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药卫生2017年3月第33卷第5期J Mod Med Health,March 2017,Vo1.33,No.5 ・教学探索・ 分析化学研讨课教学探析与实践 曹文轩,张梦军,刘 明 (第三军医大学药学系药物分析与分析化学教研室,重庆400038) 【提要】分析化学在医学院校中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在"3今教学改革的总体趋势下.-研讨课教学作为一 种教学方式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分析化学研讨课对学科间相互交叉渗透、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教学改革等均具有积 极意义。当前,各高校在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方面也开展了各自不同形式的研讨课,但大多集中在教学方法上进行讨论.就 具体实施细节等方面则阐述较少。基于此,该文根据该校分析化学研讨课的具体组织形式,不仅在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 还就此对相应教学实践情况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采用研讨课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益于培 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化学,分析/教育; 院校,医学;教育,医学;教学方法 doi:10.3969 ̄.issn.1009—5519.2017.05.05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9.5519(2017)05—0774.02 分析化学在医学院校中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握,而学生之间则是进行互助交流、互助互学的一种教 学组织形式。教师是这种组织形式的倡导者和引导者。 (3)课堂及教学环境的启发。学习情境中的交流和互助 有较强的心理暗示作用,可以促进参与者自我调节和省 思,帮助学生对自己的理解结果再组织,从而建立自己 的知识结构体系。 2研讨内容贴合大纲要求。紧密联系科研应用 程【11。该课程融人了化学、物理、生物、材料等多个学科 的知识,综合性和应用性较强,呈现出多学科交叉融合 的特点。当前,很多院校已经不再是一成不变的传统教 学方式,而是通过改善教学方式,探索新型的、适宜的 教学方法翻。而本校则是在调整相应教学内容、教学方 法的同时,开设了与之对应的研讨课。一方面,通过研 讨课将分析化学基础知识与科学研究相结合。使学生 及时接触学科科研知识,充分认识学科的应用性和实 用性,在打好基础的同时开阔视野。另一方面,通过研 讨课可以设计互动式教学,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 组建研讨课教学模式。调整教学方法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网络信息化的发展.教师与学 生均意识到现代化教育只有更深人地与学生专业相结 合,与科学技术相关研究相结合,才能不断地给学科提 分析化学课程的内容包括经典化学分析的原理和 方法,以及各种分析仪器的原理结构和应用。随着分析 化学相关科学研究的快速发展,不断涌现的新型分析方 法与技术为分析化学教学提供了全新的知识和内容,同 时也使分析化学的教学内容变得越来越繁杂同。因此, 在研讨课的主题设计及内容安排上,要根据教学大纲和 分析科学学科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选材。在二者之间找 到一个切入点。本校根据化学分析部分与仪器分析部分 课程教学内容的不同,将研讨课划分为专题研讨课和阅 读研讨课,具体的课程主题设计如表1所示。 表1 分析化学研讨课程设计 分类 研讨类型 研讨方向 相关融合知识点 供养分,注入活力。分析化学作为医学院校的一门专业 基础课程,是研究物质的组成、含量、结构和形态等化 学信息的分析理论及方法的一门科学[3 ,而分析化学 课程在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开展相应的现代化教学方面 化学分析专题研讨课分析测试的质量保证1.试样的采集与预处理 2.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 3.分析方法的可靠性评价 仪器分析阅读研讨课色谱一质谱联用技术 1.色谱法基础 2高效液相色谱法 效果并不明显嘲。为了更好地开展这门课程,提高教学 效果。本校在调整相关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还开设了与 课程相应的研讨课。 随着现代教学改革的进行与发展,研讨课教学主 要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 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启发引导.教师可以通过研讨课 主题的设计引发或诱导学生思考相关问题.启发学生 3.气相色谱法 4.质谱法 5.GC—MS和HPLC—MS联用技术 注:GC.MS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HPLC—MS为高效液相色谱一质 思维,使学生能够参与到研讨主题中来,并进行相应的 教学互动。而教师在设计研讨主题时,则需要注意体现 出相关问题的启发性、可操作性和新颖性。(2)学生的 自主性。主要体现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网络、 教材和文献等渠道对相关问题进行详细了解、重点把 通信作者,E-mail:461578750@qq.oom。 谱联用仪。 在“分析测试的质量保证”专题研讨中,教学内容不 可避免地会涉及一些生物和医学样本采集和预处理,使 其与医学相关知识紧密联系起来。而“色谱一质谱联用技 术”则是分析化学的热点研究领域之一.是有机污染物 现代医药卫生2017年3月第33卷第5期J Mod Med Health,March 2017,Vo1.33,No.5 表2 阅读研讨主题及相应问题具体分工 检测、药物成分分析、蛋白质组学分析等研究的重要分 以更方便地了解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为更加 析手段。选用“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作为阅读研讨教学 合理地规划和安排以后的课程奠定基础。考核方案主要 内容,既可以使学生了解分析化学热点领域及相应科研 应从以下三方面考虑:(1)汇报材料的系统性及与课程 应用,又可以与医药相关知识点进行交叉融合。通过以 内容的相关性。(2)学生对汇报材料的课堂展现能力。 上2种研讨方式采用的交叉式教学,可以开阔学生的 (3)研讨报告。通过研讨课的科学考核,教师一方面可以 眼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一定程度的系统性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评价;另一方面.可以根据评价情况对研讨课程教学的 3组织实施研讨教学。合理分工协作 时机、研讨相关内容等进行调整,从而优化教学质量。 研讨式教学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一种教学方式『7-研。 5小 结 其中,讨论式研讨教学是一种以启发式教学方法作为 在现代分析化学教学中,研讨课教学有利于调动学 基础,教师在认真分析教材、教学大纲、相关书籍、文献 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综合能力 资料的基础上,提出拟讨论题目。提前分配给学生并调 和创新能力㈣。这不仅需要教师转换教学理念、提高自 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学 身素质、改变教学方式等,同时也需要学生及时转换学 生与教师之间进行相互交流和互动式思考和学习.使 习方法,适应新的学习模式,掌握学习的主动权。研讨课 学生在交流讨论中掌握所学知识的教学方式。“分析测 教学对学科间相互交叉渗透、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教学 试的质量保证”和“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研讨课均是采 改革等均具有积极意义。在教学实践中,如能根据教学 用这种研讨教学方式。以“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阅读研 目的及教学对象特点将二者相结合.就能在实际教学中 讨课为例,其具体组织实施方案为:(1)根据阅读研讨 取得较好的效果。 主题选材,选定具体文献;(2)根据文献及教学要求,组 参考文献 织相应问题,并按照问题进行学生分组;(3)各组根据 任务问题进行查阅资料、文献,组织材料;(4)课堂组织 【1】 钮松召,屈爱桃,卢菲.药学类《分析化学》新形势下教学改革与实践明. 汇报,组间交流互动,教师点评总结;(5)学生提交研讨 西北医学教育,2014,22(1):123—125. 【2J 张进,赵小青,王超英.高校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与实践[J]. 报告,教师评阅。其中,阅读研讨主题及相应问题分组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29(6):47—49. 组织情况如表2所示。 【3】余丽双.药学专业分析化学教学实践与体会[J1.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在学生按照以上实施方案具体实施时,在课堂上学 2011,14(2):99—101. 生可以以“教师”的身份进行讲解,也可以安排为视频 【4]张华山.分析化学国家精品课程的建设及课程开放思考[JJ.中国大 学教学.2013(3):54—56. 或动画等形式进行讲述,而其他学生则根据其讲解提出 【5】 陈怀侠,王升富,叶勇,等.分析化学课程群新设置及实践[J]_化工高 意见或者评价,最后由教师指明应把握的重难点,肯定 等教育,2013,30(5):33—35. 优点、纠正误区,并对学生的汇报进行综合评价。按照 [6】 陈贝贝,何蔓,胡斌.加强分析化学课程的教研结合『J1.大学化学, 这种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 2014,29(6):11-14. 对所需材料要有所了解,了解越深入,理解越透彻。讲 【7】王新胜,孙鲜明,吴艳芳,等.研讨式教学在《药物分析》课程中的应 用啪.现代医药卫生,2015,31(18):2853—2855. 解出来的东西才会真正的“言之有物”。而通过汇报小 【8】闫冬良,马纪伟.分析化学的PBL教学方法及效果评价[J1.医学研究 组与其他学生及教师的交流互动、总结归纳,可形成双 与教育,201 1,28(5):91.96. 重的教学相长,提炼出学生真正需要掌握的知识。 [9】Li M,Hou XF,Zhang J,et 1a.Applications of HPLC/MS in the analysis 4合理考核研讨课程.优化课程教学质量 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s[J].JPharmAnal,2011,1(2):81—91. 【10】高赛男,李森,韩成花,等.PBL-LBL教学法在分析化学教学中的应 对学生学习能力和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均是建立 用Ⅲ.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11):99—100. 在一定的考核标准上的。通过设立研讨课考核标准.可 (收稿日期:2016.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