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论土家族服饰的文化变迁

2023-02-15 来源:华拓网
  《前沿》                                 2009年第8期

论土家族服饰的文化变迁

刘 琼

3

(湖北民族学院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湖北恩施 445000)

[摘 要]土家族服饰在土家社会制度的更迭、强势文化的渗透以及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碰撞中,

从款式、面料质地、制作以及功能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变迁趋势更加现代化、流行化,符合当代人们的审美需求;同时,传统土家族服饰在其变迁过程中,民族文化内涵却在逐步淡化。

[关键词]土家族 服饰 文化变迁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67[2009]8—0112—04

  民族服饰既是一个民族物质文明的结晶,又是一个民族精神文明的外化。民族服饰以丰富的文化意蕴和工艺美术的完美结合,构成有形有感的物质文化载体。土家族深居祖国腹地,在历史上先后经历了唐宋羁縻时期、元至清初土司时期、改土归流至辛亥革命时期,形成由中原文化长期包围的社会历史状态。因此,土家族社会制度几经更迭,在强势文化的渗透以及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中,土家文化呈现阶段性发展的面貌。土家族服饰的文化变迁正是土家社会历史文化的生动写照,它的变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款式从男女一式到男女有别,逐步被汉族服饰所融合,日趋现代化、流行化。

清朝雍正年间的改土归流以前,土家人的服饰从款式上看,不分男女,服饰同类,上装短褂,下着长裤或筒裙,头缠长布帕,盘成大圆圈,脚穿布制袜、麻耳草鞋。在许多史籍中,都有明确地记载。明代土司志《宣慰司志》载:“…男女垂髻、短衣、跣足、以布勒额,喜斑斓服色,重农桑,男女合作。”明代《明一统志》载:“短裙椎髻,常喜渔猎,铜鼓祀神,刻木为契。”乾隆《永顺县志・风土志》卷四引雍正十二年(1734)永顺知县李谨文曰:“永邑民俗,短裙椎髻,常喜渔猎,铜鼓祀神,刻木为契。”土司旧志曰:“重岗复岭,陡壁悬崖,接壤诸峒,又边汉池,苗土杂居。男女垂髻、短衣、跣足,以布勒额,喜斑斓色服。”乾隆《永顺县志・风俗》卷六引《府志・杂记》:“土司时男女服饰不分,皆为一式。头裹刺花巾帕,衣裙尽绣花边。”同治十年(1884)本《保靖县志》载:“无论为男为女,为老为幼,白布包头,短衣赤足…”。

从以上土家族传统服饰的特点,可见在土家社会,男女地位平等,男女间禁忌少,同工同酬,同时也体现了土家人爽朗、随意、不拘小节的性格特点。

改土归流以后至民国年间,土家族服饰发生了很大变革。清雍正年间的改土归流彻底革除了统治土家族地区几百年的土司制度,在清王朝“去蛮”的途径下,土家人的思想不断受到儒化,生产方式不断进步,生活习俗也逐步改变。“改土归流”的实施,彻底打破了“汉不入境、蛮不入峒”的禁令,清王朝在土家地区设立学校,传播灌输汉文化,同时又强制推行汉文化,汉文化广泛深入地传入了土家地区,并采取严厉的手段,对土家族地区的民俗进行改革,致使土家族地区在服饰上发生大规模的改革。

32007年湖北省民委项目:土家族生育文化调查研究。

[作者简介]刘琼(1972-),女(土家族),硕士,湖北省巴东县人,湖北民族学院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研究员,

主要研究民族文化与社会发展。

・112・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如:清同治十年(1884)《保靖县志》载雍正八年钦命:“…今蒙皇恩改土归流,凡一切有关民俗事,宜相应兴举,从前陋习,合行严禁。为此,示仰居民人等知悉:尔民一村一寨之内,或二三人家,仰遵劝谕,即将衣履改换…示后,限一年,尔民岁时伏腊,婚丧宴会之际,照汉人服色:男人戴红帽,穿袍褂,着鞋袜;妇人穿长衣,长裙,不许赤足,岂不有礼有仪,体统观瞻!倘有不遵者,即系犬羊苗猓,不得与吾民同登一道之盛矣!各宜恪遵勿懈。”

“…保靖男妇人等,头上皆包白布,宴会往来,毫不知非。夫白布乃孝服之用,岂可居恒披戴?合行严禁。为此示仰居民人等知悉:嗣后除孝服之家应用白布外,凡尔男妇人等,概不许用。若冬日御寒,以及田桑之际,或用黑蓝诸色。如违查究。”

在强权的推行下以及中原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土家族服饰首先在款式上,从男女一式到男女有别,逐步被汉族服饰所融合,其结果是:土家族男子不再穿裙子,妇女穿裙子的也逐步减少。男女的上衣也有明显的区别,男人的上衣叫“琵琶襟”,衣领不高,衣袖宽大,面襟满襟,布和扣边绕,衣边镶布条。妇女的上衣叫“银沟”,有衣领,多位矮领。衣襟、袖口缀有一条宽青边,青边之间有五色梅花条纹。

“改土归流”后,男女之间的服饰差异越来越大。土官喜以穿流官的服装为荣,并借此标榜自己地位的提高。土家族成年男子头包青丝帕或青布帕,呈“人”字形于额前;上穿对襟布衣,钉7—11对布扣;领高,袖小布长,衣的下摆、袖口和领围用白色布条滚边;老人多穿满襟长衫衣,扎腰带,较古老的上衣保持着琵琶襟的特点。裤子不分年龄,皆为青、蓝色,上镶白布裤腰,裤脚短而肥大。青壮年多用一幅青蓝布裹脚,宽口不屑;老人穿布袜,青布鞋,形如象鼻子。

相对男子的服饰,土家妇女服饰的特点是:色彩斑斓,饰物丰富。妇女上衣有云肩式、左开襟、右开襟几种,无领或矮领,衣襟、下摆及袖口均镶一条宽边,讲究的人家镶色布或刺绣花纹,胸前系青色挑华围裙。已婚妇女还爱穿白布衫套青色坎肩,俗称“喜鹊套白”。下穿黑布裤,裤脚加素色花边。未婚姑娘不包头帕,头上留一条长辫,用红、蓝色毛线作头绳,穿红、蓝、绿色衣服;胸前套彩色挑华围裙。盛装时,耳坠“瓜子”“灯笼”银耳环,手戴钮丝银手镯,衣襟口系一条绣花手巾,胸前挂“牙钱”“扣花”,上系有银链、银铃、银牌、银珠一大串,行走时丁当作响。下装在膝部和裤脚口贴梅花条或挑花,脚穿青布面子绣花鞋。儿童的服饰主要反映在帽子上,按不同的季节变换帽形。春秋戴“紫金冠”,夏季戴“圈圈帽”、“蛤蟆帽”,冬季戴“冬瓜帽”、“狗头帽”“鱼尾帽”,帽子上绣“喜鹊闹梅”“长命富贵”等吉祥纹样,镶嵌有“大八仙”、“十八罗汉”等银菩萨,帽后还吊一些银链、银铃。脖子上戴银项圈,上系“百家锁”,胸前戴口水枷,脚上穿“粑粑鞋”、“虎头鞋”。对于土家人来说,外婆为新生外孙准备各种帽子、衣服是约定俗成的。在偏僻的山区,依稀可找到斜领直下的挑花童装、帽子,风格古朴典雅。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全国上下掀起移风易俗运动,土家地区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逐渐融入到主流文化之中,土家服饰的本民族特色完全被融合。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土家地区的剩余劳动力大批流向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而这些地方的群体也不断来往于土家地区,正是这种双向流动,对土家服饰的变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土家女子穿起了吊带装、低腰裤和高跟鞋;男子则穿上了西装、牛仔服、T恤、各类休闲服、皮鞋。至于中老年妇女服装也发生了一些改变,服饰也便装化。总之,作为土家文化载体的土家传统服饰走向衰退,现代化、流行化趋势凸现。

二、面料质地从自纺自织的土布到机织布,不断改进服饰面料及其加工,面料质地逐步呈现多元化。土家地区自纺自织的土布历史悠久,“采五倍子,朱砂自制染料,染成蓝黑二色,以后多制蓝底印花”。土家农家妇曾多会纺线、织布,以供一家人穿衣之需。织成的土布俗称“家机布”,唐代称这种家机布为“溪布”或“洞(峒)布”。据《史记・西南夷传》载,汉代以前,西南夷开始织制一种斑斓多彩的“斑布”,这种布是采山里之葛,缫染成黄丝绩而成。《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载土家先民板楯蛮,因呼赋税为“賨”,用大麻织一种细布,向秦纳贡,故名“賨布”。《溪蛮丛笑》对土家纺织的“溪布”作如下描述:“绩五色线为之,文采斑斓可观。俗用为被或衣裙、或作巾,故又称峒布。”可见,从土布的工艺质地上看,其逐步在改进。宋代以后,土家族纺织工艺相当发达,出现了“女勤于织,户多机声”的景象。清代,土家服饰面料以棉、麻和丝织品为主,体现了农耕文化的特征,乾隆《永顺府志・物产志》载:“土妇颇善纺织,布用麻,工与汉人等。土锦或丝锦棉维,一手织纬,一手挑花,遂成五色。”

土家族地区改土归流后,与汉族及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碰撞日益增多,从而促使土家人不断改变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改进了耕种棉、麻的方法,提高蚕桑养殖技术,以致其纺织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清末至民国时期,随着近代文明强烈的冲击,土家地区也开始使用脚踏缝纫机、弹花机等半机械化生产设备,洋布、青布、线布、白布、洋缎等外地机织布

・113・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产品不断流入土家地区,逐步进入土家人的生活。如上海的士林、哔叽、斜纹、长叽,国产的“的确良”、“灯芯绒”成了土家地区最时髦的布料,棉、麻逐渐退出土家人日常生活。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经济体制的改革、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土家地区,原先单调的青蓝绿白色大众服饰被丰富多彩的成品毛线、丝线、棉纱、各种化学染料布等代替。土家人大多用上等面料“的确良”、尼龙或绸缎面料,而棉布则被看作次等布料。相对于土家自织的棉布而言,的确良和尼龙等面料具有轻柔、不褪色、不起皱和耐穿不易磨损的优点。加之其他新式机器的运用,涌现了许多新工艺、新产品,产品图案新颖、色泽鲜艳、质地优良,深受土家人的欢迎。

20世纪90年代以后,土家地区与外界的文化交流更加频繁,从外地涌入土家地区各类大小服装店、各种档次布匹,男女老少成衣琳琅满目。面料更加丰富多彩如真丝、灯芯绒、羽绒、牛仔布、腈纶、涤纶、棉布、仿真丝、涤棉、苎麻布、大麻布、麻棉布、麻涤布、提花织物、高档里料、印花布、毛圈布、单面布、提花布、罗纹布、绒布、摇粒布等质地、档次不同的面料,无论从服饰的设计,面料的开发和加工都注入了现代高科技的内涵,从而使产品更符合现代土家人的需求。

总之,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土家服饰原材料完全突破本土化,日趋多元化。加工材料和加工方式现代化,高科技融入到土家人服饰的制作当中,传统手工制作技术走向衰落。传统自纺自织自染的生产方式几乎成为历史,而改用现代工业缝纫设备、提花机制作。纺车、织机、染缸等染、纺工具多已废弃。

三、功能的变迁

人类服饰的起源发展到今天,经历了巨大的变化。服饰的最初阶段主要是因自然条件、生产条件的差异而体现其遮身蔽体、防寒御暖等实用功能。如北方以狩猎为生的民族多居于高原,气候多变化,因而多以兽皮制作衣服,以防御野兽的伤害;游牧民族多穿宽大长袍,以便于骑马放牧、保护腰腿不受伤寒;赫哲族以渔业经济为生,因而用鱼皮作服装原料,取材便利;南方渔民多穿短衣短裤,便于撒网捕鱼。随着社会分工复杂化和等级制度的出现,服饰功能随着社会发展而变迁。服装的功能日趋多样化、社会化,除了仍然保留初期的实用功能之外,还衍生出一些社会功能,服饰成为社会角色和等级身份的标志。

土家族服饰作为人类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人类服饰的普遍功能。还具有民族的标志与识别功能、宗教信仰表达等功能,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内容。土家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着民族的迁徙、移民戍边及朝代更迭、经济往来的日益增多,外来文化的浸透和影响,其服饰功能各时期的特点见下表:

不同时期的土家族服饰功能特点对照表

不同阶段唐宋羁縻期土司期改土归流后民国初至20世纪80年代

80年代后

功能遮身蔽体、防寒御暖遮身蔽体、防寒御暖遮身蔽体、防寒御暖;社会角色和等级身份的标志遮身蔽体、防寒御暖吸引游客,显现民族特色;民族身份的标志,增强民族意识

特点实用功能占主导实用功能占主导实用功能与社会功能相辅相成实用功能占主导

审美功能、效益功能和

表达功能占主导,实用功能为次要

  土家族在唐宋羁縻时期,土家先民大都居住在大山长谷,林深菁密,人迹罕至,大地贫瘠,重山叠岭,岗峦峥嵘的地域,气候条件恶劣,他们长期过着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受中原文化影响较少,这一阶段是土家族服饰的草创阶段,服饰极其简陋,主要体现遮身蔽体、防寒御暖的实用功能。

土司时期,土家族地区开始受到中原文化特别是封建经济生活的影响。物质条件在新的先进制度影响下开始改善,土家族服饰的品类开始丰富,发展起来,出现了衣裙、裤子、头饰,但男女服饰不分,皆显一式,男女均穿斑斓花衣(琵琶裙)和八幅罗裙。这一阶段土家族服饰仍然以遮身蔽体、防寒御暖为主要功能。清代李勖《来凤县志・风俗志》载:“民・114・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皆勤俭,不事华美,…妇女多事行绩,以供衣服。”“邑俗平居,皆大布之衣,非遇庆贺会宾客,虽缙绅之家,不著纨绮。”

改土归流时期,由于封建主流文化对土家族全面影响,土家族服饰开始成为社会角色和等级身份的标志,在这一阶段,服饰开始有了男女之别,男子不再穿裙子,只有土老司(梯玛)在做法事的时候穿八幅罗裙。耳饰、手饰的质地成了贫富的标志,“丝绸”与“葛麻”成了等级的标志,用稻草和桐麻编织的草鞋与做工精良的宽口布鞋成了田间劳作人与有身份人的标志。

自改土归流以后,土家族服饰除了具备遮身蔽体、防寒御暖、适应生产需要等实用功能,还成为社会角色与等级身份的标志,由于土家社会受到制度更迭的影响、其他民族文化的渗透与交流,土家服饰的功能也随之产生了一些变化,服饰的样式、图案、花纹涵纳了更多的社会内容,如礼仪伦常,“长辫”与“粑粑髻”成了土家族少女与已婚妇女的标志;如求吉心理,土家儿童的帽子,多有“长命富贵”、“福禄寿喜”、“八仙”、“十八罗汉”等字样及其各种花鸟草虫图案;如民族意识,土家男子喜欢包白帕子在前额为“人”字形。据潘光旦先生考察:白帕子代表老虎,包帕子就是崇拜老虎,也就是崇拜祖宗之意,这体现土家族白虎图腾崇拜的民族心理。

民国时期至20世纪80年代,在这特殊时期,物资极度短缺,商品供应匮乏,“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是当时土家人服饰最贴切的写照。据各地方志记载,土家人穿着与汉族无异,只是少部分老年人还穿宽长的满襟衣和白布腰青蓝布裤身的裤子。因此,在这一时期,土家族服饰的功能发生了退缩,主要体现遮身蔽体、防暑御寒等实用功能。

20世纪80年代后,由于改革开放,土家社会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物质生活日益繁荣。人们对于服装的要求不再局限于满足最基本的需要,而是更多地追求服装的审美功能。尤其是年轻人开始潜移默化、自觉不自觉地接受大众的着装风格,他们不再愿意在日常生活中穿本民族的服装,即使穿也只是在节日或表演等特殊场合,本民族的服装成了戏装,大众化的流行服饰取代了土家服饰。虽然90年代后,随着土家地区民族旅游业的开发以及对传统民族文化的挖掘、保护、重视,许多有识之士重新认识本民族的服饰。这样以来,在旅游区、大型节日、重大活动中随处可见穿上本民族服饰的人,比如:神农溪漂流景点、女儿会、土家族研讨会、土家族自治地方成立纪念日等等。这样做一是为了吸引游客,显现民族地方特色;二是标明自己的民族身份,增强民族意识。可见,现代土家族服饰的回归主要是基于效益功能和标志功能,原始的实用功能退居次要。

结语:纵观土家族服饰的变迁历程,土家族服饰变迁是社会文化发展、演变的结果,每一次重大社会制度文化的改变,都使传统的土家族服饰发生了跨越式的变迁,其民族文化内涵逐步被淡化。那么,在土家族地区经济文化建设快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土家服饰将会面临更多的冲击。在当代,土家服饰的遮身蔽体、防寒御暖、适应生产需要等实用功能不再是主导功能,也不再是社会角色和等级身份的标志,而是吸引游客、显现民族特色、标志民族身份、增强民族意识。她是作为民族文化、民族意识的有效载体,她不是个人的打扮和装束,而是代表一个民族的特征之一,更是少数民族地区地域象征的体现。那么,我们营造土家地区民族风情的人文环境,打造土家地区的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土家传统民族服饰的挖掘与保护,并从民族服饰的样式创新、色彩亮化、功用范围、大众实用等多方面加以研制和推广。

参考文献:

[1]田少煦1土家织锦纹样初探[J]1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9,(2)1

[2]张惠朗,向元生1土家族服饰的演变及其特征[J]1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0,(2)1[3]潘光旦1湘西北的“土家”与古代的巴人,潘光旦民族研究文集[M]1北京民族出版社,19951[4]田少煦,胡万卿1土家族民间工艺的文化内涵[J]1深圳大学学报,2002,(6)1[5]齐志家1土家族服饰历史分期的初步研究[J]1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4,(2)1[6]钟敬文1民俗学概论[M]1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1[7]彭英明1土家族文化通志新编[M]1民族出版社,20011[8]段超1土家族文化史[M]1民族出版社,20001[9]来凤县志[Z]1(同治版)1

(责任编辑:光明)

・115・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