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如何对青少年进行中国经典文化的启迪与熏陶——北京市怀柔区第三中学——历史教师李仁增

2022-06-10 来源:华拓网


浅谈如何对青少年进行中国经典文化的启迪与熏陶

北京市怀柔区第三中学

李仁增

2007、11

中国历史既是一部朝代更迭、继往开来的历史,也是一部中国经典文化积淀和传承的历史。中国经典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其博大精深的内涵和旺盛的生命力在中国历史上绵延了近五千年。中国经典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每一个炎黄子孙的骄傲,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应该对中国经典文化有所了解,以期在现实生活中的不断继承和发扬中国经典文化。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更要承担历史赋予我们的首要任务,那就是利用教学的主阵地即历史课堂对青少年进行中国经典文化的启迪与熏陶,培养学生对中国经典文化的认同感和骄傲感,增强他们的经典文化底蕴和爱国主义情感。那么如何深入而有效地实现这一目标呢?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引导学生探究教材,从教材中获取中国经典文化的基础知识

中国经典文化源远流长,经过长期地发展和逐渐地积累,汇集成了一个丰厚的知识宝藏。在中国历史教材中,每一个历史时期的最后一课都有专门的讲解和介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备课,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来启发和引导学生从教材中获取中国经典文化的知识,从而对中国经典文化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例如:在讲中国青铜器文化时,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要点,包括青铜器的概念;青铜器同铅、锡、铜相比,青铜器的优点;青铜器的发展历程;青铜器的种类;青铜器的广泛用途等等。教师要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对于青铜器的典型代表司母戊鼎的了解和掌握上,让学生看教材前面的彩图,有了感性认识后,根据教材的小字部分,让学生具体了解其性质、重量,历史地位。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联想、分析及历史审美能力。

再如:在讲大教育家、大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时候,可以让学生看书简要了解他的教育成就和政治思想,包括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提出和实践;桃李满天下的教学业绩;形成了一个颇具影响的思想学派—儒家;孔子的政治思想—“仁”的思想。最后可指导学生阅读和分析孔子的言论,让他们意识到古代圣哲的思想观念对于今天的社会发展仍具有深远的影响, 从而树立起对中国经典文化的敬意和渴求。

二、要点和难点剖析,加深对中国经典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关于经典文化,教材并没有全面而系统地讲述,对于初中生来说,理解和认同中国经典文化还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对有要点和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点拨,将中国经典文化的内涵和精髓渐渐融入每节课的课堂教学之中。

例如:在学习名医张仲景时,请学生阅读课文、小字资料内容和有关图片,了解张仲景的主要医学成就。对于《伤寒杂病论》中提到的“辨证施治”原理,除了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上“辨证施治”案例外,教师还要对此进行细致地剖析:“辨证”指的是辨明症状,注重分析阴阳、表里、虚实、寒热,这就是中医诊断学上著名的“八纲”。“施治”指的是辨证以后进行的治疗。张仲景用汗(用发汗的方法排病)、吐(用催吐的方法排病)、和(用和解的方法去病毒)来概括各种症状的治法,发展了祖国医学“辨证施治”的传统,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确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祖国医学的医疗体系。

再如:在学习《齐民要术》时,除了了解贾思勰的生平事迹外,还要求学生根据教材内容概括《齐民要术》的内容和评价。书中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强调农业发展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不误农时;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

具。《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为了更加透彻地了解这部科学巨著,教师应该指明要点:《齐民要术》名称的内涵: “齐民”,指平民百姓,“要术”指谋生方法。这样学生才能恍然大悟,才能对这部书的编写目的和内容有个更深的理解。教师还应当指出,该书提出了绿肥轮作的方法。当时欧洲还广泛实行轮换休耕的耕作方法,直到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洲人在农业上才实行绿肥轮作制。书中还介绍了果树嫁接法和20多种造酒的方法。通过这种介绍,学生才能更加直观地了解此著作的伟大性。

三、经典赏析,提升学生对中国经典文化的认同感和骄傲感 由于中国经典文化的内涵比较深邃,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和鉴赏方法难以从根本上形成对中国经典文化的认同感。那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有意识地选取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经典文化作品,进行品评赏析,这样做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提升学生对中国经典文化的鉴赏力和认同感,最终达到弘扬中国经典文化和激发爱国主义情感的教学目的。

例如:在讲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时,可以把书法家钟繇的《宣示表》和

王羲之的《兰亭序》进行一下对比,看一看二者的书法在字形、结构、书写风格上各有什么不同。这样,学生不必具有很高的书法造诣就可以看出二者的不同:钟繇的《宣示表》非常规整而略显呆板,王羲之的《兰亭序》非常洒脱而流畅。再让仔细观察书上王羲之的《兰亭序》局部内容,看一看上面有几个“之”字,这几个“之”字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最后教师指出,《兰亭序》一共有327个字,凡重复的字,各自写法都不相同,327个字中共有20个“之”字,7个“不”字。无一雷同,各具特点,圆转自如。达到了出奇制胜、出神入化、活灵活现的境界,难怪有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称。让学生知道“书圣” 的赞誉果然名不虚传。

再如:在讲秦汉时期的雕塑艺术时,先让学生看书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

发掘、宏大的规模和它的价值与地位。然后,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观看有关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资料片,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从中感受秦军“奋击百万、战车千乘”的威武场面,领略当年“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的豪情气魄。最后引导学生从雕塑艺术上欣赏秦始皇陵兵马俑: 微妙惟肖、栩栩如生, 以静态的雕塑给人以动的感觉,可谓匠心独创,是中国艺术史上的一颗明珠。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震惊了世界,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中国经典文化是博大精深的,它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灵魂,因此要想全面而系统地了解、吸收、继承、发扬中国经典文化需要长期地积累和不断地领悟。单凭课堂教学本身,是无法达到这个目的的,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不断查阅课外材料,不断整合,不断分析,最终达到理解、消化、吸收和弘扬的目的。相信,通过适当的方法和有效的途径,中国经典文化会在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身上继续发扬光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