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物质资料生产,三个基本要素1)人的劳动,即劳动力的支出 (生产最基本的要素)2)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包括生产工具、生产场所、道路、运河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3)劳动对象(未经加工的和经过人的劳动加工过的)
2、社会生产关系的两种基本类型1)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如奴隶制生产关系、封建制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2)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如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
▲生产工具的变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
▲社会生产关系:人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形成的,并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关系的总和。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对立统一的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a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b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革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也具有反作用a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性质和状况时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b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性质和状况时则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社会生产方式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最基本、最深刻的动力。
4、社会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1)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产生,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2)任何经济规律都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3)人们从事经济活动必须尊重经济规律,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 5、经济规律的三种类型:
(1)在人类各个社会阶段中都起作用的经济规律,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2)在几个社会阶段中起作用的经济规律,如在商品经济社会形态中发生作用的价值规律
(3)只在一个社会阶层中起作用的经济规律,如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剩余价值规律,社会主义社会的按劳分配规律等。
6、社会经济制度是一定时期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构成一定社会形态的最基本、最本质的经济基础;社会经济制度规定着社会的政治制度、法制制度和人们的意识形态,是区分人类历史上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
7、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双重作用1)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和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2)对经济发展具有 8、自然经济的概念:自然经济是为了满足生产者或经济单位自身需要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9、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自给自足▲ ▲10、商品经济产生的经济条件: 1)社会分工(一般基础)
2)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存在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经济实体(根本条件)
11、商品经济发展的基本过程:
(1)简单商品经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处于商品经济阶段,商品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的个体所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的,商品生产者生产和出卖商品的目的是在于满足自己不同的消费需要)
(2)发达商品经济(资本主义社会处于发达商品经济阶段,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资本家从事商品生产和交换的目的不是为了换取对方的商品以满足自身的消费需要,而是为了增值资本。)
12、市场和市场体系的基本概念:
(1)市场:狭义的市场是指商品交换的场所,渠道或领域,这是有形的市场;广义的市场是指一切商品和生产要素交换关系的综合,包括有形和无形的市场。(市场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范畴)
(2)市场体系: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市场有机整体。
13、市场体系的功能:
(1)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功能;(2)经济联系功能;(3)利益关系调整功能; (4)信息产生和传递功能;(5)社会评价功能 ▲商品市场是市场体系发展的基础 16、商品市场和市场经济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1)商品经济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活动方式。商品经济生产者之间的关系要通过等价交换来实现,商品经济是相对于自然经济、产品经济而言的。(2)市场经济是通过市场和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的一种经济运行方式。资源配置中,市场机制起基础性作用,通过市场机制(竞争机制、供求机制、价格机制)来引导和调节企业和居民的行为,是相对于计划经济而言的。
联系:(1)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的商品经济;(2)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必然过渡到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市场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
17、合理配置社会资源的必要性:社会资源具有稀缺性。
▲合理配置社会资源是任何社会经济活动的中心问题,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前提。 18、社会资源配置的两种方式:
1)市场配置方式(在经济体制上反映的就是市场经济)
2)计划配置方式(a指令性计划;b指导性计划▲)反映的是计划经济 19、经济体制和经济制度的关系:
1)经济制度决定经济体制的特点,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和特征也要通过与其相适应的经济体制反映出来,并贯穿整个经济运行过程。
2)经济体制反映社会经济制度的要求,是社会经济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 3)合理的经济体制对经济制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第二章 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
1、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由劳动的二重性决定
(1)使用价值(自然属性):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没有价值
(2)价值(社会属性和本质属性):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商品作为价值,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在量上是可以比较的,商品交换的比例取决于商品价值的大小,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或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2、劳动的二重性:
1)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质不同,量无法比较 2)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只存在量的差别。 3、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二者的矛盾统一关系:
统一:二者在时间和空间上是统一的。不是两次劳动,更不是两种劳动
矛盾:(1)具体劳动是从劳动的有用效果来看的劳动, 抽象劳动是抽取了劳动的有用性的一般人类劳动;(2)具体劳动在质上不同,在量上不能比较;抽象劳动在质上相同只有量的差别;(3)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4)具体劳动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但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抽象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唯一源泉。
4、商品的价值量概念:商品的价值量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的量。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
▲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生产者生产某种商品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是商品的社会价值,商品价值量是商品交换的依据。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影响价值量发生相应的变化。 ▲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5、货币的产生过程:
简单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价值形式
▲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6、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就是商品的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品价格取决于商品价值和金属货币价值两个因素,商品价格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 (2)流通手段:货币象征性的存在,不一定是足值的货币, (3)贮藏手段:必须是足值的货币
(4)支付手段:解决缺乏现金,促进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但是增大了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5)世界货币:在世界市场上执行一般等价物的职能。
7、货币流通规律是指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其基本内容是:商品流通过程中需要的货币量由流通中的商品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的平均速度来决定。 8、商品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
(1)待流通的商品数量(2)商品的价格水平(3)货币流通速度
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次数)
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赊卖商品价格总额+到期支付总额-相互抵消支付总额)/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次数)
▲纸币是价值的符号,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的职能,其流通是以金属货币的流通规律为基础。
9、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1)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2)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商品价格固然要以商品价值为基础,价格主要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
10、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1)一定时期内商品的平均价格与价值是趋于一致的,总价格和总价值应是大体相等2)商品价格上下波动是受到其价值制约的,既不能无限上涨,也不是无限的下跌。 价值规律的作用:
1)调节资源配置和经济活动;
2)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促进商品生产者在市场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有用性、永恒属性
抽象劳动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反映人们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商品经济特有的范畴。 第三章 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1、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
(1)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特点有:自由竞争、自由经营、企业经济活动市场机制调节、国家不干预; (2)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垄断取代自由竞争 2、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
1)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导致了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垄断组织的产生; 2)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融合起来,形成了金融寡头; 3)和商品输出不同,资本输出具有特别的重要意义; 4)瓜分师姐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 5)最大资本主义大国已把世界上的领土瓜分完毕。
▲垄断资本时期最重要的经济特征: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居支配地位。 ▲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的必然结果。
▲垄断资本是通过垄断组织来实现的。垄断组织的建立是为了获取垄断利润,主要通过垄断价格实现,包括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形式。
▲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跨部门进行多样化经营的混合联合公司成为主要形式。 3、垄断利润的来源:
(1)垄断组织内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2)存在于垄断组织外部但通过价格等机制转移到垄断组织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4、金融寡头:是指掌握着庞大金融资本的少数最大的垄断资本家或资本家集团,又叫财团,是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实际统治者。
▲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计。主要通过“参与制”来实现。“参与制”是指金融寡头通过掌握股票控制额的办法来层层控制企业的制度。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和国家政权融合在一起的资本主义。其特征是国家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全面干预和调节,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而做的局部调整。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 (1)国有企业
(2)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组合,即国家与私人共有的垄断资本。
(3)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组合,即国家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的各种干预和调节措施。 6、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变化:
1)社会生产力获得了巨大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私有制范围内不断进行调整,出现了资本占有社会化的趋势; 3)资产阶级政治统治形式趋于完善。
4)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在不损害资产阶级根本利益的情况下,推行了一系列社会改良的措施,使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相对缓和。 7、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1)股份制经济和国有企业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经济基础;
2)工人阶级生产和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社会福利制度的实施,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3)工人阶级受雇佣的阶级地位并没有改变,经济上仍然处于无权和受剥削的地位,在政治上也无法与资产阶级分享平等的政治权利;
4)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战友之间的慢炖,资本主义自身无法解决。 8、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总趋势
(1)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准备着坚实的物质基础; (2)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营和管理方式; (3)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变化显示着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是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
9、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产生的特点:有自己的政治前提——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 10、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基本途径:
(1)没收官僚资本,将其由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从而掌握国民经济的命脉,并使之成为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经济基础。
(2)改造民族资本,壮大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赎买政策) (3)改造农业和手工业中的个体私有制。
第四章 社会主义本质及其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矛盾决定) 3、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消灭剥削和实现共同富裕。(根源在于生产资料私有制) ▲4、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之所以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由以下几个方面决定: (1)是解放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的客观要求; (2)是建立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客观要求; (3)是社会主义最终战胜资本主义的客观要求; (4)是为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创造物质条件的客观要求。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
1)具有社会主义制度的一般经济特征,包括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等。
2)自身特征: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必须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体制;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与合法经营先富裕起来。
7、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8、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9、党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0、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
11、 公有制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12、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13、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混合所有制中的非公有成分。
外资经济是指“三资企业”中的外资部分。三资企业: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
1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元所有制结构决定) ▲按劳分配的内在要求: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报酬 常考 ▲按劳分配的具体形式:工资、奖金、津贴、劳动分红。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按照资本、土地、劳动、技术等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贡献进行分配。具体形式:利息和利润是资本收入,租金是土地的收入,非公有经济中的工资是劳动力的收入。 第五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其运行基础 ▲1、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商品经济的原因:
(1)社会分工;
(2)独立经济利益实体的存在。 ▲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内在属性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定义:是指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其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
一般特征1)一切经济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地通过市场实现,市场机制起基础作用2)市场主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3)商品的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4)政府不直接干预经济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5)经济运行依据法律规范进行
特殊特征:1)所有制结构上,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不同经济成分还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经营2)在分配制度上,要建议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3)在宏观调控上,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健康运行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规律,只要存在商品经济,价值规律就必然存在并起作用。 4、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和计划都是资源配置的调节手段,两者能够而且必须互相结合,,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但具有自发性和滞后性;而计划则主要是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手段。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模式:
(1)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成分共同发展得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2)建立和培育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3)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只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 (4)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理;
(5)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6、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基本特征:▲(1)统一性;(2)开放性;(3)竞争性;(4)规范性 7、改革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的重要意义: 1)是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 2)是转变企业经营机制必不可少的条件;
3)是政府转变职能建立国家宏观调控体系的基础,也是国家搞好宏观管理的必要前提; 4)完善市场体系是把微观搞活和宏观管理统一起来的中心环节。 ▲社会注意市场体系是由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构成的。
8、商品市场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得基本条件,它是商品流通的载体,没有商品市场,市场经济就无法运
行。
9、商品市场包括: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
10、要素市场包括: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 11、市场规则:
概念:是指国家制定的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保证市场正常运行的制度、法规和准则的总称,包括进入市场各主体的行为规范以及处理相互关系的准则。
市场规则的主要内容1)市场进入规则2)市场交易规则3)市场竞争规则;
12、市场秩序(内容就是市场规则的实现):(1)市场进入秩序;(2)市场竞争秩序;(3)市场交易秩序。 13、市场管理
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
内容:(1)对市场主体的管理;(2)对市场客体的管理;(3)对市场经营活动和竞争方式的管理;(4)对价格的管理和监督。
14、中介组织:是指介于国家和市场经营主体及消费者之间的非行政性社会经济组织和机构的通称。 市场中介组织的类型:(1)主要为商品流通提供服务和沟通的市场中介,如经纪人、信息咨询等;(2)主要对市场运行提供公正和进行监督的市场中介,如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公正和仲裁机构、计量和质量检验认真机构、资产和资信评级机构等
市场中介组织的作用:①协助政府对市场实行非行政监督②为市场主体及其交易活动提供服务,节约了交易成本,保证了交易秩序。
对中介组织的管理:立法管理、行政管理、行业管理、自律管理
15、微观运行主体:包括企业、农户、居民 生产经营者包括:各类企业和农户 16、社会主义企业:
概念:是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是面向市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和民事义务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
企业的两重性:既是生产力的组织形式(企业的共性),又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反映一定社会属性的特性)。
企业的类型:按所有制形式划分:全民所有制(国有)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私营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个体工商户 按组织形式划分:公司制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个体工商户。 ▲企业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单位和社会经济细胞。是社会主义社会经济活动基本单位,同样是社会化和商品经济意义上的企业。 17、现代企业制度
概念:是同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制度,它是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基础,以有限责任制度为特征,以公司制为主要的、典型的企业资本组织形式的新型企业制度。 基本特征1)产权清晰2)权责明确3)政企分开4)管理科学
18、现代企业制度的财产关系:包括财产的所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关系。
19、财产所有权:是指出资者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的权益,即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
的权利。指的是财产的归属权,确保了所有者的权益。选择题
20、法人财产权(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根本特征):是指企业法人依照法律、法规对企业实际拥有的财产的直接占有权、使用权和处置权。指的是财产的运营权,没有改变财产的归属。选择题 21、法人所有权确立的重要意义:
(1)为清晰产权奠定了理论基础,找到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点;
(2)法人财产权使法人企业找到了存在的基础,,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
(3)为企业制度创新奠定了基础,为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开辟了道路; (4)为国有资产的重组和流动、保值、增值创造了条件。
▲国有资产的最终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的分离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前提。 22、现代企业制度的组织形式和组织结构
▲现代公司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组织形式,具体形式主要有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有限责任公司:(两人以上五十人以下股东共同出资) 股份有限公司:五名以上的发起人 ①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 ②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权力机构; ③所有者对企业拥有最终控制权
④董事会是公司的经营决策机构,由股东大会选出,任免公司总经理;董事长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⑤监事会是公司的监督机构,由股东大会选出,对股东大会负责
⑥经基层负责公司日常经营活动,接受监督,部门经理对总经理负责,总经理对董事会负责。
23、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是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将土地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开来,土地所有权仍然属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土地的使用权则依据人口或劳动力的多少话分给农户承包经营。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以实行土地的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为主要标志。
▲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既是我国农村经济制度的基础,也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方式的基础。 24、解决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不利于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的方法: ①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②在农民资源前提下,实现农作物种植的相对集中和土地使用权的有偿转让,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名生产基地;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本地优势资源为寄托,依靠多种形式的龙头企业带动,形成生产——加工——流通一体化的产业体系和利益机制。 第六章 社会主义经济的增长与发展 1、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实质:
是满足劳动者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是同社会主义生产的实质紧密相联的。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社会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
▲简单再生产是生产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的再生产。
2、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内容:包括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3、社会主义再生产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
扩大再生产的实现形式:外延的扩大再生产(规模);内涵的扩大再生产(技术)▲
4、产业结构的内涵: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之间及产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结合状况,是国民经济结构的一个基本方面。 5、产业结构的分类方法:
(1)两大部类分类法:①生产资料生产;②消费资料生产。
(2)三次产业分类法:①第一产业:农业;②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③第三产业:服务业(包括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
(3)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分类法:①资本密集型产业;②劳动密集型产业;③技术密集型产业。 6、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
①消费结构;②资源结构;③投资结构;④科学技术进步;⑤劳动力素质和数量;⑥产业间关联方式。 7、产业结构的优化: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产业间建立起最佳的结构和最优的比例关系。
▲常考:我国优化产业结构的短期目标是实现产业结构的运行均衡,长期目标是实现产业结构高度优化。 8、产业结构优化目标的途径:
①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产业结构转换机制,充分发挥价值规律,市场机制、宏观调控的作用,推动产业发展和调整;
②选准主导产业(如国民经济),培育战略产业(如技术),强化基础产业(农业等)▲常考 9、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
(1)国民生产总值(GNP)不包括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和重复计算因素,只计算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创作的全部新价值
(2)国内生产总值(GDP)不包括能源、原材料等各种中间消耗的价值,只计算国民经济各部门以货币表现的全部社会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的总和。国内生产总值能较全面地反映一国经济增长的动态和实力。按人口平均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多少,基本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现有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富裕程度。 (3)二者的区别:国民生产总值是指本国企业和本国公民在国内、国外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额,国内生产总值是指所有企业和所有人员(包括本国、外国的企业及成员)在本国境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额。世界各国往往把国内生产总值作为国民收入的来源,也作为国民收入分配的起点。
(4)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本国居民来自国外的财产和劳动收入-支付给外国居民的财产和劳动收入 =国内生产总值+国外净要素收入
10、国民收入分配的性质和形式是由社会生产方式,首先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的。 (1)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国民收入初次分配:
①以税金或利润形式按规定上缴国家;②以企业基金的形式留给企业;③以工资的形式分配给企业职工。 (2)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的国民收入分配方式:
①以税金形式按规定上缴国家;②以合作事业基金形式上缴集资单位或主管部门;③以企业基金的形式留给企业;④以工资的形式分配给企业职工。
11、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是继初次分配之后,国民收入在整个社会范围内的分配。通过再分配形成的收入,称为“派生收入”。
12、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原因:
①满族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国家行政和国防治安等部门发展的需要和支付这些部门的劳动者劳动报酬的需要;②加强重点建设,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地协调发展; ③设立社会保障基金;
④建立社会后被基金,应付各种突发事故和自然灾害。 13、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途径:
①国家财政收支(筹集基金:税收和利润上缴;供应资金) ②银行信贷(存款活动本身;差别利率) ③劳务费用支付; ④价格体系。
14、积累基金:是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所创造的国民收入中主要用作追加的生产资金部分,它的物质形式是一年内新增加的生产资料总量。(由扩大生产资金、非生产型基本建设基金和社会后备基金三部分组成,其中扩大生产资金最主要。)
消费资金:是无职场产部门的劳动者所创造的国民收入中用来满足劳动者个人消费及社会消费的那部分资金,它的物质形式为一年内用于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的消费资料总和。(由社会消费基金、个人消费基金两部分组成,社会消费基金分为国家管理基金、文教卫生基金、社会保障基金)
个人消费资金包括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基金。个人消费基金和社会消费基金的比例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制约。
15、积累与消费的关系:(从根本上是一致的)二者是国民收入的价值形式。
①积累基金主要用于扩大再生产和发展文教卫生事业,消费基金主要用于 满足劳动者的个人生活需要。 ②积累和消费此消彼长,相互之间存在着矛盾。这个矛盾实际上反映了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之间的矛盾。 16、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关系的原则:(坚持“统筹兼顾、全面安排”)
①必须在生产发展和国民收入的基础上,兼顾积累与消费,是积累基金要能保证进行扩大再生产的需要,消费基金要能保证劳动者物质文化生活提高的需要;
②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比例,必须同国民收入中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比例相适应; ③正确安排积累基金内部的生产性积累和非生产性积累的关系; ④正确安排消费基金中社会消费基金和个人消费基金的比例。
17、社会保障制度是指社会为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和福利而提供物质帮助的各项措施的统称。主要内容:社会保险(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死亡等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制度。 社会保障体制存在的弊端:
①社会保障费用全部由国家和企业支付,造成国家财政和企业的负担沉重,未树立职工个人的保险意识; ②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基金和扩大社会保障对象; ③加强社会保障立法,使社会保证法制化;
④实行社会化的社会保障管理; ⑤建立多层次保障制度。
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①完善和扩大社会保障项目,开展多种类的社会保险;②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基金和扩大社会保障对象;③加强社会保障立法,使社会保障体制化;④实行社会化的社会保障管理;⑤建立多层次保障制度。
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和意义:①有利于保证人民基本生活和社会安定;②有利于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③有利于政府精简机构和减轻负担;④有利于阴道合理消费和存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
18、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①经济增长是实现经济发展的一部分,也是最基本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②经济增长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手段和基础;③经济增长并非一定就有经济发展,经济增长并不构成经济发展的充分必要条件。 19、经济增长方式:
①粗放型:依靠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投入来增加产品数量、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
②集约型:是指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的素质增加产品数量和提高产品质量、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 20、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容和途径:①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②加速科技进步和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③大力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④实施资源节约型发展战略;⑤完善国家产业政策。
▲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中占主导地位,对于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确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期和短期目标的依据。
21、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22、、树立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第七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 1、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
①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职能;②对国有资产管理和营运的职能(由目标是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③承担社会经济设施和社会公共事业建设的职能。
2、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是指社会主义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为实现宏观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和经济结构的优化,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对国民经济总体活动进行的总体调节和控制。 ▲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的主体是国家、对象是国民经济总体活动,并通过对市场的调控来实现。政府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时,应政企分开、纵观全局,以实现国民经济综合平衡为目标,以间接调控为主要管理手段。 ▲常考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①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②是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要求; 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合理有效运行的需要; ④是使微观经济活动符合宏观经济目标的需要。
▲宏观调控体系由宏观调控目标和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方式和手段组成。
4、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调控的目标由宏观调控的任务决定的,通过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来实现): ①保持经济总量平衡和经济结构优化(基本目标); ②促进经济适度增长;
③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调控的着服点,间接调控为主);
④充分就业和收入分配公平(以收入分配为目标是社会主义本质所决定); ⑤国际收支平衡。 5、宏观经济调控的方式:
①直接调控:行政手段、指令性手段。(主要方式) ②间接调控:通过市场机制来调控。
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发展,建立以间接调控为主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 6、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
①计划手段:指导性计划和指令性计划,国家计划总体上应当是指导性的计划。 ②经济调控手段和经济杠杆:主要有价格、税收、信贷、利率、汇率、工资、奖金等。 ③法律调控手段:(调控的重要手段) ④行政调控手段
7、财政政策:(国家调节经济运行的最重要的政策手段之一)
(1)财政政策体系:财政收入(税种和税率)、财政支出(政府的各项预算拨款政策)、预算平衡、国家债务。 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政策的主要任务:调节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基本平衡。
(2)财政政策的手段:①国家预算;②税收;③国债;④财政补贴;⑤转移支付 ▲常考 (3)财政政策的类型:
①平衡财政政策;②盈余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增加财政收入,抑制社会总需求);③赤字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减少财政收入,刺激总需求)。 (4)财政政策的作用:
①通过直接参与分配,对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进行调节,使之趋于平衡,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②通过财政收支流向的控制对社会总供求结构进行调节,实现有限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促进经济结构优化,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③通过对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控制,调节初次分配的格局,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 ▲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以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8、货币政策:
(1)货币政策体系:①信贷政策②利率政策③汇率政策 (2)货币政策的目标:保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3)货币政策的作用:
①通过调控货币供应总量调节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
②通过调控利率和货币供应量控制通货膨胀,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
③通过对利率的调节影响人们的消费倾向和储蓄倾向,进而调节消费与储蓄的比重;
④引导储蓄向投资转化,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⑤通过干预汇率、利用外贸等办法来调节国际收支状况。
(4)货币政策手段:①存款准备金率;②再贴现率;③公开市场业务。▲常考 (5)货币政策的类型: ①均衡性货币政策:
②扩张性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大大超过流通中对货币的客观需要量,刺激社会总需求的增长,造成物价上涨,通货膨胀;
③紧缩性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小于流通中对货币的客观需要量,抑制社会总需求。 9、宏观调控综合协调体制的要求:①目标统一;②政策协调;③功能互补;④适时适度。 ▲宏观调控的客体是:微观市场主体的行为。 第八章 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经济的对外开放 P48
第二部分 财政
1、公共物品 美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首次提出 纯公共物品特征:消费上的非竞争性(主要)和非排他性(派生) 公共物品的需求显示是通过具有强制性的政治交易实现的 公共物品的供给含义一是公共物品的资金来源(融资)二是公共物品的的产出(生产)
融资包括政府融资、私人融资、联合融资 生产包括政府生产和合同外包 公共物品供给的制度结构:决策、融资、生产、受益分配
2、财政的基本含义:财政是人类社会各个不同社会形态的国家为实现其职能,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无偿地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的分配所形成的财政分配关系的活动。
3、公共财政的基本含义:▲常考:公共财政是一种与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财政类型,是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的财政。为市场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4、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 ①弥补市场失效;
②提供公平服务(公共财政的重要目标和基本特征);a财政收入结构体现公平性、b财政支出结构体现公平性;c财政体制的选择体现公平性
③非营利性:a政府依靠非营利性的税收手段取得收入▲常考b政府主要将财政资金用于非营利性性质的社会公共需要方面 ④法治型
5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
① 资源配置职能:资源配置范围的大小决定于政府职能范围的大小。▲
机制和手段:a根据政府职能的动态变化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公共财政收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合理比例,从总量上实现高效率的社会资源配置b优化财政支出结构c为公共工程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d通过政府直接投资、财政贴息、税收优惠等方式,引导和调节社会投资方向,提高社会整体投资效率e通过
实行部门预算制度、建立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和绩效评价制度等体制、机制改革,提高财政自身管理和运营效率
②收入分配职能:指财政调整收入分配的职能
机制和手段:a根据市场和政府的职责分工,明确市场和政府对社会收入分配的范围和界限b加强税收调节c发挥财政转移支付作用d发挥公共支出的作用 ③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 第十章 财政支出
1、财政支出的意义:(▲政府行为的成本)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作用主要体现在财政支出上,而且政府对于宏观经济的调控职能也主要是通过财政支出来实现的。所以财政支出的规模和结构状况,既反映着政府介入经济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也反映着财政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2、财政支出的分类 重点:各项都经常考
▲世界各国广泛采用①按政府支出功能分类:一般公共服务、外交、国防、公共安全,教育、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其他支出、转移性支出共17大类。(反映政府的职能活动,说明政府的钱最终用来干什么事。)
②按政府支出经济分类: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对企事业单位的补贴,赠与、债务利息支出、债务还本支出、基本建设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贷款转贷及产权参股、其他支出共12大类。(反映政府支出的经济性质和具体用途,说明政府的钱最终是怎样花出去的。) ▲政府支出预算分为:一般支出预算、基金支出预算、债务支出预算。
意义:(1)可以使政府收支分类体系更加完整,使政府每一项支出的具体用途得到全面、具体、清晰地反映(2)支出经济分类既是细化部门预算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预算单位执行预算和进行会计核算的基础,有利于进一步规范和强化预算管理。▲
▲③按财政支出最终结果分类:可以分为补偿性支出(主要是对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更新费用的支出,它属于补偿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生产资料,具有维持企业简单再生产的性质)、积累性支出(主要用于直接增加社会物质财富及国家物质储备,包括用于扩大再生产、非生产性基本建设,建立社会后被等方面的支出)、消费性支出(是指用于社会公共需要方面的支出:包括文教、行政、国防等非生产部门的各项公用经费和人员经费)▲ 常考
④按财政支出在经济上是否直接获得补偿分类: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⑤按财政支出发生的时间分类:经常性的支出和资本性的支出(资本性支出的特点是这种支出发生后将形成供一年以上长期使用的固有资产。补偿方式有税收和国债。)
3、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主要因素有:①经济因素②政治因素③经济体制制度因素④社会因素 ▲财政支出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4、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含义:
购买性支出:是指在政府付出财政资金的同时得到了相应的商品和劳务,并运用它们来实现政府的职能,换
言之,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包括政府消费性支出和政府投资性支出两部分。体现了政府的市场性再分配活动,反映了政府在配置资源方面的作用。(有偿性、等价性)
转移性支出:是指政府付出财政资金却不能得到直接的补偿,不存在等价交换问题,换言之,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资金无偿、单方面的转移。包括政府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体现了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显示了政府在公平收入分配方面的作用。(无偿性、非等价性)
5、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功能差别:①对生产与就业影响的方式不同②对政府支出效益约束的强度不同③体现财政的不同职能 第十一章 财政收入
1、财政收入的意义:财政收入是政府理财的重要方面,是政府履行职能、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重要物质保障;财政收入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财政收入是安排财政支出的前提和基础。 2、财政收入的形式:一般性财政收入和特殊性财政收入(专用基金收入、政府债务收入)
一般性财政收入包括①税收:我国最主要的财政收入形式②国有资产收益:国家对国有资产拥有所有权、企业则拥有法人财产权。资产收益分配关系即国家以国有资产所有者的身份,通过股息、红利等形式,分享资产收益▲③政府收费:包括规费、使用费两种④专项收入:教育费附加、矿产资源补偿费收入、排污费收入⑤其他收入:罚没收入、利息收入、捐赠收入、外事服务收入
专用基金指经国家批准设立的、列入预算但由各部门自行管理的各种基金收入 目前我国对外公布的每年财政收入总额一般不包括政府债务收入 3、财政收入的分类:
①按财政收入来源和性质分类:税收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非税收入、贷款转贷回收本金收入、债务收入、转移性收入。非税收入包括:政府性基金收入、专项收入、彩票资金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国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等。▲
②按经济部门分类: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收入,其中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财政收入的基础
③按取得收入的依据分类:政府公共财政收入和国有资产收入,公共财政收入特征有强制性、稳定性和社会性;国有资产收入即国家凭借国有资产所有权获得的利润、租金、股息、红利、资金使用费等 ④按取得收入稳定程度分类:经常性收入和临时性收入
⑤按财政收入价值构成分类:C、V、M 主要来自M部分,即新创造的归社会分配的剩余产品价值部分▲ ⑥按财政收入管理权限分类:中央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
4、按财政收入来源和性质分类的意义1)有利于形成总的完整的政府收支预算2)拓宽了收入涵盖范围,使收入分类更为完整3)新的收入分类在层次上分为类款项目四级,便于财政收入的统计和分析4)使财政收入分类更趋合理和规范,便于进行国际横向比较。
5、财政收入规模的衡量指标:绝对量指标和相对量指标(一定时期内财政收入与有关经济指标的比率,通常用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表示)。 6、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主要因素:
①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表现为基础性的制约。
②生产技术水平: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是增加财政收入的有效途径 ③经济结构
④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
⑤价格:影响财政收入的重要因素。体现在价格总水平升降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和现行财政收入制度。 7、财政收入规模是否适度考虑的因素:社会环境、历史条件、是否兼顾了效率和公平两个标准。 效率即考虑既定的财政收入规模是否有利于促进社会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和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公平标准即确定财政收入规模时,要公平地分配财政税收负担
两个比重:a全国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b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
8、政府债务收入是指政府以债务人身份,依据有借有还的信用原则取得的资金来源,是一种有偿形式的、非经常性的财政收入。特征:有偿性、自愿性、灵活性。 9、政府债务的经济影响:
积极影响:①弥补财政赤字②筹集政府投资资金③调节经济:发行公债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之一 消极影响:①加重财政负担②增加纳税人的负担③财政“挤出效应”④可能引发通货膨胀
10、衡量政府债务规模的三个指标①国债依存度:是表示国债发行规模与当年财政支出的比率关系。因为只有中央政府才能发行国债,所以要用当年国债发行额占中央财政支出的比重来衡量②国债负担率:是指到当期为止,政府历年发行公债尚未偿还的累计余额与当年GDP的比例关系。这个指标反映国家累计债务的总规模,是研究控制债务总量和防止出现债务危机的重要依据③国债偿债率:是指当年到期还本付息的国债总额占当年财政收入的比例。这个指标反映财政还本付息的能力。在通常情况下,一个年度中国债的偿还不能影响到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进行,也不能影响到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需要。 第十二章 税收基本制度
1、税收的基本含义: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其政治权利,依法参与单位和个人的财富分配,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税收征收的目的是为了国家实现其职能或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征收的主体是国家,客体是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依据是法律,凭借的是政治权力,从私人部门单向地、无偿地转移给国家的过程。 ▲2、税收的基本特征:
①强制性:意义在于确保国家财政收入的取得,为国家履行其职能提供所需要的物质基础。 ②无偿性:
③固定性:税收的确定性和征收标准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3、税制要素:
①纳税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②课税对象:是区别税种的主要标志,体现着不同税种课税的基本界线▲,凡是列入课税对象的,就属于该税的课征范围。分为流转税、所得税类、财产税类和其他税类。 ③税率:是税收政策的中心环节。▲ ④纳税环节
⑤纳税期限:税收强制性、固定性在时间上的体现。▲
⑥加成和减免:附加是地方财政收入来源之一。 ⑦出口退税 ⑧违章处理
▲附加、加成和减免税措施,体现了税收法律制度的严肃性与政策上必要的灵活性有机结合的治税思想。 4、税率的分类: ①按税率的表现形式:
绝对量表示的税率(或定额税率和固定税率):按照这种税率来征的税成为从量计征或从量税。如每吨啤酒征收多少元的消费税。
百分比表示的税率:以价值作为计税基数,按照课税对象的百分比来确定的税率,是税率最通常的方式。按照税率与课税对象的变动关系,分为比例税率(我国最广泛运用的,但有悖于量能纳税原则)、累进税率(适用于所得和财产的课税,是最负公平的税率制度▲)和累退税率(多用于分析税收负担与纳税人收入之间的关系,实践中不存在)。
②边际税率和平均税率(平均负担率):用于分析税率是否合理、税制结构是否科学。 ③名义税率和实际税率:可作为分析税收负担状况的工具。 5、税收的分类:
①按课税对象分类:流转税类、所得税类、财产税类。▲
②按计税依据分类:从价税(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房产税)和从量税(资源税、车船税、土地使用税)
③按税收管理权限分类: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地方共享税。 ④按税负能否转嫁分类:直接税、间接税。 ⑤按征收机关分类:工商税收和关税 6、流转税的特点: ①课税普遍
②以商品和劳务的流转额或交易额为计税依据
②除少数税种或税目实行定额税率外,流转税普遍实行比例税率,计算简单,便于征收管理。 ▲我国对商品和非商品征收的流转税包括增值税(避免重复征税)、消费税和营业税等。 7、所得税的主要特点: ①税负相对比较公平
②所得税类以纳税人的应税所得额为计税依据,属于单环节征收,不存在重复征税问题;应税所得额不构成商品价格的追加,也不易转嫁,不会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 ③税源可靠,收入具有弹性。
8、我国财产税类税种:房产税、车船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第十三章 政府预算制度
1、政府预算的基本含义:是具有法律规定和制度保证的,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准的政府年度收支计划。▲英国是国家预算最早出现的国家
2、政府预算的职能:①反应政府部门活动或工作状况的职能;②监督政府部门收支运作情况的职能;③控制政府部门支出的职能。
3、政府预算的原则:①完整性原则②统一性原则③真实性原则④年度性原则:公历制(1月1日-12月31日)和跨年制(英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的国家预算年度从4月1日-次年3月31日),我国采用公历制。⑤公开性原则 4、政府预算的分类
①按预算编制形式分类: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复式预算一般由经常预算和资本预算组成,▲(经常预算主要以税收为主要收入来源,以行政事业项目为支出对象,如维持政府机关运转的日常活动经费支出等;资本预算主要以国债为收入来源,以经济建设项目为支出对象,如政府贷款及偿还国债等支出。)
②按预算编制依据的内容和方法分类:增量预算(基数预算)和零基预算。零基预算有利于克服增量预算下政府财政支出指标刚性增长的弊端,提高预算支出效率。
③按预算作用时间长短分类:年度预算和多年预算(中期预算),中期预算一般不具有法律效力,也不需要经过国家权力机关批准。
④按预算收支平衡状况分类:平衡预算和差额预算。
⑤按预算管理层级分类: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省以下各级政府预算称为地方预算▲
▲5、政府预算周期(政府预算循环):包括预算编制、预算审批、预算批复、预算执行、预算调整、决算等几个环节。这些环节在时间上先后继起,空间上同时并存的特点。
6、标准预算管理周期由预算编制、执行、决算与绩效评价三个阶段组成。有利于增强政府预算编制的准确性,提高政府预算执行的严肃性。
▲政府决算的审批机关是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7、部门预算的基本涵义:是以政府部门为单位进行编制,经财政部门审核后报同级立法机关审议通过,反映各部门所有收入和支出的公共收支计划和法律文件。 8、部门预算的主要内容:
①在编制范围内,部门预算涵盖了部门或单位的所有收入和支出 ②在编制程序上,部门预算是由基层预算单位编制、逐级汇总形成的。 ③在基本框架上,部门预算由一般预算和基金预算组成。
▲一般收入预算包括:财政预算拨款、行政单位预算外资金、事业收入、事业单位经营收入、其他收入; ▲一般支出预算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9、编制部门预算的意义①细化了预算编制,增强了预算的统一性和完整性②实现了预算统一批复,缩短了预算批复时间③提高了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预算执行的规范性④有利于人大审查监督政府预算。
第三部分 货币与金融
1、马克思从货币的起源出发揭示货币的本质是: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并能反映一定的生产关系。具有一定属性的自然形式
作为一般等价物,货币具有两个基本特征:1货币是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2货币具有直接同所有商品相
交换的能力
2、货币形态的演变:实物货币——代用货币(指代表金属实物货币流通并可随时兑换成金属实物货币的货币形态,包括银行券(典型)和辅币)——信用货币(信用货币是以信用作为保证,通过一定得信用程序发行,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形态,不能与实物货币按某种平价相兑换,主要存在形式是现金和银行存款
)——电子货币(新型的信用货币形式,被称为继金属铸币、纸币之后的“第三代货币”▲)
信用货币的特征1中央银行发行的信用货币是中央银行代表国家发行的纸币本位货币,本身不具有十足的内在价值2信用货币是债务货币,现金是中央银行的负债,存款是商业银行的负债3信用货币具有强制性,通过法律手段确定其为法定货币4国家可以通过银行来控制和管理信用货币流通,把货币政策作为实现国家宏观经济目标的重要手段
▲铸币的磨损,不足值货币的流通,为货币符号性质的信用货币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信用货币的发行主体是银行,发行程序是银行信贷程序,由国家赋予无限法偿能力,并强制流通。 ▲信用货币具有强制性,依据国家法律强制流通,是债务货币,现金是中央银行的负债,存款是商业银行的负债。
3、货币制度的含义: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结构和组织形式。 4、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
①货币材料:货币制度最基本的内容。▲
②货币名称、货币单位和价格标准。价格标准就是铸造单位货币的法定含金量。 ③本位币、辅币及其偿付能力。(本位币无限法偿) ④发行保证制度。
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其本质是不兑现的信用货币
▲无限法偿:就是指无限的法定支付能力,不管是用本位币支付债务还是其他,也不管每次支付的数额大小,任何人都不得拒绝接受。
5、货币制度的演变:熟悉金银复本位制,常考
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平行本位制引起双重价格问题,双本位制下可能引发“劣币驱逐良币” 格雷欣)——金本位制——不兑现的纸币本位制
金本位制分为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生金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虚金本位制) ▲残缺不全的金本位制是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不兑现的纸币本位制的特点:黄金非货币化、货币供给的信用化、货币的多样化。 6、货币供应量主要包括现金和存款两个部分。货币供应量M=B×k
▲信用创造货币是当代不兑换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供给机制的重要内容,而且信用创造货币的功能为中央银行所掌握。
▲在我国能够扩张信用、创造派生存款的金融机构是商业银行。 7、银行体系扩张信用、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受到三个因素的制约: ①受到缴存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的限制
②受到提取现金数量的限制
③受到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公众缴付税款的限制。
在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发行权主要集中于中央银行。 本位币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
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的特点:1黄金非货币化2货币供给信用化3货币形态多样化 货币层次:依据流动性的不同来划分 M0=流通中现金 我国狭义的货币供应量M1:流通中的现金+银行活期存款
广义的货币供应量M2 :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 ▲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国家规定本位币自由铸造、无限法偿、自由熔化
▲基础货币包括:现金、商业银行在央行的法定准备金、商业银行在央行的超额准备金。 第十五章 信用与金融中介 1、信用的本质特征:重点
①信用不是一般的借贷行为,是以偿还和支付利息为条件的。 ②信用是价值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单方面的价值运动。
③信用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贷出方为债权人,借入方为债务人,信用关系是债权与债务关系的统一。 ④信用是与商品、货币紧密相连的经济范畴。不同社会的信用反映了不同社会的经济关系。 ▲私有制是货币与信用存在的共同前提。 3、信用的作用:
①信用促进社会总需求的扩张与收缩。 ②降低了交易成本,方便了交易行为。
③是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得以有效贯彻实施的桥梁。
④良好的社会信用关系可以保证信用主体的行为具有长期性和可预测性。 4、信用的形式;
1)按债权人和债务人结合的特点分类:
①直接信用(直接金融或直接融资):直接融通资金的方式是发行股票和债券,直接信用的方式包括预付货赊销商品形式的商业信用、发行及买卖有价证券形式的公司信用、国家信用
②间接信用(间接金融或间接融资):金融中介起信用中介的作用。银行信用是典型的间接信用形式。 2)按不同主体分类的信用形式:
①商业信用:一是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的生产和流通有关的信用,包括赊销、预付、分期付款等形式;二是是指企业直接向社会集资,已解决自身扩大再生产的资金需要,主要采取发行公司债券的形式。▲ ②银行信用:存放款。
③国家信用:发行国库券、公债 ④消费信用:
5、征信:是债权人对债务人还款能力的调查,是信用交易过程的一个环节。是由授信人(债权人)在进行授信活动时,独自对受信人(债务人)的资信状况和履约能力进行的一种调查。
5、金融中介(金融机构): (1)银行类的金融机构
①中央银行(货币当局):金融中介体系的中心环节,具有特殊地位。是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政府的银行,具有行政管理机关和银行的双重性质。任务一是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调控宏观金融;二是实施金融监管,维护银行业的稳健运行。
②商业银行(经营完全信用业务):金融体系最核心的部分。 ③政策性银行
(2) 非银行类的金融机构
商业保险公司(遵循分业经营、分业监管原则)、投资银行(英国人称为商人银行,日本称为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财务公司、信用合作组织
6、商业银行的主要职能:信用中介(最基本的职能)、支付中介(汇兑、非现金结算)、信用创造。▲ ▲我国的政策性银行是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金融是现代经济体系的核心。 十六章 金融体系与金融市场 1、金融体系的基本要素
①由货币制度所规范的货币流通;
②金融中介:包括银行类和非银行类金融机构
③金融市场:包括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等子市场 ④金融工具:即金融产品或金融商品,是金融活动的载体。 ⑤金融制度和调控机制
2、金融市场的定义:是资金供给者和资金需求者通过各种金融工具相互融通资金的场所,它包括所有的融资活动。
3、金融市场的四个方面的基本功能: ①聚敛功能:发挥蓄水池的作用。
②配置功能:体现在三方面:资源配置、财富再分配、风险在分配。 ③调节功能:
④反映功能:金融市场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和气象台,是公认的国民经济的信号系统。实际上是金融市场反映功能的写照。
4、金融市场的四个基本要素:
①交易对象(货币资金)②交易主体(包括个人或者家庭,工商企业、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中央银行,其中政府是金融市场重要的资金需求者)③交易工具④交易价格:包括利率、汇率、保险费率、股价等,其中利率是最重要的金融交易价格之一。 5、金融市场的分类
(1)按金融工具的期限长短:
①货币市场:是供应短期货币资金,主要解决短期内资金余缺的融通问题,通常,所流通的金融工具的期限
在一年内。起子市场主要有短期债券市场,票据市场、同业拆借市场等。
②资本市场:是供应长期货币资金,主要解决投资方面的资金需要,所流通的金融工具的期限在一年以上。子市场主要有: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等。 (2)按金融工具的发行和转让流通的不同:
①一级市场(初级市场或发行市场):是指通过金融工具的发行来融通资金的市场。发行的方式:定向发行或私募发行、公开发行或公募发行。
②二级市场(次级市场或流通市场):它是买卖、转让已发行金融工具的市场。交易方式:交易所场内交易、场外交易。
初级市场是次级市场的前提和基础,次级市场的作用在于为初级市场发行的金融工具提供流动性,因为它是初级市场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3)按金融工具的交割期限不同:
现货市场(包括现金交易和固定方式交易)、期货市场、期权市场。 ▲期权市场是期货市场的发展和延伸,它们都属于金融衍生产品市场。 ▲期权的两个基本要素是:价格和时间
(4)按金融交易的地理区域不同:国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市场
6、金融工具的定义:又称为信用工具,是债权、债务双方缔结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债权、债务契约,是列明借贷金额和偿还债务等具体条件的书面文件。
7、金融工具的特征:期限性、流动性(具有短期内变卖为现金而不至于亏损的能力)、风险性(违约风险和市场风险)、收益性(名义收益率、当期收益率、实际收益率)
▲风险与期限成正相关关系,风险性与流动性呈负相关关系,收益率与期限性、风险性呈正相关关系,与流动性呈负相关关系。 8、金融工具的种类
1)短期金融工具:国库券、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CDs)、各类票据(商业汇票、银行汇票、银行本票、支票)
2)长期金融工具:长期政府债券、公司债券、银行债券、股票
3)衍生金融工具:期货和期权、互换(期限互换、利率互换、货币互换)。 9、利息的计算方法:单利和复利 10、利率的种类:
1)基准利率:称为中心利率
2)市场利率和计划(官方利率):按管理体制分 3)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按是否能变动分
4)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按是否剔除了通货膨胀因素分 11、影响利率水平的因素
1)平均利润率是决定利率水平的基本因素;
2)货币资金供求关系;货币资金供过于求,利率下降。
3)通货膨胀率。 4)历史的沿革 5)中央银行货币政策 6)国际金融市场利率
12、利息的价值判断作用主要体现在:
(1)利息是衡量不同时期货币资金实际价值的尺度。 (2)利息可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利息就是出借资金的报酬或使用资金的代价。 第十七章 汇率与国际收支
1、外汇:是指以外币表示的,可用于清偿国际间债权债务的支付手段。包括1)外币现钞,包括纸币、铸币2)外币支付凭证或者支付工具,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银行卡等3)外币有价证券,包括债券、股票等; 4)特别提款权5)其他外汇资产
2、外汇分为即期外汇(现汇)和远期外汇(期汇)。
3、外汇三个特征(外汇三性):外币性、可兑换性、普遍接受性。
持有上述特征的一般是发达国家货币,如美元、欧元、日元、瑞士法郎等;还包括一些地区性货币,如韩元、新加坡元等,但普遍接受性差,主要被周边国家用于支付结算。 4、汇率的标价方法:
1)直接标价法: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本国货币来表示汇率,即汇率表不为一定单位外国货币折算成本国货币的数量。
2)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外国货币来表示汇率,即汇率表不为一定单位本国货币折算成外国货币的数量。GBP1=USD1.4150/1.4156 在直接标价法下,前者是买入汇率,后者是卖出汇率。 在间接标价法下,前者是卖出汇率,后者是买入汇率。
5、汇率的报价方法:双向报价制:即同时报出买入汇率(买入价或出口汇率)和卖出汇率(卖出价或进口汇率),买入汇率比卖出汇率小。
▲买入卖出汇率的判断依据是银行贱买贵卖。 ▲汇率变动的最小单位被称为基点。
6、中间汇率也称中间价,是买入汇率和卖出汇率的算术平均数。
7、现钞汇率是指银行买卖外币现钞的汇率。一般来说,银行的现钞买入价要低于外汇的买入价,而现钞的卖出价与外汇卖出价相同。▲ 8、汇率的种类:
1)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期汇比现汇贵,升水,期汇比现汇便宜,则为贴水,两者相等,则为平价。▲ 2)基本汇率与套算汇率。基本汇率是一国货币对某一关键货币的汇率。套算汇率又称为交叉汇率,是指对其他外国货币的汇率。 9、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
1)国际收支:国际收支顺差本币升值,逆差本币贬值
2)相对通货膨胀率:国内外通货膨胀率差异是决定汇率长期趋势的主导因素。如果通货膨胀高于他国,则该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上趋于贬值,繁殖则趋于升值。▲
3)相对利率:高利率是货币升值。利率短期内对汇率变动影响最为显著▲ 4)总需求与总供给: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本币一般呈贬值趋势。 5)市场预期: 10、汇率决定理论:
(1)购买力平价理论:购买力平价是两个购买力之比,是决定汇率的基础 绝对购买力平价:说明的是某一时点上汇率等于两国一般等价水平之比。e= Pd/Pf
相对购买力平价:说明的是某一时起汇率的变动,即两个时点的汇率之比等于两国一般物价指数之比。et/eo= Pd/Pf
如果绝对购买力成立,相对购买力一定成立,相对购买力成立,绝对购买力不一定成立。▲ (2)利率平价理论 未抛补利率平价
抛补利率平价:讨论的是远期汇率的决定。最早由凯恩斯提出。远期汇率是由即期汇率与国内外利差决定的▲
11、国际收支: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某一经济体(国家或地区)居民与非居民之间进行的各种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12、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指根据经济分析的需要,将国际收支按照复式记账原理和特定账户分类编制出来的一种统计报表。集中反映一国国际收支的结构和总体状况。 13、国际收支平衡表账户分类标准即分为: (1)经常账户:
货物和服务:进出口货物、服务包括运输、旅游、通讯、建筑、保险、金融服务。 收益:职工收益、投资收益
经常转移:侨汇、无偿捐赠和赔偿、实物和资金 (2)资金与金融账户两大账户:
资金:包括资金转移、非生产、非金融资产交易。资金转移中移民转移是单方面的转移。▲ 金融账户: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储备资产。
14、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收支手册》基础上编制而成的,指数要不同是将储备资产单独列项,因此该表包括经常项目、资金与金融账户、储备资产、净误差和遗漏等思想。▲ 15、衡量国际收支状况的局部差额有:
1)贸易差额:反映一国产业结构、产品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2)经常差额:重要指标
3)综合差额:反映了一国国际收支的综合情况,可以衡量国际收支对一国储备的压力▲
16、国际收支失衡调节政策1)外汇缓冲政策2)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3)汇率政策4)直接管制政策
第四部分 市场营销
1、需要:是指人们在想要达成某一目的时感觉到某种匮缺的状态,描述的是人类的基本要求;
欲望:当人们有了特定的要求并期望得到满足的时候,需要就变成了欲望。欲望是指人们为满足某一特定需要所选取的形式。
需求:当有限的资源可以实现欲望的时候,欲望就变成了需求,需求是有购买能力支持的欲望。 2、顾客的认知价值=顾客总利益-顾客总成本
企业所要做的就是在顾客满意程度和企业利润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 3、交换是市场营销的核心概念。交易是成功的交换的度量单位和基本单元。
4、有效市场的规模和容量取决于三个因素:①需要该产品的人数②每个人对该产品的需求数量③每个人的购买意愿和购买能力 5、企业营销观念的发展▲
——生产观念:认为企业应通过大规模生产和大规模分销来降低成本,扩展市场。致力于解决生产效率低下和生产成本高昂的问题。
——产品观念:认为酒香不怕巷子深
——推销观念:认为企业必须通过一定的销售技巧大力促销其产品
——营销观念:应努力发现需求,并设法向市场提供能够就满足某种需求的产品。 营销观念的核心思想:(为实现企业目标服务) 市场导向 长期利益原则 整合营销思想 ▲市场营销管理实质上是需求管理
▲有效产品市场具备的三个条件:顾客、购买意愿、购买能力
▲顾客对产品的效用或利益期望一般来自于:自己以往的购买经验、其它顾客的评价、营销者的介绍与承诺、竞争产品的情况。 6、全面营销的四个方面:
(1)关系营销:是企业通过识别、建立、保持、加强与顾客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履行承诺和实现交换,使各方互惠互利,实现各自目标。 (2)整合营销 (3)内部营销 (4)社会责任营销 第十九章 市场营销环境 1、企业微观市场营销环境: 1)供应商2)企业内部
3)竞争者:品牌竞争者、产品形式竞争者、产品类别竞争者(平行竞争者)、愿望竞争者4)营销中介:中间商(批发商、零售商、代理商等)、物流企业(如运输公司、仓储公司、第三方物流公司等)、营销服务机构(如市场调研公司、咨询公司、广告公司、猎头公司、财务公司等)、金融中介(如银行、保险公司、租赁公司等)5)顾客:顾客的需要及其变化趋势是制定营销策略最重要的因素和出发点。
按照顾客的不同购买动机,可以把市场分为:▲常考
a消费者市场:是为满足个人生活需要而购买的个人和家庭组成的。
b产业市场:是由那些将购买的产品和服务用于生产其他产品或服务并供应给他人的组织构成的。 c)中间商市场:是由那些购买产品或服务用以转卖并从中获取利润的组织构成的。
d)政府/机构市场:包括了为执行政府职能或从事公共事业而购买的各级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其他非营利机构,如各级政府机关、公立学校、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公立图书馆、各种民间组织等。
▲与消费者市场相比,后三类市场组成的组织市场的需求是从消费者对消费品的需求中派生出来的,购买者数量较少,但是购买力爱那个较大,购买觉得更加复杂、理性和专业,通常购买决策由许多相关部门和人员参与。缺乏弹性且需求波动较大。
(6)公众 :融资公众、媒体公众、政府公众、社团公众、社区公众、一般公众、内部公众。 ▲营销计划的制定必须符合企业的整体战略。
2、企业宏观市场营销环境:人口 经济 自然 技术 政治法律 社会文化 第二十章 消费者行为
1、消费者构成的最终市场是产品的最终市场。
2、存在于企业营销刺激,其它外界刺激和消费者最终购买选择之间的购买者“黑箱”包括两个要素: (1)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
a)文化因素:特征:民族性、借鉴性、发展性。是引起消费者需求与行为差异的重要而且深刻的原因。 亚文化:是指存在于一个较大社会范畴中,一些较小群体所具有的特色文化。
社会阶层对复杂性购买决策的影响很大。职业、收入和受教育程度是划分社会阶层的重要依据。 b)社会因素:
相关群体:对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和偏好有影响的各种社会关系就是相关群体。 ①联系紧密,影响最直接的群体:家庭、邻居、朋友、同事、同学; ②联系较松散影响较次的一些群体:协会、俱乐部;
③没有多少直接联系,但影响显著的群体:歌星、影星、球星、社会名流 意见领袖:是一个群体中为其他人过滤、解释和提供信息的人。 家庭:家庭成员对决策者的影响最大。
家庭生命周期的五个阶段①未婚阶段②新婚阶段③育儿阶段④子女成年阶段⑤老年阶段 c)个人因素:①人口统计因素;②个性:具有独特性、稳定性和可塑性;③生活方式
d)心理因素:①动机;②认知:不同的人在同一刺激下之所以会产生不同的直觉,是因为认知过程是一个有选择性的心理过程。包括选择性注意、选择性误解、选择性记忆。
(2)消费者更容易选择外部刺激物进行信息处理:①是与消费者目前需要有关的;②是与预期相符的;③是变化幅度大于一般的、较为特殊的刺激物。
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确认需要、收集信息、评估备选方案(期望值模型要考虑的是产品的属性、每个属性的权重、每个方案在每个属性上的得分)、购买行为。
3、消费者介入程度:是指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很难过对外在刺激的反应和参与程度。
4、购买决策过程分为:
(1)习惯型购买:消费者的介入程度很低,品牌之间的产品质量、性能方面的差异较小。消费者出于习惯而非品牌忠诚购买一种产品或服务。对大多数价格低廉、经常购买的产品、如软饮料和护法产品等快速变动消费品,消费者采用的决策类型都是习惯型的。
(2)有限型购买:消费者的介入程度不高,但是品牌之间的产品的各项属性上存在很大差异。消费者可能会因为想体验新的口味儿尝试其他品牌,为此他们会了解各种品牌的特点,并根据自己的偏好在它们之间进行选择,例如大多数选购类产品(如服装)。
(3)复杂型购买:是消费者介入程度很高,品牌差异很大的决策情形,购买频率低,消费者不太了解它们的相关信息,又缺乏购买经验,购买风险很大,因此消费者就会投入很大的资源收集信息,反复进行方案对比,慎重选择和购买决策,购后的结果还会影响到自己下一次和其他的购买决策,如汽车、房屋装修等。 ▲影响消费者行为最直接的、决定性的因素是个人及其心理特征。 第二十一章 市场营销策略
1、市场细分:就是根据顾客的购买习惯和购买行为的差异,将具有不同消费需求的顾客群体划分为若干个市场,它是目标营销策略的前提。市场细分是以消费者需求德异质性为前提的▲。市场细分的目的就是选择目标市场。▲ 2、市场覆盖战略:
(1)无差异营销:获取规模经济利益,以牺牲顾客差别需求为代价的。 (2)差异营销:成本费用增加,要视企业实力和市场规模而定。 (3)集中营销:将实力集中于一个或少数几个子市场上,风险较大
3、市场定位:是指企业努力在目标顾客心中为特定品牌确立一个相对突出地位的行为。▲
4、市场定位需要完成的四项工作:▲1)确认丞待满足的需要和欲望2)确认潜在的竞争优势3)准确地选择竞争优势4)有效、准确地向市场传递定位信息
5、营销组合:就是企业营销策略综合方案,是企业根据目标市场的需要和自己的市场定位,对自己可控制的各种营销因素,即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的优化组合和综合运用,使之协调配合,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以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6、常用的定价方法:▲成本导向定价法;市场导向定价法;竞争导向定价法
7、分销渠道:是指在某种产品从生产者向消费者或用户转移的过程中,所经过的一切取得所有权或帮助所有权转移的组织或个人,即产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转移所经过的通道。 8、促销的实质:是营销管理者与目标市场之间的信息沟通的传递。 第二十二章 产品和服务策略
1、产品:提供给市场、供使用和消费、可以满足某种欲望和需要的任何东西,包括实物、服务、场所、组织机构、信息、体验和事件等。 2、整体产品包括三个层次:
(1)核心利益:是产品的最基本的层次,是满足顾客需要的核心内容,即顾客购买的真正动机。 (2)有形产品:实质支持产品核心利益的各种具体形式,如产品的质量、功能、款式、品牌和包装等方面
的具体特征。
(3)附加产品:实质顾客在购买产品时所得到的额外服务或利益,如提供信贷、免费送货、售后服务等等。附加产品是使企业的产品有别于竞争产品、实施差异化策略的有效途径。 3、产品的分类: (1)消费品
a)便利品:即价格低廉、消费者要经常使用、且通常不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购买的物品,如牙膏、香烟、肥皂等。
b)选购品:即品种规格复杂,选择性强,在质量、价格、花式。款式等方面需要反复挑选和比较才能决定购买的物品。可分为同质品(质量类似但品牌和价格不同)和异质品(消费者对其特色比对价格和品牌更重视)两种。
c)特殊品:具有独特的品质特色或著名商标的产品。消费者对这类产品特别注重它的商标和声誉,愿意花费较大时间和精力去购买,这些产品不可替代,如名牌钟表,高档化妆品等。
d)非寻求品:即消费者不知道或即使知道一般情况下不想购买的物品,如新产品、保险等。这类产品的特点决定了它们的营销在广告和人员推销等方面花费很大的力气。 (2)工业品 a)原材料和零部件 b)固定资产
c)供应品和服务:供应品包括生产供应品(煤炭、润滑油等)、维护用品(油漆、扫帚)和办公用品(文具)等。服务包括维修保养服务和业务咨询服务,如修理、清扫、法律咨询、市场调研。 4、产品线是指:相关联或相似的一组产品。
5、产品组合具有一定的宽度、长度、深度、一致性。▲
宽度:是指一个企业生产经营的产品大类的多少,即拥有的产品线数量,多则宽,少则窄。 长度:是指企业所有产品线中产品项目的总和。 深度:是指每一种产品的花色、口味、规格的多少。
一致性:是指各个产品线在最终使用、生产条件、分销渠道、或其他方面相关联的程度。 6、产品线策略的主要内容:是产品线的长度决策。 7、增加产品线的长度的两种方式:
(1)产品线的延伸:突破原有经营范围。包括向上延伸策略\\向下延伸策略\\双向延伸策略 (2)产品线的填充:是一种在现有经营范围内增加新的产品项目的策略。
8、服务的特点:与实物产品不同,服务是无形的活动和过程,其结果一般不会导致所有权的产生,如娱乐,教育、医疗、信息、咨询、交通、物流、金融、传媒、和电子商务等都是服务行业,它们都向社会和顾客提供服务。
9、服务与实物比较,具有四个特点:无形性(最基本的区别) 同步性 异质性 易逝性
服务营销策略的三个方面:内部营销 外部营销 交互营销(就是服务人员向顾客提供服务、使顾客满意的过程)▲
第五部分 管理学基础
管理的概念:是指在一定的环境中,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活动,协调组织的各种资源,以期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1、管理的基本特征:管理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管理是一个过程;管理要协调和利用组织的各种资源;管理要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管理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
2、效率是产出与投入的比例。效率是衡量管理是否“正确地做事”的标准;效果是衡量管理是否“做正确的事”的标准,相对于目标而言的。▲ 3、管理的主要职能:
(1)计划职能:确定组织未来要实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案。是首要职能,任何管理活动都是从计划开始的。
(2)组织职能:通过分类、组合、建立一套分工协作关系明确的组织结构和责权利分明的管理体制。组织职能的任务是使计划方案落实于实际工作。
(3)领导职能:管理者运用组织赋予的职权与自身拥有的影响力,对组织成员施加影响,使组织成员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的过程。领导职能的任务是使组织成员产生有利于实现组织目标的行为。
(4)控制职能:检查各项工作是否符合计划要求,如果出现偏差,及时加以纠正。控制职能的任务是保证组织的各项工作按照计划的要求进行。
5、组织文化:主要指组织成员在长期工作中形成的共有价值观、基本信念、行为规范及物质表现。▲ 6、组织文化的四个层次包括:观念层、制度层、行为层、物质层(反映组织特点的各种器具,如组织的标志、旗帜、徽章等)▲
7、组织环境包括:一般环境、具体环境、组织内部环境。▲ 第二十四章 计划职能
1、计划工作:指制定计划,即提出组织在未来一定时期内要达成的目标,并制定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方式。 2、计划工作的任务:
1)做什么2)为什么做(1-2做确定组织能否做正确的事)3)何时做4)何地做5)由谁做6)怎么做(3-6确定组织能否正确地做事) 3、计划的类型:
1)根据不同的形式划分:宗旨、目标、战略、政策、规则、程序、规划和预算。
2)根据计划制定者的层次对工作的影响范围、影响程度分:战略计划、战术计划、作业计划。
3)根据计划的时间界限分:长期计划(5年以上,具有方向性)、中期计划(5年以下,1年以上,根据长期计划制定,较长期计划具体)、短期计划(1年以内,较中期计划具体)。 4)根据计划职能标准:业务计划、人事计划、财务计划。
4、计划工作的程序:分析当前的情况(对组织当前的情况进行分析师制定计划的前提)确定组织目标拟定可选择的方案
(1)评价可选择的方案(2)选定方案(3)拟定派生方案(4)行动部署(5)编制预算
5、决策的概念:
狭义:在若干可选择方案中进行抉择。
广义:为达到特定的目的,在对有关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多种方案,选择特定方案的过程。 6、决策的特点:目的性、选择性、过程性、可行性、满意性。 7、决策的方法: (1)定性方法 a案例法(借鉴法)
b德尔菲法(专家调查法):该方法利用函询,征求经过选定的有关专家对决策的意见,然后将这些意见整理成若干不同观念,匿名反馈给各位专家,通过几轮反复,使专家们的意见趋向一致、方案趋向完善,并以此作为决策的结果。
c头脑风暴法(专家会议法):奥斯本提出。 d电子会依法:是专家会依法和计算机技术的结合。 (2)定量方法
8、目标管理的含义:是组织的主管人员及其下属共同参与目标的制定,从而形成一个目标体系,并以这些目标的完成情况作为考核的依据,促使组织的每个成员自觉工作,努力完成工作目标的一种管理制度或方法。 9、目标管理的特点:a实施“参与管理”b建立“目标体系”c强调“自我控制”d注重“成果第一” 10、组织的主要战略:
(1)总体性战略a稳定战略b增长战略c收缩战略 (2)对策性战略
成本领先战略:以低成本取得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差别化战略:通过创造超乎寻常的质量,独具特色的技术、别具一格的服务、不同凡响的商品形象等手段,在同行业中形成雨中不同的特色。 专一化战略:主攻某个特殊的细分市场。 第二十五章 组织职能
1、组织的概念:为实现一定目标,经由分工协作而组成的具有特定职责、职权关系的系统。▲ 2、组织工作的核心是建立有效分工、协作的关系结构。
3、组织工作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a目标统一b分工协作c有效跨度d责权一致e统一指挥f集权与分权相结合g精干高效h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i均衡性 4、组织结构面临的三个基本问题:
1)管理跨度和管理层次;管理跨度与管理层次呈反比
直高结构:管理跨度小而管理层次多。扁平结构:管理跨度大二管理层次少 2)划分部门 3)划分职权
5、影响管理跨度的因素:管理人员的能力\\人员的素质\\工作的性质\\授权程度\\计划的完善程度\\沟通程度 6、部门划分方法:(划分部门是提高效率、促进组织目标实现的一种手段。)
按人数划分部门(▲最原始、最简单的划分方法)按时间\\职能\\产品\\地区\\顾客\\过程\\设备 7、组织中职权的分类: a直线职权:做到善断 b参谋职权:做到多谋
c职能职权:做到发挥业务专长、尽责守职
8.、集权与分权程度的判别:主要依据各个管理层次的决策权。▲ 1)决策的数目2)决策的重要性3)决策审批手续的繁简
影响集权和分权的因素:组织规模\\组织历史\\管理理念\\决策代价\\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数量\\环境因素 组织结构的主要类型:
1)直线职能型组织结构(直线职能制):避免多头领导、多头指挥。职能部门之间缺乏横向沟通,下级直线部门积极主动性交叉,上级协调直线部门的职能部门工作量较大。适合中等规模组织。
2)事业部型组织结构(事业部制/斯隆制):典型分权性组织结构。集中决策、分散经营。各事业部拥有自己独立的产品和市场。相对独立,但机构重复设置、管理人员增加,容易忽视长远利益。适用于大规模、多样化经营的企业。
模拟分权型组织结构:介于直线职能制与事业部制之间。适用于不能设置事业部制的大企业。
矩阵型组织结构(矩阵制或规划——目标结构):在直线职能制上增设了横向的项目管理系统。创造了集权和分权较好结合的新形式,加强了各部门间的横向交流。缺点是存在双重领导也局限了项目经理对小组成员的控制能力。适用于产品种类多、变化大、以项目为主要任务形式的企业。
网络型组织结构:以合同为基础,依靠其他商业组织进行开发、制造、营销或其他关键业务等经营活动的结构。缺点是:不易对承包公司进悉尼港控制、适用于小型组织,大型组织也可通过外包的方式运用网络结构。 组织变革就是组织创新。 变革阻力:
个体阻力▲习惯;不确定性;经济因素;思想因素
组织阻力 组织结构惯性;组织行为惯性;组织层次局限;已有的专业群体;已有的权力关系;已有的资源分配格局。
克服阻力的办法:▲教育与沟通;参与;促进与支持;谈判;操纵和收买;强制。
1、领导权力的构成(1)职位权力:法定权力、奖励权力、处罚权力(2)个人权力:感召权力、专长权力 2、人性假设理论
“经济人”假设:源于亚当.斯密,认为是是理性的、自私的,谋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应该采取“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方式,一方面靠金钱收买和刺激人们,另一方面用严格的监督和严厉的惩罚迫使人们为组织工作。
“社会人”假设:梅奥在霍桑试验的基础上提出的。除了物质、金钱,人们还有社会需要。
“自我实现人”假设: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管理人员应该创造富有挑战性和责任感的工作环境条件,刺激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复杂人”假设:具有权变思想的理论。莫尔斯和洛希提出“超Y理论”,体现复杂人假设的主要观点。认
为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 勒温的三种领导方式理论: (1)专制式领导;
(2)民主式领导(工作效率最高)▲ (3)放任式领导。
利克特的四种领导方式理论:
(1)专制式集权领导(生产效率最低) (2)开明式集权领导; (3)协商式民主领导;
(4)参与式民主领导(生产效率最高)▲ 领导行为四分图理论——美国学者提出 管理方格理论——美国学者布莱克和穆顿提出
领导行为连续统一体理论——美国学者坦男鲍姆和施米特提出 费德勒模型——美国学者费德勒提出
领导者出于有利的情景和最不利的情景时应采用任务导向型领导方式; 领导出于中间状态,应采用关系导向型领导方式。 根据人类行为模式,人的行为产生于动机。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赫茨伯格理论:双因素理论。
弗鲁姆:期望理论:激励力量(M)=效价(V)*期望值(E) 亚当斯:公平理论 斯金纳:强化理论
3、激励的方式:1)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2)正强化激励和负强化激励3)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 4、沟通过程包括六个环节: 1)沟通主体:信息的发出者或来源
2)编码:沟通主体传递信息所采取的某种形式。 3)沟通渠道:传递信息借助的媒介 4)译码:信息接受者对信息的解释、理解 5)沟通客体:信息的接受者
6)反馈:信息接受者对沟通主体的信息所做出的反应。 5、沟通的类型 1)按沟通渠道不同分
正式沟通:是由组织明文规定的,存在于组织不同层次、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途径。(可分为上行沟通、下行沟通、平行沟通)▲
非正式沟通:通过非正式的渠道进行的信息交流。以社会关系为基础,与组织的规章制度无关。
2)按照沟通形式的不同
口头沟通(最普遍、最常见的沟通方式) 书面沟通 非语言沟通 电子传媒沟通 6、有限沟通的障碍
主观障碍▲语言差异\\理解差异\\感受差异\\非语言差异
客观障碍:空间距离太远\\沟通环节太多\\沟通渠道不畅通\\沟通方式不恰当 第二十七章 控制职能
1、控制的过程包括:建立标注、衡量绩效、纠正偏差。 2、控制的主要类型▲
1)前馈控制(事前控制):在工作开始之前,对工作中可能产生的偏差或问题进化预测,事前采取防范措施,以防止问题出现的预防性控制。
2)现场控制(又称事中控制或过程控制):指在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对工作给予指导、监督和更正的控制。 3)反馈控制(又称事后控制):在工作结束后,对工作的结果进行检查、鉴别和处理的控制。
3、控制工作的基本原则:1)控制与计划相适应2)控制与组织相适应3)要具有客观性4)要具有整体性:重视组织的每个部门、工作的整个过程及组织的全体成员,调动和协调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对工作的全过程进行监控。▲5)抓住关键点6)要具有及时性7)要具有灵活性8)要具有经济性9)要具有前瞻性10)鼓励自我控制:自我控制是控制的最好方法。上级鼓励下级进行自我控制,可提高控制的及时性和经济性。▲
第六部分 法律
1、法的概念: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权利义务为内容,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通知阶级意志,以确认、保护和发展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
2、法的本质表现为法的正式性、阶级性▲ 3、法的特征:
1)法是调整人的行为的社会规范
2)法是由公共权力机构制定或认可的具有特定形式的社会规范 3)法具有普遍性的社会规范 4)法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规范
5)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通过法律程序保证实现的社会规范 6)法是可诉的规范体系,具有可诉性。 4、▲我国法的渊源:主要以宪法为核心
1)宪法2)法律3)行政法规4)行政规章5)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6)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特别行政区法律7)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
5、法的效力:即法的约束力,指人们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的行为模式来行为,必须予以服从的一种法律之力。一般而言,法的效力来自于制定它的合法程序和国家强制力。
3、法的效力范围:法的时间效力/法的空间效力/法对人的效力:原则:属人主义、属地主义、保护主义
我国采用以属地主义为主,与属人主义、保护主义相结合。▲ 第二十九章 经济法基础知识
1、经济法:是调整经济管理关系、维护公平竞争关系和组织管理性的流转和协作关系的法。▲
2、经济法的本质的两层含义:一是指一般意义上的法的社会性和阶级性等;二是经济法具有不同于其他法律部门的性质和属性。
3、经济法是由经济的社会化所导致的国家干预、参与经济之法,概括和分数如下: 1)经济法是平衡协调法
2)经济法是社会本位法:经济法以社会利益和社会责任为最高准则,立足社会整体,以大多数人的意志和利益为重,属于社会本位法。▲ 3)经济法是系统、综合调整法
4)经济法是经济民主和经济集中对立统一法 5)经济法是以公为主、公私兼顾的法
经济法的特征:▲经济性、政策性、行政主导性、综合性(经济法是公法和私法因素的综合;法律调整手段的综合,包括民事、行政、刑事和社会手段等▲经济法在其调整中体现着统分结合、知道和规制相结合的现代市场精神)
4、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平衡协调原则、维护公平竞争原则、责权利相统一原则
5、经济法的渊源:▲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常务委员会制定的经济法律2)国务院、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或地方政府经授权制定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法规3)国务院有关部、委、局发布的规章、命令、指示等4)政策、习惯
6、经济法体系包括:▲ 1)经济组织法:主要是企业法
2)经济管理法:经济法的核心部分,可以分为综合职能管理制度和行业管理制度 3)经济活动法:包括经济合同法、竞争法、消费者权益法。 7、经济法律关系包括 1)经济管理职权关系
2)由具体行政行为而形成的经济管理法律关系 3)公有主体参与的股东协议等企业关系
4)平等财政主体开展经济协作而形成的法律关系。 8、经济法律关系的诸要素
1)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经济管理主体和经济活动主体
2)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行为、物、智力成果、人格和身份四类。 3)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
第三十章 民法基础知识 1、民事行为能力分为三种情况:
1)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
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满十六周岁可以认定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有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同意。精神病人如果对于比较复杂的事物或者比较重大的行为缺乏判断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并且不能预见其行为后果的,可以认定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3)无民事行为能力: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4、宣告失踪和死亡
1)宣告失踪:公民下落不明满二年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他为失踪人。
2)宣告死亡:下落不明满四年的;因意外事物下落不明,从事故发生之日起满二年的。战争时期下落不明的,下落不明的时间从战争结束之日起计算。
5、民法的基本原则有:平等自愿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公平原则、合法原则、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6、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违约金、定金 第三十一章 行政法基础知识 1、行政行为的分类
(1)以行政行为适用与效力作用的对象的范围为标准:外部行政行为和内部行政行为。 (2)以行政行为的对象是否特定为标准: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
(3)以行政行为是否受法律规范调整的程度为标准:羁束行政行为和自由裁量行政行为 (4)以行政主体是否可以主动作出该行政行为为标准:依职权的行政行为和应申请的行政行为
(5)以决定行政行为成立时参与意思表示的当事人的数目为标准:单方行政行为和双方行政行为、多方行政行为。
(6)以行政行为是否具备一定的法定形式为标准:要式行政行为和非要式行政行为 (7)以行政行为的表现形式为标准:作为行政行为和不作为行政行为。
2、行政处罚的种类: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法律、行政法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3、行政复议: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按照法定程序与条件向做出该行政行为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提出申请,受理该申请的行政机关对该行政行为进行合法、合理性审查,并做出复议决定的一种法律制度。 第三十二章 民事诉讼法与仲裁法基础知识
1、简易程序:是指基层人民法院及其派出法庭审理简单民事案件和简单经济纠纷案件所适用的程序。 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审结。
2、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按撤诉处理。
3、根据《仲裁法》的规定,当事人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应当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6个月内提出。 4、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包括1)确认发明专利权的案件、海关处理的案件2)对国务院各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3)本辖区内重大、复杂案件
5.、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诉讼:
1)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2)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3)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决定4)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5)公安、国家安全等机关按照刑事诉讼法的明确授权实施的行为6)行政机关的调节行为和仲裁行为7)不具有强制力的行政指导行为8)驳回当事人对行政行为提起申诉的重复处理行为9)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义务不产生实际影响的行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