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瑢
来源:《现代园艺·下半月园林版》 2015年第5期
徐瑢
(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山西太原030012)
摘要:用0.1,1,10,100,1000mg/L种不同浓度的水杨酸(SA)浸种处理木槿种子,研究SA对木槿种子萌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0mg/L SA)相比,浓度为10mg/L SA处理萌芽效果最好且萌芽时间相对集中,萌发高峰提前2d,有效提高萌芽粒数、萌芽率、萌芽速率。
关键词:水杨酸(SA);木槿;种子萌芽;特性;影响
木槿具有花大色艳、对有毒气体有较强的抗性、耐干旱等特点,成为很好的园林绿化树种。[1]近几年有关木槿种子处理,提高发芽率的研究已有报道[2,3],但是对于采用简单有效的研究方法,分析不同SA浓度处理间萌芽特性影响的报道并不多。
笔者将采用不同浓度SA的预处理木槿种子方法,通过标准的发芽试验,每日记载发芽种子数,对同一时间内不同处理木槿种子萌芽时间、萌芽粒数、萌芽率、萌芽速率进行研究,揭示其变化规律,为寻找提高种子萌发率和萌发速率的最佳SA浓度,以期在木槿育苗生产上的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选择
本试验从太原收集无病虫害,种粒饱满的木槿种子。种子来自母株生长健壮,株形丰满,无病虫害的2株壮年树。按照东南西北4个方向分别在高1.5~2m的树冠中部取种实。收集完后自然风干。
1.2 试验材料培养及处理
从试验材料中用四分法将种子平均分成4份,对角选择其中2份,平均每份随机数取25粒种子组成50粒。
将测定样品的种子分组放入小烧杯中。注入0.15%的福尔马林溶液,以浸没种子为度,随即盖好烧杯,15分钟后倒福尔马林溶液,立即盖好烧杯闷半小时,然后用清水洗种子即可。发芽皿直径为12.0cm,事先用0.5‰的甲醛溶液消毒。
用pH值为6.8的柠檬酸缓冲液配制SA溶液,浓度分别为0.1 mg/L,1mg/L,10 mg/L,100 mg/L和1000 mg/L,用不同浓度的SA处理消毒后木槿种子48h,共5个处理,1个对照,CK为对照(用蒸馏水处理48h),每处理50粒,共3次重复。在发芽皿上垫有滤纸,使其表面充分湿润而不滴水为准,把处理好的种子放到发芽皿上,每个发芽皿上放50粒,放入SPX-G微电脑控制光照培养箱中培养,每天光照12h,培养期间温度为25±1℃的培养箱中培养,补充水分保证发芽皿中水分充足。每天观察种子发芽情况。参照文献的鉴定标准[4],以胚根突出种皮的长度超过种子直径作为萌发标准,逐日观察纪录种子萌芽数。萌芽结束后计算萌芽率,萌芽速率。
1.3数据统计分析
萌芽速率=GI=ΣG/t式中G为2天的萌芽率,t为萌芽日数[5]
种子萌芽率=萌芽种子数/研究用种子总数×100%[6]
原始数据的处理,由Excel软件处理,图表的产生由Word软件的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SA浓度处理对木槿种子萌芽数的影响
通过5个不同浓度SA处理对木槿种子萌芽粒数的变化趋势分析,10mg/L SA处理萌发粒数高峰出现在第10~12d,对照(0mmg/L)处理和0.1mg/L SA处理萌芽粒数高峰出现在第12d,而且相对集中,0.1mg/LSA种子平均日萌芽数最高,达到萌发数18粒,而1mg/L、100 mg/L和1000mg/L SA处理峰值分散,日萌芽数均衡。种子萌发开始的时间除0.1mg/L SA处理在第5~6d种子萌芽,18d结束,时间长约14d。其余处理均在3~4d开始萌芽,不同的是1mg/L和100mg/L SA处理萌芽在22d结束,10mg/L和1000mg/L SA处理在24d结束,与对照(0mg/L)处理相比萌芽时间延长2~6d不等。 100mg/L和1000mg/L SA处理减少了日萌芽数,减缓发芽速度,但延长了发芽时间。
2.2 不同SA浓度处理对木槿种子萌芽率、萌芽速率的影响
通过5个不同浓度SA处理对木槿种子萌芽率的变化分析,10mg/LSA处理后萌芽率最高为92%,而对照为78%,比对照(0mg/L)提高14%,最低0.1mg/L和11000mg/LSA处理为72%,1mg/L和1000mg/L处理分别为84%和76%。同样木槿种子萌芽速率10mg/L SA处理后最高为7.99,而对照(0mg/L)为7.3,比对照(0mg/L)提高9.45%,0.1mg/LSA处理最低为5.8,1mg/L 100mg/L和1000mg/L处理分别为6.5,7.2,7.22,均比对照(0mg/L)低,可见10mg/LSA处理在提高萌芽速率方面效果最好。
3 结论与讨论
不同浓度的SA处理木槿种子,浓度为10mg/LSA萌芽效果最好,萌发时间相对集中,能有效提高萌芽率和萌芽速率,可能是适宜浓度的SA打破了木槿种子内源激素间的平衡,使萌发促进物质的相对含量增加,使一些生活力低的种子,在SA处理后也开始萌发,增加了种子的萌发数,提高育苗效率。[7]对于SA处理木槿种子后萌芽率和萌芽速率的生理生化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陈有民.园林树木学[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9)
2 胡映泉.3种不同试剂处理对木槿种子发芽影响[J].天津农业科学,2013(8)
3 崔继光.不同浓度的水杨酸处理对木槿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J].中国农学学报,2011(7)
4 国际种子检验协会.国际种子检验规程[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5 马文宝,许戈,姬慧娟,刘兴良.珍稀植物梓叶槭种子萌发特性初步研究[J].种子,2014(12)
6 付宝春,薄伟.黄菖蒲种子萌芽特性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12(40)
7 高翔,高杰,买买提.不同浸种方式对辣椒种子发芽速率的影响[J].天津农业科学,2012(18)
(责任编辑 张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