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8月10日 08:48 来源:刘真兴的博客
(图片来源:资料图)
佛教认为:行善源自向善之心而见诸一言一行之间;真心行善,当是无所挑拣、时时处处地动善念、讲善言、行善事。佛教《金刚经》讲,行善济贫当“无相布施”,做善事助人,心中不要有我在帮助别人的念头。他人的夸奖,不过是过眼云烟;金字招牌终将腐朽。真正行善之人并不在乎这些功名利禄,相反,他们行善不仅不图回报,甚至在因行善而被人诟病、误解、诋毁时,仍能行善不止。
阐释太多难免晦涩,不如讲个故事以便会心领悟。故事是这样的:从前有兄弟二人,在西山遇到了高僧,高僧告诉他们,兄弟俩四年之后有一次劫难,唯一解救之法就是多行善事,积德解难。
打那以后,哥哥在村里修桥筑路,养老抚幼,无偿地帮助他人,弟弟同样也行动起来,他种果树,种粮食,收获了,就接济那些吃不上饭的人。
眼看四年就快满了,哥哥去见高僧,问是否已化了劫难,可这次高僧一语不发,只摇了摇头,哥哥感到奇怪可又无奈,便下了山,回家途中突然天降大雨,哥哥发现一间土屋可以避雨,便弓着腰躲了进去,结果一声雷响,土屋倒了,他被压在了下面。
哥哥的两条腿在这次事故中残废了,这个变故使他痛苦至极。想自己几年来无私付出,为何仍遭此大难?他叫弟弟背着自己又去了西山。
哥哥问:“大师,我几年行善,不辍一日,为何还遭此难?” 高僧不答而抬头看着弟弟,问:“你呢?”
弟弟答曰:“大师,时间久了,我就只是行善,忘了化劫的事情。”
高僧合上眼,说:“这就对了,为化劫而行善非全善,为行善而忘劫,乃为大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