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背景下社会文化折射出的高校学生心理问题分析马
中图分类号:B844.2摘
文献标识码:A
骏
610101)
DOI:10.16871/j.cnki.kjwhb.2017.06.062
(四川财经职业学院电子商务系四川·成都
要在改革开放之后,社会经济、文化的变革不仅加速
1高等学校层出不穷的刑事案件
20世纪90年代开始,高校开始了时至今日的扩招,曾经的“天之骄子”现在全然没有了昔日的辉煌和待遇,过去需要通过残酷高考而进入的大学,现在的普及程度和入学率是前人不敢去想象的,是不是由于扩招导致了大学生素质的滑坡还不能妄下定论,但是以10年作为一代人的时间轴,这样的衡量体系还是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社会经济、文化对于高校学生道德、心理问题的影响,而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负相关。
尽管媒体在这20年间的发展是神速的,但是20世纪,无论是哪种媒体,受众能够接收到关于大学生杀人或者是其他性质案件的数目屈指可数,这其中更有一些只是受害者为在校学生,却依然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但是新世纪,随着马加爵案件、药家鑫案件等恶性刑事案件的披露,人们开始讨论,当代的大学生出了什么问题,然而10年以前,这些案件的数量十分稀少,大学生心理问题也就一直被当做个案来处理,但是近些年来,在校大学生实施的恶性案件数量惊人,而从舆论来说,过去那种难以置信的报道口吻现在也已经被一种司空见惯和轻描淡写的措辞代替,社会的麻木更彰显出这种现象的不正常和这种现象普遍性带来的社会危害。
笔者在实际的学生工作中,也发现在校学生中很大一部分存在心理问题,道德问题在没有遇到心理危机的时候并不常见,而两者同时发生的时候,往往会酿成恶性案件。
了社会格局的变化,同时这种变化也影响着一代人的心理和行为,作为目前在校的大学生来说,这种变化对于世界观正在形成的他们来说,影响无疑是更为深刻的。本文试图从社会因素、教育因素的角度来探讨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利用高校政治辅导员的特殊工作属性来解决和控制这种心理倾向。
关键词当代社会文化高校心理问题
AnAnalysisofPsychologicalProblemsofCollegeStudentsReflectedbySocialCultureinContemporaryBackground//MaJun
AbstractAfterthereformandopeningup,thesocio-economicandculturalchangesnotonlyacceleratedthechangesintheso-cialpattern,butalsoaffectedagenerationofpeople'spsychologyandbehavior.Theimpactofthechangesisundoubtedlymoreprofoundoncontemporarycollegestudentswhoseoutlookontheworldisbeingformed.Thispaperattemptstoexplorethepsycho-logicalproblemsofcontemporarycollegestudentsfromtheper-spectiveofsocialfactorsandeducationalfactors,andusethespecialjobattributesofcollegepoliticalcounselorstosolveandcontrolthispsychologicaltendency.
Keywordscontemporary;socialculture;college;psychologicalproblems
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在沿海地区试点进行了改革开放政策,随后逐步开始了自东向西渐进式的对外开放策略,以往自给自足的经济文化体系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冲击,独生子女政策以及个体经济空前的繁荣带来了曾经的中国没有遇到的变革,而这种影响的显像性是滞后的,也就是说依照时间表的推算,中国所谓的“90后”是最先受到这种影响的群体,而“00后”目前还没有进入高等学校学习,尽管初高中的学生斗殴、欺凌甚至行凶等案件常见诸报端或者新闻媒体,但本文并不列为分析群体,只针对已进入高等学校学习的“90后”群体进行心理问题分析。
2社会心态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由此,社会和媒体也在拷问,到底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还是社会出了问题,本应该是身处“象牙塔”一心学习深造的大学生,为什么屡屡成为法庭上的被告,甚至成为新闻上的负面人物?笔者结合对在校学生的访谈与对新闻热点问题的分析,得出以下几条影响的因素:
2.1经济结构转变瓦解了以往知识分子在就业中的权重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每一个个体都是在计划之内的,也就是说,供给和产出均等,失业率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而市场经济代替了计划经济以后,没有哪一
作者简介:马骏(1987—),男,四川巴中人,四川财经职业学院电子商务系专职辅导员,助教,研究方向为中西行政体制比较与高校学生管理。
142
总第389期2017年6月(中)TheScienceEducationArticleCollects
Total.389
June2017(B)
种行业和群体是十分稳固的,市场的淘汰率极高,因此就业群体的技能要素就开始多元化,大学生掌握了知识,但是并不广泛也不够深入,而动手能力也极为有限,在就业市场中,应届生属于“鸡肋”,没有特别大的价值,但是又具备升值的潜在属性,在一个寻求利益最大化、短途化的市场中,大学生的求职之路略显尴尬。这种结果的反作用,便是在毕业季来临之际,许多贫苦人家的孩子,因为找不到一份能够养活自己的工作而焦虑,这种焦虑得不到及时的排解和释放,就变成了心理负担,大部分学生都会在某一次求职失败之后,用激烈的行为来表达这种不满情绪,有的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而有的则以肆意谋害他人的性命来释放压抑,从许多的毕业生刑事案件中,不难发现这一点因素。
2.2社会文化更强调实用主义,而不是读书至上
过去的中国,把知识放在很高的位置上,但是市场经济的出现,利益成为了比道德更加让人们去追求的价值观,所以现在不难发现有初中就辍学的学生,去沿海地区打工,声称读书无用,能力才是最重要的,而所谓能力,就需要用很早去打工来提升。因此,通过层层的考试来到大学,发现读书的出路并不如想象中那般美好的时候,许多人的心理就发生了扭曲,这不能说是大学生心理意志薄弱,而是这种投入产出的不平衡让循规蹈矩的大学生们变得焦虑,开始怀疑自己一直以来的努力,因此就会产生厌学情绪,进而通过犯法或者其他方式来寻求心理的刺激。
2.3初等教育过于强化学生的应试能力,而忽略了道德和心理教育
我国的教育体系笼统地可以分为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高等教育重点在于专业知识和进入社会前的人际关系锻炼和世界观的培养,初等教育的目的则在于培养学生基本的人生观、价值观,其次才是各种学科的知识掌握。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升学率成为了衡量一所学校的最重要指标,喊了这么多年的素质教育,多停留在教育部门的文件中,能够贯彻并实施的,寥寥无几,因为素质教育可能短期内无法提高升学率,也无法让考试成绩得到很大幅度的提高。初高中对于考试分数的极大索取,其实就是在压榨道德和素质应该有的比重,而大学生对于一些基本生活的常识更是十分缺乏。比起大学,初高中更像“象牙塔”,只是这个象牙塔已经让身在其中的人与社会脱节了。这种应试教育制度,就导致输送到高等院校的学生人际关系开展困难,抗挫折能力极差,而这种情况更是经常出现在成绩优秀的学生身上,这部分学生一旦遭遇挫折,就会选择极端的方式来进行自我反省,如去年因电信诈骗而自杀的山东女孩徐玉玉,就是一个十分典型的案例。
2.4法制教育的普遍缺失和错误引导使得大部分学生法制意识十分薄弱
然而以上四点之中,法制教育的缺失是直接导致大学生刑事案件高发的因素。法律课程并不在初级教育的科目之内,更多的是依靠父母、老师和新闻媒体的宣传,但是由于教育制度的缺陷,大学生在因心理问题而选择极端途径的时候,很多时候并不知道哪种行为是触犯了法律的,而法律能够让人理性和控制自我的属性也没有发挥出来,更多的学生,都是一时的冲动,导致了无可挽回的结果。正是因为法律意识淡薄,才让很多在校学生因一时之快而悔恨终生。
3心理教育干预的手段和目的
而高校设立政治辅导员的目的之一,就是预防可能出现的大学生心理问题,并及时介入和缓解这种矛盾。作为高校辅导员,面对学生出现的种种危险倾向的心理问题时,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3.1及时发现学生的异常动向
防患于未然、未雨绸缪,这些应该是作为辅导员需要的最基本认识,与其等到事情已经发生或者无法阻止的时候再进行干预,不如在问题学生已经有了心理问题的时候就及时介入进行心理干预。一般说来,班干部会及时向辅导员报告有哪些同学的行为明显异常,而辅导员本人也是可以通过QQ签名、微博、微信的心情和文字来分析个别学生的明显异常,这时就可以主动介入,通过闲聊的方式打开突破口,循循善诱地让学生说出自己心理的包袱,从而提前化解危机。
3.2尽量避免用官方和说教的口吻来进行心理干预
辅导员在与这类学生进行沟通的时候,切记要将访谈对象作为朋友,并且扮演好一个倾听者,而不是主导者,也不是要把学生当做异类来进行处理,这样极有可能会使本来已经无碍的心理问题又起波澜。作为政治辅导员,要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同时也要善于处理和各种学生的人际关系,不能总是以教师的身份自居,而让学生觉得无话可讲,或者不敢讲,这样可能会错过比较理想的化解心理危机的时机。
3.3注重随访,跟进了解该类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动态,避免情绪的反复
人的心理状态是会反复出现的,这种心理问题更是如此,一两次深入谈话不可能解决问题,长时间积累的问题自然也需要长时间的随访来巩固这种控制的效果。辅导员作为高校中和学生关系最为密切的一线学生工作人员,需要有这种耐性和语言艺术,能够转移问题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引导其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和正常的生活中。
综上所述,只有全面地了解目前的社会动态,深入分析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源,才能对症下药,从而解决问题,构建和谐的高校氛围。
编辑李前锋
14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