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世界地理练习题(附答案)

2020-11-27 来源:华拓网


世界地理练习题(附答

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世界地理测试题

(2010·新课标全国卷)下图所示区域内自南向北年降水量由约200 mm增至500 mm左右,沙漠地区年降水量仅50 mm左右。据此完成1~3题。

1.图中甲地区夏季降水量最接近( )

A.50 mm B.150 mm C.200 mm D.250 mm 2.解决该区域农业用水紧缺的可行措施有( ) ①引湖水灌溉 ②海水淡化 ③改进灌溉技术 ④建水库调节径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甲地区农业发达,其成功之处在于( ) A.提高了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B.调节了降水的季节分配 C.调节了降水的年际变化 D.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解析:第1题,从甲处的季节性河流来看,甲地应为热带沙漠气候,降水量应最接近50 mm。第2题,图中死海为咸水湖,不能引水灌溉,本地降水稀少,不能用建设水库来解决用水紧张状况。最为切实可行的办法是改进灌溉技术,节约用水,实施海水淡化,开发新的水源。第3题,甲区域发展农业的成功之处是把水资源由“少”变“多”,节约了水资源,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答案:1.A 2.B 3.D (2011·深圳调研)图1是国家主席胡锦涛先后对喀麦隆、利比里亚、苏丹、赞比亚、纳米比亚、南非、莫桑比克、塞舌尔8个国家访问路线示意图,图2是图1虚线方框区域放大图。据此回答4~6题。

4.八个国家中,沙漠面积广布的两个国家是( )

2

A.喀麦隆、苏丹 B.赞比亚、南非 C.苏丹、纳米比亚 D.纳米比亚、南非

5.图2中M为一月份20℃等温线分布状况,虚线L1、L2、L3、L4等温线弯曲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L1、L3 B.L1、L4 C.L2、L3 D.L2、L4 6.关于图2岛屿叙述正确的是( ) A.年降水量自北向南减少 B.回归线附近为热带沙漠气候

C.岛屿东侧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地形和洋流状况对岛屿气候影响很大

解析:第4题,由图可知苏丹、纳米比亚位于回归线附近,属热带沙漠气候,沙漠面积广。第5题,等温线遇山地向低纬凸,遇洋流凸向与洋流流向相同。第6题,该岛为马达加斯加岛,东侧为山地迎风坡,加上沿岸有暖流经过,降水多形成热带雨林气候,西侧为背风坡,降水少,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答案:4.C 5.B 6.D (2010·浙江高考)下图为欧洲部分地区略图,图中四条线是重要的地理界线。完成7~8题。

7.哪一条界线可能是1月0℃等温线?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甲;盛行风、洋流 B.乙;纬度、地形 C.丙;经度、地形 D.丁;盛行风、纬度

8.“这里地质活动活跃,石灰岩层受板块挤压而变质成大理岩”,此叙述所指的地区,可能接近的界线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第7题,1月份影响欧洲气温分布的因素主要是盛行西风和北大西洋暖流,故0℃等温线大致呈南北走向且位于沿海地区,为甲曲线,选A。第8题,图中乙曲线附近为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板块挤压形成褶皱山脉——阿尔卑斯山脉,该地区地壳活动活跃,石灰岩受挤压变质成大理岩,故选B。

答案:7.A 8.B

下图表示某国两大经济地带的基本资源指标。读图,回答9~10题。

9.该国西部地区的特点是( ) A.面积大 B.人口少 C.科技力量强 D.淡水资源丰富 10.该国东部地区的河流多注入( ) A.印度洋 B.大西洋 C.太平洋 D.北冰洋

解析:第9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西部地区科技强、人口多;东部地区淡水资源丰富、

3

面积大。第10题,由图中该国东西部资源指标信息,可判断该国为俄罗斯,东部地区的河流多注入北冰洋。

答案:9.C 10.D

读我国南极考察站和“南极四点”分布示意图,回答11~12题。

11.关于南极洲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B.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是科考的最佳时期 C.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 D.自然环境原始,动植物种类繁多

12.关于图中科考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冰点距极点的距离为2 000千米 B.长城站是我国距祖国最近的考察站 C.磁点位于中山站的东北方 D.高点是南极洲海拔最高的地方

解析:南极洲的自然环境原始,但是自然条件恶劣,动植物 种类很少。冰点与极点间纬度相距约11.5度,实际距离相距约1300千米;长城站虽然纬度最低,但临大西洋,临印度洋的中山站距离祖国最近;高点是南极冰穹的最高点(海拔4083 米),南极洲的最高点是海拔5140 米的文森峰。

答案:11.D 12.C 二、综合题(共40分)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14分) 材料1: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

材料2:下图为利马的月平均气温和月平均降水量统计表。

月份 1 4 7 10 气温(℃) 21.7 20.2 15.0 16.1 降水(毫米) 1 0.3 6 2 (1)比较A、D两处附近河流水能资源的大小,并分析其原因。(4分)

4

(2)与C处相比,B处气候的突出特征是什么?请分析其形成原因。(6分)

(3)B处所属国的首都利马人约有640万,简述能在沙漠中建起这座城市的原因。(4分)

解析:第(1)题,河流的水能资源与落差有关。第(2)题,B处位于秘鲁,为热带沙漠气候,其形成原因与沿岸寒流流经和沿岸盛行离岸风有关。第(3)题,结合利马所在位置、交通、灌溉水源等综合分析。

答案:(1)A处附近河流水能资源大于D处。原因:A处(位于高原与平原的过渡地带)落差大于D处。

(2)全年干旱。原因:沿岸海域有秘鲁寒流流经;位于安第斯山脉的西侧,为东南信风的背风坡(或沿岸盛行离岸风)。

(3)位地滨海平原;气候温和;可从安第斯山区引来高山冰雪融水,解决居民用水问题(或利用安第斯山流出的河水进入人工灌溉);水陆(海陆)交通便利。 14.(2011·广州二测)随着世界第一高楼——迪拜塔的落成和“世界第八大奇迹”——棕榈岛工程的兴建,迪拜造就了一个个“地理奇迹”。(26分)

材料1:迪拜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2: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阿联酋馆景观图。

材料3:迪拜人口结构是约17%的人口为阿联酋公民,约83%为外国移民,其中印度人占40%、巴基斯坦人占15%、孟加拉人占10%,其他占18%。

材料4:“刚踏下飞机,一整片的绿就劈头盖脑地向你涌来,到处是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城市的天空格外的蔚蓝和清澈,朵朵的白云都可以看得格外清晰。”

分析上述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据材料1指出从地理位置上迪拜为什么被誉为“中东的新加坡”(4分)

(2)上海世博会阿联酋馆直观地反映了本国自然环境的特点,请描述迪拜自然环境的整体特征;并指出材料4中“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美丽景观的成因。(12分)

(3)分析材料3,指出迪拜人口结构特点的形成原因。(6分)

5

(4)近年来迪拜加快炼铝工业的发展,逐步成为中东地区最主要的生产中心。试分析其大力发展炼铝工业的区位优势条件。(4分)

解析:(1)结合新加坡的地理位置特征可知,迪拜位于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的咽喉,地处亚、非、欧三洲航空交通枢纽。(2)迪拜自然环境整体以干旱为主,主要体现在气候为热带沙漠气候,自然带为热带荒漠带,地表水稀少,地貌以风沙地貌为主,外力作用以风力作用为主,植被稀少以耐旱植被为主,土地荒漠化严重。材料4中“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美丽景观的成因是该国大力发展海水淡化和滴灌技术,植树造林的结果。(3)该国吸引大量外国青年,主要是因为该国石油资源丰富,经济收入高,经济发展快,就业机会多。(4)炼铝工业属于动力导向型工业,该国石油资源丰富,火力发电廉价,海洋运输方便,进口铝土,出口铝材。

答案:(1)迪拜位于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的咽喉(中东石油海上运输咽喉霍尔木兹海峡的咽喉);地处亚、非、欧三洲航空交通枢纽。

(2)自然环境整体以干旱为主要特征:气候为热带沙漠气候;自然带为热带荒漠带;地表水稀少;地貌以风沙地貌为主,外力作用以风力作用为主,植被稀少以耐旱植被为主;土地荒漠化严重。

大力发展海水淡化和滴灌技术,植树造林。

(3)石油资源丰富;经济收入高;缺乏大量年轻的劳动力;经济发展快,就业机会多,吸引了附近邻国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迁入,国际劳工远远超过了本国人口的总量。

(4)石油资源丰富;火力发电廉价;海洋运输方便,进口铝土,出口铝材;铝材市场广大。

(2010·海南高考)2010年春季,冰岛的火山多次喷发,使一些地区的航空运输业遭受了巨大损失。读图,完成1~3题。

1.冰岛位于( ) A.极地高气压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 C.西风带 D.副热带高气压带 2.冰岛多火山是因为它处于( ) A.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挤压地带 B.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分离地带 C.美洲板块和非洲板块挤压地带 D.美洲板块和非洲板块分离地带

3.火山喷发后,一些空域限制飞行是因为这些空域( ) A.雷暴频发 B.严重缺氧 C.有大量可燃气体 D.火山灰浓度大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冰岛位于北极圈附近,正是副极地低气压带分布区。第2题,冰岛位于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的生长边界处。第3题,火山喷发出的大量火山灰严重影响空中交通,所以冰岛火山喷发后,一些空域限制飞行。

答案:1.B 2.B 3D (2011·台州模拟)下图为世界四条河流某一河段示意图。据此回答4~6题。

6

4.四条河流的共同特征是( ) A.主要的补给水源是雨水 B.都没有结冰期 C.汛期都十分明显

D.河口三角洲增长速度快

5.各河口三角洲形成洪灾的主要原因分析及成灾强度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河含沙量大,河道泥沙淤积,河床变浅;河口附近人口多。成灾强度最大 B.乙河支流多,上游来水量大;多台风,降水强度大。成灾强度最大

C.丙河支流多且南北对称,径流量最大;三角洲地势低平。成灾强度最大

D.丁河流域内降水集中;三角洲地势低平;人口多;河口有海潮顶托。成灾强度最大

6.乙河航运量远大于丙河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人口 B.径流量 C.地形 D.经济

解析:根据所处的经纬度位置,可推出甲为尼罗河,乙为密西西比河,丙为亚马孙河,丁为恒河。第4题,四条河流共同的特征是主要的补给水源是雨水。密西西比河中上游有结冰期,可排除B,亚马孙河流经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气候区,汛期不明显,可排除C,由于尼罗河上游修建了阿斯旺大坝,河口三角洲增长速度慢,可排除D,故选A。第5题,丁河是恒河,主要流经热带季风气候区,雨旱季明显,降水集中,三角洲地势低平,人口稠密,加上海湾呈喇叭口形状,海潮顶托作用强,经常发生洪水灾害 ,成灾强度最大,D项正确。第6题,乙河是密西西比河,流经经济发达的地区,航运量大,丙河流经亚马孙平原,大部分属于热带雨林区,经济落后,航运量小,两者差别的主要原因是经济。

答案:4.A 5.D 6.D (2011·皖南八校联考)下图为“某地一年中气温日变化的分布图”。读图,回答7~8题。

7.该地4月份气温日较差最大不超过( ) A.11℃ B.9℃ C.7℃ D.5℃

8.图中能够说明该地气候干燥时陆地吸热增温迅速的时段是( ) A.1月0~6时 B.3月7~12时 C.7月9~15时 D.10月12~18时

解析:第7题,四月某日最高温可接近31℃,最低接近24℃,最大差值小于7℃。第8题,读图可见,3月7~12时等温线变化最密集,表示吸热增温最迅速。

答案:7.C 8.B

读图,回答9~10题。

7

9.图中阴影的部分,最可能表示的是( ) A.世界人口最密集区 B.世界工业集中分布区 C.世界商品粮主要产区 D.世界石油主要产区 10.阴影附近地区可能存在的问题是( ) A.贫困人口集中分布,数量巨大 B.外向型经济发达,造成人才外流

C.资源生产、加工或运输时,容易造成污染 D.过度开垦,造成水土流失严重

解析:第9题,图中阴影部分主要位于中东、墨西哥湾、北非及南美洲北部,这些地区是世界石油主要产区。第10题,在石油开发、加工或向外运输容易造成石油污染。

答案:9.D 10.C (2010·福建高考)入海河流三角洲的土地利用类型受河流淡水和海洋咸水的共同影响。某三角洲面积增长较快,该三角洲地区2007年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如下表所示。读表,完成11~12题。

旱地 林草地 盐荒地 滩涂 其它 合计 占总面积 17 12 32 18 21 100 比例(%) 11.该三角洲地区最有可能位于下图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12.在三角洲向海洋推进的过程中,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一般趋势是( ) A.滩涂→盐荒地→旱地 B.盐荒地→滩涂→旱地 C.旱地→盐荒地→滩涂 D.林草地→旱地→滩涂

解析:第11题,根据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表可知,该三角洲主要以盐荒地、滩涂、旱地为主,没有水田,证明该三角洲纬度较高,位于温带地区,气候较为干旱,土地盐碱化较为严重。只有丙图所示的黄河三角洲最符合,选项C正确。第12题,三角洲向海洋推进过程中,首先在沿海地区形成滩涂,随着人口的增加,人类逐渐开发滩涂等荒地,而黄河三角洲地区气候干旱,易导致所开发的土地形成盐荒地,并最终形成旱地。这反映了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造成的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与环境的失衡。

答案:11.C 12.A 二、综合题(共40分) 13.(2011·三明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24分) 材料1:世界两区域图。

8

材料2:甲国某一物流公司已获乙国政府授权,取得了乙国130万公顷可耕地的使用权,租期为99年。据悉,甲国公司将用来种植粮食作物,并将粮食船运回国。

(1)据图分析,一月甲国所在半岛北部m山地和南部n地的温差最大可接近多少度。(2分)

(2)分析甲半岛与乙岛共同的地形特征。(4分)

(3)与七月份相比,一月份m、n两地的温差较大,请分析两地一月份温差较大的原因。(6分)

(4)分析甲国在乙国租地发展农业的主要原因。(12分)

解析:(1)该图的等值线差值为4度,n地值为0度,m地是山地,气温较低,在m地的外侧气温为-16℃,因此m地气温最低可接近-20℃,由此得出结论。(2)甲乙两地的共同地理特征,可以从河流的分布判断。(3)1月为冬季,南北分布的两地温差大,与太阳高度的差异,昼长的差异,还有冬季风的影响等有关。(4)甲国在乙国租地,与甲地人口稠密,人多地少,且甲国经济发达,技术资金雄厚有关;而乙国为发展中国家,农业生产落后,土地租金低,且大部分属于热带地区,水热条件好;两国都有便利的海运条件。

答案:(1)20℃

(2)山地面积大,地势东高西低。

(3)1月,太阳直射南半球,m地比n地正午太阳高度低、昼长时间短,获得太阳辐射少。冬季风对m地影响大。

(4)甲国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甲国有资金和技术优势;乙国水热条件好,农业较落后,土地租金低;两国均临海,可以利用廉价的海运来运输粮食。

14.阅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1:地球表面是由众多大陆、岛屿与海洋组成的,世界上海陆面积比例是三分陆七分海,全球分为七大洲四大洋。

材料2:各大陆的面积与平均海拔高度关系示意图。

9

材料3:某海域海底地形剖面图。

材料4:部分岛屿轮廓图。

(1)图甲中X大陆是________。(4分)

(2)图乙中代号E相应的海底地形名称是________。(4分)

(3)图丙中①所对应的国家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4分)

(4)当北京地区坐北朝南的房屋内,正午阳光照射面积最大时,图丙中各岛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排列是____________。(4分)

解析:第(1)题,X大陆平均海拔2 000多米,应为南极大陆。第(2)题,由图可知,E是陆地,是海域延伸部分,应为大陆架。第(3)题,①对应的国家是日本,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季风水田农业。第(4)题,北京地区房屋内正午阳光照射面积最大时,应为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两侧递减,依次为②③④①。

答案:(1)南极大陆 (2)大陆架

(3)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业) (4)②③④①

(2012·北京西城区模拟)2011年1月30日,第七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哈萨克斯坦的阿斯塔纳隆重召开,开幕式上用风光片展示了哈萨克斯坦南部广袤的沙漠、戈壁滩、北部辽阔的大草原……读图,并结合材料回答1~2题。

10

1.亚冬会召开期间 ( )

A.地球的公转速度逐渐变快 B.阿斯塔纳的白昼逐渐变短 C.北极圈内极夜范围逐渐变大 D.北京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

解析:亚冬会召开期间(2011年1月30日以后)公转速度变慢,地球公转速度在1月初最快;太阳直射点北移,阿斯塔纳白昼逐渐变长;北极圈内极夜范围逐渐变小,北京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

答案:D

2.哈萨克斯坦 ( )

A.东南部山地降雪量大,主要受太平洋影响 B.自然带的南北差异,主要受热量因素影响 C.境内河流均为注入内陆湖泊的内流河 D.地貌景观的形成主要与风力作用有关

解析:哈萨克斯坦位于中亚,东南部山地的降雪受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水汽的影响,自然带的南北差异与水分有关,境内北侧河流为外流河,温带大陆性气候,受风力作用影响形成独特地貌形态,因此选择D项。

(2012·成都五校联盟)读下面世界区域图,回答3~4题。

3.下列关于两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北海和多哈附近海域均面临石油污染 B.北海和多哈附近海域渔业资源丰富

C.北海到多哈海域最近航线走巴拿马运河 D.北海盐度比多哈附近海域大

解析:北海石油资源和渔业资源都较丰富;多哈临波斯湾,波斯湾石油资源丰富,两海域在开采石油过程中不注重环境保护会造成环境污染,故选A;波斯湾位于北回归线附近,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再加上海域封闭,海水盐度大;北海到多哈走苏伊士运河较近。

答案:A

4.当右图中60°附近海域海水流向与左图中海水流向一致时 ( )

A.意大利罗马温和湿润 B.澳大利亚北部盛行东南风 C.巴西高原牧草生长旺盛 D.伏尔加河出现凌汛现象

解析:左图中北大西洋暖流由西南流向东北;右图北印度洋海域为季风洋流,当该处洋流流向和左图相同时,该处吹西南风,为北半球夏季。意大利罗马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南半球冬季时,澳大利亚北部盛行东南风,巴西高原草木枯萎;俄罗斯的伏尔加河冬季结冰,但由于由北向南流,不会出现凌汛现象。

11

答案:B (2012·长沙模拟)每年都有大量候鸟在澳大利亚和东亚之间来回迁徙,右图为科学家2010年用卫星追踪一只标号为“H3”的斑尾塍鹬迁徙路线,读图回答5~6题。

5.这只斑尾塍鹬在此次迁徙中,穿越了一个暖锋的阴雨云带。其最可能的时间是 ( )

A.4月8日B.4月10日 C.4月22日D.5月19日

解析:3月份我国的锋面雨带开始形成,4月初到达南部沿海地区,5月份到达南岭,6月份到达长江中下游地区,7、8月份到达华北、东北地区。

答案:B

6.这只斑尾塍鹬停留到11月便沿途返回澳大利亚,路途中可能遇到的现象是( )

A.沿途皆顺风

B.沿途前半段顺风,后半段逆风

C.飞越我国山东半岛时,当地农民正忙着收割小麦

D.沿途飞过的自然带依次是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热带雨林带

解析:11月份,亚欧大陆东部盛行偏北风,故斑尾塍鹬返回时在北半球顺风;此时太阳直射点南移,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带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左偏,形成西北风,故在南半球的迁移过程中也是顺风,A项正确,B项错误;我国山东种植冬小麦,夏季收割,C项不正确;沿途飞过的自然带依次是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季雨林带、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D项不正确。

答案:A 二、综合题

7.读乍得湖及相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乍得湖地处撒哈拉沙漠南缘,水位常随季节变化,湖面伸缩性很大。乍得湖是一个国际湖泊,有3 000多万人靠乍得湖为生。随着人口不断增长,沿湖国家不仅利用湖区发展渔业、利用湖滨草原发展畜牧业,而且在湖滨地带大规模开辟农田,引水灌溉,建立粮食生产基地。为了在干旱环境下获取更多的水源,一些国家甚至在水源河上建坝截水。然而,在他们过度利用乍得湖的同时,生态与环境问题也同时出现。

12

(1)简述乍得湖地理位置特征。

(2)读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分析乍得湖水位随季节而变化的原因。

(3)根据卫星影像示意图,说明乍得湖近五十年来湖面演变的总体趋势,并简析该趋势发生的原因以及造成的后果。

演变趋势:________________

演变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产生后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面对严峻现实,沿湖国家计划从刚果河调水补充乍得湖。说明从刚果河调水的主要理由。

解析:第(1)题,从图1中的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等方面分析。第(2)题,从图2中可知乍得湖位于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区,湿季受赤道低气压控制降水多,水位上升,干季受东北信风带控制,降水少,水位下降。第(3)题,从图3中可以看出湖泊面积减小,缩小的原因有自然方面和人文方面。第(4)题,从水量、距离等方面分析调水的原因。

答案:(1)地处非洲中北部内陆,位于低纬度、热带,周边有乍得、喀麦隆、尼日尔和尼日利亚四个国家。

(2)乍得湖地处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区,湿季受赤道低压带控制,降水丰富,水位上升;干季受东北信风带控制,干旱少雨,水位下降。

(3)演变趋势:卫星影像示意图说明,乍得湖近五十年来湖面的面积急剧缩小。

演变原因:全球变暖导致干旱加剧,荒漠化趋势严重造成沙漠逐步南侵;人口增长过快,农牧业过度发展,沿湖国家缺乏统筹安排等。(任答两点即可)

产生后果:湖水日趋枯竭,湖区生物多样性缺失;干旱程度加剧,荒漠化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农牧渔业生产难以维系,生存条件恶化。(任答两点即可)

(4)刚果河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巨大;降水的季节变化小,河流流量稳定;乍得湖距离刚果河相对较近。

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