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英《青少年论语精读》部分书稿
杨玉英《青少年论语精读》部分书稿
论语青少年精读
序 一本天书
序 经典训练孕育文化之才 编写说明
第一单元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二单元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三单元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单元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五单元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六单元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七单元 第一节 第二节 第八单元
目 录
与孔子初相识 万世楷模 文化巨人 人文主义者
动人的师生情谊
孔子与子路,亲密无间 孔子与颜回,心灵相通 至诚和谐,爱的赞歌 孔门弟子群像 吾党之小子狂简 孔门众生像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百善孝为先 孝顺与孝敬 以孝治天下 修身为君子 君子文质彬彬 君子与义比肩 君子见贤思齐 君子与小人 仁以为己任 弟子问仁 仁为何者 学而不厌 学而知之 择善而学 诲人不倦
唐海海朱连云
并认识中华文化的本源。在她的《论语分主题读本》中,第一单元便是《与孔子初相识》。“对于传统文化,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先尊重和了解。读其书,要先知其人;读论语,要先了解孔子。”“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心……书中不仅有不少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描写,而且有不少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记录和刻画,传神、立体、丰富且鲜活。”这样的学习导入,且不说合乎知人论世的研学之道,首先就照顾到了青少年学生的学习心理,容易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由人及文、步步深入地走进论语的精神世界。我想,她女儿谢然从当初“不知不觉”地读论语到如今成长为一名专修国学的大学生,一定是她如此引领的结果。从这部“天书”的内容编排,我们看到了一位深谙教育规律的优秀教师。
通览这部“天书”,我们还能强烈地感受到一个鲜明的特点,那就是“读《论语》,学语文”。 杨老师认为:《论语》具有非常丰富的语文教育功能,“它言约意丰且非凡独特的语言表现力,它首创的轻灵简便的直录式散文小品体裁,以及它栩栩如生的人物表现手法,都堪称语言文字运用的典范与楷模,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上好教材。”这样的见地,不仅独到,更是睿智!试问,在轰轰烈烈的“读经典美文,做少年君子”的教育中,有多少人能如此超越,把经典阅读与课程教学结合起来,把精神陶冶与语文学习统一起来,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开启崭新的视角并拓展广阔的空间呢?书中不仅通过大量的字词阐解去帮助学生积累语文知识,通过合理的材料编排去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而且遵循孔子学以致用的教学思想,设计了许多切实有效的练习项目,譬如引经据典来表情达意等等,去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著名特级教师胡立根先生说过:“我们要走向的不是过去,而是未来。因此,要学生读经典,不是要学生走进经典的时代,相反,是要经典走进我们的时代,走进学生的生活。这样的经典阅读才是有味的、有价值的。”我十分赞同这个观点,而毫无疑问,杨老师已经在用她的教育实践,表达了这一先进的教育理念。
读罢这部“天书”,我想起了自己很早以前就对语文老师说过的一段话:语文老师应该是个杂家,应该有自己的笔耕园地,在他的书架上应该有一本自己写的书。我以为,杨老师的学识修养、育人之功以及她持之以恒、辛勤耕耘创造出来的这本“天书”,已经为我的那段话作了最彻底的诠释!语文是人类交流
沟通的基本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精神载体,语文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正如人们常说的,世界有多大语文就有多大,生活的领域有多广语文就有多广。所以,作为一个杂家,语文教师必须饱读诗书,博采广集,夯实自己的专业根基,继而才能在某个教学领域有深入的研究并最终形成思想而诉诸于笔端,成就自己而造福学生。这其实是我对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描述,以及一种期待。现时的深圳乃至中国都迫切需要更多像杨老师这样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努力探索而且卓有成就的语文教师!
愿这本“天书”不仅仅是一校之本一方之材,而能福泽更多需要经典文化滋养的少年甚至成年!
愿杨玉英老师不仅仅是一位能够走进经典又走出经典并融经典教育于生命的先行者,而更是一位能够带领更多教师茁壮成长的引路人!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我相信,像杨玉英一样的教师必定越来越多!
2013年3月27日于深圳
(唐海海,现任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长)
(序2)
经典训练孕育文化之才
朱自清先生说过,“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
6
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对本家老先生的话,我深以为然。“德性启迪智慧,雅礼奠基人生”,是我的教育人生中的一点思考,也是我校办学的基本理念。在这个理念下的我校教育,旨在使孩子们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启迪和现代科学的滋养下健康成长,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康人格,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知雅识礼,崇德尚美”的精神文化底色。基于此,我们选择了“经典训练”。以此为切入口,以此来铺陈,来建设学校的文化,来建设“有文化”的学校。
“有文化”的学校的建设者是“有文化”的教师。本书作者杨玉英便是我校“有文化”的教师的代表。她长期手不释卷,遍览群书,思想活跃而又坚守经典。她认定《论语》是最有价值的人格教材。其女儿,在她的引领下自幼开始通读《论语》,进而写出“全国首部中学生系统读《论语》的心得文集”《不读论语枉少年》,而今成为一名攻读国学的大学生。今天,杨老师以自己研读经典以及家庭经典训练的经验与成果编就此书,作为校本教材,为学校“经典训练”奠下基础,为学校的雅礼文化教育推波助澜,我作为校长,感其功莫大焉,亦善莫大焉!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我提出过这样的标准:有大爱,明大势,识大道,成大器。说心里话,我认为杨玉英是一位有教育智慧的教师,也是一位有大爱、明大势、识大道的人,因而我当然也相信她能通过不断地修为,终成大器。
我要感谢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实践研究》总课题组。这个非常有价值的研究课题,给我校的经典教育以及时的指导。杨玉英老师是该课题的子课题《用<论语>进行初中生文学教育》的负责人,她领着全体语文老师在我校的《论语》课程中不断研究与实践。这个课每周一节,全校所有班级都开。课上得很活,充满生气,尤其是很有语文课的神韵,使学生在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浸染的同时,也提高了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这也体现了孔夫子学以致用的思想。我想,这与朱自清先生谈的“不在实用”并不矛盾。每当我巡视教学时,走在教学楼长廊中,沉浸在此起彼伏的“子曰”书声里,总是倍感欣奋。我想,当他们从田东中学毕业时,除了收获丰富的学业成果后,更会收获田东的“特质”——比他人更多一层“雅礼”文化的底蕴。
7
培养有文化的学生,是教育者的共同追求。我们当为之而努力! 祝贺杨老师的新书付梓! 祝贺田东的校本教材走向全国! 是为序。
于2013年3月18日于深圳梧桐山下 (朱连云,深圳市田东中学校长)
编写说明
中华文化,绵延五千年,似江河流淌,浩浩汤汤,孕育着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使中华民族如巨人般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令世人仰望。《论语》,便是这一伟大文化的集中代表。它凝聚着儒家思想的精髓,彰显着中华民族崇高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圣人孔子传播的仁、义、礼、智、信,既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也在国际上被誉为能在21世纪拯救人类的思想之一。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战略任务。《论语》在中华文化中尊崇无两的地位,独特而深厚的人文价值,无论是对民族精神的重建,还是对健全人格的培养;无论是对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还是对教学资源的发掘利用,都有着巨大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
教育的终极目的,在于培育具有健全人格的社会公民。青少年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黄金时期,因此,引导学生读《论语》,以经典文化滋养学生,用民族精神陶冶学生,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尤其是学校、老师、家长的职责与义务。基于此,编者写了这本《青少年论语精读》,希望它可以作为一本教师给学生上《论语》课的教材,也可以作为家长与孩子共读《论语》的浅显读本,甚至可以作为社会大众自读《论语》的参考书。
8
编者以为,孔子全面传承了在他之前的两千五百年的历史文化,开创了儒家学派,从而奠基了在他之后的两千五百多年的中华主流文化。因而,《论语》博大精深,可供后人挖掘学习的内涵丰富多彩,绝非功能单一的人格建构读本。所以,编者在编写本教材时,秉持了以下两个理念:
首先,读《论语》,必先读孔子。《论语》以孔子为主角,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读经典,从读人开始,才能读得鲜活而趣味、深刻而立体。更重要的是,了解孔子的事迹,进入他的生活和精神世界,才能透过《论语》,真切而深入地领悟中华文化的本源。
其次,读《论语》,也要学语文。作为文本精华的《论语》,具有非常丰富的语文教育功能,譬如,它言约意丰且非凡独特的语言表现力,它首创的轻灵简便的直录式散文小品体裁,以及它栩栩如生的人物表现手法,都堪称语言文字运用的典范与楷模,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上好教材。
此外,本书的编写,本着依循学习科学规律的原则,充分考虑学习者的心理发展,顾及学习者的心理诉求,减轻学习者的心理负担,以期既能使学习者认识《论语》的基本要义,又能使学习者增强阅读经典文化著作的兴趣和能力。
全书按主题分为十四个学习单元。前三个单元侧重了解孔子和弟子以及他们之间动人的师生情谊;第四至十四单元,则从个人修身和家庭关系出发,逐渐向立身处世,经世济民展开,以便学习者能全面领悟孔子的道德观念、伦理思想、教育原则和政治主张。
全书各单元均有“导学” 部分,这是对单元学习的内容作一个引导性的说明。每单元分若干主题小节,便于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明确主题和安排时间。每小节选取若干章原文,配有简明的注释、浅易的翻译和可读性强的解说。生僻字标注了汉语拼音,注于文字上方,为的是保持文本的连贯,便于诵读;“注释”排列在原文的右侧,便于学习者能最快地了解文意;“翻译”可以帮助学习者检测初读的理解结果,以此印证自己的古文理解能力;“解说”部分,在充分尊重前人、综合各名家评注的基础上,从当代视角出发,从利于青少年理解和汲取营养的角度,进行浅显的解读和引导。每小节还设置了若干“问题与思考”,既便于教师或学习者有针对性地引导和思考,也便于学习者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经典思想。
9
全书还有几个附录:《论语》全文;《史记·孔子世家》和《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并配译文;拓展阅读《论语》的推荐书目。这些材料,全都在于推进学习者对《论语》的深入学习。
本书编写之时,恰逢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颁布。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同时又指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这对编者来说,确是一种莫大的鼓舞。希望本书的编写能及时配合义务教育阶段《论语》课程的开设,同时也希望它能有效地吸引和帮助广大青少年阅读中华优秀经典著作,提高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自觉意识,培养完美人格,为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作出努力。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时间仓促,本书错漏之处必定不少,恳切地希望得到各方读者的批评指正。本书编写中参阅了许多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身为后学,不尽感激!
第一单元
与孔子初相识
10
导学
读《论语》,先了解孔子。孔子是人类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被西方学者称为人类历史上“四大圣哲”之一。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心,南朝刘勰《文心雕龙·征圣》中评论道:“夫子风采,溢于格言。”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不少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记录和刻画,传神、立体、丰富且鲜活。司马迁说孔子“言而世为天下则,行而世为天下法,匹夫而为天下师”,意思是孔子说任何话,做任何事,天下人都会效法,一个普通老百姓能作为百世的老师。这样的人,这样的思想,当然值得我们深入了解和学习了。
不读《论语》,我们可能只听说孔子是圣人,高不可及。初读孔子,我们读到的孔子几乎是一个完美的人,在人格意义和对人类文化的贡献方面,孔子真不愧“圣人”之名。其实孔子有很多面,他还很有趣,很幽默,他也会哭,会笑,会唱,会骂,会“耍小心眼”,等等。让我们慢慢深入地发现吧。
读《论语》,我们会有新发现,我们可以读到一个真实而立体的孔子。
11
第一节
万世楷模
【注释】 kuì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一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子罕九11)
二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
喟然:感叹的样子。 弥:更加。 循循然善诱人:有步骤地善于诱导人。
博我以文,约我以礼:用文献知识博
大我,用礼仪规范约束我。 既竭吾才:已经竭尽我的能力。 卓尔:高耸的样子。 虽欲从之:即使想跟从他。 末由:没有途径;由,途径。
至于是邦:到了一
12
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学而一10)
xī
三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宪问十四38)
shè
,,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
四
rǔ
“,,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述而七19)
个国家。 抑与:抑,反问词,还是;与:给予,主动告诉的意思。 温良恭俭让:温,温和;良,善良;恭,谦逊;俭,节制;让,礼让。
石门:鲁国都城的外门。
晨门:早晚看守城门的人。
奚自:从哪里来。 知其不可而为之:知道事情行不通还要去做。
叶公:叶县县令。
不对:不回答。 女:通“汝”,你。 奚:为什么。 云
13
yòu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五 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yú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二4)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
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六 shào
能也。
”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子罕九6)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
七 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述而七34)
尔:如此。
十有五:十五岁;有,通“又”。 知天命:了解上天
赋予的使命。 耳顺:顺从天命。 从心所欲:心随己意,不受外物牵制。 逾矩:超越规矩。
太宰:官职名。 固:本来。 纵:让,使。 贱:
指出身寒微。 鄙事:粗俗、低贱的技艺。 不多也:这里指本领不多。 抑:表示轻微的转折。
为之不厌:学习和
14
工作不厌倦。 云尔已矣:如此罢了。
yì
十室之邑:十户人
八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
hào
家的小地方。 丘:孔子自称。
不如丘之,,好学也。”(公冶长五28)
翻译、解说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
一 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
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子罕九11)
翻译:
颜渊长长地赞叹道:“愈抬头看,愈觉得崇高;愈深入学,愈难以透彻。看起来是在前面,忽然又到后面去了。老师教育人循循善诱,用文献知识博大我,用礼仪规范约束我,我想停下来都不能。我竭尽才力,好像学会了立身处世的本领。但是,当我想要进一步地追随老师,却又找不到路可走了。” 解说:
孔子最得意的学生颜回用最尊崇的言辞给孔子极高的赞美。
颜渊,名回,字子渊。颜渊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也是最了解孔子学说的弟子。这句话从颜渊对孔子的无限推崇,接近神化,可以想见作为一个老师,孔子的魅力非比常人。好学聪明的颜回认为他的学问高深莫测,到了一种无人企及的境界。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
二 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
异乎人之求之与!”(学而一10)
翻译:
子禽请教子贡说:“老师每到一个国家,一定会听到该国政治的详细资料;这是他自己去找的,还是人家主动告诉他的?”子贡说:“老师为人温和、善良、恭敬、节制、谦让,靠着这些才得到机会;老师获得的方法与别人获得的方法,是大不同的!” 解说:
15
口才非常了得的子贡概括孔子的性格“温、良、恭、俭、让”。
子禽即陈亢,字子禽,陈国人,小孔子四十岁。子贡即端木赐,字子贡,卫国人,小孔子三十一岁。孔子的声望很高,各国政要都知道孔子是个了不起的人。孔子每到一处,高官们都来向他请教,于是孔子对各国政事都很了解。子禽不明白,来问子贡。子贡列名言语科,口才非常好,他没有正面回答子禽的问题,而是用“温、良、恭、俭、让”来描述孔子的人格近乎完美。这也显示子贡对孔子非常了解。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宪问十四38)
翻译:
子路在石门过了一夜。第二天清早入城,守门者说:“从哪里来?”子路说:“从孔家来的。”守门者说:“就是那位知道事情行不通还一定要去做的人吗?” 解说:
当时社会上的人,对孔子的评价有一个公认的说法:知其不可而为之者。 子路,即仲由,字子路,鲁国人,小孔子九岁,列名政事科。孔子活着的时候,知名度就相当高,形象也耐人寻味。“知其不可而为之者”,这既是晨门对孔子的看法,也是后代提到孔子时最普遍的说法。这个说法准确地描述了孔子性格中的坚韧和他的社会责任感。这也是儒家的精神特色,该做的事情就去做,而不在乎其结果。今天孜孜以求的事情,也许看不到当下的结果,但功在千秋万代。 三
四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述而七19)
翻译:
叶公问子路关于孔子的为人,子路没有回答,孔子说:“你为什么不这样说,‘他这个人,发愤用功就忘了吃饭,内心快乐就忘记了忧愁,自己快要老了也不知道,如此而已。’” 解说:
孔子给自己下评语: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叶公,楚国大夫,担任叶地的县长,故称叶公。子路是个粗人,知道自己嘴笨,当叶公向他打听孔子时,他担心自己说不好,于是聪明地选择不回答。孔子听到子路的转述后,教子路如何作答。他调侃自己是个“三忘”主义者:忘食,忘忧,忘老。忘食是因为专注于用功学习,忘忧是因为内心有快乐的源泉,且并不在乎自己在日渐老去。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二4)
翻译:
孔子说:“我十五岁时,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时,可以立身处世;四十岁时,五
16
可以免于疑惑;五十岁时,可以领悟天命;六十岁时,可以顺从天命;七十岁时,可以随心所欲都不违反规矩。” 解说:
孔子自述人生经历,每隔十年左右就迈进一个新境界。
孔子终年七十三岁,他自述这段话时,已经年过七十了。十五岁开始立志求学,到三十岁左右就能很好地立身处世,然后每隔十年就能进入一个更高层次的境界。他的生平与思想的结合,让我们看到,有一种事业,叫做人生。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
六 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
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子罕九6)
翻译:
太宰向子贡询问,说:“孔先生是一位圣人吧?他竟然有这么多才干啊?”子贡说:“这是老天要他成为圣人,并且具有多方面的才干。”孔子听到这段话,说:“太宰了解我啊!我年轻时贫困卑贱,所以学会了很多琐碎的技艺。做一个君子,需要具备这么多才干吗?我想是不需要的。”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
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述而七34)
翻译:
孔子说:“像圣与仁的境界,我怎么敢当?如果说以此为目标,努力实践而不厌烦,教导别人而不倦怠,那么或许我还可以做到。”公西华说:“这正是我们这些学生无法学到的。” 七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公冶长五28)
翻译:
孔子说:“就是十户人家的小地方,一定有我这样做事尽责又讲求信用的人,只是不像我这么好学而已。” 六、七、八解说:
孔子不认为自己是“圣人”和“仁人”,只肯定自己忠信,好学。 孔子年少时,低贱,坚韧,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学会很多养家糊口和立身处世的才能;当有成就,别人认为他“圣与仁”的时候,他陈述自己只是做到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孜孜以求地做学问,勤勉快乐地教学生。他最认可自己的,是自己的好学精神无人能及。八
问题与思考
1. 你对当时的人认为孔子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有什么想法?
17
2. 孔子知道很多国家的政治内幕。子禽好奇,于是向子贡打听孔子是主动
去了解还是有人来告知他的,子贡却回答是因为孔子的个人品质“温良恭俭让”。子贡的回答有什么高明之处?
3. 当晨门对子路说孔子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时,当叶公问子路孔子的
为人时,子路当时的表情神态和细微的心理活动会是怎样的呢?请想象并描述。
4. 学习了本小节,你认为孔子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请以“( )的孔
子”为主题写一段话。
第二节
文化巨人
yí
sìxùn
原壤,,夷 ,,俟。子曰:“幼而不,,孙
一 tì
,,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
”以
jìng
杖叩其,,胫。(宪问十四43)
【注释】 原壤:鲁国人,孔子的老朋友。夷俟:叉开两腿坐着等待,在当
时是失礼的行为。
孙弟:同“逊悌”,对人谦逊,友爱兄弟。无述:没有什么
18
ɡōnɡ
二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 ,,肱而枕之,
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七16)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
三
hào
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述而七12)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
四 xǐ,,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述而七3)
值得称道的事迹。 贼:伤害,伤害做人的道理。 胫:小腿。 饭疏食:吃粗疏的食物。
曲肱:弯起胳膊。
于我:对我来说。 虽:即使。 执鞭之士:市场
里的管理员,是低贱的工作。 好:爱好。
德之不修:不修养品德。 徙:本义是迁移,这里是向善的意思。
19
fú
五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宪问十四35)六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八佾三14)
hào
七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述而七1)
尤:怨恨,责怪。 下学而上达:皇侃《义疏》:“下学,学人事;上
达,达天命。我既学人事,人事有否有泰,故不尤人。天命有穷有通,故我不怨天也。”
监:同“鉴”,借鉴,参考。 二代:这里指夏
代和商代。 郁郁:文采茂盛的样子。
述而不作:只传述已有的文化,
20
不进行新的创作。 窃:谦辞,私下里。 我:亲近之意。 老彭:商朝的大夫,事迹不可考。
翻译、解说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
以杖叩其胫。(宪问十四43)
翻译:
原壤伸开两腿坐在地上,等候孔子到来。孔子说:“你年少时不谦逊也不友爱,成年了没有什么值得传述的贡献,现在这么老了还不死,真是伤害了做人的道理。”说完,用拐杖敲他的小腿。 解说:
从孔子敲打老朋友的语句里,我们可以得知孔子对人生的看法。 原壤是孔子的发小,这个朋友显然跟孔子很不一样。“夷”是伸出两腿坐在地上,坐姿不雅,看起来很随便。“老而不死,是为贼”,这话很重,不过也是老朋友才会这么说话。从对老朋友原壤毫不客气的敲打和批评来看,孔子对人生的看法,显然是认为一个人应该在年少时就学会谦逊友爱,成年后要能做出一些值得别人传颂的事迹,到年纪大的时候能够得到别人由衷的尊敬。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
二
于我如浮云。”(述而七16)
翻译:
孔子说:“吃粗粮,喝凉水,弯起手臂做枕头,这样的生活也很有乐趣啊!用不正当的行为得来的富贵,对我而言就像是浮云一样。”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三
(述而七12)
翻译:
孔子说:“财富如果可以求得,就算是在市场里担任小管理员,我也去做。如果无法以正当的手段求得,那么还是追随我的理想吧。” 二、三解说: 一
21
孔子的财富观,他安贫乐道,视不义的富贵如浮云。
孔子夸过颜渊“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而不改其乐之贤,其实孔子的生活态度和颜渊差不多,因为他们的内心自有快乐的来源。后世“孔颜”并称,并有“孔颜乐处”的提法。孔子对财富的态度很客观,很实在,他尊重人性,承认富贵是每个人都想得到的心理特点,但孔子更重视得到财富的手段是否正当。“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所好乃原则和理想,外在的财富是附加于人生的,可多可少。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四
(述而七3)
翻译:
孔子说:“德行不好好修养,学问不好好讲习,听到该做的事情却不跟着去做,自己有缺点却不能立刻改正,这些都是我的忧虑啊。” 解说:
孔子的忧虑。
此章提及四件事,德行是否修养好,学问是否讲习好,是个人意愿问题,迁善和改过是落实到具体的生活中的行动。孔子把这四点作为自己的忧虑,提醒自己不要犯这些失误。孔子没有装出道貌岸然的样子,他了解人性的弱点,所以谨慎自处,常常在内心警醒自己。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
五
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宪问十四35)
翻译:
孔子说:“没有人了解我啊!”子贡说:“为什么没有人了解老师呢?”孔子说:“不怨恨天,不责怪人,广泛学习世间的知识,进而领悟深奥的道理,了解我的,大概只有天吧!” 解说:
孔子感叹懂得自己的只有天。
想要真正了解一个人的心灵和全部的学问,必须和对方有相同的水平。孔子的境界,决定了没有人能成为他真正的知音,包括他的学生。人们看他,既是圣人,也是异类。孔子自认为他的使命是上天赋予的,于是感叹真正懂得他的只有天了。
六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八佾三14) 翻译:
孔子说:“周朝的礼乐制度借鉴夏商二代,形成多么灿烂可观的文化啊!我是遵从周代的。” 七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述而七1) 翻译:
孔子说:“传述而不创作,对古代文化既相信又爱好,我想自己很像我们的老彭吧。” 六、七解说:
孔子向往周朝的礼乐文化,“好古”。
周朝的文化特色是“礼乐”制度很发达,偏向人文。孔子其实是商朝执政
22
者的后代,但他认可周朝的文化,他宣称,自周文王死了之后,维护文化的具体责任就落在他自己身上了。于是他“好古”,勤勉地学习古代文化,想以此来改善当时他所处的那个“礼坏乐崩”的世道。
问题与思考
1. 孔子对财富的态度是怎样的?
2. 描述周代灿烂的文化,孔子用了“郁郁乎”来极尽赞美。今天我们常用
“郁郁葱葱”来形容树木茂盛。你觉得两个词语有什么相通之处? 3. 孔子骂老朋友原壤毫不客气。请你推测并描述孔子对原壤的感情。 4. 孔子认为没有人了解他。请你做孔子的知音,写一封信给孔子陈述你对
他的理解。
第三节
人文主义者
【注释】 韫椟而藏诸:藏着在匣子里。 善贾:好商人。 沽:卖。 归:同“馈”,赠送。
yùn
ɡǔɡǔ
ɡū
dú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 ,,椟而藏诸?
一 求善,,贾而,,沽诸?”子曰:
“沽之哉!沽之哉!
我待,,贾者也。”(子罕九13)
kuìcháo
二
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 孔子行。(微子十八4)
女乐:舞女。 朝:上朝,主持朝政。
23
三
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乡党十
22)
kuì
四
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乡党十23)
xún
五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
pián
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乡党十1)
miǎn
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六 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
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卫灵公十五42)
行:出走,离开朝廷。 无所归:无人
料理后事。 于我殡:交给我负责丧事。 馈:馈赠的礼物。 虽:即
使。 祭肉:祭祀祖先的肉。
乡党:乡里。 恂恂如:温和
恭顺的样子。 便便言:侃侃而谈。 唯:但是。 师冕:名叫冕
的乐师。
阶:台阶。 席:座席。 某在斯:某人
24
在这里。 有丧者:有丧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子于是日哭,
七
事的人。 则不歌。(述而七9、10)
八
yì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述而七27)
wú
九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
罕九4)
于是日:在这一天。 纲:结网。 弋:射击鸟的箭缠着生丝带。 宿:在巢中栖息的鸟。
绝:杜绝。毋:同“无”。意:同“臆”,主观判断。
必:固执。固:顽固。 我:自我,听不得别人意见。
25
温而厉:温和而严肃。
十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述而七38)
威而不猛:威严而不刚猛。 恭而安:谦恭而安详。
翻译、解说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 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子罕九13)
翻译:
子贡问:“假如这里有一块美玉,那么把它放在柜子里藏起来呢,还是找一位识货的商人卖掉它呢?”孔子说:“卖掉吧,卖掉吧,我是在等着好商人呢。” 解说:
孔子急于用世。
“善贾”原指好商人或识货的人,在此比喻有眼光的政治领袖。从这句问话里,可以感受到子贡口才的高明,他的提法婉转含蓄,用把美玉收藏起来还是卖出去的比喻来询问孔子的心志。直接问话就太唐突,用这个比喻,恰当而又完整,非常精妙。别人听不懂,只有被问话的人才明白所指。孔子的问答是“待价而沽”,向子贡表明了他急切地等待合适的机会出来发挥抱负的愿望。
二 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微子十八4) 翻译:
齐国送了一批能歌善舞的女子给鲁国,执政的季桓子接受了,三天不问政事。孔子于是离职走了。 解说:
孔子周游列国的原因。他及时寻找自己的理想。
季桓子即季孙斯,当时鲁国的执政长官。孔子当时是鲁国的司寇,相当于现在的公安部长。这件事发生在孔子五十五岁时。孔子一生中很多时候在教学,但他一直都在寻找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机会。当鲁国起用他的时候,他的政绩在短时间内就相当卓越。当鲁国不再重用他,“三日不朝”的时候,他马上离开鲁国,开始了周游列国,历尽艰难,“知其不可而为之”,希望能在别的国家找到重用自己的国君,找到恢复周朝文化的机会。
一
26
三 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乡党十22) 翻译:
遇到朋友过世而没人料理后事,孔子就说:“我来负责丧葬。” 解说:
孔子对朋友很有义气。
朋友有难,他很义气,花钱花时间花力气,雪中送炭,从这件事情中,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孔子作为一名人文主义者的侠义心肠。 四 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乡党十23) 翻译:
朋友送的礼,即便是车是马,只要不是祭肉,孔子就不作揖拜谢。 解说:
孔子对待朋友,不以物质的贵重程度来衡量朋友的价值。
车马,是贵重的礼物,合乎情义,收下来就是了,在孔子来说,他不必作隆重的拜谢。祭肉,是祭祀过祖先的物品,价值上不能和车马相比。但朋友送来祭肉,表示把孔子当成自己人,于是孔子要拜谢,表示尊重朋友的祖先。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
五
谨尔。(乡党十1)
翻译:
孔子在乡里之间,温和而恭顺的样子,像是不太会说话的人。他在宗庙里、朝廷上,说话明白流畅,但是谨守分寸。
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
六 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
“然,固相师之道也。”(卫灵公十五42)
翻译:
乐师冕来见孔子,走到台阶前,孔子说:“这是台阶。”走到座席旁,孔子说:“这是座席。”大家坐定之后,孔子告诉他说:“某人在这里,某人在这里。”师冕告辞走了。子张请教说:“这是与盲者说话的方式吗?”孔子说:“对的,这确实是与盲者说话的方式啊。”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子于是日哭,则不歌。(述而七9、
七
10)
翻译:
孔子在家有丧事的人旁边吃饭,从来不曾吃饱过。孔子在这一天哭过,就不再唱歌了。 八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述而七27) 翻译:
孔子钓鱼时,不使用绑着许多钩子的钢绳;用附带生丝线的箭射鸟时,不射在巢中休息的鸟。 五、六、七、八解说:
在日常生活中的孔子,待人接物,在各种场合,都有对自己有准确的定位和恰当表现的情商。他对弱小者,对不幸者,对自然界的小动物,都有着体贴入微的人文情怀。
27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孔子在同乡中间,不愿意夸显自己的本领,不显示自己的优越,没必要的话不多说;在正式的场合,在宗庙里、朝廷上,他说话平和晓畅,行为谨慎。
古代的乐师一般由盲人来担任,“冕”是乐师之名。师冕来见孔子,孔子为其细心指路,可见孔子对人的体贴入微。老师这样待人,对学生是最好的示范。子张,颛孙师 字子张,陈国人,小孔子四十八岁。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子于是日哭,则不歌。”这两句话是学生对孔子的表现的记录。在孔子的那个时代,办丧事的程序非常复杂,有非常全面的礼仪知识的人才能胜任这个工作。孔子曾以“助丧”为业,也就是帮助别人办丧事。这在当时是高难度的正当职业。他在从事这个工作的时候,对别人的悲伤感同身受,自然没有什么胃口,每次都是简单吃一点就不吃了。哭是一个人感情的自然流露,孔子的哭并不避开学生。而且学生还发现,老师在这一天哭过,他的情绪持续很久,这一天就不会再唱歌了。可见孔子平时的生活,唱歌是很经常的事情。
“钓”和“
弋”是古代男子的休闲活动。孔子在进行这些休闲活动的时候,
他不用可以钓到更多鱼的工具,也不射在巢中休息的鸟。孔子的这些好习惯都被他弟子们留意到并记录下来了。这些行为,表现了孔子作为一个人文主义者对自然界小动物的怜恤。 九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罕九4) 翻译:
孔子完全没有四种毛病:他不凭空猜测,他不坚持己见,他不顽固拘泥,他不自我膨胀。 解说:
一个人往往在有所成就之后,就会变得自我膨胀,以自我为中心,狂妄自大。但孔子有自己所奉行的原则,他通达,而且自我约束能力很强。
十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述而七38) 翻译:
孔子看起来温和而严肃,威严而不刚猛,谦恭而安详。 解说:
孔子给人总的印象,温和而严肃,有威严,但却不令人难以接近,谦和恭敬而又自在安详——这些似乎相互对立的两面,在孔子这里却统一得很好,可见孔子高度的情绪智商和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非一般人能及。
问题与思考
1.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
尔。”你怎么看待孔子的这些表现?
2. 子贡和孔子关于“有美玉于斯”的对话中,他们有话不直说。这种对话
方式有什么好处?
28
3. “师冕见”一章,子张观察孔子接待盲人乐师的表现非常仔细。请描述
子张在观察中的心理活动细节。 4. “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这些相互对立的方面在孔子身上统一得
很好。你能理解吗?请写下你的理解或困惑。
第八单元
诲人不倦
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是开启平民教育第一人。在长期教学实践中,他对教学基本过程的原则和方法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总结提出许多教育理念和方法。这些教育理念和方法,至今还为我们所推崇和使用。
孔子十分关注兴趣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意义,提倡启发式教学,学与思结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他十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主张并实行因材施教,把个人发展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他十分注意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强调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所有这些教育思想,都是我国传统教育理论宝库中非常珍贵的财富。
学习本单元,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以下几点:孔子教给学生哪些学习内容,他对不同资质的人才有怎样的看法和教学方式,他的启发式教育究竟高明在什么地方,他的因材施教具体是怎样落实的。大教育家原来做的是细致入微的工作。这些,对我们老师和同学都应该有很好的启迪。
29
第一节
博文约礼
一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七25)二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
八8)
三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述而七6)
【注释】 文:文献,指《诗》《书》《礼》
《乐》等典籍。 行:德行,行为规范。 兴:启发。 立:
立身。 成:完成,达成。 立:立志。 据:执守,把握。 依:依循,不背离。
30
艺:指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 《诗》:指《诗经》。 伯鱼:孔子的儿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
“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四
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季氏十六13)
子,名鲤,字伯鱼。
趋:小步快走,表示对上级或长辈的尊敬。 远其子:不亲近、不偏爱自己的儿子。
翻译、解说
一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七25) 翻译:
孔子教学有四项重点:文献知识、行为规范、忠于职守、言而有信。 解说:
孔子平常用四个重点来教授学生:文、行、忠、信。 “文”,学习文献典籍可以奠定学问的基础;“行”指守礼行义,修养品德。颜渊提过孔子教学的两个原则,即“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博”是指知识渊博,“约”是就行为而言,行为要靠礼法来约束。这两个原则一个是知识方面,一个是行为规范方面。“忠”指对人对事都尽心竭力;“信”指为人处事真诚,对人言而有信。
31
二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八8) 翻译:
孔子说:“启发情感,要靠读《诗》;具备立身处世的条件,要靠学礼;达成教化的目标,要靠习乐。” 解说:
孔子说明进德修业的途径。
孔子所教学的内容,主要是六艺,目的是进德修业,其中的《诗》《礼》《乐》都可以涵养德行。诗可以陶冶性情,能兴发好善去恶之心;礼以恭敬谦让为本,所以学礼可以端正人的行为,得以立身处世;“乐”是最后一步,因为教化成德的“化”可以在乐曲中充分彰显,进而达成健全的人格修养。
三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七6) 翻译:
孔子说:“立志追求人生理想,确实把握德行修养,依循人生正途,自在涵咏于六艺活动之中。” 解说:
孔子说明进德修业有一定的方法和分明的层次。
孔子教学生,首先要立定志向,一心向往人生的正道;“德”是个人的德行修养,修德的原则相同,而每个人的修养程度有别,须确实把握;“仁”是人生正途,侧重于择善固执,不背离;“游”,熟练掌握六艺,有如鱼在水里,十分自由,十分快乐。前三步比较严肃,“游于艺”则轻松自在。一面努力,一面调适,生命才完整而立体,充实且健康。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四
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季氏十六13)
翻译:
陈亢请教伯鱼说:“您在老师那儿听过不同的教诲吗?”伯鱼回答说:“没有。他曾经一个人站在堂上,我恭敬地从庭前走过,他问:‘学《诗经》了吗?’我答:‘没有。’他说:‘不学《诗经》,就没有说话的凭借。’我就马上去学《诗经》。另外一天,他又一个人站在堂上,我恭敬地从庭前走过,他问:‘学礼了吗?’我答:‘没有。’他说:‘不学礼,就没有立身处世的凭借。’我就马上去学礼。我听到的是这两件事。”
陈亢退下之后,高兴地说:“我问了一件事,却知道了三件事:知道要学《诗经》,知道要学礼,又知道君子并不偏爱自己的儿子。” 解说:
孔子教导儿子孔鲤不偏私,并嘱咐儿子要学诗学礼。
陈亢希望从孔子的儿子口里得到一些秘笈,而伯鱼却很老实,实话实说。孔子教学生很认真,教自己儿子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在孔子来说,“诗教”是特别重要的,学《诗经》之后,说话才能文雅,谈论能有所凭据。立身处事要
32
学礼,否则进退无据,比如吃饭时有什么礼节,说话时该怎么样说才有教养等,这些都需要学习。一般人即使善良真诚,却未必行为适当。
“远其子”,儒家讲求父严母慈,父子保持适当的距离是传统习惯。陈亢很聪明,听了伯鱼这个回答,就知道了三件事:一要学《诗经》,二要学礼,三是君子和儿子有适当的距离,不偏爱,不溺爱。
问题与思考
1. 孔子教学生四个方面的知识:“文、行、忠、信”,你觉得哪方面最重要?
为什么?
2. 在“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四项中,为什么孔子把“志于
道”放于首位?
3. 陈亢“问一得三”之后非常开心。请你想象并描述他开心时的神态和动
作,并推测他的个性特点,同时思考他有什么值得你学习的地方。
第二节
有教无类
【注释】 无类:不分贫富、贵贱、贤愚,
33
一 子曰:“有教无类。”(卫灵公十五39)
一视同仁。 自行束脩以上:自……以上,指
xiū
二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数字的增加,主(述而七7)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y与
ù
三 其进也,不,,y与ù
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
,,y与ù
其洁也,不保其往也。”(述而七28)
fěiyú
四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
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七8)
要用于表年龄。行束脩:十五岁。 互乡:鲁国乡名,其乡风俗恶劣。 童子:未满十五岁者。 难与言:难与之
交谈。 与:赞许。 唯何甚:又何必过分要求。甚:过分。 洁己:洁身自好。 不保其往:不追究其既往的行为。
愤:愤懑,想要明白而不得。
34
启:开导。 悱:想要说却说不出。 发:引发。 隅:墙角。 反:推知。 鄙夫:乡下人。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
五 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子罕九
8)
空空如:诚恳虚 心的样子。 叩:推敲,叩问。 竭:尽,指详告。
翻译、解说
一 子曰:”有教无类。”(卫灵公十五39)
翻译:
孔子说:“我在教学时一视同仁,不区分学生的类别。” 解说:
“有教无类”是孔子的基本教育主张。
在孔子之前,受教育是贵族的特权,孔子却认为人人都应该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无论贫富、贵贱、贤愚,都一视同仁。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
二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述而七7) 翻译:
孔子说:“自十五岁以上的人,我是没有不教导的。” 解说:
孔子对十五岁以上的少年都有适当的教导。 “行束脩”,古代的贵族弟子十五岁进大学时,要带着“束脩”(十束肉干)给老师,这是一种礼节,表示心意。后来就用“行束脩”来代表年龄,即十五岁。(东汉郑玄持这个说法,参考《后汉书·延笃传》的李贤注所引)从此变成习惯,后人纷纷以“弱冠”“及笄”“行束脩”来代表年龄各阶段。对本章的大多数名家注释都认为孔子要收十束肉干才教学生。其实,《论语·乡党8》对孔子的描写,“沽酒市脯不食”(市面买来的酒和肉干,孔子不吃)。《论语》全书511章,没有一章可以证明孔子收肉干或学费。在这里,“行束脩”是指孔子对
35
于十五岁以上来求教的人,没有不教导的。这正是孔子“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最有力的例证。
孔子本人“十有五而志于学”,他有了学问之后就回馈社会,开启了平民教育,打破当时贵族子弟才能继续升学的限制。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
三
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述而七28)
翻译:
互乡的人很难沟通。有一个少年却得到孔子的接见,学生们觉得困惑。孔子说:“我是赞成他上进,不希望他退步,又何必过度苛责?别人洁身自好来找我,我就嘉许他追求上进的一面,不去追究他过去不好的作为。” 解说:
孔子以宽大的心怀去教导世人。 “互乡难与言”,互乡这个地方的民风不好,对外来的人不友善,难于沟通。当互乡的童子求见孔子时,孔子并未拒绝,弟子们感到困惑。从孔子的回答里,可见孔子的为师之道。孔子的教育基本理念是有教无类,不究既往,不存偏见,只要诚心向善学好的人,都应该给予鼓励和赞许。俗语有云,英雄不问来路。出身不理想的人,更应该下决心向善学习,不被环境污染,洁身自好,进德修业。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四
(述而七8)
翻译:
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懂而懂不了,我不去开导;不到他努力想说而说不出,我不去引发。告诉他一个角落如此,他不能随之联想到另外三个角落也是如此,我就不再多说了。” 解说:
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思想的具体阐述。
孔子很注重学生主动学习和理解的过程。孔子特别注重教学的“火候”,他希望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是教学上非常高的境界。
一个人思考一个问题,或研究一门学问,如果想不出答案,心里难免着急,这正是“愤”,也就是心求通而未得的时候,正是学生非常迫切得到答案的时候,老师适时开导,正是“启”。“不悱不发”的道理和“不愤不启”相同。“举一反三”,一个房子四个角,举一角做例子,要能联想到其他三个角的状况。这说明如果对事物有了一部分了解,就要设法去推理,把类似的情况掌握住。“举一反三”的成语源于此处。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
五
端而竭焉。”(子罕九8)
翻译:
孔子说:“我很有知识吗?没有啊。有一个乡下人来问我,态度诚恳而虚心,我只是就他的问题正反两端仔细推敲(才找到了答案),然后尽可能详细地告诉他。” 解说:
36
孔子自谦没有多少知识。
知识贵在活用,但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多端的,如何把知识运用到具体的生活中去,并且用得恰当,是重要的能力。当遇到一个全新的问题,要就问题的正反两端以及处理的利弊等等因素,做客观冷静的推敲和思考。孔子就是这样的人,所以他遇事能处理恰当,教导人时也令人满意。
问题与思考
1. 孔子的基本教育思想是“有教无类”,试举出本小节的两个例子来说说孔
子是怎样实践这个教育思想的。
2. 孔子善用启发式教学,他总是在学生“愤”和“悱”后才对学生进行“启”
和“发”。你在学习中有过“愤”和“悱”的体验吗?试说说看。
第三节
因材施教
yù
【注释】 中人:天赋中等的人。 语上:告诉他高深的道理。 讱:说话谨慎,不轻易开口。
37
一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
yù
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六21)
rèn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二
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颜渊十二3)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
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三 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 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进十一22)
rú
四
,,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
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阳货十七20)
为之难:做到很难。
得无:表反问,怎能不。 退:退缩,这里
指冉求行动力不足。 兼人:倍人。这里指子路勇猛敢为,相当于两个人。 孺悲:鲁国人,曾跟随孔子学习。 辞以疾:以有病为由,推
辞不接见。 将命者:传话的人。 使人闻之:让孺悲听到,知道孔子没有生病。
38
rǔ
女:同汝,你。 是知也:知,同“智”。
五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
zhì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二17)
翻译、解说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
六21)
翻译:
孔子说:“中等材质的人愿意上进,就可以告诉他高深的道理;中等材质的人自甘堕落,就无法告诉他高深的道理了。” 解说:
孔子说明因材施教的原则。
每个人的资质不尽相同,孔子把人的资质大略分为上、中、下三等。既然三等人资质不同,教育方法自然也不同。这种因资质不同而给予的不同教育,叫做“因材施教”。这是孔子的一个很重要的教育方法。
上等资质是上智,下等的是下愚。这两等都属于少数人,一般人都属于中等。孔子说具有中等资质愿意上进的人,就可以告诉他上等的学问和道理,这说明孔子认为资质一般的人只要积极求取上进,还是可以学习到高深的层次。一个人只有愿意上进,生命才能有更进一步的提升。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
二
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颜渊十二3)
翻译:
司马牛请教如何行仁。孔子说:“行仁的人,说话非常谨慎。”司马牛再问:“说话非常谨慎,就可以称得上是行仁了吗?”孔子说:“这是不容易做到的,一般人说话怎么能不谨慎小心呢?” 解说:
孔子解答司马牛关于“仁“的提问,对其因材施教。
司马牛的毛病就是说话多,脾气又暴躁。针对这个学生的特点,孔子希望他能做到对自己的毛病有所改过,也就是日进其德,走在人生的正途上了。孔子在教学上是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来回答提问,不会给出千篇一律的“标准答案”。可惜司马牛果然“多言而躁”,并没有领会老师的提示,思考也表面化,于是马上提问“说话谨慎就是行仁了吗?”可见司马牛并没有领悟老师的教诲。孔子还是耐心地继续启示他:这样就很难做到了,你刚才就没有做到啊。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三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 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一
39
也兼人,故退之。”(先进十一22)
翻译:
子路请教:“听到可以做的事,就去做吗?”孔子说:“父亲和哥哥还在,怎么可以听到可以做的事情就去做呢?”
冉有请教:“听到可以做的事情就去做吗?”孔子说:“听到可以做的事情就去做。”
公西华说:“当仲由请教‘听到可以做的事情就去做吗’,老师说‘父亲与哥哥还在’;当冉求请教‘听到可以做的事情就去做吗’,老师说‘听到可做的事情就去做’。我有些困惑,冒昧地请教。”孔子说:“冉求做事比较退缩,所以我鼓励他前进;仲由做事勇往直前,所以我让他保守行事。” 解说:
孔子对子路和冉有同一个问题给出截然相反的答案,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
两个学生问相同的问题,孔子给出的答案正好是相反的。这是根据学生差异给出的个性化指导,一进一退之间,足见孔子作为一位伟大教育家的超凡智慧。
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
四
(阳货十七20)
翻译:
孺悲想拜访孔子,孔子用自己有病不便接待为理由拒绝见他。传话的人一走出房门,孔子就取出瑟来边弹边唱,让孺悲可以听到。 解说:
孔子不愿意见孺悲,却又故意让他知道。
古代习惯以疾病为托辞,但是孔子又故意取瑟而歌,目的是让孺悲能自省其过失。这是不教为教。这一段话别具趣味。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
五
政二17)
翻译:
孔子说:“仲由,我来教你怎样求知。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求知的态度。” 解说:
孔子教给子路实事求是的好作风。
“实事求是”是良好的作风。子路只比孔子小九岁,个性率真,好勇斗狠,爱出风头,口气狂大,于是孔子对他有了这段教导。《论语·公冶长13》里还有记载:“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又闻。”(子路听到做人处事的道理,未能付诸实践之前,怕又听到新的道理)子路后来成为孔门十哲之一,名列政事科,想来这一段话对他一生养成实事求是的作风有很大的帮助。
问题与思考
40
1. “因材施教”是孔子的教育方法之一。请举一两个例子来说说孔子是怎
样运用一教学方法的。
2. 孔子不愿意见孺悲,却又弹瑟让孺悲知道自己并不是真的生病不愿意见
他。请想象并描述孺悲听到孔子弹瑟的声音后的内心活动及其神态动作。
第十四单元
兴于诗,成于乐
导学
《论语》一书,对“六经”提得最多的就是《诗经》,由此可以看出孔子对《诗经》的重视。我们后世能成为诗的民族,这就是根源。
《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到孔子年代的诗歌共305首。它既是诗歌的总集,也是当时的音乐汇编。《诗经》的所有作品在当时都可入乐歌唱,并非单纯的文字作品。这部对后代影响很大的文学、音乐总集是孔子晚年整理的。孔子是中华文化巨人,也是世界文化巨人。
41
孔子以《诗经》为教材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礼记·经解》中,记载孔子说过,“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这里的“温柔敦厚”,是指当时人们应有的性格修养。《诗经》中有许多优美的修辞,温厚的情感,让人读了之后心灵感动,所以学诗可以使人言语委婉动人,性情温柔敦厚。子曰:“不学诗,无以言。”在当时的知识界,人们赋诗达意,不违礼节,婉转地陈述自己的愿望、要求、观点等等;特别在外交场合,常常需要摘引《诗经》中的诗句,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这叫“赋诗言志”。
孔子的音乐造诣深厚,是卓越的音乐教育家。他强调音乐的社会教化作用,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主张通过音乐来陶冶人们的情操,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
【注释】 诗三百:《诗经》实有305篇,三百只是举其整数。
一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
邪”。(为政二2)
蔽:概括。 思无邪:没有虚假造作,都是真情流露。思,语气助
42
zǐ
fú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
二
xìng
ěr
,,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
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十七9)
rǔ
三
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
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阳货十七10)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四
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十三5)
词,无意义。 兴:启发思想。 观:观察事
物。 群:提高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怨:表达怨恨。 迩:近。 女:通“汝”,你。 《周南》《召南》:《诗经·国风》开头的两篇。 正墙面而立:面向墙壁站立着。 不达:不能通达政事。 使于四方:出
43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hào
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者
五
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学而一15)
六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八佾三25)
使各国。 专对:自行决定应对。 谄:巴结,奉承。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出自《诗经》。加
工象牙,切了还要磋;加工玉石,琢了还要磨。精益求精之意。告诸往而知来者:诸,同之;往,过去的事情;来,未来的事情。《韶》:古代歌颂舜的乐曲。 《武》:古代歌颂周
44
七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述而七14)
yuè
八
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子罕九15)
yùtàiyuè
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
九
xī
zòng
jiǎo
yì
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
如也,以成。”(八佾三25)
武王乐曲。
不图:不料。 自卫反鲁:孔子从卫国返回鲁国。反,
同“返”。 乐正:调整乐曲的篇章。 雅颂:《诗经》的两类诗。 语:告诉。 大师:乐官名。 翕:合聚,协调。
从:放纵、展开。 纯:美好、和谐。 皦:音节分明。 绎:连续不
45
断。
翻译、解说
一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为政二2) 翻译:
孔子说:“《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无不出于真情’。” 解说:
孔子认为《诗经》所有作品,都完全出于真诚的情感,而非刻意做作。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先秦时代称为“诗”或“诗三百”,由孔子整理编撰。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尊“诗”为经典,定名为《诗经》。《诗经》共分风(160篇)、雅(105篇)、颂(40篇)三大部分。
“思无邪”一语出于《诗·鲁颂·駉(jiōng)》,“駉”是描写骏马向前勇健直行的样子,引申为诗人直抒胸怀,作品内容无不出于真情。马向前奔跑不能立刻转弯,转弯太急就会摔倒。这代表诗人对人生有任何感受就直接写在诗里,所以诗的本色在于真情。推而广之,文学的本色也在于真情。如果缺乏真情实感,只是无病呻吟舞文弄墨,不能称作真正的文学作品。孔子说过,“诗,可以兴”,意思是读《诗经》可以引发真诚的心意。孔子谈《诗经》,就是谈真诚的心意。“思无邪”也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基本原则。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二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十七9)
翻译:
孔子说:“年轻人,为什么不研读《诗经》呢?诗可以启发思想,可以提高观察力,可以陶冶合群的性格,可以表达怨恨。近的方面来说,可以用来事奉父母,远的方面来说,可以用来事奉君主;还可以多知道一些动物植物的名称。” 解说:
孔子指点弟子学《诗》的好处。
《诗经》是百代文学之祖,表现手法多样,借着它的音乐性和文学性,很容易牵动读者的情感,唤醒真诚的心意,启发思想,这就是“可以兴”;《诗经》的诗来自各地,可以反映各地的民风民情,读者可以更多地认识客观世界,这就是“可以观”;《诗经》中有许多人伦方面的内容,这些都是大家共有的经验,读了之后容易产生共鸣,读者自然地提高了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这就是“可以群”;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人们常常产生怨恨情绪,读《诗经》,可以发现别人的经历和感怀也和自己差不多,于是找到了纾解怨恨的通道,这是“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这是孔子非常具体地告诉弟子立身处世需要学《诗经》。学了《诗经》,懂得孝道,懂得修身齐家治国之道,在家可以事奉父母,在朝廷做官可以独当一面,通达人情世故,言辞表达也能恰当自如。“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根据专家统计,在《诗经》中,共提到草113种,木75种,鸟39种,鱼20种。认识了这些动植物的名称,当然是丰富了自然科学知识。
46
“兴、观、群、怨”从此成为中国传统文艺批评的大原则。
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
三
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阳货十七10)
翻译:
孔子对伯鱼说:“你研读过《周南》、《召南》了吗?一个人如果不曾研读过《周南》、《召南》,那就像面对墙壁而站着吧!” 解说:
孔子教导儿子孔鲤(字伯鱼)要学《诗经》。
《周南》和《召南》两首诗的内容侧重夫妇相处之道,教人如何与家人好好相处,有勉励读者修身齐家的意思。家庭是人生的出发点,如果和家人都相处不好,又谈何立身处世。无法立身处世,就如同面对着墙站着,一步也走不动,什么事也做不成。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
四
亦奚以为?”(子路十三5)
翻译:
孔子说:“读了《诗经》三百篇,让他去从事政治,他不能通达;派他到外国从事外交活动,他不能独立应对得当。学得虽多,又有什么用?” 解说:
孔子认为,学《诗》的目的是致用,学以致用。 春秋时代,《诗经》并不只是供审美的文艺作品,它有非常重要的实际用途。《诗经》常用来作外交辞令,以展示外交语言的权威、规范和得体。那时,各国之间的使节来往非常讲究礼仪,语言表达尤其讲求委婉得体。有时候,很多话不便明说,于是用赋诗来表示。当时的外交官遵循一个原则,“受命不受辞”,就是要完成某项外交使命,但得自己考虑使用什么外交辞令去完成。优秀的外交官就在《诗经》中引用最适合自己意思的诗句来完成外交使命。
《左传》里面记载有这样的外交事件:鲁襄公八年,晋国的范宣子到鲁国来访问,并且要把晋国攻打郑国的消息告诉鲁国。鲁襄公宴请范宣子,范宣子赋了《摽(biào)有梅》,鲁国就知道晋国希望鲁国一同出兵,鲁国于是由季武子赋《角弓》这首诗,范宣子立即就知道鲁国表达的意思是希望鲁晋两国像兄弟一样。范宣子和季武子都是能“闻弦歌而知雅意”的人,是出色的外交人才。这是使于四方而能专对的成功范例。相反地,鲁襄公二十七年,齐国的庆封出使到鲁国,鲁国的叔孙豹赋了《诗经》的《相鼠》篇,庆封居然不知道叔孙豹是在讽刺他,成为外交史上的一个笑话。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者也。” 五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学而一15)
翻译:
子贡说:“贫穷却不巴结奉承,富有却不骄傲自大,这样的表现如何?”孔子说:“可以了。但是比不上贫穷而乐于行道,富有而谦虚好礼啊。”
子贡说:“《诗经》上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就是您所说的意思吧?”
47
孔子说:“赐呀,现在可以与你讨论《诗经》了!告诉你一件事,你可以有所发挥,举一反三。” 解说:
孔子告诫子贡对贫富的态度可以更积极,并称赞子贡读诗可以致用。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子贡是由贫而富的,这个态度可能是他的直观感受。两个“无”字,贫穷不要谄媚,富有不要骄傲,代表不要去做不好的事情。只是不去做坏事,这是消极的。孔子认为还可以做得更好一点,从不要去做坏事,变成要去做好事,“贫而乐道,富而好礼”,可以从积极的方面去做。
本来这段对话到这里就可以结束了,但是子贡接着问,“老师,您的意思是不是像《诗经》里面说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子贡在此特别引用《诗经》的句子作比喻,与老师的教导相应和,因为子贡理解了老师对弟子品德方面的要求精益求精。孔子听到子贡引用《诗经》来对答,非常高兴,于是毫无保留地称赞子贡能举一反三,并且表示以后可以和子贡一起讨论《诗经》了。这种称赞,也代表孔子认为子贡的学问已经做得相当不错了。
孔子说过,“不学诗,无以言”,意思是不学《诗经》的话,说话就没有凭借。说话本来很简单,但要说得好不容易,要有内涵,还要文雅得体,这样才能传之久远。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六
(八佾三25)
翻译:
孔子评论《韶》乐,说:“美到极点了,也善到极点了。”评论《武》乐,说:“美到极点了,还没有善到极点。” 解说:
孔子评论《韶》《武》两乐曲的不同。
《韶》是舜时的乐曲,是一部远古时期具有最高水平的乐舞作品,流传至周代,被列为六代乐舞之一,用于祭祀四方。《武》是西周著名的乐曲,歌颂武王灭商,建立了周代的武功,被列为六代乐舞之一,用于祭祀先祖。
孔子高度赞誉《韶》乐,因为舜通过禅让得天下,当然尽善尽美;武王靠战争得天下,相比之下就有遗憾了。孔子从美学的角度注意了“美”与“善”的区别:《韶》乐不仅符合形式美的要求,而且也符合道德要求;《武》乐则不完全符合道德的要求。在孔子看来,最好的艺术同时要符合道德要求,包含道德内容,才是最完美的。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述
七
而七14)
翻译:
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沉浸其中,有很长时间连吃肉也感觉不到肉的味道,说:“想不到《韶》乐的美妙达到了这种程度。” 解说:
孔子听《韶》乐,三月不知肉味。
孔子十分重视音乐,他赞美过《韶》乐“尽美尽善”。《韶》乐代表舜的精神,充满了禅让的和谐美。孔子沉醉在《韶》乐带来的人我统一的和谐气氛中,好几个月吃肉都感觉不到滋味,于是深深感叹《韶》乐的魅力无穷。“三月不知
48
肉味”,运用了夸张的手法,生动地表现了孔子沉浸在艺术享受中的心理过程,表现了他在音乐方面的高深造诣,同时也让人对《韶》乐的魅力产生无限神往。
八 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子罕九15) 翻译:
孔子说:“我从卫国返回到鲁国,之后对乐曲进行了整理订正,雅乐和颂乐各有适当的位置。” 解说:
孔子是整理《诗经》《书经》和修订“礼”“乐”的心得。孔子对中华文化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自卫反鲁”,公元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冬,孔子68岁时,从卫国返回鲁国,结束了14年游历不定的生活。
古代读诗时要配合奏乐,乐和诗不能分开。后来才把诗当作文字作品,乐只用来演奏。《诗经》的作品分三种,即风、雅、颂。风是《国风》,指各地的民歌;雅分为“大雅”“小雅”,“大雅”用在庙堂之上,也就是宫廷或是祭祀场合;“小雅”是一般性的文学方面的材料。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为歌颂祖先的功业。
孔子认为音乐教育可以端正人的性情,并不只是纯粹的娱乐。当时社会礼崩乐坏已久,孔子对《诗经》做了正其乐章和乐音的工作,把它们重新调整订正,以发挥音乐教育的功效。
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
九
皦如也,绎如也,以成。”(八佾三25)
翻译:
孔子告诉鲁国大乐官有关音乐的道理,说:“音乐是可以了解的:开始演奏时,众音陆续出现,声音繁美;继续展开下去,众音和谐而单纯,音节分明,旋律连绵往复,最后一曲告终。” 解说:
孔子告诉鲁国大乐官有关音乐的原理。
音乐的演奏有其规则,开始的时候如何,主调出现之后如何,等等。一般人可能只知道乐曲悦耳好听,却未必知道它的原理。如果明白音乐演奏的原理,欣赏时自然理解得更为深刻。孔子的音乐功底之深厚,也由这一段话里可见一斑。
“翕如”、“纯如”、“皦如”、“绎如”,这四个词都是比喻,是孔子的对音乐欣赏的具体体验。
问题与思考
1. 试思考诗歌和音乐对于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文化的意义。可以跟同学讨
论讨论。
2. 孔子说,诗可以“兴”“观”“群”“怨”,他教导学生读《诗》要学以致
49
用。请你写一段话,并引用诗句来表达“兴”“观”“群”“怨”某方面的意思。
3. 孔子闻《韶》而“三月不知肉味”,请选一首你喜欢的乐曲,专注聆听,
然后写出你的体悟。
《青少年论语精读》参考文献
1. 四部要籍注疏丛刊:《论语》,北京,中华书局,1998。 2. 毛子水:《论语今注今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 3. 傅佩荣:《傅佩荣细说论语》,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9。 4. 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 5. 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
6. 钱穆:《论语新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7. 钱穆:《孔子传》,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 8. 李泽厚:《论语今读》,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9. 李鎏:《国学基本教材论语卷》,北京,新华出版社,2008。
10. 李零:《论语纵横读-去圣乃得真孔子》,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8。
11. 傅佩荣:《傅佩荣细说孔子》,上海三联出版社,2007。
12. 傅佩荣:《中国青少年论语读本》,安徽,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2010。 13. 傅佩荣:《向孔门弟子借智慧》,北京,中华书局,2011。
14. 曾仕强、曾仕良:《论语的生活智慧》,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5. 易中天:《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 16. 鲍鹏山:《孔子是怎样炼成的》,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0。 17. 南怀谨:《论语别裁》,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18. 安乐哲、罗思文:《论语的哲学诠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9. 谢然《不读论语枉少年》,深圳,海天出版社,2011。 20. 林语堂:《孔子的智慧》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0
21. 康仲德:《我读论语之孔子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湖南,湖南人民出版
社,2008。
22. 程翔:《论语译解》,云南,云南教育出版社,2010。 23. 《孔子家语译注》,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4. 司马迁撰、韩兆琦主译:《史记》,北京,中华书局,2008。
25. 司马迁著、台湾十四院校六十教授译:《白话史记》,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2007。
26.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 27. 李长之:《孔子的故事》,北京,北京出版社,2011。 28. 傅佩荣:《傅佩荣解读老子》,北京,线装书局,2006。 29. 傅佩荣:《傅佩荣解读孟子》,北京,线装书局,2006。
30. 周勇主编:《传统文化课程开发》,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
后记
写这本书,缘于对孔子的顶礼膜拜,缘于《论语》的魅力难挡,同时也缘于对涵养青少年优良品性和儒雅气质的一些思考和实践。
近些年我在读《论语》。因为读得乐在其中,不能自拔,于是带着女儿一起来读。给学生上课时,有时也会情不自禁地讲《论语》,讲孔子。女儿谢然读《论语》有好些年了。去年她十六岁,高二,写了一本书,叫《不读论语枉少年》,曹文轩、白烨等专家学者给了她好些鼓励。学生们到了初三毕业了,我跟他们告别,展望下一学期,我说我希望学校能把我下放到初一,这样我可以带他们读《论语》,从头开始读。那些即将上高中的孩子喊:杨老师,我们不要去上高中,我们要跟你去初一读《论语》!
这些,给了我写这本书的动力和勇气。
2011年10月,在山东曲阜开会,结识了张鹏举教授。张教授对人的温厚,对传统经典文化的深厚修养,以及他对教育的高瞻远瞩,都令我景仰。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蒙张教授抬爱,于是跟他做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实践研究”,成功申请了子课题“用《论语》进行初中生文学教育”,并得到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同时,语文科组20多位同事热情参与,给了我极大的鼓励和信心。还蒙华南师大陈建伟教授、深圳市初中语文教研员端木春晓老师、盐田区语文教研员陆先文老师不弃,答应作课题指导专家。从课题研究方面来说,写这本书,源于课题开展《论语》进课堂的必要,更源于教育本身,尤其是语文教学本身的必要。
编写这本书的时候,正百事缠身,殚精竭虑而进度慢如蜗牛。时时遭遇困顿,有时也信心不足,屡想放弃,却都能及时得到陈建伟教授的点拔和鼓励,
51
以及朱连云校长的鞭策。期间,身体不适时,连续几天发烧,及颈椎一直痛;集中写这本书的几个月里,颈椎病引发右手臂神经痛,以致右手一放在键盘上就发抖抽痛;电脑也几次罢工,一些文档丢失致情绪受挫……这些时候,我深深地感激《论语》,如果不是孔子及其弟子们的魅力让我欲罢不能,这15万字的书稿才九死一生得以问世。在文字校对方面,我的同事刘灵丹给予了很多的支持和帮助,在此特别感谢。其他的同事也对我时有帮助和关心,不一一列名,同感谢。
课题组的老师们开始研读《论语》,学校在初一、初二年级每个班开设每周至少一节的《论语》课。这些,既促进了课题组成员的专业成长,也让孩子们的课堂时间过得更有意义和内涵。有《论语》打底子的语文课,多了文化底蕴,多了儒雅气息,多了学语文的快乐和意义;少了匠气,少了俗气,少了抱怨和浅薄。师生们在传统经典文化成长着,知雅识礼,崇德尚美,励志笃行,和谐奋发。
深圳市文联于2012年3月24日主持召开了我女儿谢然的《不读论语枉少年》作品研讨会,会上她说:
孔子教他的弟子,“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今天,我想说:“有朋自远方来,何莫共学《论语》乎?夫《论语》,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张口可言,举笔可写,多识于世界纷繁之道也。”
这段话,是她的心得,亦与我心有戚戚焉。
2012年5月9日
5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