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天蛾在北方每年发生1代,6~7月份成虫陆续出现。豆天蛾飞翔力强,迁移性大,能在几十米高空急飞。白天成虫隐藏在生长茂密的农作物及杂草丛中,不活泼,易于捕捉。傍晚开始活动,对黑光灯有较强趋性。成虫在夜间交尾,交尾3小时后即能产卵,每只雌虫产卵200~450粒,一般每片叶子只产卵1粒。8月为幼虫盛期,其主要寄主为大豆、刺槐、藤萝及葛属、黎豆属植物。幼虫共有5龄,身体粗壮,静息时常将体前部举起,头缩起向下,长时间不动。初孵化的幼虫有背光性,白天潜伏叶背,夜间取食,阴天整日为害。1~2龄幼虫为害植株顶部,咬食叶缘成缺刻,一般不迁移。3~4龄时,幼虫食量增大,可转株为害。5 龄是豆天蛾幼虫的暴食龄期,约占幼虫期总取食量的90%,严重时可将整株大豆吃成光秆。9月后,豆天蛾幼虫陆续落地,以滞育幼虫状态入土越冬。翌年4~5月天气转暖时,幼虫开始做虫室化蛹,随后羽化为成虫。 人工养殖方法
构建育种田 选择向阳、排水良好、面积适宜的豆田培育种虫,育种田按时节播种大豆。育种田周围围上“仝”字形罩网,高2.50米以上为宜,罩网留出入口便于操作,选材以小眼纱网为宜。
种虫采集与管理 在从未施药的豆田中捕捉或市场购买健康、活跃的3~5龄幼虫,按50~100头/平方米的密度放养到育种田内,让其自然发育,作为种虫储备。9月后种虫陆续入土越冬。10月大豆成熟,割收大豆不要翻耕,以免损伤土层中的越冬种虫。
次年按季密植大豆,播种应避免造成种虫损伤。5~6月,豆天蛾在育种田内羽化为成虫,并在田内交尾产卵。让卵在育种田内自然孵化并使幼虫发育到2龄,挑选强壮的幼虫按50~100头/平方米密度留种后,便可采收进养虫室集中饲养管理。
此外,也可按育种田模式另辟饲养田,田内早植大豆,结荚前期将留种后2龄幼虫投放到饲养田内,使其自然生长至成品。饲养田放养的密度为10~15头/平方米,仍可保持满意的大豆产量。
饲养室及饲用器具 选择宽阔向阳、通风良好的平房或大棚做幼虫饲养室,内设饲养架和饲养盘。饲养盘以无异味木材制成,规格为长、宽各80 厘米,高15厘米;四周近上缘用透明胶带贴边保持光滑,亦可在箱顶罩上纱网,防止幼虫爬逸;箱底可置小孔眼筛粪网,便于除粪。
饲养室饲养管理 将育种田中生活着2龄幼虫的豆叶摘下放置到饲养盘中,每盘约400条,每天采摘大豆叶喂养幼虫2次。饲养过程中,残剩叶片要及时清理,以免腐败,幼虫发育至4~5龄时食量大增,特别是5龄阶段为幼虫的肥育阶段,应及时供应大量豆叶。8万条幼虫由2龄发育至5龄,大约需1/15公顷(1亩)豆田的叶量,同时大豆产量还可保持在每公顷100~150千克。
留种与贮存 挑选5龄健康、活跃的幼虫置于育种田作为种虫。长成的5
龄幼虫即可出售,停食后的幼虫可置于湿润沙土中浅层掩埋贮存,以备随时出售。 主要敌害与防治 豆天蛾的天敌很多,卵期有8种寄生蜂,因此卵期应注意对育种田的防护。饲养幼虫过程中要注意防豆天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病和细菌病,饲养室应清洁卫生,使用前要彻底消毒,发现病虫要及时清除并烧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