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智能电网在我国的发展 李全霞 呼和浩特供电局 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 0 【摘要】所谓智能电网即以物理电网为基础, 将现代先进的传感测量技术、通讯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与物理电网高度集成 而形成的新型电网。它以充分满足用户对电力的需求和优化资源配置、确保电力供应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满足环保约束、保证电能质量、 适应电力市场化发展等为目的,实现对用户可靠、经济、清洁、互动的电力供应和增值服务。 【关键词】智能电网 背景现状发展 中图分类号:TM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4067(2014)18—227—01 一、智能电网的发展背景 当前世界能源短缺危机日益严重、电力系统规模的持续增长、气候 环境变化加剧等因素的影响下,2l世纪电力供应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 因此,在欧盟、美国和中国,政府、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共同参与,针 对保证2l世纪能源供应面临的技术问题、技术难点和技术路线开展了深 入的研究,提出了智能电网的概念。目前,这些国家和地区将智能电网 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将发展智能电网视为关系到国家安全、经济发 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智能电网是解决21世纪电力供应面临问题的 有效途径。 我国随着江苏沿海大开发的迅猛推进,盐城地区的风力发电、光伏 发电等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其接人以及正常运行对电网的影响日益显 现,电网面临着巨大挑战和机遇。一方面,电网需要应对El益严峻的资 源和环境压力,实现大范围的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全天候运行能力,满 足能源结构调整的需要,适应电力体制改革;另一方面,输配电、发电、 信息化、数字化等技术的进步也为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提供了坚实的技术 支持。由此智能电网成为现代电力工业发展的方向。2009年举行的特高 压输电技术国际会议上提出,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 能电网。 二、智能电网的特性 按照我国著名能源问题专家武建东先生的描述,将智能电网称之为 智能互动电网或互动电网,“互动电网”是指在开放和互联的信息模式基 础上,通过加载系统数字设备和升级电网网络管理系统,实现发电、输 电、供电、用电、客户售电、电网分级调度、综合服务等电力产业全流 程的智能化、信息化、分级化互动管理,是集合了产业革命、技术革命 和管理革命的综合性的效率变革。智能电网的核心内涵是实现电网的信 息化、数字化、自动化和互动化,简称为“坚强的智能电网”。 一般来说,智能电网具有以下功能特点: 1)自愈—稳定可靠。自愈是实现电网安全可靠运行的主要功能,指 无需或仅需少量人为干预,实现电力网络中存在问题元器件的隔离或使 其恢复正常运行,最小化或避免用户的供电中断。 2)安全—抵御攻击。无论是物理系统还是计算机遭到外部攻击,智 能电网均能有效抵御由此造成的对电力系统本身的攻击伤害以及对其他 领域形成的伤害,一旦发生中断,也能很快恢复运行。 3)兼容一发电资源。传统电力网络主要是面向远端集中式发电的, 通过在电源互联领域引入类似于计算机中的“即插即用”技术(尤其是分 布式发电资源),电网可以容纳包含集中式发电在内的多种不同类型电源 甚至是储能装置。 4)交互一电力用户。电网在运行中与用户设备和行为进行交互,将 其视为电力系统的完整组成部分之一,可以促使电力用户发挥积极作用, 实现电力运行和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收益。 5)协调一电力市场。与批发电力市场甚至是零售电力市场实现无缝 衔接,有效的市场设计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规划、运行和可靠性管理水 平,电力系统管理能力的提升促进电力市场竞争效率的提高。 6)高效—资产优化。引入最先进的信息和监控技术优化设备和资源 的使用效益可以提高单个资产的利用效率,从整体上实现网络运行和扩 容的优化,降低它的运行维护成本和投资。 7)优质一电能质量。在数字化、高科技占主导的经济模式下,电力 用户的电能质量能够得到有效保障,实现电能质量的差别定价。 三、智能电网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我国开展智能电网的体系性研究虽然稍晚,但在智能电网相关技术 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在输电领域,多项研究应用达到国际先 进水平,在配用电领域,智能化应用研究也正在积极探索。我国的智能 电网与西方国家有所不同,是建立在特高压建设基础上的坚强的智能电 网,中国式智能电网将以特高压电网为主干网架,利用先进的通信信息 和控制技术,构建以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的自主创 新、国际领先的智能电网。其特征将包括在技术上实现信息化、数字化、 自动化和互动化,同时在管理上实现集团化、集约化精益化、标准化。 四、智能电网未来在我国的发展 在2008年5月末召开的特高压国际大会上,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表 示,中国将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智能电网发展道路。这 是我国高层领导首次在公开场合表达对智能电网的态度。会议E,国家 电网公司公布,将分三个阶段推动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2009年至2010 年为规划试点阶段,重点开展“坚强智能电网”发展规划工作,制定技 术和管理标准,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和设备研制,及各环节试点工作;201 1 年至2015年为全面建设阶段,加快特高压电网和城乡配电网建设,初步 形成智能电网运行控制和互动服务体系,关键技术和装备实现重大突破 和广泛应用;2016年至2020年为引领提升阶段,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 智能电网”,技术和装备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一宏伟蓝图让众多电 力设备及自动化企业兴奋不已,并纷纷投人人力、物力、财力对智能电 网进行技术研究,寄望能够在这一轮带有技术革命性质的行业洗牌中拔 得头筹。我国西部地区的电网建设水平低于东部,而西部有大量风电、 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等待接人电网,因此,预期我国清洁能源接人将在西 部进行试点。 结束语 我国正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智能电网建设是 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国家对智能电网建设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措 施和办法,对建设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工作进行了安排和部署,非常必 要和及时,十分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为建设智能电网指明了方向,未 来智能电网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1】刘向阳《智能电网分布式能源系统集成及基础科学》. [2]易丹,马涛,叶任时《智能电网发展前景与关键技术》. [3]孟凡超,高志强,王春璞《智能电网关键技术及其与传统电网 的比较》. 作者简介 李全霞,女,1968年3月出生于呼和浩特市,助理工程师,高级 技师,长期从事变电站运行及管理工作。 2014・18 中国电子商务●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