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建设农副产品加工百亿强市的实践与启示

2021-07-10 来源:华拓网
建设农副产品加工百亿强市的实践与启示

田文彪

2009年第3期 ——经济建设

近年来,钟祥市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突出农业板块和精品名牌建设,着力提升农业产业化和标准化生产水平,加快建设农副产品加工百亿强市。到2008年底,全市规模以上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达到76家,其中销售收入过亿元的10家,全年实现销售收入45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的36 %。 思路决定出路: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突破

钟祥是国家重要的优质米、优质棉、商品油和瘦肉型猪生产基地。粮食、棉花、油料、生猪、水果等主要农副产品产量,连年居全省前列。在新形势下,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成为市委、市政府“一班人”认真探索的重大课题。通过学习考察和分析论证,我们确立了“农业结构产业化,农村经济市场化,农副产品商品化,运作模式工业化”的发展思路,明确提出“建设农副产品加工百亿强市”的目标,并制定“四定”实施方案: 一是定平台。根据城市建设规划,将老城区西南10平方公里区域划定为经济技术开发区,引导农副产品加工企业集聚发展。市财政先后投入资金近亿元,对开发区的硬件设施建设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升级,基本实现了“七通一平”和亮化、美化,为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形成扎堆聚集效应构筑了良好平台。

二是定目标。提出经过3年努力,建成以钟祥开发区为中心的农副产品加工网络,使全市规模以上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达到80家以上,力争到2009年实现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销售收入60亿元以上,到2011年突破100亿元。

三是定专班。成立农副产品加工项目工作专班,从相关部门和乡镇抽调20名年富力强、

工作认真负责的副科级以上干部,具体负责全市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发展规划的协调与实施。 四是定政策。制定特殊优惠政策,对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发展贡献大的镇、村、农户及个人分别给予重奖,对来钟祥投资农副产品加工业的老板和客商,从土地征用、手续办理、税费征管等各方面给予优惠。

耕地转为基地:实现从“小农”到产业的提升

我们按照“尊重自然规律,运用科学技术,实行专业生产,建设产品基地”的指导思想,积极引导广大农民由自由盲目生产向有计划的订单生产转变,由单农户、单田块、单品种经营向以镇、村、区域为单位的集约经营转变,由传统种养模式向新型农业产业化的转变,发展一批各具特色的农副产品生产板块基地,为建设农副产品加工百亿强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发展以基本农田为主体的种植业生产基地。采取“权属不变、品种统一、优先扶持、重点保护”的激励措施,调动农民调整种植计划、服从统一规划的积极性,实现耕地向集约化、基地化的转变。目前,全市已初步形成65万亩优质水稻、30万亩优质棉花、100万亩优质油料、50万亩优质小麦、20万亩优质水果、20万亩绿色蔬菜等优势农产品板块基地。 二是发展以龙头企业和专业大户为主体的畜牧业生产基地。为实现以“小而全”为主的农户传统养殖业向“大而精”的现代养殖模式转变,我们适时推出“以奖代补”的奖励政策,引导畜牧业生产向专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目前,全市万头以上的养猪场、万只以上的养鸡场、千头以上的养牛场达到15 家,建成高标准畜禽养殖小区42个。

三是发展以开发利用荒湖荒水为主体的水产品生产基地。我们通过买断经营、责任承包、长期租赁等多种方式,调动全社会参与水产养殖的积极性。2008年,全市水产品年产量达到10.5万吨,比上年增长23.2%。

四是发展以各类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的产业服务基地。我们先后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29个,专业协会39个,建立培训中心30家,每年培训农民达到10万多人次。同时,建立和

完善以“统一规划布局,统一供种供肥,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收购销售”为主要内容的基地管理模式,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各种生产服务,增强了基地的凝集力和辐射带动能力。

大市走向强市: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近几年来,我市农副产品加工产业的迅猛发展和崛起,不仅有效地破解了长期以来困扰农业大市如何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难题,而且还为实现“农业大市向经济强市转变”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和活力。

——优化经济结构,增长质量明显提高。200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8亿元,同比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5400元,同比增长14.4%,创近10年来的增长新高;实现财政收入5.76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3.26亿元,同比均增25%;农副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例达到0.6 ∶ 1,呈现出农副产品加工收入增长幅度超经济总量增长幅度、超工业增长幅度、超财税增长幅度的“三超”格局,有效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由单一向复合、由单能量的增长向全面提高的转变。

——培植发展后劲,产业活力明显增强。一是培育和创立了一批农副产品品牌。截止目前,全市已注册农副产品商标30个,其中金汉江纤维素公司通过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认证;“金汉江”牌精制棉、“金林”牌细木工板、“钟绿”牌大米、“新美香”和“朝日田园”牌脱水食品等7个产品获得省级名牌产品称号;“金汉江”牌精制棉、“广源”牌饼干、“园田风”牌乳制品等6个产品被评为湖北省著名商标;通过IS09000系列质量体系认证的产品11个,通过HACCP体系认证2个,培育绿色无公害农副产品品牌48个,其中绿色食品28个,无公害农产品品牌20个。二是储备了一批农副产品加工项目。现已储备中粮集团饼粕深加工等20多个后备项目,储备项目投资意向30亿元。三是培养了大批优秀农副产品加工人才。近几年,全市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已吸纳农村劳动力1.5万人,有2000多人进入有关

企业的管理层,形成了一支“永久牌”农副产品加工人才队伍。

——放大辐射效应,社会进步明显加速。一是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农户+超市”、“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经纪人)+农户”等经营模式广泛推广,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企“双赢”。据统计,近几年,仅在钟祥开发区新增的餐饮服务、交通运输行业人员近千人,年收入达1500多万元,新增税收200多万元。同时,与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有关联的农户11.6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60%以上。二是加快了城乡一体化步伐。近几年,仅中心城区城镇建设投入都在 2亿元以上,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同时,新农村建设步伐明显加快。石牌镇彭墩村集中统一兴建农民新居200多套,迁村腾地3000亩,初步建成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循环经济和国土资源综合整治利用四个示范样板。三是促进了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目前全市上下呈现出经济繁荣、社会安定的可喜局面,真正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作者系中共钟祥市委书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