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对审计的影响探究
【摘要】 2004年,美国COSO委员会提出了风险管理框架,标志着内部控制理论进入了新阶段,实现了和风险管理的结合发展。内部控制的好坏不仅影响着企业的内部风险,而且对于外部审计而言亦是至关重要的。对于企业而言,将风险管理融入到内部控制中不仅仅是监管部门和独立审计行业的外在要求,更应该体现为审计有效性的保障。近年来,随着国内外舞弊丑闻的频频爆发,内部控制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并为大家所熟知。内部控制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就像是企业保险箱的密码,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健全性直接关系着审计的质量。因此,本文研究内部控制的理论对提高审计的质量和效率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审计 效率
一、引言
近年来,财务舞弊案越来越多,不断进入公众的视野,内部控制的作用不断凸显,人们在关注财务舞弊案的主角时,也难免好奇是哪家事务所为其出具了标准的审计意见报告,随着舞弊案的解开,陷入困境的不仅是财务舞弊案的主角,还有为其出具报告的会计师事务所,比如安然事件,随着会计造假被世人所识破。不仅安然公司全面破产,为其出具审计意见的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也分崩离析。因此,公司的内部控制的好坏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到外部审计的质量和效率,二者关系紧密:内部控制是强化内部管理的手段之一,而审计具有内部控制机制职能,内部控制情况检查是审计手段和线索之一。内部控制是衡量现代企业管理的标志,是现代企业进行经营、管理的基础,而要真正保证企业内部控制发挥最大效用,内部监督措施的到位与否将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缺乏严格的监督,最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也没有任何意义,而会计师事务所在对上市公司进行审计的过程中,会或
多或少地依赖于企业的内部控制,如果事务所拟依赖的公司的内部控制是无效的,那么势必会给财务报表的审计带来不可估量的风险。
二、企业内部控制对审计的影响
1、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时降低审计效率
在企业经营管理当中,内部控制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从制度上对一切经营活动进行规范,才能在根本上降低企业的风险,使企业的各项流程更加规范,从而降低企业的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降低会计师事务所面临的审计风险。审计是财务报表列报的一个环节,它可以对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合理性、完善性以及遵循性进行科学的评价与评估,从而避免了财务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对内部控制系统的合理性评价是内部审计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部控制体系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了会计师事务所所面临的审计风险。注册会计师在对企业进行审计时,通过了解企业的控制环境以及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测试,如果企业内部的控制体系是不健全的,那么这将意味着注册会计师难以依赖企业的内部控制,需要更多的实质性程序以降低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的错报风险,大大加重了审计师的工作量,使审计的效率大大降低。
2、企业内部控制无效率时提高审计的风险
通过对审计风险模式以及各要素关系的分析,不难得出,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对能否降低审计风险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内部控制是在长期的社会管理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内部控制的最早雏形是会计控制,之后内部控制的理论和实践不断向前发展,先后经历了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以及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等四个阶段。总体上说,内部控制是针对企业内部管理而言的,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为了保证
内部控制能有效发挥作用,并不断得到完善,企业必须对内控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考核。内部控制作用的有效发挥可以对企业活动发挥内部监督与监控作用。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所有其他要素的基础,它反映的是企业高层对内部控制的认识、态度以及行动。内部控制对企业的控制环境有一定的优化作用。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会大大降低审计师所面临的风险,当然,无效率的内部控制会大大提高审计师面临的审计风险,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导致审计业务的终止。
3、企业内部控制意识薄弱增加审计的成本
在我国经济环境背景下,人们过多的关注企业的外部经济效益,而对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性意识不足,尤其是事业单位,他们普遍认为内部控制就是财务会计控制,进行内部会计控制,就是将工作重心放在财务会计控制上,忽略了内部会计控制在单位治理和提高经营效率方面的作用。内部控制重要性认识的不深刻导致不少基层行政机关疏于建立相应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使单位内部会计控制残缺不全,从而难以对经济业务进行有效的控制。另外,事业单位一些客观的背景使得管理人员在内控制度建设上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内部会计控制执行效果不佳,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具有提高信息质量的作用。会计信息是企业管理者以及相关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也影响着注册会计师对于企业财务报表风险的评估,内部控制的薄弱和不健全会增加审计师的工作量,需要实施的实质性程序更多,依赖执行更多的审计程序才能将重大错报降低在可接受的重要性水平之下,这无疑会大大提高审计的成本。
三、改进企业内部控制提高审计效率的策略
1、健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提高审计效率
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是为了保证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能够按照计划所制定的目标稳定有序地进行,在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会使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都面临着无法达到目标的风险,使审计的时候不能轻易相信企业提供的信息,而进行更多的程序来搜集信息,使审计效率低下,因此,要对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进一步健全以提高审计效率。企业应该根据自身所处的内外部经济环境和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生产经营特点和经营管理的需求,建立健全适合本企业业务流程、便于操作并使之有效运行的内部控制体系:如常规事项的常规流程的控制、例外事项的处理程序、重大事项采取集体决策的方式、新型业务要采用不同的业务流程和措施等。例如,友利电子有限公司根据自身所处的内外部经济环境和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生产经营特点和经营管理的需求,建立健全了适合本企业业务流程、便于操作并使之有效运行的内部控制体系,使企业能够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有效发挥内部控制体系的效率,提供切实可靠的企业经营活动信心,有效提高了审计效率。2、加强对内部控制的运行效率管理降低审计的风险
在对近年来不断出现的各种财务舞弊、财务欺诈案例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发现内部控制对审计风险的重要影响,例如,中航油事件中,高级管理层通常都具有对企业的实际管理控制权,凌驾于企业内部控制之上,使企业的内部控制得不到有效的运行,脱离了内部控制设计时的初衷目标,给企业带来了巨额损失。因此,要想降低审计师的审计风险就必须要保证企业的内部控制能够有效运行,能够提供真实可靠的审计信息。加强对内部控制运行效率管理时,一方面,要按照不相容职位相互分离的原则,科学合理地设计出不相容职位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利,使企业内部能够相互制约,从而防止出现内部串通舞弊现象;另一方面,要不定期对企业内部财务核算部门进行检查和监督,通过对财务部门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财务信息进行不定期的审查,尽早发现问题并解决,避免发生更大的损失。例如,深圳市广能聚源有限公司按照不相容职位相互分离的原则,科学合理地设计出了不相容职位并明确设定出各部门的职责和权利,使企业内部能够相互制约,从而防止出现企业内部串通舞弊现象,有效提高了内部控制运行效率,降
低了审计的风险。
3、树立正确的内部控制观降低审计的成本
在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完善的实践工作中,必须要改变企业人员对内部控制意识薄弱的问题,尤其是企业中领导人员的内部控制意识薄弱问题。这就需要企业要不断地在单位内部加强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宣传教育,使企业的各个人员都能够改变以往对内部控制不重视的观念,自觉地去强化自己的责任感,从而使企业的内部控制能够有效运行,这样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就比较可靠,可以使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的时候直接使用企业提供的信息,而不必再自己去搜集所需要的信息,从而节约了审计人员的成本,实现降低审计成本的目的。例如,在大型的流通企业中,企业的员工对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视程度是非常重要的,出纳员每天都与大量的现金打交道,如果他们没有改变传统上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认识,稍有松懈就会出现贪污的现象,导致企业经济利益的大量流失。同时,在制定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时,还必须要明确每位员工相应的权责,不至于当企业内部出现过失时找不到相应的人来承担责任。只有完善了以上方面,才能够保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运行,提供信息的真实可靠,从而有效降低审计成本。有些企业在这些方面做的还是非常到位的,能够使内部控制制度得到单位内部的每个人员的重视,有效地降低了审计人员的审计成本。例如,郑州市汇丰电子有限公司在单位内部不断加强对内部控制制度重要性的宣传,使单位内部基本上每位员工都能够重视,都能够尽力地去完成自己的工作,一旦发生错误时又会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为此,企业对外提供的会计信息被审计人员认为是比较可靠的,减少了搜集信息的程序,有效降低了审计成本。
四、结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的内部控制已成为现代企业管
理的重要内容,在企业提高经济效益、降低经营风险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审计的效率、成本和风险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现在的内部控制已然不能满足市场的要求,必须要根据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而不断改进,以充分发挥其效用并控制各种漏洞的发生,并健全本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加强对本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使内部控制能够有效运行,从而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成本和审计风险,真正地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长远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于连胜:浅议规范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制度[J].审计广角,2012(2).
[2] 陈丽蓉:内部控制对外部审计影响分析[J].会计之友,2010(7).
[3] 金海霞:浅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内部控制,2013(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