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先秦散文研究

2023-06-17 来源:华拓网
先秦散文研究

严登平

第一部分 考试解析

一、试题结构及分值

本课程考试共有六道大题。

(一)填空(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二)名词解释(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三)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四)翻译下面一段古文中划线的部分,并简要分析这段古文的思想内容。(共10分) (五)简答题(共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 (六)论述题(在下列两题中任选其一,共20分)

二、课程重难点

1先秦散文的发生及发展

2.《左传》与《战国策》的艺术特点 3.《孟子》及《庄子》的艺术特征

三、知识点在讲课中体现(红色标出)。

第二部分 知识精讲

一、先秦散文发展脉络

先秦散文分为两种,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

历史散文包括:1.散文的萌芽:甲骨卜辞和商周铜器铭文(句) 2.《尚书》3.《春秋》 4.《左传》5.《国语》6.《战国策》等;

诸子散文是儒、墨、道、法等学派的文章。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语录体,春秋末到战国初。《论语》、《老子》《和墨子》 第二阶段:辩对体,战国中期。《孟子》和《庄子》

第三阶段:著论体,战国后期。《荀子》、《韩非子》和《吕氏春秋》

二、先秦历史散文

1

1.散文的萌芽:甲骨卜辞和商周铜器铭文(句)

历史是人类生活的行程,是人类生活的变迁。对人类生活的记载包括实物、图像、文字等都是历史的记录。文字的历史记录虽然不能代替客观存在的鲜活的历史,但为研究历史提供了丰富重要的材料,我国先秦时代的历史散文就是文字的历史记录的一部分。 (1) 甲骨卜辞

殷人笃信天命,重视占卜。他们用龟甲、兽骨占卜,并把占卜日期、占卜人、所占之事以及占卜结果、应验情况,刻在甲骨之卜兆旁,此即甲骨卜辞。甲骨卜辞(甲骨文)的发现与研究始于1898—1899年。其发现,是我国近代文化史上一件大事。从中可以看到殷代的生产状况、社会制度,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更可以看到我国散文的萌芽状态。目前存留的大约有15万片甲骨,4500多个单字,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甲骨卜辞是我国散文的最早源头。

(2)青铜器铭文

周代君臣公侯都可制作青铜器物,在这些青铜器物上面留下了许多铭文,有记事的,也有记言的,其内容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记事虽简略,却也明晰;其记言文字已接近《尚书》的训诰之类,反映出了我国散文的萌芽及早期状态。较之于甲骨卜辞,显然已有较大发展,展现了我国早期记言记事散文由简至繁的进步。

2.《尚书》

(1)《尚书》名称来源及演变

《尚书》即上古之书,是我国古代一部历史文献汇编,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散文集。《尚书》以记言为主。春秋战国时称《书》,到了汉代,才改称《尚书》。儒家尊之为经典,故又称《书经》。

(2)古今文《尚书》

《尚书》据说原有一百篇,秦代焚书后,汉初仅搜集到二十九篇,用当时通行的隶书写定,称今文《尚书》。汉武帝时,从孔子故宅中发现用古文字写的《尚书》,比今文《尚书》多十六篇,称为古文《尚书》,这十六篇不久亡佚。晋人伪造古文《尚书》二十五篇,又从今文《尚书》中析出数篇,连同原有的今文《尚书》共为五十八篇,也称古文《尚书》。

(3)《尚书》的内容

《尚书》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虞书》、《夏书》非虞夏时所作,是后世儒家根据古代传闻编写的假托之作。

《盘庚》三篇是《商书》的代表,商王盘庚欲迁都于殷,遭臣民反对,盘庚审时度势,在迁殷前后进行了三次讲演以说服臣民。全文感情充沛,言辞犀利,如揭示流言惑众之影响“若火之燎于原”

3.《春秋》

2

1、《春秋》名称及历史文学价值

“春秋”原是先秦时代各国史书的通称,后来仅有鲁国的《春秋》传世,便成为专称。这部原来由鲁国史官所编《春秋》,相传经过孔子整理、修订,赋予特殊的意义,因而也成为儒家重要的经典。

《春秋》是我国编年体史书之祖,它以鲁国十二公为序,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迄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记载了二百四十二年间的历史。它是纲目式的记载,文句极简短,几乎没有描写的成分。但它的语言表达,具有谨严精炼的特点,反映了文字技巧的进步。

2、“春秋笔法”

《春秋》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寓褒贬于记事的“春秋笔法”。相传孔子按照自己的观点对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作了评判,并选择他认为恰当的字眼来暗寄寓褒贬,因此《春秋》被后人看作是一部具有“微言大义”的经典,是定名分、制法度的范本。《春秋》是一部类似新闻标题的历史大事记,记事极其简略。但是《春秋》遣词造句极其讲究,把作者褒贬爱憎寄寓其中,以一字寓褒贬。后人称此为《春秋》笔法。这种作法为后代史传文学所继承。这种“笔法”大约有三端:一是“常事不书”,这属于选材类;二是“讳书”,把不得不载录的事实隐藏起来,如“天王狩于河阳”。三是特殊的句法和用词方法。

4.《左传》

(1)《左传》的名称及作者

《左传》原名《左氏春秋》,后人将它配合《春秋》作为解经之书,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左传》的作者,司马迁和班固都说是左丘明,并说他是鲁太史。 (2)《左传》的思想

1.礼治思想:《左传》的思想内容非常丰富,是春秋时代统治阶级的意志和一部分有识之士思想的客观反映,在记述中和它所创设的“君子曰”、“君子是以知”等议论中也渗透了作者的思想倾向。

礼是周代宗法社会为维护统治秩序以及上下尊卑的等级制度而制定的道德行为规范。在君国大事、外交往来、宗庙祭祀、人际交往中都必须受礼的约束。晋楚鄢陵之战,晋将郤至多次与楚共王相遇,“见楚子,必下,免胄而趋风”(成公十六年)。“这种使后世很难理解的情形,正是反映了表现等级尊卑的礼是维护这个社会形态的核心思想和制度,较之两国之间一时性的矛盾要更为重要”。 2.民本思想:

书中虽仍有不少讲天道鬼神的地方,但其重要性却已在“民”之下。如桓公六年文引季梁语:“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庄公三十二年文引史嚚语:“国

3

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此类议论,都是作者所赞同的。

但应该看到,所谓“民本”思想是有具体背景的。在春秋战国大兼并的时代,“民”作为财赋和士兵的来源,其人口众寡直接关系到国力的盛衰。而当时北方诸国,仍处于地广人稀的状态;国与国之间,也不存在封锁的疆界,“民”可以自由迁徙。故争取民众,甚至比占领土地更为首要。《孟子》记载,梁惠王对“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很感焦急,便是此意。说到底,这还是从统治者的利益来考虑的。作者所信奉的准则始终贯穿于对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的评述,可谓褒贬分明。书中不少地方揭示了统治阶级中某些人物暴虐淫侈的行为,也表彰了许多忠于职守、正直和具有远见的政治家。总体上说,作者要求担负有领导国家责任的统治者,不可逞一己之私欲,而要从整个统治集团和他们所拥有的国家的长远利益考虑问题,这些地方都反映出儒家的政治理想。 3.德政思想:

4.尚贤思想:

(3)《左传》的文学价值 第一,善于叙事

《左传》的叙事技巧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它把《春秋》的简短记事,发展成为完整、详细、具体、曲折、生动的叙事散文,表现出高度的艺术成就,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故刘知几《史通》卷八《模拟》中云:“盖左氏为书,叙事之最。”。其长于叙事的特点,就其主要方面而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多样化的叙事手法

《左传》的叙事结构主要是按照时间顺序交代事件发生、发展和结果的全过程,但也灵活地运用了多种多样的叙事手法。如倒叙、预叙、插叙、补叙、追叙等等,也正因为其叙事方法的灵活多变,才使得《左传》的文章灵活多变,摇曳多姿,跌宕起伏,富于波澜。

(2)结构严密、前后照应、条理井然,注重事件发展的因果关系

《左传》以叙事而见长。尤其是一些矛盾复杂而牵动面又非常广泛的事件,更能显示出作者的匠心和才华。《左传》中写了一系列战争,诸如城濮之战,邲之战,殽之战等,而作者不仅把这些描述得井井有条,而且非常生动。

(3)叙事生动,在遵循历史真实的基础上合理的想象和虚构。好正以暇,穿插生动的情节和细节。《左传》的叙事生动,有许多值得人们称道的精彩之笔。如“晋楚邲之战”中,晋兵溃败逃跑时的情景:“桓子不知所为,鼓于军中曰:‘先济者有赏!’中军、下军争舟,舟中之指可掬也。”

(4)并常常将史实与民间口头传闻相结合,加以生动描绘,将历史记事故事化。 《左传》中亦有不少虚构想象语。《左传》中还写了大量的卜筮占梦之事,既富神秘色彩,又有趣味,增强了《左传》的文学色彩,这对于我国后来小说的发展无疑是起到了非常

4

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二、善于描写战争

《左传》所记大大小小的军事活动有三四百起之多,特别是一些大的战争,如秦晋韩原之战、晋楚城濮之战。特点:

1.重在战前,次在战后,战斗过程从略。如晋楚城濮之战、秦晋崤之战 2.战斗过程场面和战术运用虽相对简略,但描写仍生动逼真。晋楚城濮之战 3.作者以战略家的眼光。预操胜败之数,往往在开头行文中就预示了结果。 4.对参战双方的描写多采用对比手法。 第三、善于描写历史人物(因事写人)

1.善于在矛盾冲突和历史演进中写人。

2.善于通过典型言行和细节描写凸现人物性格,如《崤之战》中对先轸的描写。 3.善于通过对比、衬托来刻画人物。 第四、优美的外交辞令

1.分析透辟,无懈可击。如《烛之武退秦师》 2.揣摩心理,投其空虚。如《弦高犒秦师》 3.针锋相对,不卑不亢。如《楚使对齐侯》 4.高谈雄辩,理直气壮。如《吕相绝秦》 5.微言婉语,绵里藏针。如《孟明对阳处父》 第五、寓言简练而富有文采

5.、《国语》

(1)《国语》的内容作者

《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史,记事年代起自周穆王,止于鲁悼公(约前1000—前440),内容涉及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以记载言论为主,但也有不少记事的成分。司马迁说:“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报任安书》)认为《国语》是写《左传》的左丘明所写

(2)《国语》的文学价值

(1).以纪实为主,注重客观描写的风格。在《国语》中,作者没有进行直接的议论,而是通过客观具体的描述让读者去体味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寻绎其中的思想价值和历史内涵。

(2).《国语》的语言精炼生动,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如《吴语》、《越语》记载吴、越两国斗争的始末,中不管是记述的语言,还是对话的本身,都体现了语言的生动和精炼。《国语》中还有一些议论说理的文字,往往也精辟严密,层次井然。有的语言,朴实自然,接近日常口语。文风婉而多讽,平实真切。平易中肯而风姿摇曳。

5

(3).《国语》中还有一些情节生动曲折,富于戏剧性的故事,也塑造出了鲜活动人的人物形象。作者或在事实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增饰,甚至有意吸收一些民间的传说,加以适当的想象和虚构,形成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如《晋语》写晋献公诸子争位的故事。这些合理想象和虚构手法的运用,促进了史传著作中文学因素的增长和发展,这都对我国史传文学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6.《战国策》

(1)《战国策》成书过程和纵横家思想

《战国策》凡三十三卷,杂记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 宋、卫、中山诸国军政大事。时代上接春秋,下迄秦并六国。主要记载了谋臣策 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其中文章不是一人所作, 作者大多是战国后期纵横家,也可能有若干篇章是秦汉间人所作。最后由西汉刘 向编校整理成书,定名为《战国策》。

(2)《战国策》的思想倾向 1.纠正以前比较错误的思想

第一、纵横家思想:纵横家就没有思想,有的只是策略和权术。

第二、民本思想:有些篇章确实具有民本思想,如《冯谖客孟尝君》、《赵威后问齐使》,大多写的是智谋故事。

2.崇尚智能。

3.反传统思想:A公开宣扬对个人功利的追求。B否定礼仪等级。C宣扬狭义思想。D不为尊者讳。

(3)《战国策》的艺术特色

第一、《战国策》塑造了诸多人物形象,尤其是策士形象。

全书对战国时期社会各阶层形形色色的人物都有鲜明生动的描写,尤其是一系列“士”的形象,更是写得栩栩如生,光彩照人。纵横之士如苏秦、张仪,勇毅之士如聂政、荆轲、高节之士如鲁仲连、颜 等等,都个性鲜明,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代表了士的不同类型。这与作者所运用的各种丰富的手法是分不开的:在这篇作品中,作者至少运用了如下的手法:其一、作者运用了行动描。其二、作者出色地运用了外貌、肖像描写。其三、心理描写。其四、运用了对比手法。其五、语言描写。

第二、《战国策》还以波澜起伏的情节,个性化的言行,传神的形态和细节来描写人物。 作者不满足于平铺直叙,有意追求行文的奇特惊人,如《燕策三》记燕太子使荆轲刺秦王;《秦策一》中《苏秦始将连横》记苏秦落魄而归后的刺股和喟叹,荣归故里时的感慨,其家人前倨后恭的言行等,都反映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

第三、叙事状物的技巧的发展。由于《战国策》有大量的叙事写人的内容,其描述性的语言在《战国策》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这些语言就表现出精细深刻、生动传神的特点。

6

这在《苏秦始将连横》、《冯谖客孟尝君》中都有非常生动的体现。比如在《冯谖客孟尝君》一文中,冯谖最初在孟尝君左右之人的心中留下的只是一个“乃歌夫长铗归来者”的可笑形象,这都与作者运用文字生动、形象、风趣、幽默有极大的关系。

第四、《战国策》所记的策士说辞,常常引用生动的寓言故事,这也是以文学手段帮助说理。

这些寓言,形象鲜明,寓意深刻,又浅显易懂,独立地看,也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璀璨的明珠。诸如“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画蛇添足”、“狐假虎威”、“亡羊补牢”、“南辕北辙”等,历来家喻户晓。由于《战国策》在相当程度上背离了中国古代的正统思想,常常受到严厉的批评。但以历史的眼光来看,它正是体现了战国时代活跃的思想氛围。它对语言艺术的重视,在这方面取得的成就,在文学史上更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秦汉的政论散文、汉代的辞赋,都受到《战国策》辞采华丽、铺排夸张的风格的影响;司马迁的《史记》描绘人物形象,也是在《战国策》的基础上更为向前发展。

三、诸子散文

1.诸子散文概述

战国时代,王权衰落,诸侯争雄,政局动荡使不同的学术得以自由发展。为得到人才,各国统治者以优厚的待遇招揽游士,鼓励不同学派自由言论,相互论辩,造成空前繁荣的学术现象,史称百家争鸣。

诸子散文又称先秦说理散文,也就是指先秦诸子散文。这是指先秦时代留下来的一批反映个人或者学派的政治主张、哲学思想、教育思想、伦理道德思想的著作。在这些著作中,有的属于弟子后学对先师言论的记录,有的是个人的著述加上弟子后学的补充,也有的则完全是个人的著作。先秦诸子散文成就辉煌,是非常宝贵的文化遗产。

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约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春秋末到战国初:《论语》、《老子》《和墨子》基本是语录体散文,《论语》、《老子》为纯语录体散文,《墨子》则语录体中杂有质朴的议论文。

第二阶段战国中期:《孟子》和《庄子》是辩对体散文,前者基本上还是语录体,但已有显著发展,形成了对话式的论辩文;后者已由对话体向论点集中的专题论文过渡,除少数几篇外,几乎完全突破了语录的形式而发展为专题议论文。

第三阶段战国后期:《荀子》、《韩非子》和《吕氏春秋》是著论体散文,在先秦散文中都已经发展到议论文的最高阶段。它们的篇幅由短而长,风格由简朴而开拓、纵恣。

先秦说理散文的发展繁荣,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换言之,也就是说现实向人们提出了这一要求,诸子散文的繁荣正是适应了这一现实需要。

先秦说理散文成熟的原因

7

(1)春秋战国之际,是新兴的封建制取代奴隶制,并走向全面确立的时代。整个社会处于激烈的动乱之中。社会的各个阶级、各个阶层都企图从自身的利益出发,用自己的面貌去改造世界,描绘自己改造世界的蓝图,这必然在整个社会的思想界引起广泛和激烈的争鸣。先秦说理散文的成熟和繁荣,正是这种社会现实的产物。

(2).士阶层的兴起

社会提出了上述的需要,也相应地提供了实现这种需要的条件,这就是士阶层的兴起和活跃。这些士凭借着他们的专长和才智,以其高明的政治眼光,敏锐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积极介入社会斗争,有的四处奔走,游说诸侯;有的“著书立说,言治乱之事,以干世主”。

(3).由于现实的需要,这些掌握着文化知识或仅有一技之长的士得到了社会的尊重,给他们著书立说、学术交流、学术探讨都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这就使他们能以更大的热情和自信心、更积极地去参与学术的争鸣和现实的斗争。这就使当时学说纷纭,学派林立,互相批判,互相吸收,思想活跃,人才辈出,形成了盛极一时的“百家争鸣”的局面,。这必然对促进先秦说理散文的发展繁荣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 第一阶段语录体散文:《论语》、《老子》《和墨子》春秋末到战国初

(1)《论语》-名言集锦 ①体例:语录体

②成书过程:成书很独特。 ③文学成就:

(《论语》虽然是语录体,远非成熟的说理散文,但在文学上有不容忽视的价值。 (1).言简意赅,隽永有味的语言。《论语》在古代文学语言的形成与发展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论语》三言两语就可以讲述一个深刻的道理,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见义不为,无勇也”。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等。这些文字既富有深邃的哲理,又闪耀着思想的光辉。

(2).文字形象生动。《论语》善于运用具体的形象表现深刻的道理如《公冶长》中孔子批评宰予:“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用“朽木”和“粪土之墙”来说明一些人的不可救药。

(3).浓厚的感情色彩。《论语》多为记言,谈的谈的又都是做人、治学、治国的大道理。但又不是干巴巴的说教,在人物语言中蕴含着丰富的感情色彩。孔子是一位感情丰富、坦诚直率的人,所喜所好所厌所恶,都情不自禁的流溢于言谈之中。孔门弟子中孔子最赏识

8

是颜回,在《雍也》中他曾用诗一般的语言赞美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4).个性化的语言,鲜明的人物形象。《论语》在简短的记言之中,却能充分突现出人物鲜明的个性和生动的形象,这是《论语》突出的特色。刘勰在《文心雕龙》的《证圣》篇中说:“夫子风采,溢于格言。”

(2)《老子》-哲理诗篇代表。道家思想

①《老子》。老子所著之书,世称《道德经》,也叫作《老子》,分上下两篇,共八十一章,五千余言。其最主要的内容是对“道”及其规律的论述。“道”是老子提出的一个哲学概念,它是宇宙的本原,也是宇宙间万事万物的根本规律。此外在《老子》中,老子还以其道的学说为理论依据,提出了他的独具特色的治国之道、用兵之道和修身之道。老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对于中国的思想文化发展至为深远,对于世界思想文化也产生了并正在产生着极大的影响。

②从文学角度而言,

(1)韵散结合,诗化散文。《老子》散文韵散结合句式长短相间,错落有致,音节抑扬顿挫,富于诗歌的节奏韵味。在一些章节中,老子还运用了重章叠唱的民歌体进行说理,透出浓浓的诗歌的韵味

(2)反映现实,感情强烈。老子以“无为”、“不争”为处事原则,但却也寓含着作者对现实执着的关怀和极度的不满。他愤世以求真,疾俗以明道。他对当时的现实做了真实的反映和无情的揭露。他还深刻地分析了社会动荡的根本原因就是由于统治阶级的横征暴敛、残酷剥削,穷奢极欲。这些,都使他的诗化散文具有强烈的抒情性。

(3)想象丰富,形象鲜明。老子在阐明事理时,并非完全是抽象的玄谈,枯燥的议论,而是借助丰富的想象鲜明的对比使原本“微妙难识”的道家的思想通俗易懂,。他还能把抽象的道理和眼前常见的现象和事物联系起来,如南方多水,而居于其间的老子则将水作为他喻理达意的典型形象。在老子看来,水的品德是慷慨无私的,虽然滋润万物却不与万物争利,它谦恭、退让,自甘居于众人不争之地。虽无刚强之形却又无坚不摧。它自然无为,以柔克刚。在老子看来,水分明就是外形与内质相统一的完美性形象。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七十三章)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五十八章)

(3)《墨子》-论文肇端 代表“农与工肆”阶层

9

①衰落的原因:①儒家攻击

②期代表民众的意愿,统治者的排斥。 ③自身后继无人 兼爱、非攻、尚贤、节用 ②《墨子》文学特色

总的来看,与《论语》、《老子》比较,《墨子》散文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虽还保留了对话的形式,但已具备了论说文的雏形。而且还有如下的显著特点。

(1).《墨子》中的许多文章都具有论说文的多种显著特点。首先,《墨子》中的每篇论说文都有明确的标明议论中心的标题,而且结构完整,逻辑性也很强。如《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明鬼》从题目就可以看出文章要说明的问题。其中如《非攻》分为上、中、下三篇,全面地表现了墨子对战争问题的态度和观点。《非攻上》全文由三个部分构成,紧紧地围绕一个核心展开议论,即侵略性战争的罪恶和不义。其次《墨子》一书,在论辩的技巧和方式上也有显著的发展。一是注重逻辑推理,它不再像《论语》那样多作论断而不作论证。二是常从人们耳熟能详的具体事例出发进行归纳推理或类比推理,增强了说理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2).墨子的文论主张对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有独特贡献。墨子在《非命》中提出了著名的判断事物和写论文的“三表法”,他自己解释说:“何谓三表?子墨子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这里所谓“表”,即是判断事物的标准,所谓“本”“原”“用”即是判断事物真假的三条标准,也是写论文的三条标准。就是文章要有历史依据、要重视现实证据、要符合国家人民的利益,另外,他对论辩问题的原则、技巧和方法也有非常明确的要求和说明,这些对后来说理论辩文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

(3).质朴的文风。《墨子》的语言非常质朴,它既不像孟子散文那样气势充沛,感情强烈,也不像庄子散文那样汪洋恣肆、跌宕跳跃。墨家的思想,就其对整个社会文化的看法来说,它提倡质朴和实用,强调语言表达要有切实的内容,反对无益于实用的修饰与文采,甚至认为太富文采会影响读者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客观的说,这个观点是有偏颇的,所以墨子的文章质朴有余而文采不足,但他对于文章的实用价值的强调还是要给以肯定的。

二阶段辩对体散文:《孟子》和《庄子》,战国中期

(1)《孟子》-论辩雄文

10

①《孟子》及其作者:七篇主要记录了孟子的言行和学说,是孟子和其弟子共同所著,是《论语》之后儒家的重要著作。《孟子》是通过对话展开论辩的说理文章,比论语篇幅加长、议论增多,有较强的文学性。

②《孟子》艺术特征

第一《孟子》散文感情弃沛,气势浩然,从中表现出孟子鲜明的个性。 第二《孟子》中表现出高超的论辩艺术。

第三《孟子》散文使用大量形象生动的比喻。“五十步笑百步”来比喻梁惠王和那些完全没实行“仁政”的君主们也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

第四《孟子》的语言浅显自然而又明快畅达,词汇丰富,极是表现力。

战国中期,不管是书面语言,还是口头语言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孟子》一书是根据对孟子的言论的记录整理而成的,它既保留了当时口语的特点,也反映了当时书面语言发展的新成就,体现了通俗、晓畅、形象、生动的特点。但同时它又是精炼简约,警策动人,寥寥数语,便揭示出带有普遍意义的规律或深刻的道理。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至今仍被人们奉为格言。语言上他还善于铺排,或排比、或对比,都一气贯下,使文章富于力量,富于气势。这些都使孟子散文的艺术成就在先秦诸子中有很突出的特色和地位,对后世散文的写作在语言及表现手法上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庄子》-文哲奇葩 ①《庄子》及其作者 ②《庄子》浪漫艺术特征

第一、宏阔奇妙、超凡入化的艺术境界

庄子为了表达他的绝对自由的理想,创造了一系列艺术境界,或宏伟壮阔,或神奇高妙。如《逍遥游》那硕大无比的大鹏背负青天,鼓翼南飞,“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九万里。”的情景。《秋水》开篇那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大河汹涌奔流,北海浩淼无垠,多么宏伟壮阔,气势磅礴。

第二、虚幻荒诞、光怪陆离的文学形象

在《庄子》一书中,塑造了各类形象约300个,大多不是按现实生活本来面目塑造的现实形象,而是现实中并不存在的幻想、虚构形象。尤其是其理想形象。如支离疏的形象。

第三、奇特大胆、精彩绝伦的夸张手法

在他的文章中,“三千里”、“九万里”、“五百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就是后面的“三千尺”、“三千丈”、“燕山雪花大如席”等,在庄子面前也是小巫见大巫了。在《外物》篇写任公子钓鱼,以50头犍牛为鱼饵,则其钩之大、杆之长、“蹲乎会稽,投杆东海,旦旦而钓,期年不得鱼。”这简直是绝无仅有的“超级豪钓”还《则阳》有触蛮之争。有国

11

于蜗之左角,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

第四、笔端含情、深挚浓厚的抒情色彩

他对道的表述就充满了无限的崇拜、热情礼赞之情。对奸诈卑鄙小人的叙说充满了鄙夷、嘲讽和憎恶之情。

总结:中国浪漫文学创作之祖。神话是我国文学的一大源头,尤其是浪漫文学的源头,它以天真烂漫的幻想和大胆瑰奇的夸张,塑造出了一系列自然神和英雄神的形象,鼓舞着人们的生活与斗争。但是它反映了远古人们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表达了人们征服自然、支配自然的愿望和理想。也就是说他是初民社会意识形态的总和,主要还属于世界观和认识论范畴,即哲学范畴,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浪漫文学。

③《庄子》的艺术特色 第一、寓言为主的创作方法

第二、意出尘外、怪生笔端的想象和虚构 第三、恢诡谲怪的艺术形象

他们在书中层现叠出,异彩纷呈。诸如其大无比的鲲鹏、庄周梦化的蝴蝶、形体残缺的支离疏等等,这类艺术形象正是《庄子》的魅力之所在, 庄子和惠子关于“子非鱼”

第四、富有诗意的语言

《庄子》的语言,如行云流水,汪洋恣肆,跌宕跳跃,节奏鲜明,音调和谐,具有诗歌语言的特

4. 第三阶段著论体散文:《荀子》、《韩非子》和《吕氏春秋》,战国后期

(1)《荀子》 ①荀况及其思想

荀况,又称荀卿,赵国人,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生于战国末期。曾游学于齐,后去楚,春申君以为兰陵令。死于楚。他的著作,后人编定为《荀子》三十二篇。《荀子》和《韩非子》,代表了先秦论说文的新成就。

荀子的思想虽出于儒,但又吸收了其他各家的学说,对儒学有所改造。其中最突出的,是反对法先王,主张文化制度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改变;否认天有意志而能主宰人间的事务,提出“人定胜天”的观点,“人性恶”也是他的著名观点。

所谓人性恶是指人无然有各种情欲,不加限制地发展下去,必然导致暴乱争夺。但他相信通过后天的学习熏染,可以达到善的境界。

荀子对社会文化的态度,是重视政治和伦理上的实用性,要求一切诗书礼乐,都归于儒

12

家所说的圣王之道。对于不顺礼义的文章,一概斥为“奸说”。由此建立了后世儒家文学观的基础。这对文学的发展是不利的。

②《荀子》的文学价值

荀子散文已从语录体发展为成熟的专题议论文,要而言之,有以下特点:

(1).荀子的散文已经非常注意谋篇布局,已具有结构严谨、体制成熟、篇幅宏伟、逻辑严密的特点。如荀子的《劝学》、《天论》都是具有以上特点的著名论文,也都成为荀子的代表作。《劝学》以阐述荀子的教育思想为中心,文章环环紧扣,步步深入,全面的系统的论述了荀子的教育思想,其中涉及到教育的目的、教育者自身的修养、教者的态度、学者的态度、教育的内容、教育的要求、教育的方法等等,使该文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经典性的文献。《天论》更是中国思想史上、哲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2).荀子的散文论理深透,论证全面深入,论说雄辩,极富说服力。他的散文层层论述,步步深入,反复推论,绵密严谨,内在的逻辑性非常强。在选词用语上整齐简练,既长于说理,也不乏文采。语言通俗流畅,形象生动,辞采缤纷,还大量运用排比句式,整齐流畅,易于诵读,便于记忆,增强了文章的气势,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荀子散文非常擅长运用比喻。运用比喻进行说理,可以说是先秦诸子常用的手法,但荀子对比喻的运用可以说是最为娴熟,最为出色,也最有特色。在荀子文章中,正喻、反喻、并列为喻,甚至铺排为喻,几乎随处可见。这既使文章形象生动,又使所讲之理深入浅出,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艺术魅力。 (2)韩非子

①韩非及其思想

韩非(约前280—前233),韩国的贵族,荀子的学生,生活于战国末期。起初秦始皇读他的著作,十分佩服,邀他来到秦国。他的同学李斯恐怕他被重用而动摇自己的地位,将他陷害入狱,最后自杀于狱中。他的著作《韩非子》,是先秦法家的代表作,共五十五篇。

韩非虽师从荀子,思想差异却很大。他综合了申不害、商鞅等人的思想,发展成为自己完整的理论,着重谈治国的法术,供君王采用。对于儒家,他是斥之为“蠹”——蛀虫的。韩非是一个聪明、深刻的人,对当时人情世故看得颇为透彻。他不相信人有美好感情,也不相信人可以经教育感化而为善,只相信赏罚分明,以利驱使人、以害禁制人。一部《韩非子》,构筑了一整套极端专制主义的、严厉控制人的方法和理论,读来令人不寒而栗。不过,对于研究政治学,这是一部极重要的书。

②《韩非子》的文学价值

(1).由于韩非文章大讲特讲用法术威势治人,极力强调法令的重要性,强调“以法为教”、

13

“以吏为师”。他认为“明主”治国最重要的工具就是“刑”,“杀戮之谓刑”。他大讲特讲严刑峻法治国,主张对危害新兴地主阶级专治统治的各种社会势力都给以严厉打击,其文章直率陈辞,锋芒毕露,咄咄逼人,所以形成了冷峻峭拔的突出风格。

(2).韩非的文章逻辑严密,说理透彻,文锋犀利,论述细致条理明晰。比如《说难》中列举“进谏”的困难也有十五种之多。而其中仅“事以密成,语以泄败”一节,就以此为中心,分析了因此而招致祸患的种种可能有七、八种之多。谨严而冷峻,颇有警世之意。

(3).韩非的散文发展和丰富了论说文的写作技巧。其论文中心明确、内容广博、结构完整、构思精巧。如《五蠹》一文,是韩非说理散文的代表作,他以其进步的历史观为基调点,首先列举生动的事例说明古、今社会的重大变化,指出治国相应的也该“不期脩古,不法常可。”并指出“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批评和嘲讽了那些复古守旧的治国观念。面对新的复杂的社会状况,要实行严厉的法治手段,“罚薄不为慈,诛严不为戾”,迂腐的“仁义辩智”,“ 非所以持国也”,只有“施赏不迁,行诛无赦。”,各类社会成员才会真正的为国家尽力。“离法者罪”,“ 犯禁者诛”对那些危害国家利益,危害社会秩序的各种社会力量都要予以严厉的打击。在此基础上,他指出儒、侠、带剑者,患御者等五种社会势力就是危害新的社会秩序的“蠹虫”, “人主不除此五蠹之民”,国家破亡,也是不足为怪的。文章中心突出,主线明确,内在逻辑关系紧密,手法娴熟,论证严密充分,具有不容置辩的说服力。

(4).韩非散文的另一突出的特点,是大量运用寓言和历史故事来论说事理,极大的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形象性和说服力。运用寓言进行说理是先秦诸子们常用的手法,而且各有特色,就韩非的寓言来说,在许多方面都体现了对寓言运用的新发展。 (3)《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是秦国丞相吕不韦主编的一部古代类百科全书似的传世巨著。《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前后)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编撰的杂家(儒、法、道等等)著作,又名《吕览》。此书共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十二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吕不韦自己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号称《吕氏春秋

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