氯仿—丙酮(5: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浅紫红色斑点。

其他 应符合颗粒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中国药典2000版第一部附录I C)。 【功能与主治】 清热解毒,凉血利咽,消肿。用于热毒壅盛,咽喉肿痛;扁桃腺炎、腮腺炎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与用量】 开水冲服,一次3~6g,一日3~4次。 【规格】 每袋装3g 【贮藏】 密封。 【有效期】 暂定二年。

15.2 板蓝根颗粒质量标准草案起草说明

【名称】 板蓝根颗粒(无糖型) Banlangen Keli 【处方】 见申报资料。

【制法】 见申报资料。

【性状】 根据中试产品实际性状确定,与中国药典2000版第一部板蓝根颗粒中性状项下的规定一致。

【鉴别】 与中国药典2000版第一部板蓝根颗粒中鉴别项下的规定一致。 【检查】

1.靛玉红 板蓝根颗粒(无糖型)的质量标准按照中国药典2000版第一部执行,为了更好地控制产品质量(在生产过程中,如果温度等工艺条件控制不当,靛玉红将发生氧化反应,有的产家生产的板蓝根颗粒无靛玉红成分。)和确保临床药效,本标准特别加入本品所含具有治疗作用的靛玉红的检查,其检查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00版第一部第17页大青叶的鉴别2项下,为薄层色谱法。本方法经重现性试验和阴性对照试验,结果满意(附薄层色谱照片)。

检测方法如下:

取本品研细,称取30g,加水75 ml使溶解,加氯仿150ml,水浴加热回流30分钟,

滤过,滤液在60℃水浴浓缩至0.5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靛玉红对照品,加氯仿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版第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µl,分别点于同一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氯仿—丙酮(5: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浅紫红色斑点。

2.粒度 按照中国药典2000版第一部颗粒剂项下(附录I C)有关粒度的规定,进行检测,取本品15g,置药筛内过筛。过筛时,将筛保持水平状态,左右往返轻轻筛动3分钟。不能通过一号筛和能通过四号筛的颗粒和粉末的总和不得过 8.0%。

3.水分 按照中国药典2000版第一部颗粒剂项下的有关规定(附录IX H烘干法),进行检测,水分不得超过5.0%。

4. 溶化性 按照中国药典2000版第一部颗粒剂项下(附录I C)有关溶化性的规定,进行检测,取本品10g,加热水20倍,搅拌5分钟,立即观察。应全部溶化,允许有轻微浑浊;不得有焦屑等异物。

5.装量差异 按照中国药典2000版第一部颗粒剂项下(附录I C)有关装量差异的规定,进行检测。取供试品10袋,分别称定每袋内容物的重量,每袋

的重量与标示装量相比较,超出限度的不得多于2袋,并不得有1袋超出限度一倍。

6.微生物限度检查 按照中国药典2000版第一部(附录XIII C)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有关规定: 细菌数应≤1000个/g;霉菌、酵母菌数≤100个/g;大肠杆菌不得检出。

【功能与主治】 详见正文。 【用法与用量】 详见正文。 【规 格】 详见正文。 【贮 藏】 详见正文。

参考文献:

中药制剂分析 (刘大潜主编)

中药化学 (肖崇厚主编) 天然药物化学 (姚新生主编) 附件:

靛玉红及阴性对照 TLC原色照片

板蓝根颗粒(无糖型)检验项目

检 验 项 目 标 准 规 定 【性 状】 本品应为棕色或棕褐色的颗粒,味微苦。

【鉴 别】 1.2.应呈正反应 【检 查】

靛 玉 红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

置上,显相同的浅紫红色斑点。

粒 度 不能通过一号筛和能通过四号筛的颗粒和

粉末的总和不得超过供试量的 8.0%。

水 分 不得过5.0%

溶 化 性 应全部溶化,允许有轻微浑浊;不得有焦

屑等异物。

装量差异 ±7%

微生物限度 细菌数应≤1000个/g;霉菌、酵母菌数

≤100个/g;大肠杆菌不得检出。

板蓝根颗粒 (无糖型)成品检验汇总表

项目 性 状 批号 20010401 20010402 20010403 鉴 别 靛玉红 度 分 符合规定 符合规定 符合规定 符合规定 符合规定 符合规定 符合规定 符合规定 符合规定 < ±7% < ±7% < ±7% < ±7% < ±7% < ±7% < ±7% < ±7% < ±7% 符合规定 符合规定 符合规定 符合规定 符合规定 符合规定 符合规定 符合规定 符合规定 粒 水 溶化性 装量差异 微生物限度 符合规定 呈正反应 符合规定 1.1% 3.2% 符合规定 呈正反应 符合规定 0.9% 3.2% 符合规定 呈正反应 符合规定 1.2% 3.6% 2002090130 符合规定 呈正反应 符合规定 1.5% 3.7% 2002090230 符合规定 呈正反应 符合规定 1.6% 4.2% 2002090330 符合规定 呈正反应 符合规定 1.4% 2.7% 2003070130 符合规定 呈正反应 符合规定 1.5% 3.3% 2003070230 符合规定 呈正反应 符合规定 0.7% 3.3% 2003070330 符合规定 呈正反应 符合规定 1.3% 3.5% 15.3 药品的原料(药材)质量标准

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的干燥根。秋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本品应符合《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第163页板蓝根项下的有关规定。

15.4 中间体质量标准草案

15.4.1 性状

本品为棕褐色稠膏状物(板蓝根药材经提取精制后的产品)。

15.4.2 鉴别

15.4.2.1 取本品点于滤纸上,晾干,置紫外灯光(365nm)下观察,斑点显蓝紫色。 15.4.2.2 取本品1ml,加茚三酮试液0.5ml,置水浴中加热数分钟,溶液溶液显蓝紫色。 15.4.3 检查

靛玉红 取本品5ml,加氯仿100ml,水浴加热回流30分钟,分取氯仿层在60℃水 浴浓缩至0.5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靛玉红对照品,加氯仿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版第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µl,分别点于同一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氯仿—丙酮(5: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浅紫红色斑点。

15.4.4 干物质含量

精密称取本品10g,置于已恒重的蒸发皿中,于水浴上蒸干,在105℃干燥3小时,移至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迅速称定重量,计算出残留物的量。

15.5 中间体的质量标准草案起草说明

本品中间体系指板蓝根药材经前处理、提取得到的棕褐色稠膏状物。中间体的质量标准,目的是为了控制前提取工序的有效性,确保最终成品质量符合要求。 根据成品的质量标准和生产工艺要求,确定检测项目为:

15.5.1 性状 本品为棕褐色稠膏状物。 15.5.2 鉴别

15.5.2.1 取本品点于滤纸上,晾干,置紫外灯光(365nm)下观察,斑点显蓝紫色。与中国药典2000版第一部板蓝根颗粒鉴别项下的检测方法一致。

15.5.2.2 取本品1ml,加茚三酮试液0.5ml,置水浴中加热数分钟,溶液溶液显蓝紫色。与中国药典2000版第一部板蓝根颗粒鉴别项下的检测方法一致。

15.5.3 检查

靛玉红 取本品5ml,检测方法同上,与成品质量标准中靛玉红项下的规定一致。

15.5.4 干物质含量

精密称取本品10g,检测方法同上。增加此项检测的目的是为了,供制粒参考,确保最终成品标示装量每袋3克中所含的生药量。

板蓝根颗粒中间体检验项目

检 验 项 目 标 准 规 定 【性 状】 本品为棕褐色稠膏状物。

【鉴 别】 1.2.应呈正反应 【检 查】

靛 玉 红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

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浅紫红色斑点。

干物质含量 (供制粒参考)

板蓝根颗粒中间体检验汇总表

项目 批号 性 状 鉴 别 靛玉红 干物质含量 20010401-Z 20010402-Z 20010403-Z 符合规定 呈正反应 符合规定 符合规定 呈正反应 符合规定 符合规定 呈正反应 符合规定 46.5% 46.7% 47.0% 57.0% 54.5% 53.7% 46.6% 46.9% 47.2% 2002090130-Z 符合规定 呈正反应 符合规定 2002090230-Z 符合规定 呈正反应 符合规定 2002090330-Z 符合规定 呈正反应 符合规定 2003070130-Z 符合规定 呈正反应 符合规定 2003070230-Z 符合规定 呈正反应 符合规定 2003070330-Z 符合规定 呈正反应 符合规定

附件:

靛玉红及阴性对照 TLC原色照片

展开剂:苯—氯仿—丙酮(5:4:1)

目 录

17. 板蓝根颗粒稳定性研究的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17-1稳定性试验的方法、条件 17-2试验项目及结果 17-3结论与有效期的确定 17-4文献资料

药物稳定性研究的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

17-1稳定性试验的方法、条件 17-1-1试验方法

按照“中药新药稳定性试验要求”中对颗粒剂要求考核项目,以及药品的质量标准(草案),对板蓝根颗粒3批中试样品(、、、、、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为20010401,20010402,20010403)在上市包装条件下(复合膜袋 10袋/盒),置室温保存,进行稳定性试验考察。

方法为室温留样观察法,将板蓝根颗粒置于室温条件下观察,分别于0月、1月、2月、3月、6月、9月、12月、18月、24月,对其外观与性状、鉴别、靛玉红检查、水分、粒度、微生物限度检查等项目进行了检测,结果见表17-1、表17-2、表17-3。 薄层色谱原色照片附后。

17-2 试验项目及结果

17-2-1 试验项目

17-2-1-1 性状 试验时观察本品应干燥,颗粒均匀,色泽一致,无吸潮、软化、结块、潮解等现象;为棕色或棕褐色的颗粒,味微苦。

17-2-1-2 鉴别 按药品的质量标准(草案)【鉴别】项下的方法检测。 17-2-1-3 检查 按药品的质量标准(草案)【检查】项下的方法检查靛玉红。TLC原色照片见附件 。

17-2-1-4 粒度 根据中国药典2000版第一部颗粒剂项下有关规定,按照(附录I C)粒度检查法进行检测。不能通过一号筛和能通过四号筛的颗粒和粉末的总和不得超过供试量的 8.0%。

17-2-1-5 水分 根据中国药典2000版第一部颗粒剂项下有关规定,按照(附录IX H)水分测定法进行检测。水分不得超过5.0%。

17-2-1-6 微生物限度检查 根据中国药典2000版第一部颗粒剂项下有关规定,按照(附录XIII C)微生物限度检查法进行检测。细菌数应≤1000个/g;霉菌、酵母菌数≤100个/g;大肠杆菌不得检出。

表17-1稳定性试验报告

样品名称:板蓝根颗粒 (无糖型) 批号:20010401 项目及 标准规定 考察期 限及日期 外观与性状 本品应干燥, 颗粒均匀,色 泽一致,无吸 潮、软化、结 应呈正反应 块、潮解等现 象;为棕色或 棕褐色的颗粒, 味微苦。 0个月 符合规定 呈正反应 位置上,显相同的浅紫红色斑点。 符合规定 1.1% 3.2% 符合规定 的总和不得超过供试量的 8.0%。 5.0% 个/g;大肠杆菌不得检出。 鉴别1.2 靛玉红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粒 度 不能通过一号筛和能通过四号筛的颗粒和粉末不得超过水分 微生物限度 细菌数应≤1000个/g;霉菌、酵母菌数≤1002001.4.10 1个月 符合规定 2001.5.10 2个月 符合规定 2001.6.9 3个月 符合规定 2001.7.12 6个月 符合规定 2001.10.9 9个月 符合规定 2002.1.11 12个月 符合规定 2002.4.10 18个月 符合规定 2002.10.11 24个月 符合规定 2003.4.11 表17-2稳定性试验报告

样品名称:板蓝根颗粒 (无糖型) 批号:20010402 项目及 标准规定 考察期 限及日期 外观与性状 本品应干燥, 颗粒均匀,色 泽一致,无吸 潮、软化、结 应呈正反应 块、潮解等现 象;为棕色或 棕褐色的颗粒, 味微苦。 0个月 符合规定 呈正反应 位置上,显相同的浅紫红色斑点。 符合规定 0.9% 3.2% 符合规定 的总和不得超过供试量的 8.0%。 5.0% 个/g;大肠杆菌不得检出。 鉴别1.2 靛玉红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粒 度 不能通过一号筛和能通过四号筛的颗粒和粉末不得超过水分 微生物限度 细菌数应≤1000个/g;霉菌、酵母菌数≤100呈正反应 符合规定 1.2% 3.5% 符合规定 呈正反应 符合规定 1.3% 3.0% 符合规定 呈正反应 符合规定 0.8% 3.3% 符合规定 呈正反应 符合规定 1.2% 3.6% 符合规定 呈正反应 符合规定 1.3% 3.3% 符合规定 呈正反应 符合规定 1.3% 3.2% 符合规定 呈正反应 符合规定 1.3% 3.2% 符合规定 呈正反应 符合规定 1.3% 3.2% 符合规定 2001.4.10 1个月 符合规定 2001.5.10 2个月 符合规定 2001.6.9 3个月 符合规定 2001.7.12 6个月 符合规定 2001.10.9 9个月 符合规定 2002.1.11 12个月 符合规定 2002.4.10 18个月 符合规定 2002.10.11 24个月 符合规定 2003.4.11 表17-3稳定性试验报告

样品名称:板蓝根颗粒 (无糖型) 批号:20010403 项目及 标准规定 考察期 限及日期 外观与性状 本品应干燥, 颗粒均匀,色 泽一致,无吸 潮、软化、结 应呈正反应 块、潮解等现 象;为棕色或 棕褐色的颗粒, 味微苦。 0个月 符合规定 呈正反应 位置上,显相同的浅紫红色斑点。 符合规定 1.2% 3.6% 符合规定 的总和不得超过供试量的 8.0%。 5.0% 个/g;大肠杆菌不得检出。 鉴别1.2 靛玉红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粒 度 不能通过一号筛和能通过四号筛的颗粒和粉末不得超过水分 微生物限度 细菌数应≤1000个/g;霉菌、酵母菌数≤100呈正反应 符合规定 1.3% 3.1% 符合规定 呈正反应 符合规定 1.2% 3.4% 符合规定 呈正反应 符合规定 1.2% 3.2% 符合规定 呈正反应 符合规定 1.1% 3.3% 符合规定 呈正反应 符合规定 1.3% 3.6% 符合规定 呈正反应 符合规定 1.1% 3.4% 符合规定 呈正反应 符合规定 0.8% 3.2% 符合规定 呈正反应 符合规定 1.1% 3.2% 符合规定 2001.4.10 1个月 符合规定 2001.5.10 2个月 符合规定 2001.6.9 3个月 符合规定 2001.7.12 6个月 符合规定 2001.10.9 9个月 符合规定 2002.1.11 12个月 符合规定 2002.4.10 18个月 符合规定 2002.10.11 24个月 符合规定 2003.4.11 呈正反应 符合规定 1.3% 3.0% 符合规定 呈正反应 符合规定 1.5% 3.4% 符合规定 呈正反应 符合规定 1.2% 3.6% 符合规定 呈正反应 符合规定 1.1% 3.2% 符合规定 呈正反应 符合规定 1.0% 3.3% 符合规定 呈正反应 符合规定 1.2% 3.5% 符合规定 呈正反应 符合规定 1.3% 3.5% 符合规定 呈正反应 符合规定 1.2% 3.3% 符合规定 17-3结论与有效期的确定 17-3-1结论

板蓝根颗粒(无糖型)三批样品,分别在室温下存放24个月,按《中药新药研究的技术要求》中“中药新药稳定性试验要求”及本品质量标准,对标准中规定各项进行试验,各项目均符合规定。结果表明,板蓝根颗粒(无糖型)生产工艺合理,产品质量稳定。

17-3-2使用期限

除按“中药新药稳定性试验要求” 对本品进行1年以上留样考察外,我们还于留样时间18月、24月按要求继续进行了全项检验考察,其结果符合要求,故暂定本产品有效期为两年。

17-4文献资料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

北京:化学工业部出版社,200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注册管理办法》,2002.12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卫生检验方法》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研究的技术要

求》,1999.11

附:

附件 20010401、20010402、20010403 三批成品

TLC靛玉红原色照片

附件:TLC靛玉红原色照片

展开剂:苯—氯仿—丙酮(5:4:1) (0月) (1月) (2月) (3月) (6月) (9月) (12月) (18月) (24月)

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的选择依据及质量标准

18.1 选择依据

板蓝根颗粒(无糖型)为颗粒剂,保存不当容易出现吸潮、结块、变松等现象,因此,对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的阻隔性能有很高的要求,以保证药品质量。

本品采用药用复合膜袋包装,它系由两种材料通过热合的方法而制成的袋,系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药用包装材料,具有无毒、防潮、抗氧化、耐酸碱等优点,能有效保证药品不受周围环境条件如:空气、水、温度、微生物的影响,同时亦具有一定抗机械能力,能适应高速度的、机械化的各种加工处理。我公司选用运城市恒运彩印有限公司生产的包装材料,该公司拥有该包装材料的“药品包装材料和容器注册证”。注册证号为:国药包字20030017。

依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的药品包装复合膜袋通则,我公司对其相关项目如外观、阻隔性能、溶剂残留量、溶出度实验、微生物限度检查等进行了检验,均符合相关规定。

本品用复合膜袋包装后,经室温留样观察24个月进行稳定性观察,结果表明:产品稳定性好,成品质量稳定(详见申报资料17),故选用药品包装用复合膜袋来包装本品。

18.2 质量标准 (详见附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