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墙上有一幅醒目的格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应该说,这一格言道出了人们获取知识途径的真谛。许多事实充分证明: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做。你有这样的经历、体验和认识吗?
请你以“闻·见·做”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写作导引
对于任何一种事物,“闻”只是初知,故而极易忘记;“见”已是浅识,所以能够记住;“做”乃是亲历,当然就能真正理解了。概而言之,“闻”和“见”即是“知”,只不过程度略有不同罢了,“做”即是“行”。所以,“闻”、“见”跟“做”的关系,实际上就是“知”和“行”的关系。要围绕“闻·见·做”三个字展开作文,首先就得弄清这三个字的内涵,以及他们相互间的关系,这才能紧扣题目,不偏不离,真正写到点子上;如若不然,那就会写得若即若离,不合题意。
构思角度一:若写成记叙文,就要注意写出由“闻”到“见”再到“做”的过程,三者缺一不可,亦不可前后倒置,否则不符合要求。说三者缺一不可,并不是说必须平均用力,而是可以也应该有详有略。何者详?何者略?“做”无疑应详,“闻”和“见”孰详孰略?可视具体情况而定。
构思角度二:若写成议论文,则一定要在说清三者的关系,亦即“知”和“行”的关系上下功夫:“知”是“行”的基础,没有“知”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行”;“行”是“知”的推进和深入,只有“行”了才能掌握真正意义上的“知”。讲道理一定要辩证,切忌为了强调“做”的重要性而将“闻”和“见”的作用一笔抹煞。
1.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汉·刘向 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 3.道虽学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 4.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
列夫·托尔斯泰创作《战争与和平》,当他写到俄法双方在鲍罗京诺会战的一段文字时,总感到描写得很抽象、不具体,他决定亲自去战场考察一番。到了鲍罗京诺,他仔细巡视了这个历史战场的一切遗迹,把它的地形面貌牢牢记在心里,还特地画了一幅画,画上一条地平线和许多树林,标
明各个村庄、河道的名称,及当年会战时太阳移动的方向等。回到家里,又把自己观察到的印象同历史文献上记载的材料联系起来分析研究,直到一切都清楚明白了,他才坐到桌边,重新写这段文字,这个会战场面,写得不仅生动,且色调明朗、壮观。
范文展示
知与行 王梦瑶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刘向
千百年来,多少思想家、教育家总在为我们阐述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做。
其实把闻与见结合而论便是知,一个胸无点墨的人怎能有所作为?古人常讲“薄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如果没有博观或者博闻,想必无论是谁也是无处可取的。
画家作画讲究这样一种境界: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宋代晁补之诗《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的诗句,与可是宋代著名画家文同的字)。齐白石学画虾时,曾终日蹲坐在虾池旁观虾的动态;徐悲鸿的奔马图,是他常在马厩观马的结果;达芬奇为了完成《最后的晚餐》,曾用两年半的时间到酒馆、市集去搜寻人物形象、观摩人物神态。
这些名人的事例无不启迪着我们要学有所成,就必须有“知”在肚里,“知”是“行”的前提和基础。
单有“知”是不行的,要紧的是做。如果你有学识,有远见,但只空论,那不但不会美名远扬,反会被他人认为是“空水瓶”,没有真才实学。荀子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孔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日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光是知之,而不行之,想必其所学所知会胎死腹中吧。李时珍为确保所著医术的准确详尽,亲自到深山采取草药,向药农询问情况;徐霞客为完成游记,跋山涉水,遍游名川大山,历经许多城市;巴尔扎克为了使书中人物具有狮子般品性和毅力,曾亲自到非洲猎狮;托尔斯泰为了刻画逼真的战争场面,亲自前去战场观察。所有的事例一再证明:实践出真知,唯有“行”了,方可验证所“闻”所“见”,只有“行”了,才能掌握真正意义上的“知”。
想到和得到,中间还有两个字便是做到。懒于动手实践,只会运用书本知识空发议论,那只会给人留下笑柄。昔有赵括纸上谈兵,最终败北;今有不少学生空谈理想而不践之,最终也只能无有成就。
学贵于行之,而不贵于知之。
华盛顿儿童博物馆墙上有这样一句话:“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到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无数的事例——成功的、失败的、辉煌的、平庸的,无不诉说着这样一个道理:“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人之为学,不也应如此?
评点
本文紧扣题目来写,层次清晰,观点明确。作者首先用汉代刘向的话引出论点: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做。接着辩证地论述了“知”是“行”的前提和基础,“行”是“知”的推进和深入,并且将论述的重点放在了“行”上,可谓重点突出。另外,本文事例丰富且简约,给人以很强的说服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