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ofQiqiharJuniorTeachers’College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No.5,2019Genera.No.170
“乐”与“忧”论孔子生命中的
符方婉
(云南师范大学,昆明650500)
摘
。其“乐”,表现为:好学之乐和追求真理之乐。生命要:孔子其一生中有“乐”有“忧”其“忧”,表现为:
衰逝之忧和时不遂愿之忧。它们熔铸成一个鲜活灵动的孔子生命形象,构建起其独特的人格精神面貌,体现了儒家刚健有为的精神。关键词:孔子;生命;“乐”“忧”;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958(2019)05-0040-03
On\"Happiness\"and\"Worries\"inConfucius'Life
FUFang-wan
(YunnanNormalUniversity,Kunming650500,China)
Abstract:Confuciushas\"happiness\"and\"worries\"inhislife.Its\"happiness\"ismanifestedas:whoiseagertolearn,pursuesthejoyoftruth.Its\"worries\"ismanifestedas:theworryofthedeclineoflifeandtheworryofnotwishingfortime.Theymeltintoavividanddy-namiclifeimageofConfucius,buildupitsuniquepersonalityandspirit,andembodythespiritofConfucianism.Keywords:Confucius;life;\"happiness\";\"worries\"
在先秦诸子当中,孔子是唯一一位被司马迁列入世家、中评价孔子:“天下君王至单独作传的人物。司马迁在《史记》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馀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
[1]
矣。”这位至圣先师,充溢着光辉的人格形象。虽然,由孔子
·卫灵公》)据笔者统计,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中的出现共有33处,一词共出“学”字在《论语》其中“好学”现6次,从中可见孔子对学习的重视。在孔子看来,学习非常具有价值。他提出君子不但要好学,还要博学,而博学的指向则是:“‘夙夜强学以待问’,‘儒有博学而不穷’,‘博学以知
[2]
”可以使人处于一种主动服’。孔子认为学习,尤其是博学,
开创的儒家学派,其思想体系前赴后继地被孟子和荀子扩充和丰富;然而,他们身上缺少了孔子对自身生命经验而自然流露出的真切体会,缺少了对自我精神生存状态的剖析和吐进行解读,帮助我们深入地露。对孔子生命中的“乐”与“忧”对孔子伟大人格形象形成去了解孔子内心最为真实的一面,深刻的认识。
“乐”一、孔子生命中的
发自内心深处自然而然地“乐”,即孔子在人生体会中,在其一生生成的一种怡然自得的生命状态。对于孔子而言,好学中,有两件值得引以为乐的事情。其具体表现为:其一,之乐;其二,追求真理之乐。
(一)好学之乐
孔子好学,在《论语·公冶长》中就有说明“: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在孔子的生命中,他有“吾十有五着对事物不断学习,积极进取的追求精神。他说:“吾尝终日不食矣,终夜不而志于学”(《论语·为政》);又说:收稿日期:2019-07-10
孔子所说的学习,并非是我状态,可以准备着随时派上用场。是通变的,它们今天单纯地指读书学习,孔子概念中的学习,主要强调人要积极有所作为,不断提升自己。如果要划定其用孔子的话说则是据于德,依所提倡的学习范围,“:志于道,)司马迁的《史记》中记载了孔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具有子向老子主动问礼[3],说明孔子不囿于自身的学习成果,主动向他人学习的精神。从上述内容中可见孔子对学习的热孔子爱。在孔子的生命中,他把学习作为生命中的一件乐事。好之对学习的态度,用他的话说则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学者杨伯峻对此段内容的译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注是“:(对于任何学问和事业,)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
[4]人,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这段话表明了孔子
好学的态度。什么是好学呢?孔子从儒家刚建有为的精神对可谓好学其作了灵活的解释“: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居无求安,敏于事也已矣。”(《论语·子张》)“君子食无求饱,
(1994——云南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作者简介:符方婉—),女,海南省海口人,中国古代文学。
-40-
而慎于晚,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在孔子看来,人只要有进取心,在不断学习以追求进步,就可以视为好学。孔子以好学为乐,所以对于学习,他有生命体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识之”“、不厌”,将一位谦谦好学的儒者形象生动地传达出来。
孔子自身的学识之所以渊博广大,是因为其主动追求学问、热爱学习,并把学习当作人生乐事的一种生命融洽状态下生成的结果。
(二)追求真理之乐
上述内容探究了孔子的好学之乐,而孔子好学之乐是为了提升自我,从而能够去追求更高一层次的快乐,即追求真理之乐。“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在礼崩乐坏的春秋社会,孔子在博学强问中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主张,有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即引领社会回到周朝礼乐和睦融洽的时期,这就是孔子在其生活时代最想要追求的真理。真理,换言之,即孔子经常提到的“道”。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孔子将“道”作为生命的最高追求,作为实现生命最高价值的寄托。而为了实现这个真理,他周游列国,四处游说,乐此不疲,这就是孔子的追求真理之乐。这种追求真理之乐,往往表现出一种自信乐观的精神,是孔子生命精神面貌的深度体现。
在《论语·子罕》篇中,写孔子因为坚持追求自己主张的理想而不被时代社会接纳,受到达巷党人的嘲笑:“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而孔子的回答是:“吾和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面对嘲笑,孔子能够以自我调侃来宽慰自己,除了其幽默人格溢于言表之外;其侧面反映孔子在坚持自我追求中表现出一种自信乐观精神。孔子的这种乐观精神与西方伟大哲人苏格拉底对坚持自我真理的追求中表现出来的精神十分相似。
德国哲学家尼采把苏格拉底视为“乐天主义”评价为“:为了将苏格拉底看成是这些战车英雄中的一个,我们必须将他看成是一种新的存在之模式的典型。他是‘理论型人物'的模范,他的深长意味与目标我们必须加以了解。就像艺术家一样,
理论性的人对于一切存在都抱着愉快的心情,
且免于成为实践伦理上的悲观主义,其猫似的眼睛在黑暗中发着亮光。”[5]
在孔子的身
上,我们可以找到尼采描述的苏格拉底那种自信乐观精神。孔子对自己的追求始终保持着高度的热情。所以,当在追求真理而生命遇到威胁时,孔子豁达地说出“: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论语·述而》)这就是其无所畏惧而执着于追求他所主张真理的乐观精神,孔子乐观地相信自己的真理终会实现,所以他说:“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三年有成。”(《论语·子路》)在《庄子·杂篇·让王》中就有描写孔子在追求自我真理而困于陈蔡之间时所表现出来的乐观自得状态:“古之得道者,穷亦乐,通亦乐。所乐非穷通也,道德于此,则穷通为寒暑风雨之序矣。故许由虞于颖阳,而共伯得乎丘
首。”[6]
孔子对真理锲而不舍的追求,
表现出怡然自得、乐在其中的生命状态,
甚至活出了一种“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的生命理想状态,是孔子在生命中一种崇高精神境界的深层享受。孔子这一层次的生命之乐,体现了他积极关怀社会的入世精神。
二、孔子生命中的“忧”
“忧”,即忧畏,担忧和畏惧。虽然,孔子在《论语·颜渊》
中提出“君子不忧不惧。”的看法;但是,在鲜活的现实社会面前,孔子未能真正贯通此观点。所以,在《论语·宪问》中,孔子真诚道出了自己:“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孔子的忧畏意识,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生命衰逝之忧;其二,
时不遂愿之忧。(一)生命衰逝之忧
在先秦诸子中,除了庄子以外,很少有像孔子一样深刻地流露出对自身命运的关注。这种关注,首先表现为对生命衰逝的担忧。这种意识的流露可以从孔子对自己的学生颜回的表现中找到依据。在颜回病逝时,孔子发出十分悲痛的感慨:“噫!天丧予,天丧予!”颜回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在《论语·先进》篇中将其列入德行第一,可见孔子对其的喜爱。在《论语·雍也》中,孔子对其的评价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也。”;在《论语·述而》篇中,孔子曾对自己理想的生活状态进行描述“: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从这两段内容相似而意义基本相同的描述中,
可见颜回与孔子的人格非常相近。在《论语·述而》中,还记录了孔子对颜回吐露自己的心迹:“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从这可以看出,孔子是把颜回视为同道中人或知己。试想颜回逝世时,孔子除了悲叹哀怜自己最喜欢的门生的不幸之外,也会从其存在的消亡中联想到自身的生命存在。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在谈及人们面对他人生命的死亡所产生的感受时指出“:死亡在最广的意义上是一种生命现象。
生命必须被领会为包含在世方式在内的存在方式。”“死诚然绽露出一种丧失,但却更甚于遗留下来的人经验到的那种丧失。在遭受损失之际,存在的损失却不能作为临终者所
“遭受”的那一种存在的损失而得以通达。”[7]
将这段话与孔子对比自己还年轻的颜渊
逝去所发出的感慨联系起来,其侧面反映出了孔子由他人之丧而回到对自身存在的关注与思考,
即由他人的存在而联想到自身的存在;因此,他对自身生命衰逝的担忧也就隐含在其中。孔子的学生阳货的话更是道出了心声“: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论语·阳货》)在时光的流逝中,孔子年老渐衰,甚至发出了这样的感慨:“甚矣吾衰也﹗吾久不见周公矣!”(《论语·述而》)上述内容均是道出了孔子的生命衰退之忧,人对生命衰退的忧畏皆是来源于在时间的滚滚不断地流逝中人不能常驻于一种生命状态中。所以,在《论语·子罕》篇中,孔子有了这样的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的哲理意蕴非常深厚,从表层意义上看,是孔子对时间如流水般不止的感叹。从深层意识流上来看,一个对时间关注的人,必定有着某种忧患意识,即生命在时间的流逝中逐渐逝去。孔子对生命衰逝表现出来的担忧意识反映了他的生命观,即对生命的敬畏和珍惜。
(二)时不遂愿之忧
面对时间奔流,孔子流露出生命衰逝的忧患意识;而面对晚年生命衰逝,胸怀大志,追求真理的孔子,则流露出了时不遂愿的忧畏意识。孔子时不遂愿之忧与他的“天命”观有着密切联系。孔子在《论语·季氏》中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孔子认为君子应该对天命、大人、圣人之言三者畏惧。为何对这三者畏惧?则需要了解这三者的概念。关于天命、大人和圣人之言,学者杨伯峻的译注是:天命、
-41-
王公大人和圣人的言语,还特别指出“大人”是指在高位的人,而“圣人”则是指有道德的人。[8]言简意赅,后两者比较容易理解,而天命则需要进一步分析。关于天命,在《论语·为政》中,孔子有:“五十知天命”之说;他又在《论语·尧曰》中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历来的学者对孔子所谓的天命阐释不一样,而学者李泽厚的观点比较具有创造性“:所谓‘命’、我以为不应该解释为‘必然性’‘、命定性’,如许多传统的解说那样,恰恰相反,应释为偶然性,即每一个体要努力去了解和掌握专属自己解决的偶然性的生存和命运,从而建立
自己,这就是‘知命’和‘立命’。”[9]
如果从李泽厚先生的观点
出发,那么孔子所立命的根本源自于自己在春秋社会中汲汲求进的生存状态,追求实现生命的最高价值。联系孔子在当时社会中所作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生命处境来看,孔子对天命怀着敬畏之心,当自己生命逐渐衰退而迟迟还未实现他所构建社会理想蓝图,就产生了时不遂愿之忧。孔子此忧,可以通过海德格尔在其著作《存在与时间》中对“畏”的论说来观照这种忧患意识:“被抛入无家可归状态的此在是赤裸裸的此在,畏就因这赤裸裸的此在而畏,畏(把此在)带回到纯粹的‘它存在且不得不存在’,带回到最本己的、个别化的被抛境况。这一带回没有闪避遗忘的性质;
但也没有回忆的性质。不过也并非在畏中已经重演着把生存承接到决定之中的这样的事情。畏倒相反(把此在)带回到作为可能重演之事的被抛境况。就这样,畏一道揭示出一种本真能在的可能性,这种能在必得借重演而作为将来的能在回到被抛的此。带到可重演性面前,这是组建畏这一现身的曾在状态所特有的绽出
样式。”[10]这段话深入地诠释了一个人在其存在社会中始终
担忧着其生命不被社会所接纳而处于一种被抛弃的状态。孔子苦苦追求自己提倡的真理,却不被当时社会当权者接受,一再地努力仍然陷入持久不变的困境,
无法实现胸中理想大志。所以,有着“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论语·宪问》)信仰的孔子在自己追求的“道”未能成为实现时发出了这般的无奈感慨:“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
-42-
夫。”《(论语·子罕》)这就是孔子在生命逐渐衰逝中,渐渐意识到自己得生命极限,即命运,然后流露出来的时不遂愿之忧的意识。它是孔子在生命衰退之时的真切流露,揭露了孔子对自我生命价值无法得到实现的担忧心理。
三、结语
综上所述,孔子在自己身处的特殊时代,
踽踽独行。其间分别流露出来的生命的“乐”与“忧”,两者看似矛盾,却真实地展现了孔子在生命变化过程中所流露出来的真切体验。它们熔铸在一起,勾勒出一个鲜活灵动的孔子生命形象,构成了其特有的精神面貌。同时,孔子的“乐”与“忧”正源自于其为实现存在价值而孜孜不倦的生命追求,
它们体现了儒家学派所倡导的刚健有为精神;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孔子伟大人格形象的生成。参考文献:
[1][3](西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1947,2140.
[2]杨朝明,宋立林主编.孔子家语通解[M].济南:齐鲁书社,2013:34,41,44.
[4][8]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60,175.[5](德国)尼采撰,李长俊译.悲剧的诞生[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116.
[6](晋)郭象,注(.唐)成玄英,疏.曹础基,黄兰发点校.庄子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2011:512.
[7][10](德国)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275,391.
[9]李泽厚.论语今读[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18.
□编辑/王红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