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发芙蓉”的魏晋时期建筑
时间:2021.02.02 创作:欧阳术 ——《中国建筑史》中魏晋南北朝建筑特色 摘 要: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是一部比较完备而系统的中国建筑史,这篇读书报告将着重于介绍书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背景及建筑特色,根据具体遗址来对比出南北朝建筑的特色与区别以及那一时期的建筑特征。并研究在魏晋南北时期佛教传入对建筑所造成的影响。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石窟,佛寺,佛塔
《中国建筑史》是建筑大师梁思成的早年著作,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集大成者。梁思成,相信对很多人来说都并不陌生,中国古建筑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新中国成立之初,就是他建议完整保留北京城,而择地另建新城。如果当初国家领导人采纳了他的建议,那么如今北京将是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一座古城。
书的封面上印着梁先生的一段话:“中国建筑既是延续了两千余年的一种工程技术,本身已造成一个艺术系统,许多建筑物便是我们文化的表现,艺术的大宗遗产。”这是我国第一部由中国人自己编写的比较完备而系统的中国建筑史,为后世了解中国建筑的历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读罢此书让我对中国古代建筑及显存的遗迹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 地上建筑,汉代只留下少许石阙、墓葬和崖墓,盖因年代久远且经战乱,木构建筑不得遗留人间。主要见于四川,山东和河南有几处。魏晋南北朝则主要是石窟及砖塔。多见于山西、河南和河北。例如太原天龙山石窟、河南嵩岳寺、河北与河南交界处响山堂石窟,石窟的意义不仅在于建筑本身,其内部雕塑和绘画更是记
欧阳术创编 2021.02.02 欧阳美创编 2021.02.02
欧阳术创编 2021.02.02 欧阳美创编 2021.02.02
录当时建筑风格和人物风俗的绝佳载体。例如内部各种佛塔的浮雕为研究当时的塔提供了很多素材。隋唐起渐渐有木构建筑遗留,例如五台山佛光寺大殿是最早的木构建筑。此阶段的砖石塔类型建筑遗留最多,可见到斗拱结构的日趋成熟极盛。五代宋辽金继续唐代对都城的经营和设计,书面记载已有很多。木构建筑现今存留较多,最古的木塔为辽代的应县木塔。地方城市规模见苏州府文庙的《宋平江府图》碑,为古代官署建筑不可多得之史料。元明清遗留建筑已可从都城的整体规模角度来研究,比如中轴线设计、城中街道交汇处设钟鼓楼、市中心设牌坊、城门对应大街以城楼为对景、一正两厢、前朝后寝等。
本文就着重介绍魏晋南北朝的文化背景与建筑特征。 魏晋南北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过渡期。在三百余年中汉族与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与少数民族、汉族与汉族的封建统治者为了利益相互争斗。华北甚至倒退到了自然经济阶段。在这种环境下,人民生活没有保障,只能在佛教中寻找安慰,而正是佛教的传入引起了佛教建筑的发展,高层佛塔出现了,并带来了印度、中亚一带的雕刻、绘画艺术,不仅使我国的石窟、佛像、壁画等有了巨大发展,而且也影响到建筑艺术,佛教建筑逐渐走向中国化,而中国建筑则走向雕刻化。建筑的艺术风格也从秦汉的古朴凝重转向了魏晋的柔和、精丽以及圆润。
美学大师宗华白曾说过:“魏晋六朝是一个转变的关键,划分了两个阶段。从这个时候起,中国人的美感走到了一个新的方面,表现出一种新的美的理想。那就是认为“初发芙蓉”比之于“错彩镂金”是一种更高的美的境界。”
佛教在东汉初就已传入中国,至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予以大力提倡,兴建了大量的寺院、佛塔以及石窟。梁武帝时,建康佛寺达500所。十六国时期,后赵石勒大崇佛教,兴力寺塔。北魏统治者更是不遗余力地崇佛,建都平城时,就大兴佛寺,开凿云冈石窟。迁都洛阳后,又在洛阳伊阙开凿龙门石窟。
在这个时期最突出的建筑类型是石窟、佛寺以及佛
欧阳术创编 2021.02.02 欧阳美创编 2021.02.02
欧阳术创编 2021.02.02 欧阳美创编 2021.02.02
塔。
一、石窟
石窟原是印度的一种佛教建筑形式。佛教提倡遁世隐修,因此僧侣们选择崇山峻岭的幽僻之地开凿石窟,以便修行之用。从北魏至隋唐,是凿石窟的鼎盛时期,西起新疆、 东至山东、北到辽宁、南抵浙江,尤其是在唐朝时期修筑了许多大石窟,而唐代以后则逐渐减少。
石窟的建筑特色是敦煌石室呈平面多方形,以方厅为核心,周围是一圈柱子,三面凿几间方方的“修行”用的小禅室,窟外为柱廊,由于敦煌石质不易于雕刻,所以石室本身除窟口的木廊外,并无建筑式样的镌凿。石窟分为塔院形、佛殿形以及僧院形。塔院形以塔为石窟的中心,佛殿形以佛像为主,而佛院形是供僧侣打坐修行使用。
云冈、天龙山、响堂山石窟,均富于建筑趣味,龙门则稍逊。前三者皆于窟室前凿为前廊;廊有两柱,天龙、响堂并将柱额斗拱忠实雕成,模仿当时木构形状,窟内壁面,而云冈、龙门皆满布龛像,不留空隙,呈现杂乱无章之状,不若天龙、响堂之素净。由建筑图案观点着眼,齐代诸窟之作者较魏窟作者的建筑意识更强一些。
二、佛寺
佛寺最初的记载是东汉的鸿泸寺。魏晋时期大兴佛寺,北魏仅洛阳就有1367所。这一时期盛行“舍宅为寺”的功德活动。许多王侯贵族第宅改建为佛寺。改建时一般不大改动原布局,而以原前厅为佛殿,后堂为讲堂,原有的廊庑环绕,有的还保留了原来的花园。此种风格布局成为以后汉化佛寺建筑的主流。
南北朝时,一些新建的大寺院,采取塔为中心,四周由堂、阁围成方形庭院的布局。北魏《洛阳伽蓝记》中记述了当时洛阳40 座重要佛寺,其中以永宁寺为最。
三、佛塔
佛塔本为瘗佛骨之所,梵语曰“窣堵坡”(Stupa),义译为坟,冢,灵庙。它的造型多为覆钵形,上立长柱形标志“刹”。是由台基、覆钵、宝相轮等几部分组成的实心建筑。它随佛教入中原时,汉族本土的木结构建筑体系已经
欧阳术创编 2021.02.02 欧阳美创编 2021.02.02
欧阳术创编 2021.02.02 欧阳美创编 2021.02.02
形成,尤其在造楼中,积累了丰富的工程技术和艺术经验,早期的佛教又被视为一种神仙方术,匠人在设计塔时就以本民族习见的重楼为蓝本,建成楼阁式木结构塔。此后陆续又有许多新的塔型传入,它们同中国固有的建筑技术和形式相结合,衍化出多种类型。
【1】楼阁式塔:楼阁式塔系仿中国传统多层木构架建筑,是佛塔中国化的产物。楼阁式塔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三国志》,汉献帝初平四年(193)笮融于徐州建造的浮屠祠塔:“下为重楼、上垒金盘,由堂阁周围可容三千许人。”文献记载中的最大木塔,是北魏时建造的洛阳永宁寺塔,据称高一千尺,百里以外便能望见。但可惜的是塔建成不久便被焚毁了。我国现存最早的木塔实物,为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的应县佛宫寺塔,俗称应县木塔。 【2】密檐式塔:密檐式塔一般不供登临,晚期有些虽可登临,因檐密窗小,没有平座、栏杆,观赏效果欠佳。但密檐式塔间距逐层收缩,与外轮廓的收分配合良好,使庞大塔身显得稳重而秀丽。檐下的小窗,既打破了塔身的单调、又产生了对比作用,也是较好的处理手法,其型制源于印度。
【3】单层塔:单层塔多为墓塔、佛龛,源自印度。早期形象资料,见于云冈及响堂山等石窟上的单檐小方龛。现存的最早实例为山东神通寺四门塔。
【4】喇嘛塔:源自印度,其形制为窣堵坡以及密檐式塔的结合体,南北朝时期常将窣堵坡形象用于佛龛。
在封建割据的经济基础上,士大夫寄情山水,使得造园之风盛行。从魏晋开始,南北朝的园林艺术向自然山水园发展,山水成为园林的骨干。构山要重岩覆岭、深溪洞壑,崎岖山路,涧道盘纡,合乎山的自然形势。园林中有土山、钓台、曲沼、飞梁,同时配以楼、馆、 亭;造成山顶有楼,跨水为阁,流水成景的极妙自然意境。而叠石造山的技术亦己提高。据文献记载:吴魏明帝起景阳山於方林园中,重岩复岭,深溪洞壑,高山巨树,悬蒿垂罗,崎岖石路,涧道盘纡,景色自然。而且也可分为两种类型。
【1】私家宅园:北魏自武帝迁都洛阳后,大量的私家园林也随之经营起来。据《洛阳伽兰记》记载:“当时四海晏清,八荒率职……。于是帝族王侯、外戚公主,擅山海之富、居川林之饶,争修园宅,互相竞争,祟门丰室、
欧阳术创编 2021.02.02 欧阳美创编 2021.02.02
欧阳术创编 2021.02.02 欧阳美创编 2021.02.02
洞房连户,飞馆生风、重楼起雾。高台芸榭,家家而筑;花林曲池,园园而有,莫不桃李夏绿,竹柏冬青。”
【2】寺庙园林:此时贵族舍宅为寺之风盛,佛寺中亦多名园。
【3】皇家园林
其次,风水体系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初步建立,风水是古代的一门有关生气的术数,据称只有在避风聚水的情况下,才能得到生气。这样,风水就与建筑环境间有了瓜葛。魏晋产生了管辂、郭璞这样的宗师。管辂因占墓有验而闻名天下。现在流传的《管氏地理指蒙》就是托名于管辂而作。而郭璞是最先给风水下定义的人。在《葬书》注评中有详细介绍。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细部也颇为讲究。
【1】屋顶及瓦饰:屋顶的类型可分为庑殿以及歇山,其坡度增加,屋檐有生起,且脊饰丰富,有鸱尾、鸟、火焰等,制作精致。
【2】斗栱:魏晋斗栱可分为人字栱及斗拱出挑(出跳),斗栱上有幽頁,栱端有卷杀。
【3】构架:六朝木构虽已无存,但自碑刻及敦煌壁画中,尚可窥其构架之大概。屋宇均以木为架,施立颊心柱以安直棂窗。窗上复加横枋,枋上施人字形斗拱。至于屋内梁架,则自日本奈良法隆寺回廊梁上之人字形叉手及汉朱鲔墓祠叉手推测,再证以神通寺塔内廊顶上施用三角形石板以承屋顶,则叉手结构之施用,殆亦为当时通常所见也。
【4】雕饰:佛教传入中国,在建筑上最显著而久远之影响,不在建筑本身之基本结构,而在雕饰。云冈石刻中装饰花纹种类奇多,什九为外国传入之母题,其中希腊,波斯纹样,经健陀罗输入者尤多,尤以回折之卷草,根本为西方花样,不见于中国周汉各纹饰中。中国后世最通用之卷草,西番草,西番莲等等,均导源于希腊 Acanthus 叶者也。中国固有纹饰,见于云冈者不多,鸟兽母题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凤凰,饕餮等等,雷纹,夔纹,斜线纹,斜方格,水波纹,锯齿,半圆弧等亦见于各处。 《中国建筑史》绝非一部纯粹的建筑技术史,而是蔓延着中国千年朝代更迭、艺术形态变迁、王室喜好描摹的经典之作,它通过另一个角度,仿佛一只洞悉一切细节的眼
欧阳术创编 2021.02.02 欧阳美创编 2021.02.02
欧阳术创编 2021.02.02 欧阳美创编 2021.02.02
睛,帮助人们去了解和还原了真正的中国古代历史。 参考文献:
[1]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
[2]宗白华,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宗白华全集》,安徽出版社,1994 时间:2021.02.02 创作:欧阳术 欧阳术创编 欧阳美创编 2021.02.02
2021.02.0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