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2年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全真模拟试题D卷

2020-09-04 来源:华拓网
省(市区)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2、创造性思维中能对问题提出超乎寻常的新颖独特的见解的思维特征是( )

2022年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全真模拟试题D卷 考试须知: 1、考试时间:150分钟,本卷满分为10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A.流畅性 B.变通性 C.新颖性 D.独特性

3、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实际上是知识( )的三种模式。

A.接受过程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马洛斯认为只有______需要满足以后才会出现______需要。 2、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气质、______和______。 3、在心理学发展过程中, 罗杰斯属于______心理学流派的心理学家。 4、在心理学史上,一般把______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的心理实验室视为心理学独立的标志,把______誉为心理学独立的旗手。 5、行主义心理学是由美国心理学家______于______创立的一个西方心理学主要流派。 6、根据需要的对象,可以把需要分为______需要和______需要。 7、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______而产生的______。 8、沙赫特的情绪三因素说把情绪产生归之于三个因素的相互作用:______、______和认知因素。 9、人的心理现象极其复杂,概括来说它主要包括既有联系有区别的______和______两大部分。 10、气质的4种基本类型是多血质、胆汁质、______和______。 B.认知过程 C.同化过程 D.学习过程

4、( )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界定为心理学的诞生。

A.1789 B.1879 C.1798 D.1897

5、在刺激物作用下,人脑独立形成具有社会意义的形象的过程是( )

A.有意想象 B.随意想象 C.创造想象 D.再造想象

二、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1、“北方人比较毫爽、耿直,南方人比较精明、感情细腻”这种区分是( )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刻板印象 6、( )在深度上对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细致研究。 A.普通心理学 B.心理、发展心理学 C.理论心理学 D.生理心理学

7、人的认知过程、情绪情感和意志统称为( )过程。

第 1 页 共 6 页

A.个性心理 B.心理过程 C.心理现象 D.个性倾向性

8、生活中所谓的“爱屋及乌”、“厌恶和尚,恨及袈裟”反映了哪一种知觉印象的效应?( )

A.首因效应 B.晕轮效应 C.近因效应 D.刻板效应

9、一般能力的综合体是( )

A.社交能力 B.智力 C.操作能力 D.创造能力

10、能力是一种( )

A.认识过程 B.情感过程 C.意识过程 D.个性心理特征

11、医生根据病人的体温、血压、心电图等检查资料确诊病患,这属于下列哪种思维特性?( )

A.间接性 B.概括性 C.预见性 D.抽象性

12、由认知、情感、意向三个因素构成的、比较持久的个人的内在心理倾向是。( )

A.从众

B.服从 C.定势 D.态度

1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解答问题有启示作用的相类似的事物或现象是( )

A.原型 B.定势 C.迁移 D.变式

14、汽车司机在驾驶时,能熟练地做到眼耳手脚并用,这种注意特性是( )

A.注意分散 B.注意分配 C.注意转移 D.注意广度

15、实验表明,学习材料的中间部分记忆效果较差,原因是受到( )影响。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干扰抑制 D.双重抑制

16、人类主要的社会性动机是( )

A.饥饿动机和干渴动机 B.成就动机和交往动机 C.好奇动机和探索动机 D.探索动机和操弄动机

17、心理辅导教师全神贯注地聆听来访者叙述,认真观察其细微的情绪变化,并表达对来访者关注和理解的技术是( )

A.简述语意技术

第 2 页 共 6 页

B.倾听技术 C.提问技术 D.澄清技术

18、人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或各个部分作为整体反映的知觉特征是( )

7、知觉: 8、无意识:

四、判断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A.知觉整体性 B.知觉选择性 C.知觉理解性 D.知觉恒常性

19、人们成功的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是( )

A.能力 B.性格 C.气质 D.需要

20、心理学是一门研究( )的学科。

A.社会对心理制约 B.心理现象产生机制 C.心理的发生、发展 D.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

三、名词解释(共8小题,每题2分,共16分)

1、意志:

2、性格的情绪特征: 3、倒摄记忆: 4、情绪记忆: 5、感觉:

6、社会刻板效应:

1、( )“鱼和熊掌不能兼得”指的是接近--回避型冲突。 2、( )斯坦福-比纳智力测验量表所用的智商是离差智商。

3、( )“天生的聋子决不能想象出悠美的音乐,天生的盲人决不能想象出春天的美景。” 说明想象是有现实基础的,材料来自客观现实。

4、( )“谈虎色变 ”是第一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5、( )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前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做正迁移。

6、( )不管想象的内容如何荒诞,但它们的组成部分还是取材于客观现实,因此想象是我们知觉的翻版或重复。

7、( )潜移默化是指有意识记的结果。 8、( )情绪是人和动物都有的。

9、( )“谈梅生津”是第二信号系统的作用。

10、( )相比较而言,多血质的人比抑郁质的人要聪明。

五、简答题(共6小题,每题4分,共24分)

1、一个人会面临哪些动机冲突?

2、表象和想象有哪些区别与联系?

第 3 页 共 6 页

3、动机的功能有哪些?

4、梦的伪装方法主要有哪些?

5、情绪与情感的功能及效用。

6、表象具有哪些基本特征?它有什么重要作用?

六、论述题(共1小题,每题10分,共10分)

1、简述动机的内涵及功能,举例说明动机强度与工作、学习效率的关系。并结合个人经验,阐述个体性格形成的影响因素与作用。

第 4 页 共 6 页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低级 高一级 2、性格 能力 3、人本主义 4、1879 冯特

5、华生 20世纪初 6、物质 精神 7、需要 主观体验

8、环境因素 生理因素 9、心理过程 个性过程 10、黏液质 抑郁质

3、倒摄记忆:是指后学习与记忆的材料对先学习与记忆材料的保持与回忆的干扰。

4、情绪记忆:是指个人以亲身经历的、发生在一定时间和地点的事件或情景为内容的记忆。 5、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6、社会刻板效应:指人们对社会上某一类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7、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8、无意识:是相对于意识而言,是指个体不曾察觉到的心理活动的过程。

四、判断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1、错 2、错 3、对 4、错 5、错 6、错 7、错 8、对 9、对 10、错

二、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1、D 2、C 3、C 4、B 5、C 6、C 7、B 8、B 9、B 10、D 11、A 12、D 13、A 14、B 15、D 16、B 17、B 18、A 19、A 20、D

五、简答题(共6小题,每题4分,共24分)

1、动机冲突有:

(1)接近——接近型冲突又称双趋冲突):人以同样强度追求同时并存的两个目的,但又不能兼得时所产生的内心冲突。

(2)回避——回避型冲突又称双避冲突,指人同时遇到两个威胁性事情,但必须接受其一才能避免其二的内心冲突。;

(3)接近——回避型冲突又称趋避冲突,指人对同一目的同时产生两种对立的动机,一方面好而趣之,另一方面恶而避之的内心冲突。

(4)多重接近——回避型冲突又称多重趋避,指人面对两个或两个一上目的,每种目的都有吸引和排斥作用,而又不能简单地选择一种目标回避另一种目标,必须作出多重选择以避免导致内心冲突。

2、表象是指人脑对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的反映。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是以表象为内容的特殊形式的思维活动。

想象表象与记忆表象的区别联系: 区别:

(1)概念上的区别

(2)记忆表象基本上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的重现,而想象表象是新的没有直接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是经过加工改造过的。它可以是世界是还不存在或根本不可能存在事物的形象。如《西游记》人物;对月球的形象等。

(3)想象中出现的形象是新的,不是表象的简单再现,想象的内容往往出现在现实生活之

三、名词解释(共8小题,每题2分,共16分)

1、意志:是人自觉的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自己的行为,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2、性格的情绪特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强度、稳定性、持久性以及主导心境等方面的特征。

第 5 页 共 6 页

前,乍看起来似乎是“超现实”的。

联系:想象表象的基本材料是记忆表象,记忆表象越丰富,则想象表象越丰富。

想象是有现实基础的,材料来自客观现实。如仙人:童颜、白发、鹤骨、松姿形象组合。 “天生的聋子决不能想象出悠美的音乐,天生的盲人决不能想象出春天的美景。” 3、答:

(一)激活功能

动机具有发动行为的作用,能推动个体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由静止状态转向活动状态。如为了获得妈妈的赞扬而听话的小孩儿。

(二)指向功能

动机能将行为指向一定的对象或目标。如在休息动机的支配下,人们可能去电影院、公园或娱乐场所。

(三)维持和调整功能

动机具有维持功能,它表现为行为的坚持性。当动机激发个体的某种活动后,这种活动能否坚持下去,同样要受动机的调节和支配。当活动偏离目标时,动机就会将其调整回目标中来。 4、答:

伪装的方法有四种:

1、减缩:删减显性梦境的情节。 2、转移:转移显性梦境的情节。

3、象征:潜性梦境中被压抑的冲动或欲望以象征性的表征出现在显性梦境中。 4、再修正:个体在陈述显性梦境时,会对梦中情节加以修正。

5、(一)动机推动功能。动机是推动个体从事某种行为、趋向某些目标的内部动力,可以说个体所有有意识的行为都是在动机的推动下完成的。情绪和情感对个体行为具有增力性或减力性的作用。(积极、消极的情绪)

(二)适应调节功能。对情绪进行自我控制、 引导、调节和适度的发泄,有利于适应当今复杂的社会生活,有助于工作、学习和身心健康。

(三)信号表达功能。情绪和情感的信号表达功能主要表现在它的预警功能和沟通、交流功能。

6、表象是记忆表象的简称,指当事物不在眼前,人脑中对有关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的反映。表象具有直观性和概括性特征,但表象的直观性没有感知所得形象那样鲜明、完整与稳定,它反映的是事物的主要特征。表象的概括性与思维中的语词概括不同,它是在多次感知基础上的形象概括,带有本质和非本质属性。表象的重要作用表现在它打破了一个人的认识受当前事物直接作用的局限,使认识更趋概括化。

动机。

动机的功能:

一)激活功能 动机具有发动行为的作用,能推动个体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由静止状态转向活动状态。如为了获得妈妈的赞扬而听话的小孩儿。

(二)指向功能 动机能将行为指向一定的对象或目标。如在休息动机的支配下,人们可能去电影院、公园或娱乐场所。

(三)维持和调整功能 动机具有维持功能,它表现为行为的坚持性。当动机激发个体的某种活动后,这种活动能否坚持下去,同样要受动机的调节和支配。当活动偏离目标时,动机就会将其调整回目标中来。

6月份的高考,考生们想要考上目标大学,这就是动机的激发功能;为了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按部就班地复习,这就是动机的指向功能;当觉得自己很疲倦,想要放弃的时候,想到自己的目标大学,就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坚持下去,直到完成高考,表现出了动机的维持和调整功能。

人的性格和主要和遗传和环境有关,其中又以后天的因素为主,所谓遗传其实也是和环境联系的,我们有的时候和父母很象,是因为我们和我们的父母从小一起生活不自觉的模仿了他们的言行,还有父母和我的关系,我们家庭的气氛是否融洽,是否独生子女,出生顺序,家庭模式,父亲在性别分化上最重要的作用,还有学校对人的性格也有很重要的作用,我们的教育啊,生活的集体啊,老师的言语啊,最后我们的社会对人的性格也有影响,社会道德啊,风气等等 自我意识对一个人的性格形成和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家庭环境 家庭被称为“制造人类性格的工厂”,它是儿童最早接触的环境。 包括父母教养方式和态度、家庭自然结构状况

(2)学习环境 包括教师的教育态度、思想教育、校风、班风、体育锻练。

六、论述题(共1小题,每题10分,共10分)

1、答:

动机的内涵:动机是为激发、维持、调节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导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例如,热时寻找比较凉爽的地方;饿时寻找食物并奔向有食物的场所;渴时寻找水源等。这时,需要就成为人的活动的动机了。电影《中国合伙人》中,很多学生为了出国参加“新梦想”的英语培训班,最后参加托福考试、签证面试等。对于更好的学习英语知识,是这些学生的需要,目标就是通过考试,通过签证面试,这就是他们参加英语培训班的

第 6 页 共 6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