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大学生“考证热”现象调查及应对策略思考

2020-05-14 来源:华拓网
现代商贸工业 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 2012年第1期 大学生“考证热" 现象调查及应对策略思考 徐兴宁 陈咏雪 任柯宇 王若安 张鉴茹 (西华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39) 摘 要: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的总体形势相当严峻,以2009年为例,全国普通高校毕业人数高达达6ll万人,而 毕业生就业率为68 ,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在校大学生们不得不想方设法地提高自己就业的筹码 在软实力方面提升自 己各方面能力,而在硬实力方面则通过考研、考证来增加自己的就业优势,但是,考取研究生每年一次,道路实属不易,而考 证则不同,各个领域的考证却时时都有。有很多同学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考证中去,把它看得比学科学习还重要。但是,并 不是通过考证以后就业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而是需要多方面的综合因素来解决。通过对大学生考证热潮的调查研究, 对大学生“考证热”成因的分析,从学生、学校、用人单位和社会四方面提出了应对策略,从而希望当今大学生能更正确的对 待职业资格证的考取。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考证热;学校;用人单位;社会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童编号:1672—3198(2012)O1—0130—02 2011年,我国高等教育己实现“精英教育”向“大众教 育”的历史跨越,扩招后就业高峰的来I临和各行各业“持证 (3)职业资格证书。 此类证书范围较广,种类最多,指按照国家职业技能标 上岗”制度的实行,使得在“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下的就业 准或任职资格条件,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对申请 形势变得非常严峻,大学生普遍产生就业危机感。根据劳 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 动部“2010年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分析报告”表明,较往年 和鉴定,对合格者授予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其中有些 相比,2010年应届大学生尤其是女生就业率呈现下滑趋势。 证书属于政府强制性的上岗证书。如教师资格证书、普通 在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多数在校大学生不得不为自己 话等级证书、外贸单证员证书、导游资格证书、跟单员证书、 毕业后的就业问题担忧。许多同学选择了考取有关方面的 报检员证书、报关员证书、会计资格证书、物流资格证书、秘 证件来作为自己将来就业的优势。职业资格证书是劳动者 书资格证书、司法考试证书等。 求职、任职的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主 2大学生“考证热”形成的原因 要依据,是劳动力市场上的“通行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 大学生考证热潮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国家政策、学校、 展,人们的意识会不断加强,积极主动参加职业培训,以取 用人单位和学生个人这几方面的因素影响。 得人才市场的“通行证”。“考证热”现象由此在我国的高校 里蔓延,并持续升温,现已成为各高校中越来越普遍的现 (1)国家政策因素。 自我国开始实行学业证书、职业资格并重的制度以来, 象。针对这种现象,学校、专家、老师、用人单位众说纷纭, 大学生考证就有了政策保障,政府更是对一些责任较大、通 笔者认为,应理性对待大学生“考证热”这一现象,亟需探讨 用性强、关系公共利益的专业实行“就业准人”制度,明确从 出一些应对策略。 业人员在进入行业之前必须先取得上岗资格,这使得想进 入这些行业的大学毕业生必须进入到考证行业中去。此 1 对大学生考证类型分析 以下三类:通用型证书、能力型证书、职业资格证书。 (1)通用型证书。 经过深入的调查分析,大学生主要的考证类型可分为 外,市场经济对人才的实际能力和职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一大批外贸和外资企业在招聘人才时,不光看重专业 知识,而且要求大学生具备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从而为大 此类证书由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共同组织,不管考生 学生“考证热”增添了助燃剂。 专业(文史类、理工类还是艺术类)和考生类别(大专生、本 科生还是研究生)都有必要通过考试来获得肯定的认证,主 (2)学校因素。 因长期受传统高等教育观念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要包括CET等级考试成绩报告单和计算机等级证书等,目 我国现阶段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质量存在较明显的不足, 前已成为在校大学生的“必修课”。 (2)能力型证书。 培养的人才满足不了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要求,主要表现在 实行高度单一性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素质不能满足社会 人才的创新能力不强、适应性不强、后劲不足等方面, 此类证书是考生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或为了获得社会 需要,肯定,为自己的发展和就业增加砝码的资格认证,一般分为 加上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对各种人才的需求经 大学生不得不通过考证来改善和提升知识结构、专 英语能力证书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证书。如IELTS成绩证 常变化,书、TOEFI 成绩证书、英语中高级口译证书、剑桥商务英语 业知识技能和实践能力,从而增强自身的就业竞争力,跟上  证书、博思BULATS证书、Accp软件工程师证书、微软系统 时代发展的步伐。(3)用人单位因素。 据有关调查显示,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具备一种职业资 管理员证书等。因为这类证书被社会特别是用人单位认 同,这类证书成为大学生考证的“公共选修课”。 ]3O一 No.01,2012 现代商贸工业 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 2012年第1期 格证书是从事某种职业所具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基本 升大学生实践能力和用人单位认可度较高的证书项目,重 要求,且所持证书与所学专业背景一致、与本人实际能力一 点动员、引导学生以选择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证书为主,组 致为最佳。另外,用人单位在招聘高校应届毕业生时,很难 织一定数量熟悉考证项目的教师融人大学生考证过程中 准确地评估应聘者的专业知识和实际能力,这个时候含金 去,树立起重视实践应用能力的意识,确保考证培训的质 量较高、社会认可度较高的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定能起到雪 量,使学生既能获得证书又能提高综合素质。 中送炭的作用,尤其是一些行业必须具备强制性的上岗证 书,此时用人单位无疑会优先录用具有从业资格证书的大 学生。 (3)正确的人生观,注重职业素质与实践能力应用。 目前一些企业在整个人才引进流程中缺乏科学性,主 要表现在招聘时侧重职业证书,在工作中又重实际能力。 (4)大学生因素。 用人单位必须树立正确的用人观,进一步完善择才标准和 因社会就业岗位供求的错位、就业渠道不畅通和全球 方法,在招聘时应充分考查应聘者实践操作能力及理论水 金融危机等原因,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这使得相当多 的大学生充满了就业危机意识。加之大学毕业生理想的择 业就业地一般在发达区域的国有企业或事业单位,招聘时 竞争更为激烈。为了能在求职过程中找到一个相对满意的 工作,相当多的大学生在完成正常学习的前提下,一般均会 主观上选择考取社会上几个比较热门的证书,以增加就业 的砝码,增强就业自信心。 3大学生“考证热”现象的应对策略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大学生考证存在“学生自身对考证 缺少规划,选择较盲目,学校在考证宣传、引导方面做得不 够到位、用人单位盲目以证设立门槛以及社会对证书缺少 正确认识和对考证缺乏规范管理”等问题,笔者认为应从学 生、学校、用人单位和社会四方面着手,让大学生更理性地 对待考证。 (1)做好大学生职业规划,注重职业素质与实践能力提 升。 大学生要根据个人兴趣科学地制定符合自身的职业生 涯规划,努力把本专业知识学精学透,掌握本专业的实践技 能,有针对性地考证,做到“保证必须,选择对口,瞄准强制, 力争权威”。首先,必须正常取得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英 语四级、计算机等级证书也是非常必要的,这就是保证必须 的实际含意;选择对口就是选择与你所学专业对口的相关 证书和自己毕业后有意向就业的岗位证书;瞄准强制就是 选择一些今后所从事的行业必须持有的证书,不需要面面 俱到;力争权威就是选择在行业类具有权威性的证书。总 之,大学生应把“考证”作为专业学习的补充,作为一种提升 自己综合实践能力的手段,结合本人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 好再加以选择。 (2)完善大学生职业直到体系,注重职业素质与实践能 力培养。 高校要完善大学生职业指导体系,帮助大学生形成正 确的职业发展观和择业观,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好专业学习 与考证的关系,加强对学生考证工作的管理,通过合作培训 考证或直接代理等方式,引入国家政府指定证书项目、实行 劳动准人制度的专业岗位资格证书以及权威机构认证能提 平,采取健全内部毕业生市场,规范内部晋升、报酬制度等 方法。证书代表应聘者学习过什么知识,反映应聘者的技 术能力,但并不证明应聘者很精通,不能反映其综合素质。 用人单位考核求职者的标准只有一条,那就是能否在一个 岗位发挥应有的作用,为企业创造价值,最终只会以试用期 间的表现作为考核求职者的唯一依据。 (4)加大学生职业培训力度,注重职业素质与实践能力 相吻合。 政府应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各类证书的 颁发机构,加大职业培训力度,尤其是职业资格类证书,更 好地把他们的知识转化为实用技能,提高与市场需求的吻 合度,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开展类似如2009年 推行的“三年百万见习计划”,接纳一百万在就业上碰壁的 毕业生,增加他们的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以至日后可直接 上岗。此外,政府对社会上的培训机构要进行定期检查,加 强对其教学过程的监控,确保考证培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 职业素质和实践能力。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才市场逐 步规范,一些岗位实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是必然的,特别是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需要持职业资格证上岗 的岗位会越来越多。因此,只要我们理性对待大学生“考证 热”现象,大学生在学历之外再考一本或几本相关资格证 书,既符合社会对大学生就业的要求,也有利于促进大学生 实践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3王芳香.从“考证热”分析大学生就业[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 2011,(18). [z]闻建华.对大学生“考证热”的理性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7, (15). [33崔斌.浅谈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形成及其引导[J].辽宁教育研 究,1988,(4). [4]庞文生,王钢,罗晖.对大学生就业市场环境的分析[J].中国改 革,1998,(1). [5]陈志远,周甲禄.大学生过剩了吗口].世纪行,1998,(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