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论中国古典诗词英译的意象传达

2021-01-10 来源:华拓网
2013年第5期 (总第177期)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 Journal of Mud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NO.5,2O13 Total NO.177 论中国古典诗词英译的意象传达 罗志祥 (荆楚理工学院外语学院,湖北荆门448000) [摘 要] 意象是中西方文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中国古典诗词特别强调意象的表达。但由于语言的相 对性以及文化缺省现象的存在,中国古典诗词英译必然会出现误译或误读现象。那么如何传达出这些意 象,如何解决文化内涵和意象不一致,归化异化法、侧面一基底理论、注释法都是翻译过程中可采取的有效 方法。 [关键词]诗词;翻译;意象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3—6121(2013)O5一O114一O2 一、诗词意象 尔一沃尔夫假说中提出的重要观点。定义为“语言结 意象一词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神思》中“独具之匠,窥意象而 运斤。”意思是眼光独到的工匠,能够按着心中的形象 挥动斧子。明朝诗人胡应麟在《诗鲛》中说:“古诗之 构有无限的多样性”,“母语决定了思维,人只能根据 母语中编码设定的范畴和区别来认识世界”_3 。。沃 尔夫认为:“人并不是孤立地生活在客观世界中,也不 是孤立的参与社会活动,而是要受到语言的支配 ……美,专求意象”[1]5 。诗歌的美体现在意象的表达上。 在西方也有意象的说法,美国意象派诗人埃兹拉・庞 ,事实上真实的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人们 的语言习惯上的。我们看、听还有感知是因为我们的 语言习惯能够接受特定的解释。,,[3]。。简单的说就是, 一德对意象的定义是:“提出了并非一个思想,而是一个 发光的结节,一个旋涡,很多思想不断地从中升起或 沉入其中,或穿过它。”[2 他认为虽然一首诗只反映 了瞬间的体验,但这一瞬间集中体现了理智与情感。 中西方对诗歌意象可以大致总结为通过几个句子构 成一个画面,然后用想象将读者带入一个有视、声、 嗅、感觉的世界。意象强调的既有具体的又有抽象 个人成长的语言就是他思考和认识世界的语言。 沃尔夫举了一个例子,巴基斯坦旁遮普语“iOOt”,这个 词在英语中的意思大概就是“unclean,not pure”,但 是不管你建构多少定义,“joot”的意思都不能完全翻 译出来。所以,语言是相对的,同一个词不同的人会 有不同的意思,主观意思会导致认知的变化。那么语 言的相对性就可以用来描述翻译中的误读误译现象 了。“文化之间差异会投射到语言的差异上,这就使 人们很难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找到意义完全对等的词 语。’’ 。 的,它不仅是因为自己存在而是为了唤起与文化关联 的感觉和形象。 中国古典诗词特别富于意象的表达。在选择要 表达的意象时,诗人对于某些特定的动物、植物和自 然景物有自己的偏好。要么是吸引读者的兴趣,要么 是因为这些物体自身的特性。由于中国古诗词的格 文化缺省是指交际过程中对双方共有文化背景 知识的省略,中国古诗词中的文化缺省现象突出表现 律和规则的严格,选择意象的美就包含在这些意象之 中。要欣赏这些意象,读者需要有和诗人创作时同样 的感受,这样才能欣赏到景物,了解和欣赏诗人需要 表达的感情。中国古代诗人对某些意象的运用反映 在历史典故、神话传说、专有名词和特殊文化词汇等 四个方面。比如,“梅兰菊竹”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经常 出现,称为“花中四君子”,与人对应,而在英文诗歌中 很少有,即使有,也没有什么重要意象。在英语国家 人的观念中,竹子连花都不是,怎么能称为君子呢? 翻译时,这些花就给译者出了一道难题,翻译时是该 保持原来的意象还是用其他的代替。如果花有其他 别名时,情况更复杂。比如黄花是菊花的别名,那么 翻译时,是该翻译成黄花还是菊花?“翻译最核心的 内容应是信息的传达,即把用甲语言表达的信息改用 了不同于英语诗人的视角。过去,中西方隔绝,其他 国家的人读中国诗词的翻译版本时,以同样方式理解 这些意象是很困难的。那么该如何理解呢?这也是 文化交流的一个问题。 二、语言相对性与文化缺省 语言相对性是语言学家萨皮尔和沃尔夫在萨皮 [收稿日期]2013-07一I3 [作者简介]罗志祥(1982~),男,湖北仙桃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翻译学研究。 一114~ 2013年第5期 (总第177期)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 Journal of Mud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No.5.2013 Total NO.I77 乙语言表达,使不懂甲语言的人也获得同样的信 息。’’嘲 再以李白的《乐府・长干行》为例,“郎骑竹马来, 绕床弄青梅”,这里包含了2个意象,翻译成英语时, “When you,my lover,on a bamboo horse,/Came trotting in circles and throwing greenplums”,如果没 有解释的话,英语读者很可能被这些意象弄糊涂。 bamboo horse是个什么东西?问题不在于西方不了 解诗中的意象,而是他们不了解中国诗人想要表达的 文化喻意。 三、意象的传达 由于语言相对性和文化缺省问题的存在,翻译时 如何传出诗词意象呢? 美国翻译学家韦努蒂在《译者的隐形》一书中提 出了两种处理文化差异的方法——归化和异化。归 化就是把源语本土化,以目标语或译文读者为归宿, 用目标语读者习惯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 异化就是要迁就外来文化的语言特点,译者向作者靠 拢,用相应于作者所使用的源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 的内容。比如《长恨歌》中“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 做连理枝”,“比翼鸟”和“连理枝”都是中国文化中特 有的词语。“比翼鸟”是传说中的一种鸟,被看作是爱 情的象征;“连理枝”,象征忠贞。因为它们是中国文 化所特有的,在理解上会给外国读者造成困难。许渊 冲翻译为:“On high,we would be two birds flying wing to wing;On earth,two trees with branches twined from spring to spring”.翻译采用了异化的方 法,保留了原有的意象,让读者通过联想来推测其中 的含义。 英国认知语言学家克罗夫特和克鲁斯的侧面一 基底理论也可以运用到翻译中。基底是认知领域所 预设的认知结构,侧面是被提升到认知显著层面的下 层结构。在这一机制中,一个认知域部分的映射到另 一认知域上,前者叫来源域,后者叫目标域,后者由 前者而得到部分地理解。比如人们经常把较为熟悉 的概念映射到不太熟悉的概念域上,来理解后者。也 就是说,要了解一个特定词的含义,必须要了解其上 下文的意思。翻译中国古诗词意象也是一样的,怎样 才能被目标语言读者正确读懂?可以通过找对等的 意象来说明。 例如中英文诗词中都运用“乌鸦”这个意象。一 般来说,西方文化中,乌鸦(crow)并不是好的东西。 而张继的《枫桥夜泊》中的“月落乌啼霜满天”,其中的 乌鸦意象,许渊冲翻译为:“The moon goes down and crows caw in the frosty sky”。英语文学中,爱伦・坡 的“the raven”是与“crow”相似的一种鸟,也是代表一 种忧郁的基调,象征邪恶。所以中文诗词中的乌鸦与 英语中的“crow”和“raven”大致是对等的。 再例如中国诗词的“黄鹂(oriole)在英语中译为 夜莺(nightingale)。如济慈的《夜莺颂》,尽管这个唱 着优美情歌的鸟在英语读者中非常受欢迎,但是远没 有黄鹂在中国受欢迎的程度。所以这个意象必须从 中文中借到英语中。如晚唐诗人金昌绪的《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许渊冲翻译为:“Drive orioles off the tree,/For their songs awake me”,英 国汉学家翟理思将杜甫的名句“两只黄鹂鸣翠柳,一 行白鹭上青天”翻译为:“Two orioles sit in the green willows singing”。 如果不考虑误读现象,中文诗词的很多意象确实 能在英语中找到对等物(至少是表面意思上)。将这 些意象直接移植到英语中也是译者试图保持中文诗 词的原始风味,而不是译者的懒惰。 当然,中英文的对等意象并不是普遍现象,比如 对中国古诗中的“西风”。李清照的《醉花阴》:“莫道 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许渊冲翻译为: “Should western wind uproll the curtain of my bower, /T would show a thinner face than yellow flower”.实 际上,西风对于英语读者来说并不表示寒冷,而是象 征一种革命精神,因为他们对于诗人雪莱的《西风颂》 非常熟悉。 再以菊花为例,李清照的词:“满地黄花堆积,憔 悴损,如今有谁堪摘?”中国翻译家许渊冲翻译为 “yellow flower”,美国翻译家雷克斯洛思翻译为“gold chrysanthemums,’,当然,“gold chrysanthemums”似乎 有一点重复,因为“gold”的意思已经在“chrysanthe- mum”之中了,与菊花联系在一起的颜色黄色翻译成 “chrysanthemum”已经缺省了。如果读者不回到原诗 文中,缺省永远无法重新获得。这就是为什么译者经 常会给目标读者注释一些外域文化的相关背景知识。 有时候,对中英文化上的说明解释是需要的,也就是 说,用注释法能让目标语言和文化变得清楚。 [参考文献] [1]朱徽.中英比较诗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68. E23陶乃侃.庞德与中国文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21. [3]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M].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3:79—8O. E4]李玉婷.泛化在翻译中的运用及翻译策略[J].牡丹江师范学院 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20—21. -15]林燕.翻译的对等口].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1):13-15. [责任编辑]王立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