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红梅
来源:《小学教学设计·语文》 2020年第3期
王红梅
自我建构、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匆匆》《那个星期天》是所属单元仅有的两篇精读课文,教材的编写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其人文主题突出表达对时间的真情实感;语文要素则体现在“让真情在笔尖流露,体会文章怎样表达情感”的语文知识和“在习作时,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的语文能力上。适当的学习策略和习惯则可以从课后练习“《匆匆》和《那个星期天》都表达了作者真实的情感,这两篇课文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中习得。
比较阅读,可以把作家、题材、风格等相同(或不同)的作品组编在一起进行教学,从作品的主旨立意、构思谋篇、意境格调、语言风格、社会意义以及美学价值等方面加以比较研究,得出自己的结论。一个单元仅有两篇精读文本的比较阅读,在小学语文教材编写中是首次出现。反复揣摩这两篇名作,比较阅读中对语文深度学习有了新的理解,要批判地学习新思想与认知,产生新的问题与反思,更重要的是在众多思想中进行比较与联结,进而迁移和创新。
【比较阅读目标】
1.通过比较阅读,领会文章表达的真情实感。
2.通过比较散文,体会《匆匆》用“连串设问法”,把心里想说的话直接写出来,抒发自己的情感;《那个星期天》中借助“系列动作描写”把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在叙述中自然而然地流露情感。
3.提高阅读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4.联系阅读经验和生活实际,学习迁移运用,探讨“情以物迁,辞以情发”。
【教学流程】
一、猜谜游戏导入
同学们经常会描述时间,我们来玩个游戏,老师说一个词语的意思,看看你能否说出是哪一个形容时间的词语。
一闪而过的电光,日出以前的露水。比喻存在不久的事物。——(电光朝露)
一低头、一抬头的工夫。形容时间极短 。
——(俯仰之间)
非常短暂的一瞬间。
——(转瞬之间、昙花一现、指顾之间、弹指之间、转眼之间、旦夕之间)
闪电的光,燧石的火。形容事物像闪电和石火一样一瞬间就消逝。——(电光石火)
形容时间一去不复返。——(似水流年)
再读下列词语:
稍纵即逝 寒来暑往 光阴似箭 白驹过隙 日月如梭 兔走乌飞 风驰电掣
通过朗读,我们更加感悟到了时光匆匆,流逝之快。今天我们比较这两篇散文,它们是《匆匆》和《那个星期天》。
【设计意图: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才能更有利于形成与新知识的联结,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好的导入,既为接下来的课堂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情境,也成功地实现了旧知识与新知识的联结,深度学习在初步的学习和感知基础上已经成功跨过了第一步。
通过猜谜游戏,设置了感悟时光匆匆的学习情境,不仅能将学生思维愉快地带入到课堂中,还通过游戏的方式帮助学生巩固已有知识。】
二、回顾《匆匆》《那个星期天》
1.再次默读回顾课文内容,想一想:两篇散文都表达了作者哪些真实的情感?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2.小组讨论完成表格。
【设计意图:学习单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将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呈现出来,形成思维可视化的学习模式。能够将人脑中复杂的抽象思维转化成具体的、简单的、可视的形式,帮助学生接受和内化知识。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解决问题,而有效的问题能够更多地激活大脑的神经元,以获取更多有效的知识。
对于深度学习的课堂来说,为学生准备一些适切的问题和任务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思考。在深入探索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对于本节课要比较两篇散文的情感表达方式有了大概的了解,有了问题和框架,学生对于学习的目标就有了更明确的把握。】
三、讨论对比《匆匆》《那个星期天》两篇散文中的情感
1.两篇散文放在一起读,朱自清和史铁生都有对时间的情感流露,有什么相同之处?
生:都有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失望、害怕、忧愁。
生:他们都害怕时光消逝,但史铁生的害怕中还有些期盼,最终也是失望。
2.两人对时光流逝有相同之处,但细微处的情感还是不一样的,一个是青年的视角,一个是孩童的视角。有什么不同呢?
生:我发现《匆匆》讲的是时间太匆匆,流露出作者害怕、忧愁以及那种青年朝气蓬勃时期才会有的不甘心。
生:《那个星期天》就是一个孩子心中的“盼”,盼望出去玩,一天中从希望到焦急,到无奈,到惆怅,最终失望。像极了我小时候期盼妈妈带我出去玩的样子。
总结:朱自清的时光匆匆,就是青年回头看时的害怕、忧愁和不甘心。而史铁生笔下孩子的那个星期天,虽然也是时间的流逝,但却多了童真、童趣,围绕着从早到晚,描述了从希望到失望的起伏心路历程。
【设计意图:同学之间的合作学习与互动交流不仅为学习者提供了有效的反馈途径,还促进了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创造了积极的学习氛围。
在上述环节中,学生通过讨论的方式完成了表格的内容,又继续通过讨论的方式思考和分析两篇散文表达情感的相同和不同点。深度学习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互动,生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都可以帮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碰撞出新的思维火花。教师设置的问题遵循人的思维逻辑,由这些问题组成的框架,带领着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将学生们的思维一步步引入到散文表达的方式比较上——《匆匆》“连串设问”把心里想说的话直接写出来,抒发自己的情感;《那个星期天》借助“系列动作描写”把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在叙述中自然而然地流露情感。】
四、对比思考两篇散文的表达方式
1.问题产生与反思。
师:让我们继续聚焦这两篇文章,看看作者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有什么特点。
请大家诵读《匆匆》第1自然段。如果把这四个句子概括为一个问句,可以概括成什么?
生:时间都去哪了?
师:作者偏偏不用一个问,而是连续四问,一问一锤,扣人心弦,把这种情感送到文字中去,再读。
师:全文仅六百多字,一共提出了十二个问题。刚才我们读了四问,还有六问集中在第4自然段。聚焦这一段,感受作者丰富的情感吧!读一读,看能读出作者怎样的内心感受。
生:我从连串问句中感受到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生:我从连串问句中感受到作者对没有作为的自责。
生:我从连串问句中感受到作者对要有所作为的渴求。
生:我从连串问句中感受到作者珍爱生命,要立志奋进的决心。
师:真是有无限感慨啊!这种“连串设问”的表达方式,有什么好处呢?
生:让我们感觉到情感更强烈。
生:还很有节奏,像诗一样的文字,有美感。
师:是的,《匆匆》就是一首散文诗,带着自己的理解,把情感融入其中读一读。
2.知识比较与联结。
师:《那个星期天》又是用什么方式表达情感的呢?史铁生借第一次“盼”的经历,记录了“我”一天丰富的情感变化。有趣的是“盼”的情感不仅贯穿文章始终,还隐藏在画面里。文章有两幅图,画面也是有情感的,你读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两幅画面,一幅上面有四个作者,一幅上面只有一个作者。第一幅给人感觉好繁乱,第二幅给人感觉好凄凉。
师:作者是怎么写出这种情感的呢?
生:用人物一系列沮丧的动作、真实的心理描写表达出真情实感——时光不好挨!
……
总结:孩子们,我们通过两篇散文表达情感方式的比较,发现了《匆匆》“连串设问法”,把心里想说的话直接写出来,抒发自己的情感;《那个星期天》借助“系列动作描写法”,把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在叙述中自然而然地流露情感。这就是我们今天主要的收获!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完成表格和全班交流的形式对比了两篇散文的情感,又带着问题通过朗读课文进行对比,体会到作者表达情感所用的方式不同。于是,本节课的主题“让真情在笔尖流露,体会文章怎样表达情感”就彻底呈现在学生面前,他们也更加明白了这两篇散文所包含的言与意。这对应了该课堂的教学结构:
分:《匆匆》《那个星期天》—对比—真情实感
分:《匆匆》《那个星期天》—对比—表达方式不同
总:概括总结——两种表达情感的方法:把心里想说的话直接写出来,抒发自己情感的方法;把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在叙述中自然而然地流露情感。】
五、初试身手,知识迁移与创新
师:你们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呢?我们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当心情不同时,对身边事物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
如:
一直想养一只小狗,妈妈今天终于答应了。——(路旁的一朵朵花儿好像在向我微笑,树上的鸟儿也在欢唱,树叶沙沙作响,好像也在为我高兴。)
打篮球的时候,我有几个得分的好机会没把握住,结果我们输给了二班。——(天灰蒙蒙的,压抑得让人透不过气来。路旁的花儿耷拉着脑袋,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树上的小鸟叽叽喳喳地叫着,也像是在讥笑我。)
读一读,体会一下其中的情感和表达方式。
从下面的情境中选择一两个,就心情“好”与“不好”这两种状态,分别写几句话,把当时的情感自然地表达出来。
走在小巷里 奔跑在田野中 弹琴 钓鱼
学生创作后全班交流。
六、回顾总结
读名家著作,不仅能够让我们感悟情感,还能点亮我们心中的智慧。有的同学学会了把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在叙述中自然而然地流露;有的同学享受着把心里想说的话直接写出来,直抒胸臆。真是“情以物迁,辞以情发”。
【反思】
在教学中,采用多元评价方式,通过学生之间讨论互动,以及在完成表格和解答问题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反思与学习。
在第三环节中,笔者在学生讨论后进行总结,把两篇散文表达情感的相同和不同点提炼出来,这就使得学生关注到了本节课的关键词之一“情感”。在此基础上,其他学生就会根据教师的总结进行反思,认识到自己的回答与主题之间的差距,从而及时做出调整。
在第四个环节中,教师也加入了学生的讨论,教师的加入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渐进提示的支架式反馈,在师生的问答互动中让学生获取了合理的答案,并提到了本节课的第二个关键词“表达方式”。在总结环节,笔者从宏观层面对所学的两篇散文情感和表达方式进行了总结,再次强调了本节课的主题。这就使学生了解了这节课所学内容的结构。
明确了主题和结构,在第五环节“初试身手”中,学生就可以利用所学知识结构对课本上提供的文字材料进行更好地分析,明白“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深化了主题,水到渠成实现思维的跃迁。
(作者单位:北京市陈经纶中学)
责任编辑 刘晨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