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政治思想史
《西方政治思想史》作业参考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
1. C 2. C 3.C 4.A 5. A 6. D 7.A 8.C 9.A 10.A 11. B 12.C 二、 填空题
1.演变 2.《法律篇》 3.《战争与和平法》 4.吉伦特派 5.斯多噶 6.法国革命 7.霍布斯 8.孟德斯鸠 9.密尔 10.民主制 11.《政府论》 12.《社会契约论》 三、 名词解释
1.天赋人权:近代资产阶级的政治观点。认为人天生是有生命、自由、财产、平等的权利,这些权利是人与生就有的,不是上帝赐予的。这一观点,体现了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革命精神,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但是时代的和阶级的原因决定这一观点有其历史局限性。
2.自然法:西方从古至今流行的一种观点,虽然说法各一,但西方思想家普遍认为自然法是“理性的命令”、理性的规范。自然法理论产生于古希腊,到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这一思想在西方思想的发展过程中曾有过积极的作用,但非科学的因素也是显而易见的。
3.启蒙运动:启蒙运动发生于18世纪的法国,它是由资产阶级领导并发动的,是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它涤荡了当时禁锢人们思想的宗教神学与封建意识,为1789年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上和舆论上的准备,并且对以后的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一运动发生于18世纪二三十年代,50年代达到了高峰,代表人物是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达兰贝尔、爱尔维修、霍尔巴赫、卢梭等人。他们直接同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进行决战。虽然观点各有不同,但都推崇理性,主张废除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想王国,并对维护封建制度的意识形态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这一运动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
4.《理想国》:《理想国》是古希腊柏拉图政治思想的代表作。在这本书中,柏拉图阐述了他所构想的第一这本书集中反映了贵族奴隶主的利益和要求,但是它的某些思想和框架对后世的西方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5.路德宗教改革:路德宗教改革发生在文艺复兴时期,它是由新兴的资产阶级发动的,向封建教会发起的一次大规模的社会政治改革运动。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有:主张实现人们信仰自由的权利;否定罗马教会的权威和控制,提倡“因信得救”;主张国家至上,反对罗马教会霸权。这一改革运动是市民资产阶级与王权联盟得反映,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但是这一改革具有动摇性和反人民性,这是由资产阶级不成熟性和阶级本质所决定的。
6.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运动,由于这一运动的资产阶级的思想家自称是“人文学者”,研究以人为中心的世俗文化,并把人性论和人道精神推广到各个文化领域。人文主义形成诸多思想派别,但他们都遵循同样的指导原则:反对神权对人权的侵犯,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反对禁欲主义的束缚,提倡对尘世幸福的追求;反对盲目信仰和崇拜权威,提倡意志自由和个性解放;反对蒙昧主义,推崇人的理性,重视科学理论的价值和作用。人文主义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最初形态,它第一次冲破了宗教的和封建的思想的樊篱,揭开了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斗争的思想序幕。
7.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运动是新兴的资产阶级思想代表,以古否今,托古改制,借用古典文化而掀起的早期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启蒙运动,文艺复兴运动被概括为人文主义文化运动。这一运动用人的眼光而不是用神的视角来观察和分析社会政治问题,它揭开了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和反教会斗争的思想序幕。
8.社会契约:这是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在国家起源问题上的基本观点。这一观点否定了上帝创造国家的说法,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但是,这一观点没有从经济即生产力的角度探寻国家的起源,无疑又是非科学的。
9.三权分立学说:近代的分权学说是由洛克所创立的,为孟德斯鸠集大成,美国人杰斐逊在实践上进一步
第 1 页 共 5 页
西方政治思想史
丰富和完善。这一学说主张国家的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种权力各自独立,相互制约,以达到权力间的相互平衡,这一观点,在当时具有反封建的进步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进步作用逐渐退色。
10.君主立宪制:国家的一种政体形式。这一政体开始是资产阶级和封建主阶级分享政权的产物,随着资产阶级取得统治权,就成为资产阶级不同集团分掌政权的理论表现和政治实践。在当代世界上存在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中,国王大多是名誉的象征,没有多大实权,实际的权力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四、 简答题
1. 答:政治思想史作为认识史是由四个基本的常项要素构成的: 认识的基本主体;认识的客体;认识的基础;认识的结果。这些要素纵横联系、相互作用、彼此渗透,就构成了政治认识史的一般发展模式即“政治思想史”研究对象的一般结构即构成要素。(对四要素要稍做解释说明)
2. 答:布丹是法国著名的早期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家和法学家,近代资产阶级主权学说的创始人。 布丹认为主权是国家区别于家庭、社区、社团的根本标志,是一个国家绝对的永久的不受任何其他权力和人为法律约束的对公民和臣民进行统治的最高权力。国家主权具有如下属性即特征:
第一,国家主权具有至高无上的绝对的权威性。即主权不受任何权力的限制,不受任何人为法律的约束,完全是由主权者即权力主体的自由意志来左右的。对外它是独立于其他的国家和民族的权力,它使国家成为不受他国约束的国际关系主体。
第二,国家主权具有永久的常在性。这是指主权不是 暂时的,而是永久有效的,它不受时间的限制。 第三,国家主权具有不可分割性和不可转让性。布丹的上述思想为近代的主权理论作出了贡献,并对后来的西方思想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3. 答: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在资产阶级民主性上大大高于霍布斯的思想。两人都从社会契约的角度来阐述国家的起源,这一点上相同的,但是两人又有不同之处: 体”,从而倡导了人人自由和平等。
第二, 卢梭认为人民把自身的全部权利奉献给君主,是违背自然的,不合情理的。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未能清楚的叙述并合理的解决个人与国家的关系问题。 4. 答:西方政治思想发展的历程经历了五个阶段:
第一,伦理阶段即古希腊罗马的政治思想,也就是西方奴隶制社会的政治思想。由于这一时期的政治思想家阐述国家问题时带有伦理道德的色彩,故称为伦理阶段。
第二,神学阶段即西方中世纪的政治思想。由于这一时期西方思想家他们的政治学说被囊括在宗教神学的框架中,成为神学的一个分支,故称为神学阶段。
第三,理性阶段即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思想。由于这一时期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家把封建主义放在理性的法庭进行审判,主张建立理性王国――资产阶级共和国,故称之为理性阶段。
第四,实证阶段即19世纪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由于这一时期资产阶级在西方相继的取得了政治上的统治权,为了维护和巩固自己的政权,解决资本主义社会面临的问题和弊端,往往采取改良实证的办法,故称之为实证阶段。
第五,多元化阶段即20世纪以来的西方政治思想。由于这一时期,西方政治学说,纷繁多姿,观点各有千秋,故称为多元化阶段。
5.答:中世纪占据统治地位的是教、俗封建主阶级的神权政治论,它的基本特点是: 第一,在观察政治社会的出发点上,用虚幻的上帝代替了世俗的人类。 第二,在伦理基础上,用对于上帝的“爱德”代替了古代“正义”的美德。
第 2 页 共 5 页
第一, 霍布斯主张人民把全部权利转让给契约外的一个统治者,而卢梭主张人民把全部权利交给“共同
西方政治思想史
第三,在讨论的中心问题上,用教会与国家、教权与王权的关系代替了古代政治理论中个人与国家的关系。
总之,中世纪各派的政治思想都寓于宗教神学的体系之中
6.答:社会契约的方式是国家产生的根源,是洛克的国家起源论的观点。用社会契约方式建立国家的原则是: 第一,每个参加订立契约的人不是放弃自己全部自然权利,仍保留生命、自由和财产权,只是放弃了惩罚罪犯、充当自然法执行人的权利。
第二,契约订立者放弃的部分自然权利,不是交给某个人,而是交给整个社会,从而形成凌驾于整个社会之上的国家权力。
第三,保留于个人的自然权利,成为合法的不可剥夺的公民权,而国家权力则是保护这些公民权利的工具。
第四,国家的活动由社会大多数人来决定,而其余的人必须服从。
7.答:柏拉图第一理想国的主要原则即立国原则是:城邦国家中三个等级各司其职、各守其序和各得其所的“正义”分工原则。
柏拉图的理想政体:柏拉图通过对古往今来各种政体的分析,认为贤人政体即以哲学王为最高统治者的政体是理想政体。原因是:
第一,由于国家是理念的外化物,治理国家必须有理念的知识即立国和治国的知识,而哲学王则具备这种能力。
第二,作为国家治理者的哲学家必须是集政治权力于一身的政治家,而哲学与政治、知识与权力的结合,才能把理想国变为现实,才能使人类免于灾难,国家和个人得到幸福。
柏拉图的政体思想实质是理论化的“知识治世论”,贤人政体实质是知识贵族政体,也反映了柏拉图是名副其实的奴隶主贵族代言人。
8.答:格老秀斯的国际法原则:
第一,在一般情况下,应采用和平的方法解决国际纠纷,反对使用暴力手段,即战争的手段来解决国际争端。
第二,明确区分正义和非正义战争,支持正义战争,谴责侵犯性、掠夺性战争。
第三,在战争中要遵守人道主义原则,保护妇女儿童,对战俘要给予人道待遇,以及实行避难权等。 第四,制定中立法,规定战争中中立国应遵守的权利和义务。
第五,海洋自由原则,认为海洋为人类所共有,任何国家不能据为私有。
上述思想反映了欧洲各国资本主义发展和航海贸易自由的要求。然而其中的一些思想也有合理进步的地方,对以后资产阶级国际法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
9. 答: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发动并领导的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为1789年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上和舆论上的准备,并且对以后欧洲的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一运动的共同特征是:
第一,推崇理性,用理性主义为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作辩护。 第二,主张废除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的共和国。
第三,一般都采用自然状态、自然权利、社会契约论等理论形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且提出了关于国家的相关思想。
第四,批判“君权神授“思想,反对宗教的精神统治。 第五,倾向唯物主义和无神论,公开否定信仰主义和蒙昧主义。
第 3 页 共 5 页
西方政治思想史
10. 答:亚里士多德政体分类的标准主要有两条:一是国家最高统治者是否旨在维护全城邦的利益;二是掌握最高统治权力的人数,即是一个人、少数人还是多数人。
政体的基本类型:亚里士多德根据政体分类的第一个标准,把政体分为正当的或正宗政体与变态政体;他按照第二个标准,正宗政体又分为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共和政体;把变态政体依次划分为暴君政体、寡头政体、民主政体。
亚里士多德上述思想对后来的西方政治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至今仍然富有价值。 11.答: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政治思想的特点:
第一,具有世俗的特征。他们冲破了神学迷雾,开始用“人”的眼光从人性的角度,从观察和解释社会政治问题。从而剥掉了封建教会罩在国家与法律身上的神圣的灵光圈,使西欧的政治思想获得了世俗的性质。
第二,主张君主专制。无论是马基雅维里的君主权术论,还是布丹的君主主权论,都集中维护君主的权威。 上述的特征反映了资产阶级羽毛未满,试图借用王权的力量,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障碍,创造条件,在当时具有历史进步性。
12.答:18世纪法国政治思想的特点:
第一,在对封建专制制度和等级制度批判的深刻性上,在同封建宗教决裂的程度上,远远超过以前荷兰、英国资产阶级,表现的更为彻底。
第二,平等思想占有突出地位。
第三,外在化的特色,历经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
形成上述特点的原因在于:一是伴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的实力增强;二是法国的资产阶级当时是第三等级的代表从而使其政治学说成为第三等级各个阶层普遍接受的原则;三是资产阶级革命的实践,为资产阶级政治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客观现实的舞台。
五.论述题
1.答: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想城邦必须实行法治即法治优于人治。其理由是:
第一,法律是经过众人的经验审慎考虑后制订的,集中了多数人的智慧,同一个人、少数人的智慧相比较具有更多的正确性。
第二,法律是没有情感的智慧,可以克服人治条件下,由于感情用事而产生的偏私,从而做到秉公统治。
第三,法律不会说话,可以避免人治条件下的那种信口开河和朝令夕改的情况,因而可以保持政治统治和社会秩序的一贯性和稳定性。
第四,法律有特定的规范形式,是借助文字来表达的,所以可以避免模棱两可的情况,而具有明确性。 总之,法治可以使执政者遵循正义、杜绝专横,防止正宗政体蜕变,从而实现城邦的“善业”和“共同利益”。
亚里士多德上述思想具有一定的进步性,但他同时抵制下层自由民独立决定国家大事的观点,具有很大的阶级局限性,抛弃其阶级内涵,就一般形式而言,对我们今天仍然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2.答:孟德斯鸠以洛克的分权学说为基石,分析了分权制衡的原因,指出如果不分权,就会导致专制,只有分权,才能保证政治自由。
他把国家的权力分为立法权力、行政权力和司法权力,分别由国家的三个权力机关来行使。并明确规定了三种权力的职能。
孟德斯鸠阐明了三权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以此达到权力间的相互平衡机制。并且明确的 阐述了三种权力相互制约的内容。
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打破封建主阶级独霸政坛,同封建主阶
第 4 页 共 5 页
西方政治思想史
级分享政权的要求;孟德斯鸠三权分立的学说是不科学的,掩盖了国家权力的实质,并且他把国家机关的分工原则同阶级统治权的分享混为一谈;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也暴露了大资产阶级反封建的不彻底性;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成为法国乃至许多国家宪政论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以后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3.答:人民主权论是卢梭从社会契约论中引申出来的结论,也是他试图解决个人与国家、自由与服从关系时提出和着力研讨的问题。
为了解决服从与自由在通过契约建立的国家中的矛盾,他提出“公意”理论,并对“众意”和“公意”的概念做了明确的阐述和说明。
在公意理论的基础上,卢梭对主权和主权者作了明确的规定,并强调公意的整体性,指出公意是不能分割、转让和被代表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人民主权的特点:
第一,人民的主权不可转让的。 第二,人民的主权是不可分割的。 第三,人民的主权是不能代表的。 第四,人民的主权是至高无上的。 第五,人民的主权是永久无误的。
第六,人民的主权对全体人民一视同仁,目的为众人谋福利。
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是相当激进的,反对“君权神授”是相当彻底的。他比以前和同时代的人都更进步,但是作为一个资产阶级理论家,他把主权和阶级压迫问题分割开来,否认了主权的阶级性,因而是不科学的。同时他所讲的人民主权实际上是资产阶级的统治权。此外,卢梭在小私有制的基础上,谈论人民主权,在现实中是行不通的。
第 5 页 共 5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