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活动计划

2020-09-17 来源:华拓网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小学三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落实课标提出的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和第二学段(3-4年级) “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的要求,帮助学生形成丰厚的文化积淀,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从而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综合学习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制定三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活动计划。 二、培养目标:

核心目标“让书籍走进生活,让阅读成为习惯。”

1、通过课外有效的阅读,让好书伴随学生成长,扩大知识层面,培养语感,积累个性语言,为其终生发展奠基。

2、通过阅读,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和良好的读书、思维、表达习惯,提高阅读、鉴赏能力。

3、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体验到读书带来的快乐,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科学的价值观,学会学习、学会生活。 三、时间安排:

读书指导时间:每周阅读课,教师及时到班,并作相应阅读指导。 分散读书时间:每天早晚午后和双休日在家时间(每天要确保30分钟),课后零星时间(每天确保15分钟以上)。

集中读书时间:寒暑假期间,配合科学教师、班主任等进行专门的阅读指导,引领学生集中读书。

四、活动方式:

1、师生共读:本期利用阅读课前半时段共读《爱的教育》或交流读书收获。

2、每周一荐:每天每人都要选读一篇学生作文,小组评议,每周每组向其他学生推荐一篇好文章,被推荐者在下周阅读课后半时段读给全班同学听,或抄写展示在“悦读书法”展栏里,互相交流。

3、课前三分钟朗读:每周五节语文课前,轮流,大声朗读3-5分钟,故事、散文、小诗、经典、习作……只要内容健康,能够表现自己的朗读水平,使自己得到锻炼就可以。一人朗读,其余学生认真倾听,听后并指出优缺点,老师做出最后的评价。

4、组建语文兴趣小组:学习委员、课代表牵头挑选积极分子组成,负责收集学生文章,定期评出每月“读书之星”、“创作之星”。

5、建立班级“图书角”,“好书轮流转”:节约每一分钱,养成自觉购书、藏书和读书的习惯,购买课标推荐的其它课外读物(文学作品、科普读物等);组织同学将自己家里有阅读价值的书刊【至少两本】借给班级“图书角”,定期借阅图书,实现有限图书无限共享。

6、每月一次读书汇报活动:依次为9月手抄报展览、10月演讲比赛、11月读书报告会、12月优秀作文展。

7、建立读书档案库:每周收集整理学生的读书笔记或心得体会【每周至少两次,统一、规范】等,记录学生读书成长过程。

五、课外阅读推荐书目: 必读书目 推荐选读的其他书目(语文) 备注 《三字经》、《爱的教育》、《昆虫记》、《弟子规》、《海底两万里》、《草房子》、《青铜葵花》、《夏洛的网》、《哈利•波特》、《淘气包马小跳》、《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教师要在指导学生完成《亲近母语》、《十斑羚飞渡、最后一头战象、第七条猎上述阅读任三狗》、《芝麻开门》、《和树谈心》、务的基础万个为什么》(动《乌丢丢的奇遇》、《撑起伞来等啊上,鼓励学年生博览群等》、神话故事、中外历史故事、《复物、植物)、《我书,广泛阅兴之路----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级 读,利用一要做好孩子》 60周年(小学版) 》、《五星红旗为切时间多读 你骄傲----建国60周年专题教育读书、读好书。本(小学版) 》、《祖国在我心中----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小学版) 》、《阅读》、《学生文摘》(小学版)等相关报刊 六、优秀古诗词背诵篇目:

教材中的篇目(共11篇)

课标推荐篇目(除教材之外的7篇)

教师还可以根学情,适当补充一些浅显、短小的古诗词让学生背诵。

上:《山行》、《九月九日忆

三山东兄弟》、《枫桥夜泊》、

《竹石》、《元日》;下:《惠年

崇春江晓景》、《清明》、《小级 池》、《泊船瓜洲》、《望庐

山瀑布》、《鹿柴》

《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望天门山》、《忆江南》、《蜂》、《江上渔者》、《游园不值》

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

童话:《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木偶奇遇记》、《绿野仙踪》、《长袜子皮皮的故事》(瑞典 阿·林格伦)、《皮皮鲁传》、《大林和小林》、《小兵张嘎》、郑渊洁童话、《叶圣陶童话》、《严文井童话》、等;

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等;

故事【成语故事、神话故事、名人故事、探险故事、历史故事、民间传说故事】:《中华上下五千年》、《三毛流浪记》、《雷锋的故事》、《希腊神话和传说》、《一千零一夜》等;

诗歌散文:《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0首》、《千家诗》、鲁迅《朝花夕拾》、冰心《繁星·春水》、《寄小读者》等;

文学名著:《爱的教育》、吴承恩《西游记》、罗贯中《三国演义》、笛福《鲁滨逊漂流记》、《卓娅和舒拉的故事》、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等;

当代文学作品:建议从“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以及近年来发表的各类中外优秀作品中选择推荐;

科普科幻读物:《神秘岛》、《海底两万里》、《高士其科普童话》、《十万个为什么》、《科学小品》、《世界之谜》、《新版小灵通漫游未来》、中外科学家的故事、发明发现故事、益智故事等。

综合类读物:《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

亲子阅读的十条建议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优秀,希望他热爱阅读,热爱学习。而让孩子爱上阅读的最好办法,就是亲子共读。下面提供十条建议,也许可以给您一些帮助。

建议一:让这件重要的事情首先变得美妙

亲子共读首先应该是与家长共同游戏、享受亲情的过程,是得到爱与快乐的途径,其次才是汲取知识的手段。这样的亲情氛围,不仅有助于缩短亲子之间的距离,融洽亲子关系,而且会使孩子感受到阅读的快乐,孩子与书之间的关系也随之变得亲密温馨。

建议二:相对固定时间,以便习惯的养成

可以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确定一个时段,比如晨起、餐后、睡前等,每天共读大约十五分钟,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时候可以适当进行调整。

建议三:亲子共读的形式以大声读和默读为主 对于所有的儿童(尤其是幼儿和中低年级的孩子),父母大声读给孩子听是最佳的亲子共读方法。因为用耳朵倾听美妙的故事,给予孩子的是最畅快的阅读享受,既没有生字的羁绊,也没有被勒令阅读的痛苦。从小倾听着父母阅读的孩子,信息储量、语言积累、思维品质都会大大超过那些不愿或者根本不能倾听的孩子。到了中高年级,还可以加上家庭成员的共同默读。默读过程中不提问,也不要监督,更不需要逼着孩子写读书笔记。时间可视孩子的阅读状况而定,可持续20-30分钟。 建议四:不要将亲子共读的过程变成认字的过程

强迫孩子识字,很可能会让孩子感觉到书本的陌生和可怕,也就不可能真正爱上书籍。因此,请不要急于让孩子认字,不要急于教给孩子阅读的方法。我们见了太多认识很多字的大人和孩子,根本不去阅读,但是我们什么时候见过一个酷爱阅读的人不认字呢?最重要的还是阅读的兴趣,让孩子爱上阅读才是我们要做的。 建议五:不要过早责令孩子独立阅读

一些家长担心孩子养成依赖心理,过早中断了给孩子的朗读。其实即使孩子学会了很多汉字,他也还没有建立较完备的语言体系,没有足够的语言感觉和语言能力将那些汉字连接成美妙的故事。即使没有生字的一句话,他读起来也可能是结结巴巴的。哪里还能享受什么阅读的乐趣?一旦语言的感觉成熟,孩子自然会拿起书自己阅读。 建议六:不要在孩子看电视的时候命令他去阅读 对于沉迷电视的孩子,家长首先应该限定他每天看电视的时间,等关闭电视机时,他就无事可做,而且往往也不愿意早早睡觉,这时,你再说:“孩子,让我给你读一段好玩的故事吧!”他一定很乐意。 建议七:不要以为亲子共读是妈妈的事情

在亲子共读活动中,孩子也需要爸爸的引领,需要进入女性视野之外的更广阔的阅读世界。而且,爸爸也应该给孩子做出读书的表率。 建议八:亲子共读贵在坚持

哪怕每天只有十分钟左右,只要我们坚持一段时间,一旦激起了孩子的阅读兴趣,小家伙就不会允许家长懈怠下来,因为他每天都在等着下面的故事呢! 建议九:与孩子平等地聊书

亲子共读后,大人可以找一些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和孩子平等地聊书,从而引发孩子对阅读的思考。要鼓励孩子大胆质疑,不要拘泥于什么标准答案,应以开放性的观点引导孩子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更广泛的阅读。 建议十:适当拓展阅读时空

可以拓宽到画画、手工、观察、讨论等更广泛的领域,还可以引导孩子阅读相关系列的书籍,将几本书中的人物事件进行对比等。这些都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