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难得糊涂的由来

2021-10-19 来源:华拓网
难得糊涂的由来

郑板桥\"难得糊涂\"的由来

\"难得糊涂\"乾隆辛未(1751年)秋九月十有九日板桥

郑板桥的\"难得糊涂\"四字写得妙趣横生,韵味无穷,这是他将真、草、隶、纂书融为一体而独创的一种奇特手法,有\"乱石铺街、杂乱有章\"之誉。据说,\"难得糊涂\"四字还有一段有趣的来历。

有一年,郑板桥到山东莱洲云峰山观看郑公碑,晚间借宿于山下一老者家,老

者自称是\"荒村野臾\"糊涂之人,郑观其言谈举止高雅不凡,与他交谈得十分投契。

老人家中有一块特大砚台,石质细腻、镂刻精美,郑板桥看了大为赞赏,老儒便请郑板桥留下墨宝,以便请人刻于砚台之上。郑板桥有感于老人糊涂必有来历,便题写了\"难得糊涂\"四字,并盖上自己的名章\"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砚台有方桌大小,还有很大

一块空余,郑板桥请老人题写一段跋语,老人没有推辞,随手写道:\"得美石难,得顽石尤难,由美石而转入顽石更难。美于中,顽于外,藏野人之庐,不入富贵之门也。\"写罢也盖了一方印章\"院试第一,乡试第二,殿试第三。\"郑板桥这才知道老人是一位隐退官员。他见砚台还有空处,又提笔补写了一段文字:\"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安心,非图后来福报也\"。这段文字与郑板桥的\"难得糊涂\"被老人做成条幅流传开来,人们感慨其中蕴含的哲理,把它视为人生境界之追求,\"难得糊涂\"也就越传越广了。

郑板桥:\"难得糊涂\"下的清白

郑板桥( 1693年11月22日-1766年1月22日),原名郑燮,号桥板,又号理庵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泰州兴化东城外郑家巷人,是\"扬州八怪\"之一,因为他在所作的书画下款都题\"板桥郑燮\"的字样,后来人就逐渐称他为郑板桥。

雍正十年(1732年)郑板桥在朋友们的帮助下,去应乡试,结果中了举人。在乾隆元年(1736年)又中了进士,郑板桥乾隆七年(1742年)春至乾隆十一年(1746年)被任命为山东范县县令。范县地处黄河北岸,有十万人口,而县城里却只有四五十户人家,还不如一个村子大。上任的第一天,郑板桥就出了个怪招:让人把县衙的墙壁打了许多的洞,别人不解,去问他,他说这是出出前任官的恶习和俗气。从清乾隆十一年(1747年)至乾隆十七年(1753年)郑板桥调任山东潍县县令。为了接近百姓,他每次出巡都不打\"回避\"和\"肃静\"牌子,不许鸣锣开道。有时还穿着布衣草鞋,微服访贫问苦。

有一次夜里出去,听到有间茅草屋里传出阵阵读书声。原来是一个叫韩梦周的贫困青年在苦读。郑板桥就拿出自己的银子资助他,使他能去参加科举考试,最后韩梦周中了进士。郑板桥因为失去了自己的独子,因此总是经常寻访孤儿,然后倾力相助。县学里的孩子放学碰上雨天不能回家,他就让人给送饭,又想到孩子们走泥路容易坏鞋,就让人找些旧鞋送给他们。在遇到灾荒时,郑板桥都具实呈报,力请救济百姓。他还责令富户轮流舍粥已供饥民糊口。他还带头捐出自己的俸禄。他刻了一放图章已明志:\"恨不得填满普天饥债。\"在灾情严

重时,他依然决定开官仓借粮给百姓应急。下属们都劝他慎重从事,因为如果没有上报批准,擅自打开官仓,要受惩处。郑板桥说:\"等批下来百姓早就饿死了,这责任由我一人来承担!\"郑板桥的果断救活了很多人。秋后,如果遇上了灾年,百姓们无法归还粮食,郑板桥干脆让人把债券烧了,百姓们都很感谢他这个体恤百姓、爱民如子的清官。郑板桥做官不讲排场,这也给他带来一些麻烦。由于他常下乡体察民情,上级来视察时常找不到他,免不了要责问。在乾隆十七年时潍县发生了大灾害,郑板桥因为申请救济而触怒了上司,结果被罢了官。临行前,百姓都来送行,郑板桥雇了三头毛驴,一头自己骑,一头让人骑着前边领路,一头驮行李。做县令长达十二年之久,却清廉如此,送行的人见了都很感动,依依不舍。郑板桥向潍县的百姓赠画留念,画上题诗一首: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杆。

从此,郑板桥回乡已画竹为生,度过了他贫寒而很有气节的一生。他一生只画兰、竹、石。他认为兰四时不谢,竹百节长青,石万古不败。这正好与他倔强不驯的性格相合。他的画一般只有几竿竹、一块石、几笔兰,构图很简单,但构思布局却十分巧妙,以墨的浓淡衬出立体感。竹叶兰叶都是一笔勾成,虽只有黑色一种,但能让人感到兰竹的勃勃生气。

先生为官十余年,颇有政绩。政绩何来

一、来自清正不贪;二、来自苦煞累甚。先生曾修《家书》慨叹:\"人皆以做官为乐,我今反以做官为苦。既不敢贪赃枉法,积造孽钱以害子孙,则每年廉俸所入,甚属寥寥。苟不入仕途,鬻书卖画,收入较多于廉俸数倍\"。这番\"为官苦经叹\",岂是当今贪官污吏、庸碌仕宦者流所能领会并说出的么?据记载,先生移任潍县时,是年大旱,尔后岁,又连年歉收,以至达到\"人相食\"的骇人地步。先生夙兴夜劳,开仓赈贷,\"尽封积粟之家,谕其平粜\",甚至\"捐廉代输\",\"全活甚众\";又大兴水利工役,修城凿池,造福当地士民;后终因\"请赈,忤大吏罢官\"。─—但先生拯民于水火倒悬的政绩政声,则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百年千年不没!先生辞官后,仍以卖竹画为生。年年画竹买清风,

买得清风价便松。高雅要多钱要少,大都付与酒家翁。板桥先生的诗品、画品,与其官品、人品,同高。竹的节操,正是先生高洁贞标与风格的真实写照。若将当今一些贪官的行止与先生的操守相比较,则霄壤自见,势若冰炭也!板桥之风,盍兴乎来!

《兰亭序》是否为王羲之所书,历来也有很多争议,清末和六十年代都曾引发过相当激烈的大公论。而如古素朴收藏的《兰亭序》唐·冯承素摹本,墨宝写在娟的具有皇家气韵的竹扇区间上的却从没被考古发现并作历史性的记载,同一竹扇的另一个面上还具有郑板桥\"难得糊涂\"的书法,更是闻所未闻!乃\"天下第一奇扇\" 也!善哉,善哉!

关于郑板桥\"难得糊涂\"的传说

在清代,潍县属莱州府管辖。莱州府治所在掖县。掖县东南方向约十五里处有座山,名曰文峰山。山中有北魏人郑道昭书法石刻,俗称郑文公摩崖刻石。记载郑羲生平事迹及着述的《荥阳郑文公之碑》长达一千三百多字,为山中诸碑之冠,史称下碑。而位于山东平度县的天柱山碑刻,史称上碑。上、下碑皆为正书,刻于宣武帝永平四年(511年),结字宽博,笔力雄健,为书者所推崇。

潍县知县郑板桥历经多年独创的\"六分半书\",板桥自称\"破格书\",后世誉称\"板桥体\"、\"乱石铺街\"、\"浪里插篙\"、\"雨加雪\"、\"漫书\"等。其体势极具郑谷口隶书之架,欧阳询楷书之骨,黄庭坚行书之意,李斯小篆之格及怀素狂草之神。

雍正十三年(1735年)郑板桥借在焦山温书之机观摩了陆游踏雪访《瘗鹤铭》的石刻,特别是由华阳真逸撰、上皇山樵正书的摩崖石刻《瘗鹤铭》,确令板桥无比自豪。乾隆十三年(1748)春,乾隆奉母东巡泰山,山东巡抚包括委任板桥为\"书画史\",为筹措圣上登山,曾卧泰山绝顶四十余日。山中的纪泰山铭、李斯碑等石刻琳琅满目,确使板桥逸兴遄飞。

板桥深知,为使\"破格书\"进而昂藏清瘦劲拔,还得不断熔铸众体,并间以兰竹笔法出之,以达潇洒出尘、起落无痕、空绝千古之境界。所以,便借政务之余,独自骑驴入山。文峰山碑刻分布甚广,板桥乘兴观赏渐入痴迷,直至落日,竟然无法出山,只得向山间一处茅屋人

家借宿。

茅屋主人乃一须髯齐胸的策杖老翁,板桥环视屋内,只见壁悬书画,架放书籍。在特别显眼的地方,又有宝剑古琴,板桥不敢倨傲,便请教主人尊姓大名?主人笑称糊涂老人。出于礼节,板桥自称橄榄轩主。品茗时分,板桥又发现屋角处有一块约二尺半见方的巨砚,四角镌有水牛。在青灯映照之下,只见石色苍黑,质地细腻,温润如玉,以手摩之,索索有锋,更具呵气成水之感。

板桥知道这是一方龙尾歙砚。他清楚地记得老友高凤翰曾说过:

歙石的地质年代为震旦纪,距今在十亿年之上。宋代书法家蔡襄曾赋诗赞誉龙尾歙砚。到了南宋理宗年间,歙砚已成为向朝廷进献的贡品。吾代高皇乾隆对此砚更是爱不释手。板桥随口言道:\"涩不留笔,滑不

拒墨,真乃世间珍品哪!\"老人笑道:\"这方龙尾歙砚是胶州朋友高凤翰馈赠的。\"板桥听说此翁也是高凤翰的朋友,便觉得心贴近了许多。

俩人开怀畅饮,酒酣耳热之际,老人便请板桥为此砚题字,板桥深知,这当是砚铭了。砚铭,历来为文人雅士所重,特别是诗言寄情之作,如:岳飞的\"持坚守白,不磷不缁。\"苏轼的\"其色温润,其制古朴;何以致之,石渠秘阁;求宜宝之,书香是托。\"金农的\"一夫用力,乃芸己田,刈之获之,岁获大年,却无猛虎之吏,白昼打门横索钱。\"板桥祈望老人另请高明,老人却执意初衷。推辞不过,只有从命。磨墨之际,板桥分明感觉到\"糊涂老人\"实乃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清若浊……于是,便用惯写的\"六分半书\"题了\"难得糊涂\"四个大字。见尚有余隙,又补了一段跋语: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

署名板桥道人郑燮。又钤了一方随身携带的\"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的印。板桥拱手,请糊涂老人指教,糊涂老人捋须含笑不语,稍许,便指着所余空隙说:\"老夫也略有数语,以记此石,如何?\"板桥连声称好。糊涂老人跋云:得美石难,得顽石难,得美石所化之顽石更难。美于中,朴于外,不炫人目,识者心知肚明也。题毕,署名糊涂老人,并钤了印,板桥细看,乃\"院试第一乡试第二殿试第三\"。板桥惊道:\"原来真是一位老大人。\"

老人重与板桥闲话,他说他曾中某科探花,先在翰林院供职,后任东南某省学政。只因为民请命,在廷奏中指责权臣,被贬为莱阳知府。为官多年,自知一人无法挽回弊政。虽不能达则兼济天下,但却可穷则独善其身,于是,辞官归里。因钟爱文峰山重重碑刻,便隐居于此,颐养天年。想不到在此能巧遇板桥,真乃三生有幸。板桥被老人的言谈和气度所打动,便掏出一方\"诗绝书绝画绝\"的印章赠与老人,老人转身从书架上取出一方\"亦渔亦耕亦樵\"的印章回赠板桥。

\"难得糊涂\"的思想起源于道家。板桥早年崇道,故号\"板桥道人\"。\"致虚而得道,失道而后德。\"人们今天看到的\"难得糊涂\"这四个大字,便是他在潍县任上所题写的,时在乾隆辛未秋九月十九日。

\"难得糊涂\",充分反映了板桥的人生态度。包含了自我嘲解说、

抗议之声说、心安理得说及自我清醒说。诚如钱泳所云:\"郑板桥尝书四字于座右,曰'难得糊涂',此极聪明人语也。余谓糊涂人难得聪明,聪明人又难得糊涂,须要于聪明中带一点糊涂,方为处世守身之道。若一味聪明,便生荆棘,必招怨尤,反不如糊涂之为妙用也。\"\"当其去潍之日,止用驴子三头。其一板桥自乘,垫以铺陈;其一驮两书夹板,上横担阮弦一具;其一则小皂隶而娈童者,骑以前导。板桥则风帽毡衣出大堂,揖新令尹,据鞍而告之曰:'我郑燮以婪败,今日归装,若是其轻而且简。诸君子力踞清流,雅操相尚,行见上游器重,指顾莺迁。倘异日去潍之际,其无忘郑大之泊也。'言罢,跨蹇郎当以行。\"

\"难得糊涂\",仿佛像四个人站在那里东倒西歪,颇似装糊涂的模样。再看跋语,恰似山阴道上涌来之人群,老翁策杖,小孙牵袂;少男恣肆,少女含羞;急者抢道,徐者闪让;壮者挑物,弱者随行。其笔墨随心,天机流畅。或如风起云涌,时得舒卷变幻之气;或似飞花霰雪,极尽自然洒脱之趣。\"如雪柏风松,挺然而秀出于风尘之表。\"

\"三绝诗书画,一官归去来\",确是对郑板桥一生功业及生平的真实写照。\"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南兴化人。生有奇才,性旷达,不拘小节。乾隆元年进士,授范县知县,继调潍县……燮官山东省先后十二年,无留牍,无怨民,以疾归,囊藁肃然,图书之外无长物\"。这便是山东省《潍县县志稿·郑燮传》所载板桥\"一官归去来\"的概略。他四十多岁中进士之前,在扬州以卖画为生;六十岁左右挂冠归来,依然是\"二十年前旧板桥\",\"宦海归来两袖空,逢人卖竹画清风\",还是靠卖画置炊!板桥先生虽然不过只\"七品官耳\",而其清廉正直的品格,却令人高山仰止。

据记载,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 年)春,先生去官离任之际,潍县士庶皆念其德,父老遮道相送,后来还建立生祠以祀。先生也依依惜别,并画竹一幅,其上题诗曰:乌纱掷去不为官,囊藁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鱼竿。大约正是从这\"一官归去来\"之后,先生便立誓\"从今不复画芳兰,但写萧萧竹韵寒\"了。竹,清瘦的竹!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竹,

遒劲的竹! ─—\"信手拈来都是竹……早向从前构成局。我有胸中十万竿,一时飞作淋漓墨!\"物我一体,竹人合一。竹的节操,岂不正是先生高洁的贞标与风格?竹,即便在先生为潍县父母官时,也无不枝枝、叶叶皆同民间之啼饥号寒声相接相连。他在县署中曾画竹题诗,以明其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